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第504章已經解禁了,大家回頭訂閱一下拉一拉數據,這麼屏蔽一下也是有點小傷)
——
一個小時後,曹宜來到了今日頭條的辦公地址,得知有一家VC親自找上門來,正好在場的頭條天使投資人海納亞洲的總經理汪瓊非常意外。
這是非常少見的,資本市場早期其實對頭條並不怎麼看好,今年藍星科技和阿里先後伸出橄欖枝,而創始人張一明又傲嬌的都給拒絕了。
會客室裡,頭條創始人張一明、頭條天使投資人汪瓊以及上來拜訪的曹宜三人共聚一堂。
“實不相瞞,我其實也看不懂頭條的模式,之所以感興趣是因爲藍星科技青睞的緣故。”曹宜如是說道。
這話讓張一明聽了啞然,最近的確變得不一樣了,因爲藍星科技的緣故,突然有不少的VC主動電話諮詢,這不,現在已經有登門拜訪的VC了。
藍星科技這幾個字彷彿有着奇特的魔力一樣。
曹宜又說道:“但很現實的問題是,整個資訊的市場,基本上已經被瓜分殆盡,網晹、搜弧、滕訊、鳳凰這些新聞客戶端已經覆蓋了幾乎全部用戶。作爲投資人,我想問:已經有門戶了啊。網晹和搜弧都號稱自己有2億用戶。此外,還有鮮果、無覓、ZAKER之類的,你們頭條到底還有沒有空間?”
曹宜補充道:“至於這個產品怎麼掙錢,商業化之類的,頭條的現狀都還談不到那一步去,作爲投資人現在只討論這個市場是否還容得下一款新的資訊客戶端,產品不錯?但市場已經被瓜分完畢了。”
張一明言簡意賅的說道:“頭條是個慢熱的產品。”
這時,汪瓊女士也發言:“記得去年我跟一明出去給別人展示我們的產品,大家都會覺得技術不錯,但技術跟成功有多大關係?已有的那些門戶沒有用這個技術,也都很好的滿足了用戶需求,所以他們會質疑,這個技術帶給用戶的價值和收益有那麼大嗎?”
緊接着張一明坦言道:“這些問題我們沒法馬上回答,只能靠後續的數字來說話了。”
隨着交流不斷推進展開,由汪瓊開始爲曹宜介紹頭條過去的發展。
“去年10月一明帶着產品出去轉了一圈,確實不大順利。當時我們判斷是今年智能手機出貨量會繼續增加,甚至超過去年,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機。所以去年底的時候,海納亞洲又對頭條追加投了一個100萬美金的A-輪,並且提供了100萬美金的過橋貸款,這兩百萬美金是想讓頭條有足夠的時間長得更大一點,數據更有說服力一點。”
聞言,曹宜簡明扼的一問:“現在的數據如何?”
張一明:“截止現在的3月份,頭條有了300萬的日活數據了,並且一直在穩步增加。”
坐在旁邊的汪瓊自我開玩笑的道:“過去的日子裡,我靠刷臉、刷了至少20位投資界的朋友,跟他們見了面,介紹一明的產品。但一圈走下來,依然沒有人看好頭條。最近有一兩家因爲藍星科技的緣故表示願意投的,但報價太低,又不符合我們的期望,國內的資本市場在藍星科技之前幾乎沒有看好一明和今日頭條的機構,確實挺沮喪的。”
其實更讓現在的張一明感到沮喪的是,目前的資本市場讀懂他和今日頭條的是藍星科技,但又恰恰是他不願意接納的,因爲他不想成爲任何一家巨頭麾下的小弟。
另一方面其實也讓張一明感到驚恐,頭條的技術是智能推薦引擎,而智能這一塊藍星科技無疑是玩的最溜的那個,或者說蔚藍海岸,反正羅晟是現在的AI頭號玩家。
如今拒絕了藍星科技,張一明很清楚一旦藍星科技真的發力,頭條想要在競爭中突出重圍的機率幾乎爲零。
不但自己的千億級公司、成爲全球最大的內容創作平臺的夢想會化爲泡影,也感覺挺對不起海納這個投資者,因爲頭條是海納唯一的天使項目,參與了頭條從0到1的整個過程。
曹宜注視着張一明有條不紊的說道:“在今天的互聯網創業圈,‘燒錢’似乎是每家創業公司每天都會遇到的問題,張總對今天的這種行業競爭局面有什麼見解?”
聽到這話,張一明思考了片刻方纔回答:“如果你的系統,整個效率比對手高很多的話,其實通過單純的燒錢,它能產生的競爭力是很小的。就比如說兩輛車,它的燃油燃燒到動力的轉化如果差了幾倍的話,那麼光靠燒油的話,其實是規模越大,它虧損的越大,所以不論是燒錢還是不燒錢,應該在這個效率的前提之下。”
曹宜繼續問:“必須要正視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在競爭當中,無論如何LAT三巨頭都是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都可能面臨一個選擇,到底應該站在哪個隊列當中,這已經是互聯網創業圈裡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選擇題了,頭條有過這方面的思考嗎?”
張一明毫不猶豫的回答:“思考就是儘量不站隊。”
曹宜注視着他:“你說的好像儘量不站隊啊。”
張一明:“實事求是地說。也許羅晟的AI技術我們不得不用到,智能推送這塊藍星科技的技術潛力毋庸置疑。”
曹宜笑道:“坦率講我非常欣賞你這種實在,但如果站了隊,會對頭條發展產生什麼影響呢?”
張一明回道:“步入新開年,藍星科技和阿里兩大巨頭圍繞支付市場而大打出手,整個行業風聲鶴唳,因爲巨頭之間是相互防範和進入對方的領域,如果你站隊的話,可能競爭會更激烈,這是非常有可能的。我覺得主要是這點,我們倒沒有說特別說絕對不能站隊,或者不可以站隊,我覺得如果有機會相對獨立的做大,可能更有意義的吧。”
頓了片刻,張一明補充道:“因爲其實國內互聯網當前的這種格局也有比較長的時間了,十多年了吧,如果能夠有新的公司起來,新興的平臺起來,我覺得這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示範吧。”
曹宜頓時鬨然一笑,說道:“張總的做法倒是很直接的,業內也都看到了,在月初的時候,本來有傳言說藍星科技要入股頭條了,你直接說,你別來了,我還是想自己單幹啊。對藍星科技如此,對阿里如此,對所有的巨頭招攬都是如此嗎?”
張一明帶着認真的表情與曹宜對視並回答:“我當時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有同事來問我,說我加入頭條不是成爲藍星科技的員工,也許他是不是藍星科技前員工我不知道,他說我不是來成爲藍星科技的員工的,所以我給他的迴應說,其實我創立頭條也不是來成爲藍星科技員工的。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跟藍星科技合作或者競爭有什麼問題,只是更想表達一個意思是說,我們希望能夠自己成爲一個對社會有很大價值的平臺級公司,所以這個表述沒有針對性的意思。”
曹宜:“不是別人入股了多沒意思,而是不能自己長大變得多沒意思?”
張一明點頭:“對,主要是想跟員工或者跟業界表達的就是,頭條還是要有自己的志向的。”
這回答幾乎和當初對龐雷的迴應如出一轍,不過曹宜並不知道這些,他也壓根就不知道自己的幕後大老闆其實就是藍星科技的終極BOSS。
曹宜侃笑的問道:“張總,那你會不會擔心你的這種態度或者是表達,會讓藍星科技、阿里當中的任何一家不太爽嗎?”
聽到這樣的問題,張一明不由得摸了下鼻樑,低眉思考了一會兒,自我調侃的笑道:“我覺得他們都很聰明的吧,不論是羅總還是馬總,都是胸懷大格局的偉大企業家,也應該不會因此就生氣的吧。”
張一明的故事已經講了快四五十分鐘了,曹宜覺得差不多了,一方面確實是要聽聽創始人講的故事,另一方面曹宜沒有說出來的是,自己的上司明確給了任務,要投資頭條,投資張一明。
只不過作爲一個合格且優秀的VC,全程都沒有暴露出這種迫切的需求感罷了。
曹宜笑道:“在見到你之前,我保留懷疑,但和你這番交流,我開始相信張總你能成就一家公司。”
張一明確實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很有全局觀,不急功近利,自負但不驕傲,非常好學,跟其它創始人相比,是個更接近能做大事的人。
汪瓊聽到曹宜這話不由得喜上心頭,這個VC有戲啊。
張一明謙虛的禮貌式一笑別了下頭,但並沒有說什麼過獎了之類的迴應。
曹宜確實開始欣賞他了,也佩服總部的大佬果然是慧眼如炬啊,創業公司的潛力幾乎取決於創始人,旋即帶着笑容滿面說道:“張總,我代表安納海姆亞洲科技創投基金希望能夠領投貴公司的B輪融資,我這次帶來了7000萬美金,想把這邊都交給你。”
張一明:“……”
汪瓊:“……”
聽到7000萬美元這個數字,着實把兩人嚇到了,他們還沒來得及去了解這所謂的安納海姆科技創投基金,投資背景如何,實力如何等等。
但這話一出,上來就是7000萬美元甩臉,別的先不說,至少證明了這家北美風投機構是不差錢的主兒。
張一明頓時感覺即便不依附巨頭,頭條也要迎來新的曙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