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仁川登陸(4)

猶太部隊付出數百人傷亡之後,終於艱難的在灘頭站住了腳,後續傭兵部隊的加入讓已經岌岌可危的一藤大隊防線出現崩塌的前兆,“中佐閣下,我們的防線守不住了,必須下令讓我們的士兵向後撤離,只有和對方拉開距離,我們的重炮才能開火。一藤左巖的副手提出後撤建議鳥冢聯隊在港口布置的還有重炮,不過灘頭上正在混戰,此時開炮會傷及到自己一方的士兵。

“馬上開炮,就讓我們的戰士爲天皇效忠吧。”跪坐在指揮部裡的一藤左巖仔細的擦拭着自己的指揮刀,隨着第二批登陸部隊的出現,一藤左巖早已知道這批灘塗是守不住的了,他有心以死效忠天皇,堅守灘塗絕對不會後退半步。

“是的,閣下,我明白了。”一藤左巖的副官彎腰鞠躬離開,他已經從一藤左巖的話語中聽出了必死之心,所以不再勸說一藤後撤,副手離開之後,指揮部裡的其他軍官也紛紛向一藤左巖鞠躬離開,他們不是要做逃兵,而是去了前沿陣地的火力點,自幼接受軍國主義教育的年輕軍官們視後撤爲恥辱,所以他們打算戰鬥至最後一刻,哪怕是戰死在這裡。

第四輪空中打擊如期而至,被燃燒彈快燒成白地的龍脊上不時會響起劇烈的爆炸聲,那是日軍封閉火力點中囤積的彈藥發生了殉爆,來自龍脊方向的火力越來越弱,躲藏在戰壕裡的嚴武刀卻不敢掉以輕心,直接抽出一個聯隊的兵力在那些兩棲裝甲車的掩護下向港口方向移動,“給先生髮訊號,灘頭陣地已經穩固,登陸部隊按照原計劃向兩翼移動!”

在美軍艦炮齊射和戰機部隊不間斷的空襲打擊下,日軍佈置在仁川港口的防禦設施幾乎被摧毀殆盡,現在的仁川港除了大火和濃煙,就只剩下不過百餘名忙着逃命的日軍,被仁川日軍爲止依仗的那幾艘日軍艦船在美軍艦隊的第一輪艦炮齊射中就被擊沉大半,現在還能飄在港口的日軍艦船不過是苟延殘喘的在強撐,只奧再來一輪艦炮齊射,港口裡停泊的所有日軍艦船就全都成了廢鐵,。

趙志作爲後世人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出生在美國,從小接受的就是美式教育,對美軍在二戰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一些重大戰役都略知一二,太平洋戰役後期美軍的主要作戰任務便是登陸戰,其中美國海軍陸戰隊是登陸作戰的主導力量,當然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傷亡之高,也是其在太平洋戰爭中絕無僅有的,戰後,美軍太平洋戰區司令長官尼米茲對參加過硫磺島戰役的陸戰隊員給予了高度的讚揚:“在硫磺島作戰的美國人,非凡的勇敢是他們共同的特點!”

尤其著名的便是硫磺島戰役,趙志甚至很難相信日軍在硫磺島那樣被幾乎完全孤立的島嶼上進行的抗登陸戰,以兩萬之衆,依託工事抗擊了十萬美軍整整一個月之久,若非後來日軍儲備的彈藥、物資消耗殆盡後才被美軍佔領,日軍指揮官慄林忠道也因爲以其謀略、堅韌,領導並組織了硫磺島的抗登陸戰,甚至贏得了美軍對他的尊敬。

美軍爲攻佔硫磺島所付出的人員傷亡比日軍還多,這是太平洋戰爭中,登陸一方的傷亡超過抗登陸方的唯一戰例,日軍在失去海空支援,又沒有增援補給的情況下,以地面部隊憑藉堅固而隱蔽的工事,採取正確的戰術,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使美軍原計劃五天攻佔的彈丸小島,足足打了三十六天,並付出了慘重的人員傷亡。

在歷史上硫磺島可以稱爲是美國海軍陸戰隊成名之戰,但是由於瓜島和塞班島的血戰,美國軍方高層對於一線部隊的傷亡已經到了國內輿論和民衆的承受極限,就連大部分的議員都在擔憂太平洋戰場的後續作戰美國的傷亡,出於以上諸多原因,美國海軍陸戰隊並未獲得他們應有的榮譽,相反很多的美國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塞班島身上。

美軍在菲律賓的登陸作戰似乎異常的順利,日軍竟然大有放棄菲律賓的架勢,除了日軍聯合艦隊在尋機而戰外,菲律賓的日本陸軍僅爲4個師團又2個獨立旅團,而在歷史上日軍大本營爲固守菲律賓這一戰略基地,曾經制定了“捷號”作戰計劃,準備與與美軍決一死戰。

爲此,日軍在菲律賓成立陸軍方面軍,由於山下奉文出任印度派遣軍司令,在歷史上作爲副司令的鈴木宗作中將如願以償的成爲了司令長官,統管共計8個步兵師團4個獨立混成旅團的兵力。

雖說日軍在菲律賓投入的兵力比歷史上足足少了近五分之三,但趙志知道,日本人不是傻瓜也不是白癡,他們此時露出避戰的態勢並不是怕了美軍,日軍應該已經意識到自己在太平洋戰區正在逐步失去至關重要的制海權,日軍在試圖進行戰略收縮,在失去控海權之後,日軍這是在給美軍設套,企圖在陸地上和美軍一較長短。

日軍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取的了中途島戰役的勝利,使得日軍贏得了戰略上的先機,日軍利用近一年的時間加強了瓜達爾卡納爾羣島和塞班島的防禦工事,而且還進行了大量的增兵,硫磺島是日本本土絕對防禦圈中極爲重要的戰略要點,其陸軍、海軍航空兵可以從硫磺島起飛攔截塞班島起飛轟炸日本本土的美軍轟炸機,硫磺島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尤其此刻對於日本人來說簡直是生死攸關。

仔細對這些情報做過分析之後,趙志纔開始制定登陸朝鮮的作戰計劃,因爲他知道歷史最終還是會和前世一樣,日本最後要憑着那幾個島嶼頑抗到底,趙志知道驕傲的日軍已經沒有了退路,盟軍對硫磺島和塞班諸島也是勢在必得,所以這一戰已經勢在必行,美軍一直在催促雷霆派兵南下助戰,先不說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就是印尼,雷霆恐怕都插不進腳去,如果趙志不主動尋找戰機,最後落到雷霆頭上的恐怕就會是塞班島登陸戰或是硫磺島登陸戰。

雷霆能否重蹈美軍在硫磺島的覆轍,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趙志仔細回憶過前世里美軍登陸硫磺島和塞班島的資料,如果雷霆接下其中的一個登陸任務,趙志敢肯定,這樣的登陸作戰任務很可能會成爲雷霆的沉沙折戟之戰,爲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趙志纔會制定登陸朝鮮分散日軍注意力的作戰計劃,在他的潛意識裡,朝鮮日軍應該要比南洋日軍戰鬥力低弱些。

爲了避免出現前世里美軍登陸部隊傷亡慘重的情況,參考了前世裡硫磺島戰役資料的趙志制定了一份可行性很高的登陸作戰方案,趙志擬定首先以絕對的火力對登陸點實施密集轟炸,大量使用艦炮和重磅炸彈對日軍的海岸工事進行轟擊,隨後是前移的炮火觀察手依靠步話機聯繫艦隊,定點清除偵察中陸續暴露的日軍火力點,隨後火炮換裝煙霧彈向登陸點方向拋射,形成一條煙霧隔離帶爲登陸部隊提供掩護,趙志知道這條煙霧隔離帶雖然會影響美軍艦炮的精度和空中轟炸準確性,但是這條煙霧帶卻能夠起到對灘頭部隊的掩護作用。

不過趙志心裡清楚,計劃永遠是計劃,很多客觀以及突發的情況是無法預料的,對於美軍方面的配合,趙志抱有極高的期望,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夠完完全全的指望美軍,雷霆必須立足現有條件制定適合自己的戰術與戰略,把對美軍的依靠降到最低需求的邊緣,傭兵部隊的出現加劇了港口日軍守衛部隊的崩潰,在大量煙霧彈被拋射到日軍陣地上之後,帶着皮質面甲的傭兵對日軍陣地發起了進攻。

戰爭往往就是這樣,別管守軍喊的是多麼起勁,可只要在他們中間出現了第一個後退者,就會跟着出現第二個第三個,如果帶隊的指揮官不能儘快的制止這種情況的出現,那麼這支隊伍便會出現潰散,恐怕是會傳染的,尤其是兩軍對壘的時候更是如此,美軍艦炮和大批飛機的參戰使得這場登陸戰變的極其的不公平,面對日軍守衛港口的一個步兵聯隊,趙志不僅是動用了整個第七艦隊的艦炮和艦載機,還一次性投放了超過4000名登陸士兵。

第二批登陸的傭兵更是達到了3000人,面對雷霆如此優勢的火力和兵力,別說是鳥冢,就是把岡村寧次調來也無濟於事,遙望着煙霧瀰漫的港口,趙志下令第三批登陸部隊出發,在登陸艦艇乘風破浪來回運輸登陸部隊的時候,嚴武刀指揮的第一攻擊梯隊已經越過了一藤大隊的防線,正從右側向仁川港進行包抄。

“馬上給膠東發報,開始物資空投。”得知嚴武刀指揮的部隊已經截斷了港口的後路,趙志下令膠東機場的運輸機起飛趕往仁川港實施空投,武器彈藥、醫療器械和藥品、還有大批的戰爭物資都會源源不斷的從膠東空運來仁川,嚴武刀他們要做的就是立刻構築防線抵擋日軍的反擊,

第61章 狂風至(5)第119章 定勢(2)第50章 失算第113章 大家樂第17章 唐磊的春天第40章 定計回馬槍第44章 我們是僱傭兵第41章 延安的反應第50章 地獄惡魔第22章 悲催的陳大勇(上)第23章 初到英國第114章 示好第65章 機降曼德勒第44章 龜速前進第62章 瓜分兵源第28章 空降兵第56章 失敗的夜襲第25章 傍晚夜話第55章 煎熬的等待第130章 逼瘋岡村寧次(1)第19章 合作第94章 罪魁禍首第3章 好友相聚第1章 路見不平的出手第44章 新任務來了第71章 危險逼近第114章 迎頭一擊第143章 協議簽訂第65章 機降曼德勒第127章 叢林遭遇第110章 圖謀膠東第26章 分歧第66章 獲救第3章 日軍的游擊戰術第43章 單騎衝陣第39章 分道揚鑣第48章 虛虛實實第18章 手到擒來第43章 德國來人第46章 牛鬼蛇神第7章 鴻門宴第14章 曉月行動(2)第57章 狂風至(1)第80章 日軍空襲第88章 完勝第68章 山城空戰第61章 毒氣彈第65章 贖金第102章 茶樓會面第83章 保護勝利果實第135章 逼瘋岡村寧次(6)第52章 戰略轉移第137章 逼瘋岡村寧次(8)第122章 強援第66章 獲救第74章 樹林營地第81章 告別第8章 囂張的於大志第18章 新任務第3章 輝煌夜總會第68章 夜半槍聲第82章 戰術隱患第5章 想報仇嗎?第113章 大家樂第112章 摸營第26章 事敗第106章 各顯神通第85章 拜山門第35章 武器援助第33章 獲救第114章 梅格瑞恩?第79章 中共的反應第23章 悲催的陳大勇(下)第32章 廚子情報員第28章 棒喝第5章 合作第42章 誘導第29章 漢特來了第20章 假土匪第106章 質問第57章 出發第23章 進入根據地第81章 迫降第34章 改變計劃第60章 難搞的新兵第88章 出招第33章 獲救第31章 擔心第139章 宣傳戰第22章 軍火列車第6章 小道消息第58章 計劃第45章 故技重施第48章 臭流氓第22章 軍政部來人第101章 迎戰第六師團(4)第25章 傍晚夜話第10章 另闢蹊徑第75章 強拆小分隊第30章 戰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