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除了冠城特鋼的小嵐鋼鐵廠,李河川收編了整個冠城縣的鋼鐵企業,甚至包括了旁邊丘市的兩家鋼鐵企業。

現金加訂單,在這個全行業虧損的階段顯得尤爲重要,而李河川的做法,在鋼企老闆的眼中,無意是雪中送炭,甚至有人說李河川這是“雨露均沾”。有的老闆甚至希望自己是個女的,這樣的話,說不定有更多可能。

無論賣掉廠子的,還是接到訂單的,對李河川都充滿了好感。

而隨着李河川派出的技術人員和質檢員入駐各大鋼鐵企業,這些企業也隨即做出了反應。

冠城縣鋼鐵產業聯盟,這是鋼鐵老闆們作出的一個決定,本來想要推舉李河川擔任聯盟理事長,卻被李河川拒絕了。

開什麼玩笑,我可是站在巨人身上的人,怎麼能夠當你們的理事長?

不過他還是派出了王安吉擔任了這個職務。

王安吉大喜過望,雖然這個理事長只起到了一個串聯作用,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只要李河川的訂單還在,那麼這個聯盟就會一直存在。

理事長,可以算成鋼鐵事業部的總裁了。

王安吉本來認爲,鐵生和他一塊來的,眼見鐵生成爲了鐵路事業部的總裁,他努力之下,卻沒有獲得提升。想了想,他倒是能理解,畢竟礦海的職位有限,但沒想到過了沒多久,他也成爲了能和鐵生一樣地位的人了。

當選理事長的第一天,他先撥打了一個電話,對當初勸他不要來這裡,甚至拿離婚威脅他的老婆說,自己現在年薪百萬,有大三居的房子,問她要不要過來。

他老婆風輕雲淡地說道,孩子上大學去了,現在沒什麼事情了,過來幫他做好後勤工作,讓他更加高效的服務於礦海集團。

兩人都很默契,沒有提過去的事情,畢竟都是成年人,沒必要和小孩過家家似的吵架。

王安吉的後院安定,他也全新投入新的工作,沒過多久,鋼鐵聯盟就出臺了“鐵十條”。

除了進行節能改造、生產優化外,還提到了減少污染、響應政府號召,解決民生問題。

可以說鋼鐵聯盟做的事情,讓政府十分欣慰,而且幾個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已關閉,懸在劉一鳴頭上的環保之劍頓時消散了。

同時鋼鐵聯盟也將碳排放指標賣了點錢,算是節能改造帶來的收益。

這些老闆不是傻子,知道這一切都是礦海帶來的,因此聯盟內部也根據礦海的訂單不同,進行了優化組合,是生產效率提高了一些。

分工協作,鋼鐵廠安心當起了代工廠,反正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就連工人們也開始不罵娘了,讓老闆們孝敬自己的老孃時,要麼多給錢讓買吃的,要麼多燒錢,讓他們自己別節省。

鋼鐵聯盟的職工,獲得了比以前多得多的工作,以前欠發的收入也補足了,他們笑得更燦爛了。

知道這是礦海集團帶給他們的,職工們心裡記下了李河川的恩情。

而李河川的名望值也隨之增加,再次增加到了24000點。

不過有人高興,有人就不爽。

於佔勝很苦惱,李河川沒有全盤收購鋼鐵廠,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他收購那幾家鋼鐵企業,選擇直接關門,拆除設備的做法,更像是履行政府職能,主動關閉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

於佔勝暗中打聽了一下,李河川並沒有拿到政府的相應補貼,他這種自掏腰包響應環保的做法,就讓於佔勝看不懂了。

李河川以前不是沒做過整治環境的事情,但在於佔勝看來,那都是衝着政府的補貼去的。

加上礦海有高科技設備,別人不賺錢的項目,他一番操作下來,都能賺不少錢。

只是這次,掏20億真金白銀,李河川的邏輯讓於佔勝很懵。

兩人沒有形成競爭,但鋼鐵產業聯盟成員企業沒有他於佔勝的一席,而且全力生產礦海集團的訂單去了,這讓冠城特鋼怎麼辦?

自產的粗鋼根本滿足不了自己的需求,以前的時候還可以用貼近成本價的價格收購其他鋼企的粗鋼,讓冠城特鋼的效益甚至超過了原太特鋼,而現在則是不可能了。

礦海集團直接給出了10%的利潤,直接養活了這些鋼企,甚至比國內絕大多數鋼鐵企業還滋潤。

李河川用實際行動對“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做了最好的詮釋。

只不過,李河川的行動,讓原太特鋼陷入了麻煩。

小嵐礦山的產能有限,以原太特鋼的開採能力,目前還做不到滿足需求。如果從外界購買礦石,鍊鋼能力又不夠。之前買粗鋼,現在則被礦海擠佔了產能,也無法供應了。

於佔勝直好約李河川出來“談談”,不過李河川正好“身體不適”,作爲準女友的吳曦月陪着他去了省城,短期內回不來。

李河川讓於佔勝找王安吉談,說王安吉是鋼鐵聯盟的理事長,完全能自由做主的。

不過沒想到王安吉帶着老婆跑到了梧桐河度假村享受去了,於佔勝只好趕去那裡,約見王安吉。

王安吉老大不情願地和於佔勝坐在了靠湖的會客室裡品茶。

於佔勝的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可以按照比市場價高5%的價格購買粗鋼,前提是礦海得答應。

王安吉聽完於佔勝的條件,把手中的茶放下,說道:“於總,其實是這樣的。礦海因爲要在建材市場和鐵路市場發展,的確下了大量的訂單。說實話,如果不是各個鋼鐵廠分工協作,還真吃不下這麼多的訂單的。前兩天你也看到了,所有的鋼鐵廠都在加班加點生產,產能真的一點也擠不出來了。”

於佔勝只能暗罵,如果李河川不關閉那幾家鋼鐵廠,不是正好滿足他的訂單了?

可是李河川關閉鋼鐵廠,那是上了中央新聞的,甚至得到了一些高層領導的讚賞,他能說不正確?

至於正好不能承接他的訂單,估計也是巧合了。

“如果我把收購價提高10%呢?”於佔勝心裡在滴血,提高這麼多,無形當中讓冠城特鋼的競爭力弱了很多,可是如果不這樣做,冠城特鋼就會被別的公司擠佔市場,到時候更爲難。

“於總,賬不是這麼算的。其實冠城縣的鋼鐵行業想要滿足礦海和特鋼以及其他客戶的需求,也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做一些改造罷了。”王安吉推了推眼鏡,說道,“礦海集團是做什麼的?開礦的呀,如果礦山交給他來經營,我想短期內就能夠提高產量,滿足需求的。”

“你是說和焦煤集團那樣?由礦海供應煤炭?”於佔勝一下子想到了如今過的很滋潤的焦煤集團。

第244章 這裡是華夏的硅谷第97章 採煤設備備件國產化第12章 參觀礦井第7章 我們要開工了第184章?500億投資第249章 企業吧的計劃第4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243章 打破現有平衡第29章 採煤機滾筒訂單第228章 五千萬投後估值第176章?第二家電網公司第126章?交叉杆的研發第261章 視察第97章 採煤設備備件國產化第2章 採高4米的直齒搖臂採煤機第53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244章 這裡是華夏的硅谷第140章?網運分離第15章 女孩子要矜持第245章 太黑了第247章 川付寶的未來第91章 引起所有人的注意第31章 你們兩個搞上了?第136章?激進的項目推進計劃第73章 原太特鋼,來了第37章 裝備公司的雙99%第29章 採煤機滾筒訂單第269章 三種方案第7章 我們要開工了第102章 攏共分三步第121章 危機和公關第60章 員工培訓第261章 視察第33章 焦煤集團的橄欖枝第238章 媒體採訪第255章 結交李河川第233章 這是要超雙十一啊第58章 鐵生妙計卸滾筒第62章 環保臨檢第186章?換樑第167章?超導材料第259章 圍繞李河川的圈層第13章 簽訂大單第237章 租下隔壁的辦公室第138章?建設坑口發電廠第183章?礦海產業園區第136章?激進的項目推進計劃第37章 裝備公司的雙99%第30章 大招生效了第42章 租賃廠房第25章 女律師的指點第113章 人工運河奇蹟第272章 發展勢頭良好第54章 老狐狸趙馳宇第193章?顛覆性發現第164章?搶人大戰第31章 你們兩個搞上了?第35章 對賭第262章 起名第121章 危機和公關第39章 新的研發組第65章 防治污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91章 引起所有人的注意第100章 鐵路改革帶來的機遇第229章 王瑾的辦法第89章 李河川當選長林煤業董事長第98章 重整山河第24章 鋼鐵廠的小算盤第240章 互聯網加煤炭第35章 對賭第34章 託管運營煤礦公司第138章?建設坑口發電廠第137章?兼併安成化肥廠第117章 榆鐵公司的改制(求訂閱,5更之3)第28章 合則兩利第41章 自建工廠的打算第13章 簽訂大單第57章 雪中困境(感謝舵主:你姓伊)第203章?你的背後有國家第132章?以假亂真的騙子第123章?成立礦海鐵路運輸公司第16章 改善職工伙食第26章 吳曦月的談判策略第84章 各有算計第237章 租下隔壁的辦公室第142章?趙繼科的獎勵第248章 不婚者霍青玉第164章?搶人大戰第157章?華國石油成爲乙方第118章 還缺少一點名望值(求訂閱,5更之4)第87章 救人附帶播放廣告第88章 重新推選董事長第268章 B輪融資計劃第176章?第二家電網公司第192章?量子幽靈第9章 供電所的老張第154章?梧桐河的隱患第247章 川付寶的未來第249章 企業吧的計劃第74章 融資租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