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十幾平米的小木屋,空空蕩蕩的。
地面用青竹鋪設,除了當中孤零零的一個蒲團,就再沒什麼陳設。
牆面上掛着一幅大大的劍字,字體張牙舞爪,劍鋒畢露,但是字着實不怎麼樣。
這就是王慶閉關打坐的房間,當然和小木屋配套的還有一個偌大的院落。
王慶畢竟是個劍客,又不是念經修佛的和尚,每日打坐搬運真氣的時間並不多,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院中測試各種劍法。
所謂閉關,也沒人規定就是死打坐。更多的是放下一切雜念,讓自己可以專心武道。
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四季劍法》,王慶卻沒有第一時間修煉。
《四季劍法》是門直指大道的劍法,修習者可以結合自己的經歷與認知,從中習得一門或幾門用劍闡述的劍道。
但是王慶的情況和那些直接修煉《四季劍法》的藏劍弟子不同,他的劍意,他的境都已固定。這就決定了他已經不能正常的修習這門劍法。
這不單單是王慶的問題,所有的一流高手皆是如此。
所謂三流晉升二流,最重要的標誌就是打通奇經八脈,體內圓融一體,暢通無阻。
相對於二流肉體上的巨大飛躍,晉升一流更重要的就是心靈上的昇華。
意與境的內外呼應,心靈對物質的干預,是一流最大的特色。
同時,晉級一流也就意味着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道,哪怕這道是殘缺的,是不成熟的,甚至不是自己的。
可以說晉升一流就像賭博買定離手了一樣,只能在已經選定的路線上一條道走到黑。
所以《四季劍法》這樣的神功,更像是一部百科全書。零零總總列舉了多條大道,你跟着學,總有適合你的一款。但那是針對新手,到了王慶手中,它就只能墮落成一本參考文獻,爲王慶觸類旁通提供靈感。
這段時間,王慶雖然能一心多用,對武功進行思考。但作爲主事之人,長時間坐與案榻之前,很多方案都只停留在腦中構思,沒有機會實際演練。
現在終於清靜了,王慶第一時間就把腦子裡的種種設想翻了出來,開始在院子裡測試。
這段時間交手的機會不少,其中高質量的也不少,但最驚心動魄的還是那次獨闖軍陣。
軍陣作爲兵家和朝廷彈壓門派勢力的重要手段,其中對於武林高手的剋制手段不在少數。王慶這次只不過闖的是個二流將領率領的三流城防軍,都差點有進無出。事後可把王慶驚的一身冷汗,保留多年的處掛之身,差點就交代了。
對於無論軍隊的軍陣,還是門派的陣法,王慶也很無奈。存在即是合理,有強者相信個人的實力,就有弱者願意藉助集體的力量。
王慶無力改變現實,所能做的,只不過是讓自己更適應這個世界。
無論軍陣,還是陣法,本質都差不多,都有一個核心。軍陣叫將領,陣法叫陣眼。通過陣意,溝通組陣之人,合衆人之力,達到質的飛躍。
王慶和薛磊混的時間長了,雖然自己不會布,但是對陣的理解也算有一定深度了。
區區二流將領就讓自己險象環生了,那以後行走江湖,遇到一流將領帶領的部隊,自己除了退避三舍,還能怎樣。這種無力感,深深的紮根在王慶心中。
江湖事,有的時候真不是想避就能避的開的。
雖然自己這邊有薛磊的大地蒼雲軍,有蕩寇的南門軍,不算對軍陣無能爲力。但作爲一個劍客,王慶有時候更相信自己的力量。外力,畢竟不能作爲依仗。
王慶唯一能想到對陣軍陣的手段,還是最狂野的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
面對軍陣,殺小兵是最沒用的手段。軍陣面對高手的主要戰法就是用人命換消耗,一旦陷入那種節奏,結局也不過是死與逃。
所以王慶最先改造的就是上次闖軍陣立下汗馬功勞的夔牛躍。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面對精密的陣法,也許還就是這種最無腦的硬衝最有效。
但是夔牛躍畢竟是少林武功變化而來,過於強調氣血之力的運用,爆發力十足,但後勁不足,衝出的距離也有限。這在武林對決中,足夠了,但面對軍陣那縱深,就差的遠。
這段時間,王慶構思了無數種對它改造的方案。可惜真實演練後,卻基本都被槍斃了。
武功改造從來就不簡單,不但需要自身基礎深厚,博學廣聞,還需要一點點的調試,在無限的可能中尋求最優。
相比起來,遠古,甚至大唐時期的武功改造起來相對容易。粗糙也有粗糙的好處,更容易抓住本質。反而現代的武功,太精密了,反而無從下手。
夔牛躍就是澄廣和尚的得意之作,既兼顧了爆發,速度,同時氣血充盈之際,防禦能力也得到極大提升,可謂攻守皆宜。
王慶想在已經完善的運行體系中再加入真氣的作用,就不得不考慮兼容性。
事實證明,兼容性極差。
饒是王慶三個丹田互有特性,相互間融合度極高,而且還有長期使用雲飛玉皇,三力合一的經驗。這門武功對氣血的利用太過極端,依舊拒絕真氣和神識的融入。
好在王慶也不是那鑽牛角尖的人,內部不行,那就外部輔助唄。
新學的《五雷遁》進入了王慶的視野。
這門半強迫學的輕功,給了王慶更多的可能。
遁法,是隻存在於傳說中的上古秘法。據說那時候的人,體能靈氣濃度極高,可以短時間內全身元素化,藉助自然界存在的同性元素,以近乎瞬移的方式在其他地方重組身軀,稱爲遁法。
現在當然不可能了,但這門《五雷遁》也算別開生面。
所謂輕功,主要分兩部分,輕身與動力。
輕身,就是真氣的一種特殊運用,來從物理上減輕體重。這也是輕功無防的罪魁禍首,真氣都用來輕身了,自然沒有多餘的用來防禦。
動力,則和招式差不多,核心就是如何更好地借力,如何減少空氣阻力。
《五雷遁》之所以能用更少的真氣,達到更快的速度。就在於太華上院對於崑崙特有雷電的獨特應用。
王慶之所以能快速入門,除了自身對於雷電的熟練使用,更重要的,這個法門有點眼熟啊。真虧的古人的思想這麼超前,活脫脫的不就是個人肉電磁炮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