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刺殺希特勒

“神父,我有罪。”在一處教堂內施陶芬貝格虔誠的說道,說罷以極快的速度對神父說道:“元首徹底瘋了!”

神父高聲道:“孩子,每個人都有罪,只要改過自新,耶穌一定會原諒你的的。”然後極快的道:“是不是要行動了!”

神父叫臺兒普,雖然只是個神父,沒有政府軍政官職,但是因爲經常給希特勒做禱告,因此很受希特勒喜歡。

“主真的會原諒我們嗎。”然後再以極快的速度小聲的道:“是的,不能再等了,如果等美國人研究出原子彈,那恐怕就是德國的末日!”

“別擔心孩子,我是主的僕人,主告訴我只要你改過自新他一定會原諒你的。”說罷在意微小的聲音對施陶芬貝格道:“這可是十分危險的,而且成功率不高,之前的幾次計劃不是夭折了就是失敗了!”

“我知道,但是德國等不起了,我們死傷了八百多萬人口,我們殺了更多的人,蘇聯的斯拉夫人幾乎被屠殺乾淨,另外打敗盟國之後,按照他的意思恐怕還要打中國、日本,一統世界,請問我們有這樣的力量嗎,野心太大,貪心不足蛇吞象,我們這樣下去我們遲早會被毀滅的,眼下只有幹掉他何談纔是德國的出路!”

“那需要我做什麼!”

施陶芬貝格道:“幫我們傳遞消息。”說罷附在臺兒普神父的耳邊耳語着,他之所以讓臺兒普傳遞消息是因爲神父值得信賴,另外不是政府人士不會輕易被注意到,蓋世太保們可不是鬧着玩的。

路德維西·貝克,德國炮兵上將德國陸軍總參謀長,上將軍銜,沒錯就是這麼大的官,而且參與人員當中還有非常多的高級軍官,包括元帥軍銜的都有。

“瓦爾基里”是一場軍事計劃,假設柏林出現工人暴動,軍隊出面穩定情勢;而參與密謀者則設想通過此一計劃掩護更進一步的軍事部署,最初計劃由施陶芬貝格往東普魯士拉森堡的狼穴,在會議室內最接近希特勒的位置上安放定時炸彈,接着立即前往通報柏林命令部隊接受指揮,並依據希特勒生前批准的影子政府名單而成立臨時政府,領導戰時德國;由貝克上將擔任國家元首,格德勒擔任總理,大部份參與者皆希望德國最終能恢復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帝制。

當然這個計劃雖然早就制定了,但是隨着德國遷移民衆到俄羅斯地區躲避轟炸,新柏林就替代了柏林,其他的都沒變。

施陶芬貝格花了兩天的時間通知所有人執行計劃,當然主要是由臺兒普神父負責通知,施陶芬貝格則聯繫最主要的人。

9月8日,原本希特勒要在地堡裡舉行會議,但是爲了以防萬一,狼堡此時正在進行防核彈改建,改建之後的狼堡可以在覈彈的轟擊下保存下來,裡面可以幾乎不受影響,這項工程非常巨大,價值狼堡遠離前線,因此希特勒決定將會議的地點有地堡轉至地面上一棟普通的木造建築物內。

施陶芬貝格因爲在受傷之後堅持恢復訓練,他那堅強的精神感染了希特勒,因此被升爲上校,且調到狼堡裡工作,要知道能進狼堡的人絕對是希特勒認爲忠誠可靠的人,施陶芬貝格就這樣混進了狼堡。

施陶芬貝格雖然帶了兩枚炸彈,但由於緊張和時間準備不足,他只能夠裝設其中一枚,然後放置在私人公事包中,躲過了檢查。

由於施陶芬貝格在戰爭中失去了一隻手和一隻眼睛,會議未開始之前,他陳述了自己的個人原因,使他得以聽覺受損爲由靠近希特勒當時所站立的位置,其他人也不好跟這樣一個在戰爭中負傷的英雄去說什麼。

施陶芬貝格走到希特勒右方把載有炸彈的公事包放在希特勒右方的橡木大桌桌腳內側,然後藉故在會議中途靜靜離開了會議室,此時是12點38分。

希特勒伏在桌上看着西線對盟軍作戰的軍事地圖,並聆聽軍官敘述戰爭形勢,中午12時42分,炸彈爆炸,橡木大桌被炸得粉碎,整棟建築物崩塌,施陶芬貝格目睹爆炸,認爲在場應當無人生還,於是按照計劃與他的副官海夫頓中尉穿過一道又一道的保安封鎖線而離開狼穴,然後飛往柏林會合其他在戰爭指揮部等候的同謀,對沒錯,是柏林,不是新柏林,新柏林太穩固了,只有德國原境內因爲戰爭的緣故,這裡的人更加厭惡戰爭,施陶芬貝格才能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盟友。

不過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事實上在爆炸的不久前,一位上校爲了看清楚地圖而靠近桌子,卻無意中爲施陶芬貝格的公事包所絆了一下,於是他將公事包推往桌腳的外側;厚實的桌腳爲希特勒擋住了爆炸的部分衝擊。

此外,木造建築的結構不如防彈建築的厚實,所以炸彈在引爆後,威力外散,因此未如原定計劃,在狼穴內分子撞擊堅實的牆面後,再反彈衝擊人體,亦減弱了爆炸的威力,然而,當場已有四人死亡,大部分的在場人士都受了傷,不過,希特勒保住了性命,但是也受了重傷。

狼穴方面下達了擊落施陶芬貝格坐機的命令,但中途被空軍的政變參與者截住了,但是,維茨萊本元帥在抵達柏林陸軍總司令部準備指揮部隊時即被逮捕,由於當時消息不一,使歐布利特將軍遲遲未展開“瓦爾基里”,延誤了四小時,直至施陶芬貝格抵達柏林。

政變者並未能佔領電臺,使希特勒生還的消息得以傳開,起初,柏林的後備軍的確有執行施陶芬貝格的命令,但是指揮官被宣傳部長和希姆萊阻止了行動,而希特勒本人則在昏迷當中。

一時間德國境內風起雲涌,希特勒的生死成爲了重點,如今德國境內的勢力分爲兩派,一派是以貝克爲首的柏林派,另一派則是以新柏林爲首的保希特勒派。

在西線進攻的德國也停止了進攻,柏林派派遣了人員去跟盟軍談判,希望他們不要進攻。

希特勒生死不明,美國人從德國人口中得到這個消息,很快杜魯門和馬歇爾也知道了這個消息。

杜魯門道:“天啊,我們的機會來了,德國人終於鬧出亂子了!”

馬歇爾道:“是啊,德國人現在恐怕是無暇顧及我們了,我們可以全力對付中國人了!”

杜魯門道:“馬歇爾,你說我們是不是應該讓德國的反對派讓開道路,讓我們進入德國!”

馬歇爾道:“可以試試,但是不要壓迫他們,我估計保留德國現在的利益是他們內部的共識,我們暫時不應該反對,現在只有將德國人拉到我們這一邊,至少不要讓他們在進攻,而是至少保證中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懼怕中國人!”

杜魯門點點頭道:“也是,我們現在只需要幾個月就可以了,只要再有幾個月,我們就有了原子彈,到時候想收拾誰就收是誰!”

“德國人那邊就不要太過於搭理,我們要做的就是支持反對派,另外就是把希特勒的情況搞清楚,沒死的話要弄死他才行,只要他死了,那德國必然大亂!”

“馬歇爾,不說我們是不是可以將郝斯放出來呢,如今關着他也沒用,如果把它放回德國或許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馬歇爾想了想道:“郝斯被關了這麼多年早就遠離了權力中心,不過即便這樣,之前他畢竟是納粹的二號人物,因此我也不知道他要是回去了會有什麼後果,也許他比希特勒更加的獨裁、殘暴,也許他會帶領德國走向民主。

而在中國,王漢章沒想到希特勒居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當然這個他並不關心,他擔心的德國的內亂,很明顯德國現在的情況不容樂觀,德國一亂,那美國人就真的會專門對付中國了,到時候日本人說不定掉過頭來進攻中國,那可就不妙了。

德國境內,希特勒還在昏迷當中,而戈林、希姆萊則在爭權奪位,他們這個時候依舊沒有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貝克爲首的柏林政府。

而戈培爾等人則祈禱希特勒快點醒過來,希特勒要是再不醒過來,那他一手創立的第三帝國就要瓦解了。

現在他的話基本上沒什麼人聽了,讓柏林那邊逮捕施陶芬貝格,但是那邊非但沒有逮捕,反而這個叛徒還擔任了很重要的職位。

戈培爾想不明白施陶芬貝格爲什麼要那樣,據他所知希特勒一直對這個傢伙照顧有加,現在真是人心不古啊,恩將仇報的傢伙實在太多了。

“別多想了,快點休息吧,元首處在昏迷當中,第三帝國的那些高官們在爭權奪利,我們卻不能這樣,現在第三帝國只能靠我們來拯救了。”說話的是戈培爾的老婆,一個希特勒狂熱的追隨者。

戈培爾點點頭,不過他依舊沒有去休息,他壓根就睡不着,很多時候其實你明白擔心沒有用,就算你改變不了什麼,你也不可能看得開,

第17章 核武器第4章 斯大林,振作第54章 英美求援第29章 阿拉斯加行動第31章 瘟疫蔓延第60章 海戰第36章 彭德貝攻防戰第49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上)第9章 打垮56師團第46章 叛國賊的演講第36章 彭德貝攻防戰第58章 印度人的哀嚎第5章 遠征軍不潰第34章 猶太真的要建國了第57章 你坑我、我坑你第20章 搶灘登陸第26章 鄧尼茨的信條第13章 奪取溫都爾汗第57章 你坑我、我坑你第33章 控制緬北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9章 打垮56師團第14章 內政(一)第6章 優柔寡斷的裕仁第34章 看不起蔣介石第40章 亞熱帶會戰前第7章 冷槍冷炮戰第7章 潛艇絞殺(下)第33章 斯普魯恩斯的陰謀第59章 山下奉文遁逃第66章 目標非洲第17章 日本人的煩惱第50章 御前決議第42章 毛子清理完了第56章 守溪待鹿第49章 開戰第5章 遠征軍不潰第40章 中東戰爭(四)第38章 茲事體大第12章 我爲什麼升上校第19章 中途島海戰第35章 猶太建國第18章 亂扯一通第14章 夢想破滅第60章 海戰第20章 猶太人的的盤算(一)第42章 毒氣戰第38章 繳獲航母第9章 摩托魚雷艇的悲情第34章 緬北發展計劃第25章 果敢之行第37章 局勢微妙第39章 第一波攻擊第30章 仰光大屠殺(上)第48章 生活從來不同情弱者第18章 僞蒙古來降第45章 終極策略第65章 撕破臉皮第61章 炫耀武力第29章 工業計劃第64章 莫名其妙的東窗事發第51章 洗腦第10章 美國霸權主義的雛形第18章 進攻溫哥華島第60章 再次逃出第25章 計劃泄漏第41章 日本又焦慮了第10章 沒事找事第13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28章 猶太建國談判(一)第35章 賺錢第67章 斯普魯恩斯的發現第45章 戴高樂的夢想第58章 印度人的哀嚎第29章 裕仁死後第42章 日本密謀第47章 送唐刀第15章 曼德勒空戰第18章 戰略反攻海戰前第17章 日本人的煩惱第28章 猶太建國談判(一)第12章 海上大戰(下)第29章 貨幣金融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50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中)第57章 終極武器第57章 終極武器第10章 小艦隊覆滅第35章 無聲的戰役第37章 中東戰爭(一)第11章 白人的本質第8章 蘇聯太平洋艦隊第66章 目標非洲第51章 進攻第41章 下廣西第8章 進去外蒙第8章 確立合作第59章 蔣介石翻臉第63章 龍式步槍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