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戰爭終結者

美國白宮,杜魯門和馬歇爾對蘇聯人的行爲極爲惱火,可是他們卻沒有什麼辦法制裁蘇聯人,當然不是也不是沒辦法,只是不能那麼做罷了,現在他們十分需要蘇聯人,更加需要這支可以作戰的200多萬的大軍,有了這批人,英美法等國可以少徵收幾百萬青壯年。

“總統先生,不要生氣,暫時我們不還能那蘇聯人怎麼樣,我們需要他們。”

“我明白,馬歇爾先生,我只是對這羣**養的傢伙十分的不滿,我們拼命的支持他們,他們卻輕易的出賣了我們。”

“呵呵,總統先生,蘇聯人在歐洲的外號是**養的,我們都知道,跟他們合作從一開始就要意識到這一點,這個沒什麼好後悔的,等打敗了軸心國,我們想怎麼收拾他們就怎麼收拾他們。”

對於這點馬歇爾還是非常在確信的,蘇聯就算復國也不能跟以前相比了,之前蘇聯是世界第一大國,而今天就算他們復國他們也只有歐洲的那點地方了,在亞洲現在一寸領土都沒有,中國人清除了所有的蘇聯人,在感嘆中國人毒辣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這樣一來,蘇聯人徹底失去了在此地反攻的條件,沒有任何的羣衆基礎。另外就是經過這個冬天和之前四年的戰亂,原本有1億3千萬人口的蘇聯現在不知道有沒有個7千萬,人口損失一般,領土縮水三分之二,就算反攻打敗德國後,只要美國願意就可以將烏克蘭、白俄羅斯等蘇聯的民族獨立出來,這麼一來蘇聯原本最繁榮的工業區就脫離了蘇聯,只要願意,美國還可以徹底推翻蘇共的統治,可以說斯大林現在不過的秋後的螞蚱,再蹦躂也就那樣,調不出馬歇爾的手掌心。

馬歇爾現在擔心的是如何打敗軸心國,打敗軸心國之後如何對付中國爲首的華夏三國,只要這兩大集團被幹掉了,那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沒有人能阻止美國稱霸世界的野心了。

杜魯門道:“那我們現在就應該容忍他們了嗎,如果不給他們一點懲罰,我估計蘇聯人會蹬鼻子上臉的。”

馬歇爾點點頭,這點他是認同的,要不然就不是蘇聯人了,“總統先生有什麼計劃嗎?”

杜魯門道:“我看武裝他們還要繼續,不過遷移人口就少遷移一點,其實有個兩三百萬人就足夠多了,這些人到時候還不得我們養,餘下的就留在蘇聯吧,等反攻了再武裝他們也不遲,現在人太多不利於我們控制斯大林。”

馬歇爾點點頭,貌似這也是最好的辦法了,美國現在還要安置那些澳洲來的幾百萬人加上軍隊還有英法等盟國的物資全部由美國承擔,如今又增加了幾百萬蘇聯人的吃喝拉撒,美國雖然富有,但是長此以往也頂不住啊,所以少遷移一點蘇聯人也可以節省不少的費用。

“對了我們的核武器到底什麼時候研製出來?”杜魯門現在對於用常規的力量來打敗軸心國和華夏三國感到力不從心,自己的盟友實在太不給力了,全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盤。

馬歇爾道:“哦,我正要說這事,我們已經在秘密基地組裝第一顆原子彈,我們在同時組裝兩顆,預計5月15日就可以組裝完畢,然後會運往沙漠進行試爆,我同他們交流了一下,這次成功的概率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相信我們很快就能迫使德國和中國投降了。”

杜魯門道:“不知道德國人的研究情況怎麼樣,還有中國人那邊。”

馬歇爾道:“不用擔心,總統先生,德國人雖然開始的早,但是他們的計劃一直不順利,而且我們對德國進行毀滅式的轟炸之後,他們僅有的研究成果也很多被炸燬,就算存在的也不得不遷移地方重新開始,這一來二往,他們就被我們遠遠的甩在了後面。至於中國,還沒探聽到他們在研究核武器。”

“你說中國人會不會在秘密的研究原子彈?”

“有這種可能,不過我認爲我們不必過於擔心,中國的科技力量我們還不清楚嗎,三年前連步槍都造不好,就算他們從一開始就在研究核武器,也不過三年的時間,世界上他們就算要研究也不可能那麼早,頂多一兩年,恐怕他們比德國人五年前還不如,要知道美國的科技力量包括投入都是無與倫比的,這麼久纔有了今天的成果,就憑中國人,他們的輝煌只是在冷兵器時代,今天的世界不屬於他們。”

杜魯門道:“話雖如此,但是中國人招募了數以萬計的猶太科學家,這裡面不凡很多在化學和物理學上有突出貢獻的科學人才,如果中國人有那個遠見,或者這些猶太科學家提議,那還真的說不好。”

馬歇爾道:“總統先生,您太多慮了,研究核武器不是說有錢、有人就可以,這可是綜合國力的體現,在沒有實驗成功的經驗在,任何一點小小的偏差都將將整個計劃引入歧途,因此我們不必擔心中國人的核彈問題,只要我們的核彈一出來,我有把握在一年內結束戰爭。”

“但願如此。”杜魯門還是不放心,越是關鍵的時刻他就越擔心出錯,最近他的左眼皮跳的厲害,右眼跳財,左眼跳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曼哈頓工程一時間似乎成了唯一能拯救美國的希望,如果沒有核武器,那麼時間拖得越久,只要中德兩國不犯致命性的錯誤,那麼戰爭必將以盟國失敗而告終,由此可見杜魯門和馬歇爾對於曼哈頓工程是多麼的重視,只有在軸心國和華夏三國沒有研究出核武器之前將他他們打敗,盟國纔有希望贏得戰爭。

再說軸心國和華夏方面,幾年前王漢章就將美國人的曼哈頓計劃告知了德國人,這些年別看表面上德國人沒動靜,實際上德國人可比王漢章對這事重視多了。

王漢章爲了應付來自美國核彈的威脅,於是組織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核彈,要不然也沒有別的辦法。

衆所周知即便是今天,美國的排華法案依舊有效,華人在美國的地位連黑人都不如。

王漢章原本是想派人潛伏進去,伺機炸掉那裡,不過華人的和科學家本來就不多,要想混進橡樹嶺對於黃種人來說本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人家壓根就不會相信你。

而要進去還必須有非常強的科學技術能力,這樣一來也就沒有幾個華人合一入圍了,而這幾個人還必須願意和會進行間諜活動,就根本找不到,王漢章有這樣的人才當寶貝還來不及哪裡會讓他們去冒險,跟別人的膚色不一樣做什麼都會引人矚目的,所以王漢章不會冒險做那種事情,何況幹這事也不是一兩個人能做的出來。

受制於條件,王漢章是無法去摧毀美國的曼哈頓工程,被發現意味着戰爭,那個時候中國還弱的很,局勢不明,如果公開跟美國對抗不符合華夏民族的利益,而且就算摧毀了,以美國的國力,加上之前的研究數據,相信不出一年,美國人又可以重新研究出核彈,而中國的科技力量則未必能力量這一年研究出來。

而德國人則不一樣,他們除了繼續努力研究核彈之外,另外就是派遣了大量的特工去美國希望獲得美國人的研究情況,同時尋找機會炸燬美國的核武基地。

德國人的這一計劃已經進行了三年。德裔是美國人的第二大族羣,很多德裔在二戰之時選擇回德國參戰,這就爲德國在美國的活動提供了非常多的機會和人。

德國在接到王漢章關於“曼哈頓計劃”的情報之後很快就着手安排人前往美國對該計劃進行滲透,儘管該計劃龐大,但是經過三年的運作,憑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已經掌握該計劃的進程。

按照希特勒的指示,他們必須摧毀該項目,不能讓美國搶在德國的前頭研發出原子彈,後來隨着情況的變化,他們改變了初衷。

美國是移民國家,有着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也有很多優勢,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都跑到這個國家爲這個國家效力,特別是一戰和二戰時期,大量懼怕戰爭或者遭受迫害的歐洲人離開歐洲來到了美國。

這些人大多數是有一定錢財或者技術的人,他們在各個方面爲美國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美國爲什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成爲世界第一經濟體,無論是在經濟總量還是科技水平都是穩居世界第一,就是因爲他對白人來者不拒,寬鬆的國家環境、龐大的國土、兩大洋的保護,使得他成爲白人們最嚮往的天堂,因此有錢人即便沒有移民過來也會在這裡投資,這樣一來就促進了這裡商業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吸引了很多在歐洲生活不如意的貧民和技術人員。

這些人需要生活物資,又消費了大量的工業產品,美國就在這樣的良性循環當中發展了起來。

第19章 坐收漁人之利第28章 不要臉是做大事的基本原則第4章 空中絞殺(下)第51章 對日條約第34章 漢語編程第16章 水淹日軍第24章 海戰第35章 蔣介石哪裡跑第53章 高爾察克投降(中)第16章 一潑冷水灌頂第13章 奪取尼豪島第5章 失落的過去第6章 深入會談第55章 遠征軍抗命第30章 登陸阿拉斯加第27章 英美蘇密約第19章 進攻泰國第7章 唐刀第66章 世界震驚第26章 鄧尼茨的信條第1章 王漢章的絕戶計第13章 日本人的擔憂第2章 轟炸勘察加第25章 沒有希特勒的德國第34章 奪艦計劃第48章 準備第8章 確立合作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60章 夭折的叛亂第57章 龍雲稱帝第50章 德國對華宣戰第41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下)第11章 白人的本質第72章 攻佔中途島第10章 德國的軍購第66章 目標非洲第29章 裕仁死後第34章 看不起蔣介石第19章 蘇軍潰敗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53章 高爾察克投降(中)第16章 我要讓世界記住我一千年第69章 轟炸美軍艦隊(上)第60章 日軍的又一春第30章 印尼人的惡夢第31章 尼赫魯決定了第39章 中東戰爭(三)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50章 德國對華宣戰第46章 英雄歸來第62章 大幕拉開第32章 美國斷外援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17章 糾結的美國人第65章 撕破臉皮第15章 對美宣戰第54章 追擊麥克阿瑟第7章 冷槍冷炮戰第45章 文人第62章 大幕拉開第56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30章 英、日的滅印計劃第32章 歐洲爛局第27章 憤怒、抉擇第1章 高盧雞的恐懼症第33章 有何詭計第48章 生活從來不同情弱者第66章 太平洋局勢第35章 蔣介石哪裡跑第5章 交好德國第32章 印度大瘟疫第20章 搶灘登陸第14章 日蘇談判第60章 夭折的叛亂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69章 轟炸美軍艦隊(上)第21章 海軍殲滅之戰第33章 控制緬北第39章 中東戰爭(三)第27章 瘟疫來了第19章 坐收漁人之利第6章 潛艇絞殺(中)第26章 借一萬億美元第3章 擴軍第26章 鄧尼茨的信條第19章 蘇軍潰敗第46章 英雄歸來第52章 全面撤退第19章 美軍的困局第39章 德國人的抉擇第13章 奪取尼豪島第1章 王漢章的絕戶計第13章 敗退前夕第45章 文人第67章 如何處理第24章 石油大騙局第25章 沒有希特勒的德國第8章 裕仁的最終目的第33章 斯普魯恩斯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