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落後的農耕時代,百姓對於天地神靈都存在着一種超然的畏懼心理。他們認爲山上有土地公,海上也神龍,他們時常在此間行走,以神靈手中的東西賴以生存,所以也要禮尚往來,定期給神靈一定的饋贈。
所以,在源遠流長的習俗當中,祭祀是存留最久的方案,起初是以禮品作爲上山供奉,沉海祭祀,後來天災不幸,演變成了用人去當祭品,說這樣才能顯得誠心,才能平息水患山災。
這種極其違反人文主義的做法在後現代是被嚴明禁止的,只有少數極端的落後地區會如此行事,可林雲從未見過。
江水悠悠,無風也無浪,天地一片湛藍,水天一線,是一個海邊遊玩踏青的好日子,換做是以往,林雲鐵定欣喜若狂,恨不能楊帆衝浪,而眼下這劃破天際的哭喊聲卻徒然破壞了所有的美感。
海邊此時裡裡外外圍着不少人駐足觀看,而被圍在衆人中間,坐在太師椅上的一方人馬便是今年祭祀的金主,城中大戶左家。
左家老爺肥胖的身軀半躺在椅子上,手上粗大的金戒指晃過一道光亮,擡手輕揚,“開始吧。”
那穿着道士服裝的男子眼珠子盯着那金光,嘴角一咧,諂媚躬身,“是,是。”說着,他轉身走到事先搭建好的小方桌前邊,開始絮絮叨叨,燃起了符紙,“來啊,時辰已到,把祭品送上。”
一聲令下,兩名大漢立刻拖着一名衣衫襤褸的少女上竹船。
“不要,求求你們放過啊,救命,求求你們,救救我……”那少女哭喊多時,聲音已然嘶啞,一張小臉憔悴得不成樣子,面上的淚水卻是隨着掙扎,不斷掉落。
她這一聲聲淒厲的哭喊,令聞者心碎,聽者哀傷,可是海邊卻是沒有一個百姓敢上前去阻攔。他們都是靠着海吃飯,海中的神靈萬萬得罪不得,儘管到場才知道這少女是被強搶過來的,可道士都批了命書,一切已成定局。
少女倉皇淒厲的哭喊,在衆目睽睽之下,沒有人理會,衆人眼睜睜看着少女被綁上手腳,送上竹船,爲這平靜的海邊渲染了一股陰森而詭異的場景。
兩名大漢推動了竹船,一舉將船推到兩米遠的地方,海浪一帶動,瞬間又移出了些距離。
“啊,還我女兒來,還我女兒來!”徒然間,從人羣之外衝進一名婦人,老婦人面容枯瘦,狀若癲狂,見着少女已經隨着小船飄走,當下大喊一聲,隨即撲到海水中,死死抓住了船隻。
“把她拉開,別耽誤了時辰。”左家老爺在位子上涼涼擺手,已然是有些不耐煩。
屬下得令,上前一把扯着婦人的衣裳,冬天的海水冰冷刺骨,一下子扎進去都得凍上半天哆嗦,可是婦人卻整個人浸泡在海水中掙扎,指尖死死抓着竹船。
那少女在船上哭着,眼睜睜看着親孃給人拉扯毆打,痛徹心扉,“別打了,別打了,我祭海,我去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