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徵兵令(求推薦票)

大殿裡因爲崇禎的一聲嘆息陷入沉默。

五軍都督府曾統領天下所有兵馬,除了天子親軍,包括京營七十二衛,以及地方各衛所,均在五軍都督府的節制之下。

而五軍都督府則大部分都是所謂與國同休的勳貴老爺們,祖上或許跟隨朱重八,跟隨朱棣南征北戰,立下過汗馬功勞。

勳戚們世代承襲祖上傳下來的爵位,錦衣玉食不說,還各自都手握重權。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該死的世襲制!同樣身爲世襲伯爵的劉鴻漸暗罵道。

雖然目前五軍都督府已經失去了參政、議政之權,但從五軍都督府裡隨便拉出來一個領導都或是國公、或是侯爵。

即使是伯爵,在明朝也是超品的存在,更何況五軍都督府裡的各位左右都督也是正一品的大員,而讓一個正二品的兵部尚書去搞事兒,想來也真是難爲李老頭了。

裁撤軍戶制度就是要斷了所有勳貴的財路,如果所有的勳貴團結一致跟崇禎硬剛,再來個清君側什麼的,自己這個始作俑者豈不是要自唱涼涼?

看來還是不能莽撞呀!必須先穩住那些雜毛,嗯,有了!劉鴻漸突然想起溫水煮青蛙的故事。

“皇上,或許還有折中的方法,既能讓朝廷徵到足夠的兵,也能穩住大明的勳貴們!”

劉鴻漸的意思是既然軍戶制度一下子取消阻力太大,那就慢慢來,募兵時寫明,以十年爲限,所有服役滿十年的士兵可以不入軍籍。

原有的軍戶不動,然後把軍餉開的高高的,做好監察足額發放,想必連飯都沒得吃的百姓們入伍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

至於自己那個千戶所,不好意思,劉鴻漸肯定是要給自己的兵除去軍籍的,自己只徵召一個千戶所,想必那些勳貴不會加以阻撓。

新徵的士兵也必須由兵部老李舉薦靠得住的將官訓練,避免被那些早已失去祖上善戰基因的勳貴們同化。

軍隊必須牢牢掌握在皇上手裡,軍隊就是皇上的屠刀,而錦衣衛就是鷹眼,目及之處,屠刀所至,必將所有不臣斬於馬下。

等到強兵練成,哼哼!

劉鴻漸語速很慢,崇禎也在仔細聽着,偶爾眉頭微微皺起。

崇禎從政多年,有時只是限於思維的固化想不明白的一些問題,劉鴻漸作爲局外人稍加點撥,崇禎馬上就恍然大悟。

隨即大手一揮,徵兵十萬,就這麼辦!

從宮中出來,劉鴻漸直奔兵部與李邦華商議徵兵之事,李邦華聽了劉鴻漸的計策也是大讚妙極,隨即,鋪紙磨磨,略微思量,奮筆疾書,少傾兩道徵兵檄文躍然紙上。

“徵兵佈告”

“天下傾頹,江河淪喪,外有蠻夷虎視眈眈,內有流寇荼毒百姓,爲天下蒼生念,奉聖諭,特發佈大明徵兵詔令,徵兵十萬,詔令如下:

兵源原戶籍需自北直隸以及山東、河南境內,年齡十六以上,三十以下止;

所有兵士月餉紋銀一兩,米半石,兵士本戶免除所有賦稅;

兵士服役滿十年,可根據兵士意願或放歸原籍,或繼續從軍;

與子共伍,保家衛國!天地昭昭,佑我大明!

大明崇禎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八。”

另一封徵兵檄文自然是萬歲山千戶所的,由於是從原有軍戶中徵召,爲了增加軍戶們的積極性,除卻免除賦稅外,所有兵士月餉更是高達一兩四錢。

徵兵要求是十四歲以上,十六歲以下,萬歲山千戶所爲天子親軍,劉鴻漸要求檄文上直接寫明,入萬歲山千戶所者,可取消軍籍。

明朝末年,能與滿清硬剛的除了天雄軍、洪兵、秦兵外,就剩下鎮守山海關的遼東兵了,而前者投降的投降,全軍覆沒的全軍覆沒。

遼東兵之所以能打,自然是因爲朝廷捨得給錢,遼東防線的締造者孫承宗,哦,也就是劉鴻漸老丈人的爹,曾擔任天啓皇帝的老師。

孫承宗督師薊遼,天啓皇帝自然是捨得給錢,遼東兵步軍月餉一兩四錢,米半石,騎兵的消耗就更加厲害,只是軍馬一項對於大明來說就是天文數字。

優良的馬匹大多是從蒙古商人手中經宣府大同或者河西購買,一匹十五兩,大概能用三四年,折損率極高。

且一年下來軍馬的糧草消耗也是相當可觀,大概一匹馬一年就需要三百六十束草,豆十石,這還只是平時,如若需要戰鬥,消耗更甚。

而對比當時內地的衛所兵呢,月餉只有可憐的六錢銀子,沒有米,且餉銀多被將官剋扣,可謂悽慘至極。

很明顯,新徵召士兵的是參照遼東郡的月餉配備的,只不過劉鴻漸的萬歲山千戶所作爲天子親軍,餉銀略高一些。

重賞之下才有勇夫,李邦華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他自然知道這支軍隊對於皇上,對於大明的重要性,而且,朝廷現在有錢!

劉鴻漸之所以硬要從家中有戰死長輩的軍戶中徵兵,其實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

拋開國仇不講,這些失去父輩的小子們定然是對匪軍、對滿清有些深深仇恨的,對大明必然忠心,所謂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其心可用是爲其一。

以解除掉百年來軍戶枷鎖爲獎勵,想必這些軍戶們的積極性定然會大大提高是爲其二。

之所以要徵召十六歲以下、十四歲以上的士兵,是因爲這些小子們大字不識、不諳世事,可塑性強是爲其三。

再者劉鴻漸對自己的第一支力量期待甚高,不僅要訓練他們使用AKM上陣殺敵,還要教他們讀書識字,教他們先進的思想……

商議完一些具體的細節後,李邦華就迫不及待的命人備嬌直奔中軍都督府。

劉鴻漸把事兒辦完,也終於騎上了馬回家,想這一天整的,又是跪,又是坐的,苦口婆心折騰一天,爲誰辛苦爲誰忙?

誰知剛到家中屁股還沒坐熱,一個兵部官員模樣的人就氣喘吁吁的找到了劉家。

“伯爺!不得了了,兵部尚書李大人跟都督府的成國公打起來了!”

第39章 帝都血夜(二)第116章 夜襲夜襲(求推薦票)第845章 布薩根絞肉機第40章 甲申國難第169章 平頭哥的抉擇(第五更)第656章 不可忽視的問題第780章 後裝底火(第四更,爲數月前兄弟們的白銀盟加更1/20)第606章 幕後黑手另有其人第500章 一窮二白(上週推薦票加更)第743章 南洋水師提督(爲盟主李佩雲加更2/3)第589章 大事聽我的,小事聽你的第544章 放你孃的屁第112章 你是老王吧(求推薦票)第478章 小老弟太夠意思了第259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第610章 鄭芝龍的決定第410章 艹翻這羣狗韃子第197章 不負父輩威名!第530章 姐夫,昭仁要吃棒棒糖第850章 來個尿黃的,呲醒他第781章 當受此封(第五更,白銀盟加更2/20)第248章 不破建虜誓不還第272章 本候要打閃電戰第493章 大明若皆是你們這等,不亡國纔怪第866章 無敵總是寂寞(第一更高,4000字大章)第761章 最好的廣告第154章 罄竹難書(求推薦票)第57章 社會平頭哥(求推薦票)第325章 還是我大明牛逼第751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769章 顧佳日記第358章 綠帽王的妥協第653章 就是頭鐵,不服就來死磕第360章 隨朕破敵第489章 都是大佬第348章 一刀兩刀三四刀(第一更)第863章 至少曾經擁有過(第三更)第564章 二次北伐(第三更,爲盟主 天忉酬勤 加更1/3)第228章 前屯殉難(三)第474章 比凌遲更殘酷的刑罰第441章 吃了麻辣燙還想跑?第861章 南北二炮(第一更)第585章 崇禎的安排(第四更,上週推薦票加更)第88章 終於上道了(求推薦票!)第481章 颶風行動第387章 炮決第820章 這就是命(第九更,爲白銀盟加更16/20)第500章 一窮二白(上週推薦票加更)第558章 手榴彈的狂歡(第三更,補更)第454章 鴕鳥戰術第757章 人力拖拉機第296章 本侯不信第810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二更)第821章 帝國終身男爵(第一更)第387章 炮決第691章 舔狗一時爽第855章 最重要的是儀式感第694章 輿論導向第565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222章 我帶你們去戰鬥第270章 汝妻子我養之第569章 尼布楚之戰第6章 封賞(求票票,求收藏)第944章 科技巨頭與金融霸主第49章 將枷鎖打碎第825章 低配版小鋼炮(第五更,爲白銀盟加更19/20)第161章 無奈之舉(求推薦票)第827章 漢人的熱血(第七更,爲書友們的月票加更1/5)第329章 本國公罩你(第三更)第716章 天佑中華第829章 朕不怕吃苦(第九更,爲書友們的月票加更3/5)第28章 抄家!抄家第867章 年輕就是希望(第二更,4000字大章)第190章 當一把推銷員第420章 甲子贖罪第317章 墳頭草丈高(第一更)第108章 苦戰(二)第180章 城下之盟第11章 捲土重來(求推薦票!)第156章 過猶不及(求推薦票)第275章 令行禁止第215章 三棱軍刺(爲盟主 聽葉飄雪 加更5/5)第330章 投名帖(第四更,本週推薦票加更)第950章 攻守同盟,中華萬勝(終章)第335章 快顯形吧!第941章 五年計劃第744章 移民總指揮(爲盟主李佩雲加更3/3)第482章 不要浪費糧食第736章 你沒聽到我說的話嗎第758章 任重道遠第688章 就像當年的父皇一樣第656章 不可忽視的問題第721章 只彎腰是不夠的第465章 父愛如山第735章 黑吃黑第596章 冤家路窄第648章 百姓又有何罪第784章 秉燭夜話(第一更)第858章 初雪第712章 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