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謙虛了。”週中華笑笑,合上了雜誌,隨手朝牀上一扔,“咱們去教室吧?”
去教室的路上,本小海知道了週中華其實只比自己少考了兩分,總排名第十一,八班第二名。
怪不得對自己這麼關注呢,原來是心有不甘啊。不過看他笑得坦然,倒也不像嫉妒心很強的人。
大家都是同學,除了學習上會有競爭,以後應該不會有其它的牽扯,同學之間好好相處就是了。
教學樓在男生宿舍區的前方,樓很長,卻不高,只有三層,每個年級各佔一層。
教學樓有兩個樓梯,兩樓梯之間有六間教室,每個樓梯的另一側還有三間教室,就是說每個樓層有九間教室,這可能也是魯樑一中每年只招九個班的原因吧。
教學樓上沒有廁所。緊靠學校西院牆,是一大長排老式廁所,茅坑下面黑魆魆的看不見底,如果掉進去後果不敢設想。
不過整個人掉進去的可能性不大,即使瘦小如本小海,那茅坑的寬度也是擠不進去的。如果有人不小心掉進去一條腿倒是極有可能。
廁所處在教學樓和宿舍平房之間的西牆邊。無論身在教學樓還是宿舍,要去的廁所都是同一個。可見設計師們的用心良苦。
教師辦公室也不在教學樓上,而是在更前面的兩排平房裡。
高一年級在第三層,八班位於從西面數第二個教室。本小海和週中華到達的時候,教室門是開着的,裡面已經有幾個人了,三三兩兩湊在一起說話,不知是以前就互相認識的還是剛剛認識。
由於還沒有排座位,本小海和週中華便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下。週中華很健談,給人見過大世面的感覺,不像是本小海他們這樣的農村娃。
本小海的判斷沒錯,週中華竟然是來自省城的人。不過,他的家雖然在省城,但由於父母一年前就出國去了,他只能回到農村老家跟着爺爺奶奶,也只能考取魯樑一中了。
說起這些,週中華有種自豪也有種落寞,本小海很理解他的感覺。週中華以前的生活環境優於周圍的同學,讓他有了比同學豐富得多的見識。而他卻又缺少了父母的關懷和陪伴,讓他多了一些比同齡人更深的人生感觸。
本小海也簡單地向他介紹了自己的情況,當然介紹的是十五歲少年本小海的情況。用本小海的原話說就是,“我的經歷就像一張白紙,就是上完小學上初中,然後就上了高中了。”
其實,即使是少年本小海的經歷,和同齡人比起來也是很豐富了,他的柳編生意,他的室內電線鋪設項目,都是可以值得炫耀的。
但是本小海沒說這些,他不想在同學中留下吹牛的印象,更不想讓大家以爲他是怪胎。之前他也提醒過彭秋秋和白宇博不要提起暑假賺錢的事情,否則會招來小偷或強盜。
週中華當然也不會對本小海產生怪異的想法,畢竟本小海的形象就是瘦弱的小小少年,長着一張人畜無害的臉龐。即使他比自己學習好,也讓人嫉妒不起來。
同學們陸陸續續都到了教室,儘管彼此還不熟悉,但阻礙不了他們之間的相互交流。教室裡人聲噪雜,還有人來回走動,顯得亂糟糟的。
“同學們靜一靜。”一位中年男老師站在了講臺上喊了一聲。其實不用他喊,大家看見了他就自覺地噤聲了。
講臺上的老師典型的國字臉,給人棱角分明的感覺。他微笑地看着大家,露出了並不怎麼整齊的牙齒。他脣上留了黑魆魆的鬍子,很明顯是刻意修理過的,有點特別酷酷的味道。
老師在黑板上寫了“王硯文”三個大字,並重重地在“硯”字的下面劃了一條線,然後鄭重地說,“我是你們的班主任,這是我的名字王xian文。”他還特意在xian的讀音上也加重了一下,就和他在硯字下面劃線的效果一樣。
本小海皺了皺眉頭,這個“硯”字不是“硯臺”的硯嗎?難道是多音字?他環顧一下四周,發現大部分同學一副聚神聆聽的表情,好像沒有感覺到這是一個問題。
也有個別同學和旁邊的人竊竊私語,大概也覺出了有什麼不對頭,只是沒有人提出異議。
而王硯文老師卻只是簡單自我介紹了這一句就不說話了,他掃視着下面的同學,彷彿在期盼着什麼。
本小海腦中靈光一現,想起了一些小說故事中的梗。想不到這班主任老師還挺調皮,是不是得配合他一下?
本小海先是舉起了手,見王老師沒看到他這裡,便又站了起來直接說:“王老師,這個字是多音字嗎?”
“這不是多音字,只有一個讀音。”王老師看向本小海,很肯定地回答,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那麼這個字讀yan,而不是xian。”本小海認真地大聲說,他極力控制住自己的笑。
“同學們,你們認爲這個字念什麼?”王老師沒有直接回應本小海的話,而是問大家。
也許是受了本小海的啓發,大家都明白了怎麼回事,異口同聲地回答:“yan”。
“對,這個字讀yan,只有這一個讀音。”王老師用手勢示意本小海坐下,繼續說,“相信幾乎所有同學都知道這個字讀yan,而不是讀xian,可是爲什麼只有這位同學能直接提出來呢?”
見沒有人回答他的設問句,王老師繼續說:“是我們沒有質疑權威的勇氣,是我們沒有探究事情真相的執着。”
“希望大家在以後的學習中,大膽質疑,大膽探索,共同在知識的海洋裡徜徉。”王老師又慷慨激昂地演說了一通,無非就是要大家珍惜少年時光,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
王老師充滿激情的講話贏得了同學們的熱烈掌聲。
接下來就是按照高矮個排座位。令本小海驚訝的是,自己竟然不是最矮的。有一半的女生都比自己矮了,而且還有兩個男生也比自己矮。所以本小海很幸運地排到了第二排的中間位置。
兩個人一張課桌。本小海的同桌名叫彭秋生,長得虎頭虎腦的,笑起來露出一對小酒窩,煞是可愛。
本小海左側,是個叫林曉涵的女孩,挺洋氣的名字,卻扎着兩條土氣的麻花辮。他們雖不是真同桌,但兩張桌子緊挨着沒有絲毫縫隙,也和真同桌幾乎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