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萬事皆備(爲本書第一位盟主 芭芭拉Y 加更5/5)

時光飛逝,忙忙碌碌中,一轉眼正月便過去。

這一個月間劉鴻漸可忙活壞了,閻應元三人走後,不僅萬歲山千戶所需要他操心,就連軍械所也需要經常去督查。

沒辦法,底下人哪裡還能找來像閻應元三人般,心思縝密而又懂得他心思的管事人。

好在忙裡忙外一個月,收貨也是頗多。

首先是在一幫子鐵匠、鑄匠的苦心鑽研下,老式十二孔手動煤球機在歷經第六十三次失敗後,終於在前幾日研製成功。

而相對簡單的煤球爐子,早在一月中旬便已問世。

當在劉鴻漸的親力親爲下,煤球燃起來的那一刻,所有曾付出努力的人皆是高興的歡呼起來。

劉鴻漸也是說道做到,當場賞賜了老孫頭和另外一個老匠人紋銀五百兩,並着人帶他們去戶部除匠籍。

劉鴻漸的舉動贏得了所有匠戶的歡呼,匠籍的枷鎖已捆綁他們世世代代不知多少年,如今只要努力,即使沒有重大貢獻,五年以後,自己的子孫便可自由。

五年,就算再苦再累也值了。

而除去匠籍的匠人如果不是腦子有問題,皆是不會提出離開大營,畢竟他們除了手裡的活計啥都不會。

在這裡薪俸、待遇又高,管事的說話又好聽!

當劉鴻漸拿出新的文書讓他們簽訂契約後,這些匠人皆是眉頭不皺的把自己賣給了劉鴻漸。

契約規定,他們有生之年只可在軍械所做工,而軍械所按規定按月支付薪俸,有重大貢獻者,如何獎賞,犯了大錯,如何懲處,皆寫的明明白白。

哪裡有壓迫,哪裡便有反抗,僱傭制,契約精神,方是長久之計。

匠人們有了奔頭,皆是幹勁兒十足。

本來按照原來的計劃,既然煤球機研製成功,應該馬上實現量產,但哪知竟然雙喜臨門。

有了一堆能力還算不錯的鐵匠支持,煤球機研製成功的第二天,弗朗茨竟然把遂發槍也搗鼓出來了。

這可是大事,遂發槍實驗當天,當弗朗茨扣動扳機的那一刻,劉鴻漸終於是遏制不住內心的狂喜。

大筆一揮,直接賞賜了弗朗茲紋銀兩千兩。

但出乎意外的是,弗朗茨對銀子並不怎麼感興趣,只是邊比劃便向劉鴻漸說明,他想要戰鬥、想要戰爭。

說完還指了指旁邊的萬歲山千戶所駐地。

他本就是個狂熱的戰鬥份子,喜歡戰爭甚於金錢,若不是爲了身邊的舒爾茨,他現在也許還在德意志享受死亡邊緣的起舞。

劉鴻漸當然沒有馬上同意,但也沒拒絕。

條件是必須教會十個工匠掌握遂發槍的製作技術,並着全體鐵匠、鑄匠全力趕製第一批兩千杆槍。

劉鴻漸答應當這批槍交付之日,便是他進入軍營之時,而且至少是百戶的職位。

有舒爾茲這個不愛戰爭的情人在,劉鴻漸倒是不怕弗朗茨中途跑路,天津衛的港口也已着人選址,待到寶船廠督造成功,舒爾茲這個西方船匠方有用武之地。

遂發槍的研發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無非就是少了個發條鋼輪,多了塊燧石和擊砧,下一步便是研製定裝紙殼子彈了。

所謂定裝,便是將彈丸、底火和發射藥結爲一體,可以大大節省裝彈時間。

書中也明確寫着先遂發,後定裝,然後便是後裝槍,現在看起來也不過如此,但技術瓶頸這東西,有時候限於思維模式、有時候限於工業水平。

這一過程歐洲人足足用了兩百年。

然後便是線膛槍、米尼彈……

當然,劉鴻漸現在也沒時間研究定裝,他也沒打算把這些先進技術交給弗朗茨。

天知道這些老外心裡都咋想的,萬一哪天不開心跑路回國了,不是給自己找事嗎?

這麼先進的東西,自然要找自己人來幹。

但目前來說,還是先生產一批遂發槍湊活用,好在多加訓練後,遂發槍的發射效率足足比先前的火繩槍快了一倍,而且精度也大爲提高。

這一個月以來還有件大事,便是崇禎發佈詔令,大明全國徵兵五十萬,皆以營兵制薪俸對待。

鄭芝龍雖然是海上霸主,但老巢卻在福建周邊,沒辦法,臺灣盜被荷蘭人霸佔,荷蘭人戰艦頗多且戰力高於他的帆布戰船,他也不想兩虎相爭。

而海外又沒什麼依靠,再說不就點糧食嘛,鄭芝龍倒是答應的很爽快,這讓崇禎龍顏大悅,直接賞賜了鄭芝龍一件蟒袍。

有了糧食的支持,崇禎只川蜀的秦良玉部便批准了兵源十萬,而原江北四鎮也由兵部尚書李邦華舉薦,四位參將升任四鎮總兵,徵兵十萬。

宣遼、延綏防線九邊重鎮徵兵十五萬,剩餘的十五萬名額便歸屬京營。

徵兵、練兵是個麻煩活兒,劉鴻漸這京營提督當然不會去幹,於是乎去年跟他一起守城的參將李懷忠便成了替罪羊。

被劉鴻漸舉薦爲京營副提督,專門負責徵兵、練兵。

就這劉鴻漸還經常去找崇禎大帝抱怨,說什麼工作壓力大,苦不堪言要求加薪云云,崇禎自然不理會他的胡攪蠻纏。

西山工地上,數千民壯齊心協力之下,軍械研究所和一排排的溫棚拔地而起,朝廷徵收的一船船土豆番薯也已通過漕運運抵京城。

而自陝xi、山xi而來的顧然直接把土豆番薯分去一半,兩地的民衆對劉鴻漸感恩戴德,有了顧大通的全力賙濟,大多百姓都在等待春季的到來。

聽聞侯爺發佈命令讓他們把一半耕地種植這些新玩意,連站出來反對的人都沒有,因爲安國侯有諾,兩地三年之內免除一些稅賦。

且兩地的地主皆被連根拔除,沒有地主惡霸,土地重新分配到他們手中,就算一半土地全部斷產,他們也依然餓不着。

劉鴻漸深感欣慰,兩地若土地改革若成功,等半年後有了收成、新軍也練成,他,便要犁地了!

一個月以來忙忙碌碌的,把劉鴻漸折騰的不行,好在萬事已備,剩下的便是等待了。

等待春天、等待新軍、等待第一批遂發槍……

二月二,龍擡頭。

劉鴻漸忙完了諸多事務剛剛回到家中,一個日盼夜盼的大爺終於來了。

ps:本章爲過渡章節,節奏太慢了,看的心急!

ps:幹掉兩罐紅牛,第一位盟主大大的加更終於完成,感謝諸位的支持,接下來還有另外一位老哥的五更,容寒寒慢慢來,有點累。

第311章 倔強崇禎與執拗太子(第四更,本週推薦票加更)第101章 顧大通第604章 幕後黑手第662章 就叫朱和平吧第113章 葵花寶典(求推薦票)第132章 君臣相逢第148章 開眼看世界第818章 俺下輩子還要給你當家丁(第七更,爲白銀盟加更14/20)第317章 墳頭草丈高(第一更)第60章 絕望的崇禎(求推薦票)第226章 前屯殉難(一)第198章 最後的白桿兵(一)第105章 背水一戰(求推薦票)第379章 你特孃的打歪了第471章 房地產大佬第56章 祖仇清的身世(求推薦票!)第684章 千秋功罪,誰人評說第224章 海盜王的圖謀第714章 不宣而戰第175章 皇帝的家宴第18章 百年基業第718章 神兵天降第61章 定王朱慈炯(求推薦票)第492章 鄭家有難了第601章 要相信科學第98章 買一送一第192章 本官要犁地(第二更)第733章 嚴峻問題第403章 神兵天降第521章 四海皆是銀礦第80章 手機亮相(求推薦票)第5章 AKM的首秀第182章 天工不開物第191章 皇帝入股第694章 輿論導向第528章 買票,登船第577章 中羅厄爾口條約第618章 還不是因爲錢第305章 公主,量一量體溫吧第583章 巴巴喇的請求(第二更)第765章 信仰永不斷絕第316章 第一支現代意義的火槍第384章 你不是曹操,本官也不是董卓第579章 大清的寶藏第347章 家居六載還遭謗(第五更,600月票加更)第638章 驚聞噩耗第734章 談判第233章 前屯殉難(八)第194章 宋大爺也是穿越者?(爲盟主 楓林晚簫 加更3/5)第62章 又得了個官兒第343章 羣起攻之(第一更)第831章 劉鴻漸的真傳(第十一更,爲書友們的月票加更5/5)第799章 老子要搞事情第423章 斟酌個屁第805章 新任大名第135章 郎情妾意(求推薦票)第587章 東宮舊臣第683章 風口浪尖上的豬第890章 秦王(第九更)第273章 大明敢死隊第189章 賣煤球的第396章 辱漢人者,殺之第136章 朝會(求推薦票)第579章 大清的寶藏第863章 至少曾經擁有過(第三更)第861章 南北二炮(第一更)第275章 令行禁止第8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351章 戰略反攻(第四更,推薦票加更)第289章 賣個好價錢第401章 兵發盛京第80章 手機亮相(求推薦票)第180章 城下之盟第241章 你?不配!第56章 祖仇清的身世(求推薦票!)第386章 手榴彈的妙用第440章 手中有槍,背後有人第840章 富貴險中求第536章 飛蛾撲火、螳臂當車第560章 滅族慘劇(誠摯感謝書友151129成爲本書第五位盟主)第263章 我次奧,快跑!(第四更,打賞加更)第464章 這鍋,朕背了(第四更,900均訂加更)第637章 地裂天崩第823章 野火燒不盡(第三更,爲白銀盟加更17/20)第647章 昧心銀子,西山商合不要第839章 小鋼炮首秀第230章 前屯殉難(五)第618章 還不是因爲錢第217章 言官都是垃圾第60章 絕望的崇禎(求推薦票)第276章 閃電突襲第59章 組建軍隊的艱辛(求推薦票)第540章 天津寶船廠第535章 昭仁也要嫁給他第299章 軍械所,擴張!擴張!第725章 族人榮耀第683章 風口浪尖上的豬第942章 別了,大明第432章 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