第37章 中東戰爭(一)

希特勒很快就拒絕了土耳其的要求,對於土耳其他明白的很,這個過節啊之前叫他加入自己的陣營,卻一直不予理睬,首鼠兩端,現在還想自己幫他們,那是不可能的。

何況希特勒必須考慮中國方面的感受,他可不想在這個時候得罪中國方面。另外還有一個他自己也厭惡的理由,那就是自己可能是猶太人,或者有猶太人的血統,這個概率實在太大了,所以他也沒有理由爲了一個首鼠兩端的土耳其去開罪中國和猶太人,土耳其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埃及儘管還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是卻又自治的資格,所以他還有有一定的主權,他也想英國交涉,希望英國取消以色列自治,但是英國方面表示不願意插手這件事,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自己解決。

實際上英國人的考慮是不放棄那筆鉅款,要不然英國怎麼再次崛起呢,但是他也希望巴勒斯坦人能狠狠的教訓一下猶太人,所以他的回答是模棱兩可的。

而阿拉伯、波斯也就是伊朗紛紛的譴責以色列的行爲,表示那片領土是巴勒斯坦人的,跟猶太人沒有任何關係,要求猶太人放棄獨立,否則對猶太人不客氣了。

接到這樣的要求,自然被以色列政府無視了,跟巴勒斯坦人的對抗越愛越嚴重,本-古裡安認爲只有將這裡猶太人以外的所有其他人驅逐纔可以建立一個強大而穩定的以色列國,而且得到英美的支持,他就無所顧及了,武器彈藥源源不斷的運抵這裡,部隊已經擴充到了8萬人。

9月5日,在警告無效後,中東國家開始驅逐所有的猶太人,沒收他們的財產,這使得雙方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武裝衝突越來越嚴重,以色列方面越來越不剋制。

現在的以色列控制這所有的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地區,南靠埃及,東靠約旦,北面靠這黎巴嫩,西部則是地中海,以色列全境屬於一個易攻難守的狹長地帶。

黎巴嫩原來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公元前16世紀以後,黎巴嫩相繼受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統治。後被亞歷山大大帝佔領,並於公元前198~前82年成爲塞琉西王朝的一部分。公元前64年被併入羅馬帝國。4世紀羅馬帝國分裂後,黎巴嫩成爲拜佔廷帝國的一部分。7世紀中葉以後,黎巴嫩爲阿拉伯帝國所統治。11世紀末,十字軍侵佔了黎巴嫩;十字軍被趕走後又爲埃及所統治。1516年,黎巴嫩淪爲奧斯曼帝國的屬地。16~17世紀,黎巴嫩人民多次舉行起義,反對土耳其蘇丹和當地封建主的雙重壓迫。17世紀初,法赫魯丁二世勢力增大,新建了一支軍隊並實行社會改革,建立起事實上獨立的大黎巴嫩。但土耳其大軍壓境,法赫魯丁二世投降並被處死。18世紀末,貝希爾·謝哈布二世繼承法赫魯丁二世的未竟事業,利用農民起義剷除了幾個強大的封建家族,將統治權集中到自己手中。1831年他與反抗土耳其統治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結盟,把土耳其人逐出黎巴嫩。1840年埃及軍隊從黎巴嫩撤退後,英、法兩國爲爭奪黎巴嫩的市場,不斷挑起基督教馬龍派與伊斯蘭教德魯茲派之間的鬥爭。土耳其乘機於1842年重佔黎巴嫩,並將黎巴嫩分爲兩個省,北部由親法的馬龍派封建主管轄,南部則歸親英的德魯茲派封建主統治。1860年,黎巴嫩發生馬龍派教徒與德魯茲派穆斯林之間的大仇殺,法國出兵干涉。此後黎巴嫩成爲得到國際承認和保證的自治區,由土耳其政府任命並經法、英、俄等國同意的一個信奉基督教的行政長官統治。

1920年,聖雷莫會議把黎巴嫩劃歸法國委任統治。1926年5月,黎巴嫩宣告成爲共和國,頒佈了憲法,但仍保留法國的委任統治權。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1941年11月,法國自由軍進駐黎巴嫩,並宣佈結束委任統治,黎巴嫩獲得形式上的獨立。但實際上依舊被法國抵抗軍控制,另外英國在此駐軍防範德軍借道土耳其進攻中東,夾擊埃及。

英國將黎巴嫩以一億英鎊交給了猶太人,實際上是慷他人之慨,當然對於英國來說現在他們需要錢,另外也想挑起中東國家和當地人對猶太人的仇恨。

英國的想法是讓以色列永遠靠着他,這樣就源源不斷的有錢花,還有在主動地利益代言人,另外一個處在戰爭之中的以色列不可能很強大,那狹長的國土,易攻難守,沒有強大國家的保護別說富國強兵,就是能保存下來都是難事。

不過黎巴嫩畢竟之前是獨立國家,還是擁有一支獨立性的軍隊,而英國人也沒有很好的配合以軍佔領這裡,所以以軍目前還沒有進駐這裡,他只是優先控制巴勒斯坦地區。

1516年,敘利亞被納入奧斯曼帝國版圖,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敘利亞人民蒙受更加深重的災難。土耳其軍事當局強迫敘利亞人民充當炮灰,殘酷鎮壓愛國分子。1916年6月,麥加的謝里夫侯賽因舉行反土起義,侯賽因的第三子費薩爾率軍由阿拉伯半島北上,與英軍協同作戰,大批敘利亞人蔘加了戰鬥。1918年10月費薩爾攻佔敘利亞,在大馬士革成立阿拉伯政府,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在敘利亞的統治。此後,黎巴嫩和敘利亞沿海地帶由法國控制,從亞喀巴到阿勒頗的敘利亞內地由費薩爾的軍隊控制。

1919年7月,第1次敘利亞國民大會在大馬士革召開。大會要求承認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敘利亞爲獨立的主權國家,拒絕賽克斯-皮科協定和貝爾福宣言,拒絕擬議中的委任統治。巴黎和會對此置若罔聞。1920年3月,第2次敘利亞國民大會宣佈敘利亞獨立,立費薩爾爲國王。4月,協約國最高委員會召開聖雷莫會議,決定敘利亞和黎巴嫩由法國委任統治。7月14日,法軍司令h。-j。-e。古羅向費薩爾發出最後通牒,限期無條件接受法國的委任統治。接着,法軍便向大馬士革推進。敘利亞軍民在麥塞隆與法軍激戰。25日法軍進入大馬士革,廢黜費薩爾,敘利亞和黎巴嫩落入法國之手。

爲了分割反法力量,法國殖民當局把敘利亞、黎巴嫩分爲幾個各自爲政的獨立區。法國高級專員主宰一切,地方政權完全掌握在高級專員代表和親法分子手裡。殖民當局挑起宗教、民族糾紛,取締政黨,嚴厲鎮壓愛國者,同時強迫敘利亞人學法語,有些地區禁止學阿拉伯語。法國資本控制敘利亞的國民經濟命脈,榨取大量利潤,導致生產衰退,民生凋敝。敘利亞人民與法國殖民者展開了英勇鬥爭,各地武裝起義不斷。特別是1925~1927年阿特拉什和阿卜杜·拉赫曼·沙赫班德爾領導的全國大起義,給予法國統治者沉重打擊。爲了緩和敘利亞人民的反法鬥爭,法國統治者多次玩弄承認敘利亞獨立、實施憲法、建立自治政府等欺騙伎倆,如1936年簽定的“法敘條約”。1939年法國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緊張局勢,廢除憲法,恢復了對敘利亞的軍事統治。1940年法國維希政府投降,敘利亞和黎巴嫩受德國控制。1941年6~7月,英軍和自由法國的軍隊進入敘利亞和黎巴嫩,趕走了法西斯勢力。9月,法軍總司令g。卡特魯宣佈敘利亞獨立。

1943年7月,敘利亞恢復憲法,舉行議會選舉,成立了自己的政府。目前敘利亞的實力還是蠻強的,至少擁有獨立的軍隊和政府。以色列大肆驅逐巴勒斯坦人,大部分被驅逐的人都逃亡到了敘利亞,使得敘利亞社會因爲流民,缺少糧食而動盪不安,另外復仇主義者也趁機挑起事端。

敘利亞政府已經從流民當中招募青壯年組成復國軍準備進攻以色列,不過敘利亞自己的軍隊都缺乏武器,這些人的武器就更加不像樣子,拿刀的佔主要,剩餘的多是自己原來擁有的槍支,還有巴勒斯坦原來的軍警。

這些人集中在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和黎巴嫩境內,黎巴嫩自不必說,已經被英國無恥的賣給了以色列,要是他們不同意的話就只能淪爲亡國的流民了。

而戈蘭高地與以色列接壤,居高臨下,是敘利亞西南邊防的戰略要地,它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谷地。高地上公路縱橫,庫奈特拉城是高地上的重鎮,有公路直通首都大馬士革。

敘利亞是打算從黎巴嫩和戈蘭高地直接進攻以色列,而本-古裡安也看出了敘利亞的意圖,他也現在積極的備戰。

不過對於以色列來說還有個不好的消息,就是曾經驅逐了英法和希臘軍隊的圖而且也又肯呢個派兵參戰。

本-古裡安可以不畏懼任何對手,但是對於這個一直獨立的國家則還是抱有敬畏之心的,連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都拿他沒辦法,說明還是有幾下子的。

第16章 美蘇關係第50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中)第57章 龍雲稱帝第28章 中蘇領土談判第46章 叛國賊的演講第41章 日本又焦慮了第16章 變故第58章 印度人的哀嚎第21章 猶太人的盤算(二)第59章 山下奉文遁逃第19章 中途島海戰第40章 法蘭西復國第24章 石油大騙局第41章 下廣西第45章 戴高樂的夢想第67章 如何處理第35章 無聲的戰役第32章 印度大瘟疫第11章 升官了第26章 果敢土司第25章 果敢之行第47章 送唐刀第42章 紅魔第34章 對你好的不一定是朋友第26章 鄧尼茨的信條第54章 日本人的狂歡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43章 納粹會議第41章 下廣西第41章 中蘇戰爭第15章 內政(二)第48章 奪取塔納諾河北第44章 先發制人還是後發制人第47章 隊友是用來賣的第57章 日本人的對策第29章 貨幣金融第26章 鄧尼茨的信條第48章 生活從來不同情弱者第26章 鄧尼茨的信條第18章 進攻溫哥華島第56章 密約泄漏第20章 搶灘登陸第70章 轟炸美軍艦隊(下)第63章 失落的裕仁第10章 美國霸權主義的雛形第17章 核武器第21章 猶太人的盤算(二)第6章 領土談判第9章 王漢章 的擔憂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20章 英雄歸來第38章 茲事體大第39章 滅印度第42章 紅魔第45章 戴高樂的夢想第22章 石油工業第54章 蔣介石決定了第46章 見龍雲(一)第65章 世界凌亂了第24章 日本人凌亂了第29章 工業計劃第23章 刺殺希特勒第50章 空戰第37章 空降航母第15章 進軍唐努烏梁海第67章 中東內亂第16章 工業體系第46章 突擊小分隊第36章 王漢章的陽謀第45章 文人第40章 重重一擊第16章 水淹日軍第15章 進軍唐努烏梁海第57章 終極武器第40章 萬顆導彈大轟炸第56章 嫁給中國男人第9章 王漢章 的擔憂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7章 唐刀第43章 進攻巴爾幹第41章 中蘇戰爭第35章 無聲的戰役第1 4章 策略第4章 收復領土第2章 局勢惡化第11章 海上大戰(上)第15章 日蘇勾結第63章 冬季攻勢(三)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46章 英雄歸來第64章 羅斯福之死第35章 猶太建國第39章 盟國的再一次勝利第26章 日本的對策第4章 斯大林,振作第45章 文人第13章 奪取溫都爾汗第55章 人工降雨第38章 中東戰爭(二)第16章 水淹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