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明的奶奶走了,晨明開學比較晚,而且已經買好了二十四號的火車票,晨明奶奶的葬禮在晨明離開之前舉行。
而顧敏開學要比晨明早幾天,也在晨明奶奶的葬禮之前,這樣的情況下,晨明就可以先送走顧敏,然後安心參加奶奶的葬禮,幫家裡人的忙。身爲逝者僅有的兩個孫子之一,晨明可是有的忙呢。
情人節算是晨明和顧敏好好相聚的最後機會吧,過了情人節之後,顧敏便是在家待不了幾天了,再加上顧敏本來就很少有時間可以出門,如今又碰上晨明的奶奶的事,之後僅有的幾天裡兩人也很少有機會在一起。
之前一次分別,是晨明先離開,當初的情景還在晨明的腦海裡揮之不去。如今一轉眼,已是半年時光悄然而逝,換成晨明爲顧敏送別。或許是老天有意安排,讓兩人都嘗一嘗“送人”與“被送”的滋味吧,否則又怎麼有機會體會對方的心情?
顧敏走之前的最後一天,晨明還是找了藉口回到了城裡,和顧敏在外面散散步之後回到家中的晨明,獨自回憶着曾經的點滴,再一次因爲自己當初的選擇而後悔。
電話裡囑託顧敏好好吃飯、早早休息,而這邊的晨明卻早已淚流成河。心情糟糕透了的晨明沒有吃飯,而是用上網寫日誌的方法寄託着自己的思念和不捨。
晨明一個人藉口跑回縣城,自然晚上又是隻有晨明一個人在家,躺在牀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晨明多希望此時此刻顧敏就在自己的懷裡。應該說是“思春”?總之晨明總是會幻想着自己將來和顧敏同牀共枕的場景,尤其是在即將見面與分別在即的時候,沒有別的意思,晨明只是真的很想和顧敏有一個安靜的相處空間。
天漸漸的亮了,晨明就一直這樣呆呆的到了天亮。顧敏是早上出發,是顧敏的爸爸找的一個學校老師的車去送,不是她一個人走,所以晨明不能親自去送顧敏離開,可是並不代表晨明不會去看她。
六點的時候,晨明便是再也待不住了,簡單的收拾了一下牀,便是匆匆的出門,跑到顧敏所住小區對面的一棵樹後面靜靜等着。
這一等就是足足兩個小時,八點多的時候,晨明一眼便是看到了從小區出來的顧敏一家。顧敏的爸爸媽媽送她去坐車,一家人便是大包小包的朝學校的方向走去。
晨明一直遠遠的跟在後面,看着顧敏的背影,心裡那種經過一整夜好不容易壓制下去的不捨再次衝破束縛,毫不留情的襲擊着晨明的思緒。
一直跟着顧敏一家都了學校,遠遠的看着顧敏上車,晨明看不清楚顧敏上車時的最後一個表情,可是他會深深記住顧敏的每一個動作。或許這沒有什麼用,可是晨明還是會記住,記住關於顧敏的一切。
車子緩緩的開出,晨明一路騎車跟着載着顧敏的車出了縣城。感受着由於高速而帶來的臉頰的刺痛,晨明的心也在承受着這種完針齊扎般的痛。
出了縣城,車子開始加速,晨明終於無力繼續追上去。看着漸漸消失在自己視線盡頭的車子,想着那個再次從自己身體中將自己的心帶走的愛人。整夜未眠的睏乏、在外面待了兩個多小時凍的生疼的臉頰和雙手、由於追着汽車狂飆而造成的雙腿的痠痛,在顧敏徹底消失的那一刻一下子都涌了出來。
晨明終於還是下車,毫無顧忌的躺在了路邊。晨明從小就愛乾淨,雖然晨明很喜歡躺着看藍天的感覺,可是總是會考慮到不願把衣服弄髒,每次都是先墊點東西或是躺在大石頭上,晨明和顧敏經常去的那個小山坡上便是有着一塊足以躺下三、四個人的大石頭。
這還是晨明第一次毫無顧忌的躺在路邊,看着藍天白雲,似乎可以將晨明的煩惱、思念、不捨統統都帶走。
“對不起,都是我一時的衝動,害了你,也害了我自己,可是我們將來會比那些一起去上大學的同學都幸福的,對嗎?你會一直陪着我堅持下去的,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