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來到龍門石窟景區,正趕上景區停車場擴建,路邊一位當地婦女上車,幫我們找到了臨時停車場,收“領路費”50元。交了停車費,步行來到景區售票處。在一塊刻有“世界文化遺產一龍門石窟”的巨石前留影。走過嶄新的景區大門(景區入口),眼前豁然開朗,一條二三百米寬的大河,煙波浩渺,緩緩流淌,不遠處一架三孔仿古大橋,橫跨河面,想必這就是傳說中的龍門了?果不其然,沿着河邊的林蔭大道,來到橋頭,橋孔上“龍門”ニ字赫然在目。前行不遠,右側崖壁上石窟遍佈,甚是壯觀,大大小小的巖洞佛像,讓你目不暇接,隨着如織的人流,只能看個大概,根本沒有時間細細品賞。就是這樣沿着河岸兩側走一個來回,也用時接近兩個小時。要想深入瞭解龍門石窟,我們還得補上一課: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裡香山和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所以古稱“伊闕”。到了隋朝,隋煬帝楊廣曾登上洛陽北面的邙山,遠遠望見了洛陽南面的伊闕,就對他的侍從們說,這不是真龍天子的門戶嗎?古人爲什麼不在這裡建都?一位大臣獻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煬帝聽後龍顏大悅,就在洛陽建起了隋朝的東都城,把宮的正門正對伊闕,從此,伊闕便被人們的習慣的稱爲龍門了。
龍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就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間。它始鑿於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後。當時孝文帝深感國都偏於北方不利於統治,而地處中原的洛陽自然條件優越,於是在公元493年遷都洛陽,同時拉開了營建龍門石窟的序幕。
龍門石窟經歷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鑿斷斷續續達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左右。據統計,龍門石窟是我國古碑刻最多的一處,有古碑林之稱,共有碑刻題記2860多塊,其中久負盛名的龍門二十品和褚隧良的伊闕佛龕之碑,分別是魏碑體和唐楷的典範,堪稱中國書法藝術的上乘之作。
龍門全山造像11萬餘尊,西山石窟中的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爲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羣雕,寺內中間的盧舍那佛像,據說是按照女武則天的形象塑造的,通高17點14米,頭高4米,耳長1點9米;這也是石窟中最受遊人喜歡、知名度最高的佛像。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2釐米,稱爲微雕。
龍門石窟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窟內造像雕刻精湛,內容題材豐富,被譽爲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和中國石窟藝術的“里程碑”。石窟盡頭有一座橋連接兩岸,過橋來到對岸,回望龍門石窟,更加驚歎它的宏偉。是與大同雲崗石窟、敦煌莫高窟齊名的我國三大石窟之一。
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所處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景色優美,更是許多石窟難以比擬的。來龍門遊玩,與其說是視覺的盛宴,不如說是一次心靈的朝拜。充滿靈性的石窟靜臥在古老的河畔,沐浴在蔚藍的天空下,歷史的滄桑凝重與藝術的感官衝擊,讓人在感嘆先人智慧創造的同時,對宗教的信仰與藝術的震撼,也油然而生。
龍門石窟東山的香山寺,是武則天時代爲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訶羅”的遺身,而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生前經常來此遊玩。白居易去世後,根據他的遺囑,將他葬於香山寺以北,就是今日的白園(白居易墓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