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發展(2)

總是有人選擇迴歸原始狀態。實際上,回到過去從來不是易事。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居民只能乘坐公共汽車回到他們的山村,在那裡他們生活在古老的傳統和有限的選擇中。他們不會餓肚子。在相似的選擇精神感召下,如果你相信新石器時代就達到了生命的頂峰,可以在亞馬孫叢林中選擇一塊空地暫住。如果你相信19世紀90年代就是黃金時代,可以去阿米什人那裡覓得一片農田。我們有大量重訪過去的機會,可是很少有人真正希望生活在過去。相反,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任何歷史時期,任何文化中,數以十億計的人都儘可能快地涌入“選擇略多”的未來生活。他們向城市移民,用腳選擇進步。

城市是科技的產物,是我們發明的最大科技產品。它的影響與城市居民數量不相稱。如圖5-1所示,大部分有記錄的歷史時期,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平均比例爲1%或2%。可是我們提到“文化”時所想到的幾乎所有事物都誕生於城市。(城市和文明這兩個英語單詞具有同樣的詞根。)但是今天作爲技術元素特色產物的大規模城市化是非常新鮮的現象。像其他大多數描述技術元素的圖表一樣,圖5-1中兩個世紀之前沒有太多變化。然後人口猛增,創新飛速涌現,信息爆炸,自由增加,城市成爲主宰。

大發展(加了個大字)帶來的一切希望、悖論和折中,都在城市中體現。事實上,我們一般可以通過觀察城市狀況來觀察科技進步的概念和真實性。城市也許是創新的發動機,但不是所有人都認爲它是美麗的,特別是今天的特大城市,它們隨處擴張,對能源、物資和關注度貪得無厭。它們就像吞噬自然資源的機器,很多人擔心自己是否也會遭此厄運。城市復活了我們對技術元素的持久憂慮,比工具導致的緊張心理尤甚:我們購買最新發明,是因爲需要,還是因爲被迫?近期的大規模城市移民是自願選擇還是必要行爲?人們被城市裡的機會吸引,還是被絕望情緒推動?爲什麼除了那些被逼無奈的人,還有人願意選擇離開家鄉,棲身於城市貧民窟中臭氣烘烘、四處漏風的小屋?

嗯,每一個美麗的城市都是從貧民窟發展起來的。開始它是季節性宿營地,是人們常見的隨遇而安的結果。物質匱乏、污穢不堪是常態。這裡是獵人、探路者、生意人和拓荒者過夜的好住處。接下來,如果他們認爲這塊營地合乎心意,就會將它擴展爲凌亂的村莊、令人不適的城堡,或者陰冷的官方前哨站,建有永久性樓房,四周是臨時小屋。如果村莊位置有利於發展,私自圈地的人會聚集起來,他們的房屋呈同心圓式分佈,直到這個村莊跌跌撞撞地成長爲城鎮。隨着城市的繁榮,市中心——或者用於市政事務或者用於宗教事務——得以建立,城市邊緣則繼續在無計劃無管理的混亂中擴張。這個過程在什麼年代和什麼國家發生,無關緊要。城市的大片邊緣地區會讓固定居民感到震驚和擔憂。對新來者的持久蔑視自第一個城市建成時就出現了。羅馬人對城市邊緣的租屋、窩棚和小屋多有抱怨,認爲它們“臭氣熏天,溼漉漉,鬆鬆垮垮”。有時羅馬士兵會將擅自佔地者的定居點夷爲平地,只爲了看到它們幾個星期內被重建或者搬走。

巴比倫、倫敦和紐約都有大片不受歡迎的定居者組成的貧民區,他們搭建衛生狀況糟糕的劣質住所,從事危險的買賣。歷史學家布羅尼斯瓦夫·蓋雷梅克描述道:“貧民窟構成中世紀巴黎的一大城市風景。”甚至到了18世紀80年代,巴黎發展到鼎盛時期,近20%的居民仍然沒有“固定住所”,也就是說,他們住在窩棚裡。中世紀一位先生對當時的法國城市進行了一番抱怨,聽來耳熟:“好幾個家庭共住一所房子。紡織工的家庭也許擠在一間屋子裡,圍着火爐縮成一團。”這種壓抑的生活在整個歷史上屢見不鮮。一個世紀前,曼哈頓是2萬名自建住房的擅自佔地者的家園。19世紀80年代,布魯克林(在使用從木材廠偷來的木板後如此命名)的斯萊布城一地在高峰時有1萬居民住在貧民窟。據1858年《紐約時報》報道,紐約貧民窟中“90%的簡易房只有1個房間,平均面積不超過12平方英尺,滿足住家一切需求”。

舊金山是擅自佔地者修建的。根據羅布·諾伊維爾特在他那本很有啓發性的著作《影子城市》(ShadowCities)中的描述,1855年一項調查估計“(舊金山)95%的房產所有人不具備真實合法的土地所有權”。擅自佔地者隨處可見,溼地、沙丘和軍事基地都有他們的身影。一名目擊者說:“今天這裡有一塊空地,第二天上面就搭起了6個帳篷和棚屋。”費城主要居民是當地報紙所謂的“佔地定居者”。1940年,上海1/5的市民是擅自佔地者。這100萬佔地者留下來,不斷擴展改善他們的貧民窟,在一代人的時間裡這個陋屋小城變身爲第一批21世紀城市中的一員。

這就是城市化發揮作用的方式。所有科技產生效果的過程是:新發明開始是無價值的樣品,經過改進後,勉強有效。貧民窟中交叉縱橫的住所隨時間流逝而不斷改善,基礎設施得到擴展,臨時性公共機構最終轉變爲官方機構。曾經是窮人棲息地的所在,經歷數代人後,成爲富人的家園。貧民窟的傳播是城市所爲,貧民窟的生活是城市的發展過程,幾乎所有現代城市的大多數街區以前都是貧民窟。今天由擅自佔地者建造的城市將成爲明天的高貴城區,這一現象正發生在今日的里約熱內盧和孟買。

過去的貧民窟和今天的貧民窟給人相同的印象,第一印象都是污物橫流,過度擁擠。1000年前的貧民窟和今天的貧民窟,住屋隨意搭建,殘破不堪,臭氣熏天。可是也存在生機勃勃的經濟活動。每個貧民窟都有餐館和酒吧,大部分有可租房或者出租牀位。還有動物、新鮮牛奶、百貨商店、理髮店、診所、修理鋪和提供“保護”的帶武器的強壯男子。擅自佔地者建造的城市是——並且一直是——影子城市,是官方許可之外的平行世界,但終歸是城市。

與任何城市一樣,貧民窟是個高效運轉的場所——甚至也許高於城市官方機構,因爲沒有可供浪費的資源。拾荒者、分銷商和清潔工都住在貧民窟,他們走遍城市的其他區域,尋找廢棄品作爲住所材料和生活資料。貧民窟是城市的皮膚,是它的開放性邊緣,隨城市發展而膨脹。作爲整體的城市是令人驚歎的科技發明,它匯聚能量流和觀念,密度與計算機芯片相似。在相對小的區域內,城市不僅用最小空間提供生活區和工作區,而且還是理念和發明的最大來源地。

斯圖爾特·布蘭德在其著作《地球新規》(WholeEarthDiscipline)的“城市星球”一章中評論道:“城市是財富創造者,一直都是。”他引用宣稱世界40個最大城市居住着地球上18%人口的城市理論學家理查德·佛羅里達的話:“(城市)擁有全球2/3的經濟產出和近9/10的新專利發明。”一位加拿大人口統計學家估算出“80%~90%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髮生在城市”。每座城市破舊的新區——被非法佔用的土地和露營場所——經常是生產力最強的市民之家。邁克·戴維斯在《佈滿貧民窟的星球》(PlanetofSlums)一書中指出:“印度馬路居民的傳統形象是剛從鄉村遷入的貧苦農民,像寄生蟲似的乞討生存。可是對孟買的研究表明,幾乎所有(97%)家庭都有至少一名養家餬口者,70%在城市至少居住了6年。”貧民窟居民通常在鄰近高房租街區從事低報酬的服務工作。他們有錢,但住在貧民區,因爲離工作地點近。一份聯合國報告發現住在曼谷老貧民窟的家庭平均擁有1.6臺電視機、1.5部手機和1臺冰箱;2/3的家庭有洗衣機和CD播放機;一半家庭有1部固定電話、1臺錄像機和1臺小摩托車。在里約熱內盧的貧民區,第一代擅自佔地者識字率僅爲5%,而他們的後代有94%具備讀寫能力。

取得這樣的進步是要付出代價的。儘管城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但邊緣地帶可能令人不適。要進入貧民窟,必須在滿是狗屎的小路上穿行。糞便在路邊腐臭,小便在陰溝裡流動,垃圾成堆。我多次到過發展中國家雜亂無章的陋屋區,沒有絲毫樂趣,對那裡的居民來說更是如此,他們每天都必須忍受這種環境。與外圍的污染和醜陋形成對比的是,貧民窟住屋內部經常呈現出人意料的溫馨。回收利用的材料掛在牆上,色彩繽紛,小飾品被收集起來佈置舒適的空間。當然,一間屋子所容納的人遠比你能夠想象到的多,可是對很多人而言,貧民窟這個家園提供的慰藉超過山村小屋。偷電使用也許不穩定,但至少有電。去唯一的自來水龍頭也許路程不短,但在家鄉,從房子到水井可能更遠。藥品很貴,但可以買到。還有學校,老師會按時來上課。

這不是烏托邦。下雨時,貧民窟變成泥沼城市。無止境的賄賂令人沮喪。陋屋居民感覺自己的住所地位低下,這是令人難堪的時刻。《極大之城:失而復得的孟買》(MaximumCity)的作者蘇克圖·梅塔問道:“爲什麼有人要離開在東部鄉村的磚房,離開門前栽着兩棵芒果樹、可以看見小山丘的老家,到這裡生活?”他接着回答:“爲了某天大兒子能夠在這個城市北部邊緣的米拉路買到兩間屋子,也爲了小兒子可以更上層樓,移居到新澤西。不舒適的生活是一種投資。”

梅塔繼續寫道:“對於印度鄉村的年輕人,孟買的吸引力不只是金錢,還有自由。”斯圖爾特·布蘭德記錄了社會活動家卡維塔·拉姆達斯關於城市魔力的總結:“在農村,婦女所要做的就是服從她的丈夫和親屬、搗碎小米以及唱歌。如果她搬遷到城市,可以找到工作,開始自己的事業,爲孩子們提供教育。”阿拉伯半島的貝都因人曾經似乎是世界上最自由的民族,在廣袤的空域沙漠隨意遊蕩,以星空爲帳篷,不受人控制。但是他們很快放棄遊牧生活,前往海灣國家迅速膨脹的貧民區,一頭鑽入單調的由混凝土築成的住所。根據多諾萬·韋伯斯特在《國家地理》雜誌中的報道,貝都因人將駱駝和山羊關進古老村莊的畜舍裡,因爲他們依然保留牧民生活帶來的收入,這樣的生活對他們仍具有吸引力。貝都因人受到誘惑進入城市,而不是被迫,按照他們自己的說法,是因爲:“我們隨時可以進入沙漠,感受傳統生活。但這種(新的)生活比傳統的更好。過去沒有醫療衛生,孩子們沒有學校。”一位80歲的貝都因老首領比我總結得好:“孩子們的未來將有更多選擇。”

移民不是必須要來。可是數百萬的移民仍然從鄉村、沙漠或者灌木林地涌來。如果問他們來城市的原因,答案几乎總是與貝都因人和孟買貧民窟居民的相同。他們爲機會而來。他們本可以待在家鄉,就像阿米什人選擇的那樣。青年男女本可以留守農村,按照愜意的農業節奏生活,繼承小地方的手藝,這些是他們的父母經歷過的。季節性的乾旱和洪澇年年發生。鄉村田園難以置信地美麗,家庭和族羣的熱情支持,這些是永恆不變的。同樣的工具仍在使用,同樣的習俗傳遞同樣的美好事物。季節性勞作、大量閒暇時光、緊密的家庭紐帶、令人安心的團結以及能獲得回報的體力勞動帶來巨大的滿足感,總是讓我們心馳神往。如果所有條件都相同,誰願意離開希臘的島嶼、喜馬拉雅的山村或者中國南部蔥翠的田園?

但選擇權不同等。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有電視機和收音機,去城市看電影,他們知道什麼是適合自己的。城市給他們的自由讓家鄉看上去像監獄。於是他們選擇——完全自願、非常熱切——涌入城市。

有人爭論道,他們無可選擇。這種觀點認爲,進入貧民窟的人是被迫壓制而移居到城市的,因爲他們的家鄉不再能夠支持農民。他們是非自願離開的。也許經歷了幾代人賣咖啡的生活之後,他們發現全球市場已今非昔比,他們的咖啡價格跌到毫無利潤可言,使得他們要麼回去以耕作爲生,要麼擠上開往城市的公共汽車。或者也許科技發展——例如採礦——正在污染他們的農田,使地下水位降低,最後引發大批人員遷離。此外,牽引機車、冷藏技術和公路技術的進步可以將貨物運輸到最遠的地區,導致農民數量下降,即使在發達國家也是如此。爲獲取建房所用木材而進行大規模森林砍伐,或者開墾土地建設新農場、爲城市提供食物,也迫使本土居民放棄他們的自然家園和傳統生活方式。

的確,沒有什麼像看到原住民部落——例如亞馬孫盆地、婆羅洲或者巴布亞新幾內亞叢林中的部落——揮舞鏈鋸砍伐自己的森林那樣令人沮喪的事了。當森林家園被推倒後,他們被迫開始宿營,接着是小鎮,最後進入城市。一旦進入營地,漁獵採集技能無用武之地,只能選擇周圍唯一的付費工作——砍倒鄰居的森林,這將產生一種奇怪的意義。砍光原始森林被認爲是文化領域的愚蠢行徑,有幾個理由,最主要的是因家園被毀而遭驅逐的部落居民無法返回。經歷1~2代的流浪生活就會使他們喪失關鍵的生存技能,這會阻止後代迴歸故里,即使他們的家鄉將被賦予新的活力。他們的離去是一場非自願的單程旅行。同樣,美洲白人定居者對原住民部落的卑劣行爲確實迫使後者遷入保留地,接受不急於使用的新技術。

然而,砍光森林從科技角度說沒有必然性。任何類型的毀壞家園行爲都是可悲的,是技術含量極低的愚蠢行徑,而且並不是大多數移民現象的根源。與閃爍的交通信號燈的光柱引力相比,採伐森林只是次要的推動力,前者在過去60年間促使25億人進入城市。今天,與過去一樣,大多數城市移民運動——每10年數億人——的主流是這樣一批定居者,他們願意忍受生活不方便、環境污濁的代價住在貧民窟中,只爲獲得機會和自由。窮人移居城市的理由與富人跨入未來科技時代的理由相同,都是追逐機會和更多的自由。

第32章 郵包炸彈客言之有理(4)第34章 阿米什改裝者的經驗(2)第13章 大發展(1)第48章 科技的軌跡(8)第20章 註定的發展方向(4)第27章 選擇必然(1)第46章 科技的軌跡(6)第50章 科技的軌跡(10)第21章 趨同性(1)第47章 科技的軌跡(7)第33章 阿米什改裝者的經驗(1)第41章 科技的軌跡(1)第37章 尋找歡樂(1)第2章 推薦序二 星漢燦爛 若出其裡第3章 我的疑惑(1)第38章 尋找歡樂(2)第29章 郵包炸彈客言之有理(1)第16章 大發展(4)第5章 我的疑惑(3)第26章 傾聽科技之聲(2)第17章 註定的發展方向(1)第22章 趨同性(2)第36章 阿米什改裝者的經驗(4)第21章 趨同性(1)第36章 阿米什改裝者的經驗(4)第22章 趨同性(2)第27章 選擇必然(1)第49章 科技的軌跡(9)第48章 科技的軌跡(8)第35章 阿米什改裝者的經驗(3)第43章 科技的軌跡(3)第34章 阿米什改裝者的經驗(2)第50章 科技的軌跡(10)第43章 科技的軌跡(3)第12章 外熵的擴展(2)第9章 第七王國的歷史(1)第33章 阿米什改裝者的經驗(1)第8章 發明我們自己(3)第6章 發明我們自己(1)第2章 推薦序二 星漢燦爛 若出其裡第52章 無限博弈(2)第19章 註定的發展方向(3)第16章 大發展(4)第41章 科技的軌跡(1)第3章 我的疑惑(1)第10章 第七王國的歷史(2)第24章 趨同性(4)第50章 科技的軌跡(10)第26章 傾聽科技之聲(2)第42章 科技的軌跡(2)第35章 阿米什改裝者的經驗(3)第34章 阿米什改裝者的經驗(2)第7章 發明我們自己(2)第6章 發明我們自己(1)第41章 科技的軌跡(1)第17章 註定的發展方向(1)第25章 傾聽科技之聲(1)第33章 阿米什改裝者的經驗(1)第1章 推薦序一 科技的呼吸和脈動第14章 大發展(2)第7章 發明我們自己(2)第52章 無限博弈(2)第3章 我的疑惑(1)第22章 趨同性(2)第22章 趨同性(2)第11章 外熵的擴展(1)第16章 大發展(4)第42章 科技的軌跡(2)第19章 註定的發展方向(3)第22章 趨同性(2)第23章 趨同性(3)第37章 尋找歡樂(1)第8章 發明我們自己(3)第24章 趨同性(4)第45章 科技的軌跡(5)第22章 趨同性(2)第51章 無限博弈(1)第32章 郵包炸彈客言之有理(4)第40章 尋找歡樂(4)第49章 科技的軌跡(9)第23章 趨同性(3)第50章 科技的軌跡(10)第2章 推薦序二 星漢燦爛 若出其裡第15章 大發展(3)第49章 科技的軌跡(9)第37章 尋找歡樂(1)第46章 科技的軌跡(6)第33章 阿米什改裝者的經驗(1)第16章 大發展(4)第42章 科技的軌跡(2)第41章 科技的軌跡(1)第23章 趨同性(3)第4章 我的疑惑(2)第14章 大發展(2)第23章 趨同性(3)第24章 趨同性(4)第21章 趨同性(1)第8章 發明我們自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