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想掙扎的劉子業(二十九)
(二十九)
到時候,他可能真的就會成爲皇后口中那個瘋子,嗜殺成性,殘暴不堪。
“算了,若是到了那個地步,你還是走吧。”
“實在不行,就讓阿姐起兵,奪了我的位置。”
劉子業交代後事般的語氣,讓沈琛心下難受。
“所以,莫要憂心了,本殿下都無畏無懼,你怕什麼?”
“當務之急,養傷爲重。”
劉子業囑咐完便匆匆離開了房間,腳步踉蹌,呼吸急促。
沈琛微微張口,想要喊住劉子業,到最後卻什麼都沒有說。
殿下既不願讓他看到那樣的一面,那他便假裝不知吧。
從小帶大,似乎習慣了不違逆太子殿下。
待劉子業離開後,沈琛吩咐宮人把他蒐羅的那些醫學古籍搬來,由宮人翻頁,他一目十行的看過去。
等死,絕不是他的風格。
數年努力,畢生夙願,怎能輕而易舉的放棄。
“願醫術大成,願太子殿下安。”
這是他虔誠謙卑許下的心願,他遭了磨難,上天理應垂愛,聽到他的心聲。
他堅信,太子殿下定會得到上天眷顧。
……
……
因着青茫山變故,前朝後宮都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平靜。
只是這份平靜,只是表面。
誰讓孝武帝親派之人查出原是皇后娘娘着人剿了青茫山,殺了不歸順之人,將一部分流民置於山上,與匪寇融爲一體,變匪爲兵。
只是,沒料到,剩餘的匪寇也只是假意服從,伺機報仇。
到最後,便造成了這樣的局面。
皇后寄予厚望的私兵,綁了山陰公主和沈琛,然後衝進宮報仇。
也算皇后福大命大,雖重傷成爲了廢人,癱瘓臥牀,但好歹保住了一條命。
可在這種時候,活着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古來帝王多猜忌,孝武帝更不例外,畢竟他自己的皇位都是搶來的。
自從孝武帝知曉後,便開始猜測,皇后是想做什麼,更確切的說,王家是想做什麼?
這些年,他給予世家的榮耀禮遇還不夠嗎?
若不是子業親自帶兵剿滅了青茫山匪寇,無一活口,他都要開始懷疑,王家這是要造反退子業上位了。
不過,這樣的想法也只是一閃而過。
皇后與子業素來不和,這不是什麼秘密。
這些年沒少吹耳旁風,想讓儲君之位易主,他都一笑置之。
笑話,子業的美名,皇后是聾了,聽不到嗎?
那不是子業,那便是子尚。
呵,皇后還真是好大的胃口啊。
豢養私軍,誅九族的大罪,真是敢想也敢做。
難不成是篤定了他不敢動王家,不敢動皇后?
看來,這些年他暗中培植的寒門將領,該掌握實權,出現在世家面前了。
奪了王家的權,給了軍功在身的寒門將領,想來軍中也不會太大動亂。
於是,朝堂之上,孝武帝劉駿開始了他的佈局。
倒不是說他想勵精圖治,而是他身爲帝王的威嚴絕對不容挑釁,哪怕是枕畔的妻子。
敢挑釁,敢圖謀不軌,就該付出代價。
“王愛卿,你倒是給朕解釋解釋這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劉駿高坐皇位,摺子啪的一聲甩在地上。
畢竟年輕時候南征北戰是個鐵血將軍,哪怕這些年醉生夢死貪戀美色,但暴怒時,氣勢依舊有模有樣。
劉駿表示,他已經很久沒有這麼理直氣壯的向世家發難了。
或許,還得感謝王家出了皇后這麼個沒腦子的,要不然他怎麼能打開缺口的。
王家當家人顫顫巍巍的從地上撿起摺子,看着上面一字一句豢養私兵,意圖造反,只覺得眼前一黑。
皇后是瘋了嗎?
身爲中宮皇后,背靠王家,長子又是太子,假以時日便是劉宋王朝尊貴的太后娘娘,可偏偏皇后卻上趕着找死
“皇上,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王家對聖上忠心耿耿,絕無二心,天地可鑑啊。”
聲音淒厲,如杜鵑啼血。
王家,早就不復東晉時與皇家共掌天下的輝煌,如今只能勉強算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世家的輝煌,早已如昨日黃花。
“誤會?”
“你是說朕糊塗,不辨真僞嗎?還是說皇后的所作所爲,王家當真是一無所知?”
劉駿嗤笑着,冷漠的在心中盤算着,如何趁着這一次狠狠的打擊世家。
“王卿,這些年,朕給王家的殊榮還不夠嗎?”
“但凡王家嫡系子弟,及冠之後皆入朝爲官,甚至就連太子的伴讀都是王家人。”
“朕記得,朕與王卿以前討論過太子妃的人選,有意從王家適齡女子中選擇。”
“王家就是這般回報朕的?”
“豢養私兵?那下一步是什麼?弄死朕,矯詔廢了太子,然後推你們屬意的皇子上位,架空皇權嗎?”
劉駿的聲音中似是夾雜着凜冽的寒風,刺骨的寒意讓王家當家人忍不住顫抖。
謀反,誅九族的大罪啊。
一旦皇上認定了王家有不臣之心,等待王家的將是萬劫不復。
一個王憲嫄,竟把王家拖累至如此境地。
心比天大,卻沒腦子,做不到天衣無縫,那就別做,可偏偏不安生。
棄車保帥,是否能救王家?
不能……
僅僅是這樣還不夠,王家當家人心中清楚。
罷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只要熬過此劫,消了帝王疑心,待他日太子殿下登基,再徐徐圖之,重現世家輝煌。
幸虧,這些年他並沒有聽皇后的挑唆,與太子殿下產生齷齪。
不管怎麼樣,王家都是太子殿下的母族。
“皇上,臣願意交出手中掌管的十萬兵權,以證忠心。”
“皇后娘娘所爲,王家的確不知,無論皇上要如何處置,王家絕無怨言。”
棄了皇后,丟了兵符,換取一線生機。
如今的世家家並沒有與帝王對抗,顛覆朝政的資格。
劉駿的神色變化多端,無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皇后所犯之罪,罪無可恕。”
“但朕看在王卿忠心耿耿,還有太子的份兒上,免去她的死罪。”
“太子的名聲,不能有瑕疵,所以絕不能有一個謀朝篡位的母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