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以爲自己聽錯了,或者說是情報出了問題。
但其實,會有這種現像並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先就是態度問題。
英軍一直把南非1師甚至所有的南非兵都當作炮灰,南非兵得不到應有尊重,他們就像是舊社會的奴隸軍,於是自然就不會有作戰的積極性。
南非1師爲什麼而戰呢?爲了能成爲英國的殖民地?
南非1師打贏了戰爭又有什麼好處呢?可以成爲白人的奴隸?
腦袋秀逗了纔會爲了英國人的利益在戰場上與敵人拼死拼活吧,所以這場戰爭其實跟南非人沒有關係,打贏打輸了都是做列強的殖民地,區別只是做英國的殖民還是做德國的殖民地罷了。
但中國人的態度就完全不一樣了。
南非人沒有見過有哪支部隊在作戰時會站在他們的前面,也沒有見過哪支部隊的兵用相同的標準對待自己,更沒有見過哪支部隊會犧牲自己保存南非師……儘管這一點並不是中**隊的初衷,但至少表面看起來是這樣。
這使中**隊贏得了南非兵的信任……近乎原始的南非兵雖然各種弱後,但他們有一點很可愛,那就是他們不講政治也不講利益,事實上他們也不懂這些,他們講義氣。
這一點跟中國部隊有些相似,此時的中國部隊也是講義氣、講感情的,就別說“此時”,往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在國際政治上還是講“同志加兄弟”的感情。
雖然以現代的標準來看這些都是不對的,但這何嘗又不是黑暗的政治鬥爭裡最後留存的一點人性!
因此,中國部隊這樣幫南非兵,南非兵站在中國部隊一邊也是理所當然的。
至於南非兵的戰鬥力。
應該說任何人都是有優點的,同樣任何部隊也都是有優點的,問題就是能不能現這些優點並將其揚光大而已。
南非兵的優點是沙漠生存能力、對戰場的適應能力以及近身肉搏等,而這些英**官一直都沒有現,或者說就算現了也將其無視。
無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英國人帶着那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去俯視非洲人,先入爲主的觀念認爲非洲人一無是處,於是就算看到了這些優點也很快就被自動忽略。
再比如,英**官總是以他們的標準來衡量別人,就像之前蒙哥馬利以英**隊的傳統來衡量張弛,同樣也覺得張弛是個糟糕的軍人一樣。
英軍用來衡量非洲兵的標準,是能不能走正部,能不能聽指揮,能不能用標準的姿勢打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非洲兵當然不是一個好兵。
但如果把他們用作近身肉搏的部隊,誰又敢說他們不是好兵?
對此張弛也感到慚愧,因爲事實上他在此之前也沒現南非1師肉搏戰優點,他想的僅僅是:“把南非兵派上去也解決不了問題,那乾脆就不派了吧!”
沒想到陰差陽錯之下還把問題給解決了。
在一片混亂的廝殺後,德軍裝甲師終於撐不住撤退了。
說是撤退,其實只有一小部分在隊伍後頭的輕型坦克及裝甲車,還有一些駕駛着邊三輪、汽車能撤回去。
他們是在海因茨藍道的命令下撤退的,因爲海因茨藍道知道,目前這樣的局勢再撐下去已沒有意義,他不希望第21裝甲車在此全軍覆沒。
如果可以的話,海因茨藍道還希望自己能夠死在敵人的槍下。
但海因茨藍道同時又知道,如果是死在敵人的槍下的話,那又會在敵人的功勞簿上添上一筆,這對敵人來說是值得炫耀的,但對自己來說或許就是永世的恥辱……因爲敵人必定會在史書上寫着“擊斃德軍少將”的字樣。
於是海因茨藍道面色死灰的坐在裝甲車裡走在返回德軍防線的路上。或許是天氣太熱,豆大的汗珠不斷的從他的額頭往下淌,然後滴落到他的肩章上。
與往常不同的是,此時的海因茨藍道腦袋裡想的不是戰鬥失敗的原因或是還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他想的是回去後該怎麼去面對隆美爾,還有那些同僚們,他們肯定會取笑自己的無能……而自己的軍事生涯,只怕也要就此結束了,因爲沒有任何人,包括一直信任自己重用自己的隆美爾在內,能夠原諒這樣一場敗仗。
而且,就算隆美爾能原諒自己又能怎麼樣呢?元肯定也會意見的,自己甚至都有可能會被黨衛軍調查。
想到這裡,海因茨藍道咬了咬牙,看了看身邊的警衛員沒注意,猛地抽出腰間的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就扣動了扳機……
“砰!”的一聲,鮮血浸得警衛員滿臉都是。
司機不知道生了什麼事,一腳猛踩剎車,回過頭來就目瞪口呆的看着後座已經血濺當場的指揮官以及嚇得不知所措的警衛員。
也難怪海因茨藍道要自盡,這一仗德軍可以說佔據了很大的優勢:比盟軍多得多的戰機,性能更先進的坦克,還有讓盟軍聞風喪膽的高射炮。
但這所有的一切都沒有揮作用。
其沒有揮作用的原因,僅僅只是因爲一道反坦克壕,一道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反坦克壕。
最後,這仗以德軍第21裝甲師損失了六千多人,兩百輛坦克及裝甲車結束……這兩百輛坦克中包括全部的“虎”式坦克和大多數的4號坦克,這幾乎是希特勒增援北非戰場的所有力量。
更糟糕的還是,其中還有一輛“虎”式坦克是被中**隊完整的俘虜的。
之所以能完整的俘虜,是因爲其車長在混亂的戰鬥中被流彈打死了,駕駛員開着坦克想要調頭逃跑,卻因爲過於慌亂同時也是因爲“虎”式太重在沙漠裡不好操作,於是從沙丘上翻了下來打了幾個滾,裡頭的坦克乘員全都被震暈了失去知覺,而“虎”式坦克卻穩穩當當的立在那裡,張弛讓人試着開了一下竟然還能開得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