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明洪武四年,辛亥,春。

嘚嘚──嘚嘚──北平北郊,一個風華正茂、面目清秀的年輕人騎着馬由遠及近,飛馳而來。

天黑前,應該怎麼也能到北平了。夏紀心裡這樣想着,腳下不敢有半點耽擱,緊夾幾下馬腹,催促它再快些。

兩天前夏紀接到密旨,召他即刻回宮。其時夏紀正隨着樑庸在陰山雲川衛一帶巡邊。可夏紀不能跟樑庸當面告別,便只好在臨行前夜跟樑庸一起痛快地喝了頓酒,來了個一醉方休。

天不亮,夏紀給還歪在榻上熟睡着的樑庸蓋了件大氅,又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頭就走了。

夏紀一萬個不想走,但皇命難違。所以這路他趕得格外抑鬱。心裡不痛快,便只顧悶頭快跑,倒比平時速度快了。眼看北平就在眼前,夏紀正準備快馬加鞭,卻突然好像聽見哭聲。

夏紀及時勒住馬,側耳細聽。

沒錯!是有小孩兒在哭。夏紀翻身下馬,順着聲音傳來的方向認真找了過去。

很快,他就在一塊滿是巨石的斜坡上找到了聲音的來源。竟然是一個尚在襁褓的嬰兒。夏紀朝空曠的四周看了一圈:除了他和那嬰兒,再沒有其他人了。可這孩子哪兒來的呢?

再看看孩子,夏紀頭疼了:扔這兒不管吧,實在於心不忍。把孩子撿了?可他皇命在身,必須要儘快趕回金陵才行。

咬着嘴脣猶豫了一下,夏紀彎腰把孩子抱了起來,他決定先到北平城內給找個好人家兒再說。

這是什麼布?!夏紀發現墊在孩子身下衣服很奇怪,全都是血不說,還是從沒見過的樣式。

妖服!夏紀皺起眉頭,用拇指和食指捏起衣角和褲腳,嫌惡地把它們丟到了一邊。懷裡的孩子一時沒了遮蓋,立刻揮動着小胳膊小腿兒哭得更歡了。夏紀低頭看了一眼:原來是個男孩兒。

怎麼辦呢?走得匆忙,除了錢什麼都沒帶啊!夏紀往自己身上看了一下,有了。他先兩手倒換着脫了外服鋪到地上把孩子放下,然後脫了中衣又脫內衣。最後他用內衣把孩子包好,自己再把衣服穿上。

可抱起孩子晃了晃,他還是哭。夏紀想想:大概是餓了。轉身從馬上摘下裝水的皮囊,衝了下手之後,他用手指沾了水遞到孩子嘴邊。水滴順着嬰兒粉嘟嘟的小嘴流進去,他果然立刻不哭了。夏紀又沾水,再給他喝。結果幾下之後,孩子把小嘴兒一揪,直接吸住了他的手指,而且一邊吸,他兩個圓滾滾的熟蛋清一樣的小腮幫子還在來回蠕動。那樣子實在是太可愛了,手指又癢,夏紀忍不住“呵呵呵”地笑出了聲兒。

又餵了幾下,夏紀覺得差不多了。只要他不哭,能先帶着上路就行。小嬰兒沒有意識到已經沒有東西再流進嘴裡,但肚子不難受了剛纔也哭累了,現在他開始張着眼睛努力地想要感知周圍的一切。一雙又黑又大的瞳仁上下左右地移動,眼角還掛着沒幹的淚花。

夏紀心裡怦然一動:要不……我養着吧!

又看了一會兒,夏紀下定了決心,一手抱住孩子翻身上馬,另一隻手一扽繮繩,繼續往北城門趕過去了。

樑庸拼了命地夾馬,可沿着一路的蛛絲馬跡追過來,就是不見夏紀的蹤影。氣得他在心裡直罵:該死的元緒!平時行軍怎麼沒見你有這速度?!

昨天早上樑庸一醒過來就發現夏紀不見了,開始他沒在意,可是後來發現夏紀的馬也沒了,他這才覺出不對勁兒來。

其實早在幾年前,在夏紀一次受傷昏迷的時候,樑庸就在他的身上發現了“大內親軍”的牌子,他當時就明白了夏紀是皇上派來監視自己的。不過樑庸自覺沒什麼短處怕被抓住,而且夏紀除了沒表明真實的身份,對他的忠心耿耿和領兵的能力他都看了在眼裡。樑庸知道夏紀是身不由己,也不相信他對自己是虛情假意。於是待他如常,從沒問過那親軍御牌的事。

看來是又接到什麼新的旨意了。樑庸一個人站在空空蕩蕩的軍帳裡覺得很是失落。想起昨晚酒後他幾次欲言又止的樣子,樑庸忽然生出幾分怨恨:知道你是不能違抗聖命,可就不能道個別才走嗎?昨天還跟我把酒言歡,回憶了那麼多一起並肩殺敵、醉臥沙場的往事,不是成心讓我難受嗎?

不行!樑庸一咬牙,轉身掀開軍帳,“來人!備馬!”

在往前就是北平了,看來他是想取道濟南經徐州回金陵。樑庸已經成竹在胸:你兩天沒停,今晚一定得進北平休息,我就不信追不上你!

正要給馬屁 股上再加一鞭,樑庸忽然在眼前的石頭坡上看見了一團白色的東西。他勒緊繮繩減慢速度,朝那團東西走了過去。

等靠近了,樑庸以爲自己眼花:怎麼像個孩子?他趕緊下馬走到跟前細看──果然是個嬰兒。

死了嗎?樑庸小心翼翼地蹲下來,伸耳朵聽了聽:原來是睡着了。那孩子叉着兩條小胖腿,張着胳膊,居然睡得很香。

天啊!這是誰家的孩子?天都要黑了,連包都沒包,就這麼丟在大石頭下面,誰能看見?!這要不是我眼尖,扔這兒一宿,不餓死也凍死了!樑庸很心疼地把孩子抱了起來,又朝旁邊看看。

嗯?這是什麼?樑庸從地上撿起兩個被不知用什麼做的線捆在一起的金屬環。兵器嗎?好奇怪,這天下還有我沒見過的兵器?樑庸把那東西拎在手裡揮了揮,覺得不像兵器倒像刑具。

這又是什麼?樑庸眼睛一掃,又在旁邊看見一堆爛布。拎起來再看:褲子嗎?怎麼全是破洞?進一步仔細查看,發現上面還有血跡。樑庸皺皺眉頭,把褲子丟在貌似刑具的東西上,心想:這孩子的父母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可怕的事。還是先把他救了再說吧。

樑庸站了起來,琢磨着接下來該怎麼辦:老大剛過世不久,難道是天意?老天想再送我個孩子?現在怎麼辦呢?不能帶回兵營啊。嗯……夫人正在保定孃家,不如就近送過去好了,她一定高興。讓她在岳父家再呆幾個月,到時就說是她又生的,直接抱回大寧去就行了。可是……元緒……

這時孩子忽然醒了,沒哭,揮舞着蓮藕似的小胳膊在樑庸胸前杵了一拳。樑庸看看他的小拳頭,覺得有些奇怪。伸手扒了扒,從孩子的手裡摳出個白色的物件兒。

這個是……棋子?樑庸放在手心裡看了看,又掂了掂。嗯,應該是塊玉,一定是能證明孩子身份的東西,得給他留好,等將來做成個玉墜子讓他隨身戴着。

“嗚──”孩子忽然撅起小嘴兒叫了一聲,樑庸低頭去看,他好像在看着自己笑,接着樑庸覺得懷裡一熱──他尿了。

等他尿完了,樑庸笑着在他的嫩屁 股上輕拍了一巴掌,“你這個臭小子!”

“嗚嗚──”他叫得更歡了,也不哭,只是一個勁兒地拳打腳踢。樑庸看着他皮實又淘氣的樣子,頓時喜歡得不行。什麼也不多想了,趕緊把沒沾到尿、還算乾爽的長袍下襬撕了下來把他包好。

抱起孩子上了馬,樑庸往北平的方向看一眼:唉──追上了又能怎麼樣呢?也不過就是再互道一聲“保重”,我不能不回營中,他更不可能不回金陵。算了,有緣無份,來世再同上沙場並肩殺敵吧。

“唉──”樑庸悵然一聲,扽起一邊繮繩,調整馬頭,改變了原來的路線,往保定方向去了。

也許歷史早已發生過改變,只是人們身在其中,不得而知。

也許每個人都有過不爲人知的經歷,只是自己無法記得。

也許所有的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早已註定的輪迴。

作者有話要說:終於完結了,真不容易啊!從來沒想到自己能寫出這麼長一篇文,撥着滑輪光看目錄我都頭疼。大家能耐着性子把它讀完,無明真是感激之情無以言表。沒什麼好說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再繼續寫文。

接下來的計劃是:一個現代短篇,一個現代長篇,一個武俠長篇。人設和大綱都已經有了,先現代還是先武俠沒確定。但在那之前要先休息兩個月,我已經寫了兩年沒停,太累了。八月份開始全面開工,不,是開攻。哈哈哈哈!

其實文案裡有,或者點擊文題旁的“妄起無明”也能進入。記得要收藏,就是“無明舍”旁邊那個“收藏此作者”。這樣就可以隨時關注俺滴新文新動向。

關於此文,現在寫得頭暈,我就不長篇大論了。簡單說幾句吧。

首先關於穿越,其實我不喜歡穿越文,但有一天腦袋裡突然蹦出個想法,想想覺得還挺有意思,於是就付諸行動,此文誕生。

關於文中人物,單獨想說的是烏力吉。我很喜歡這個人,讓他死,是我猶豫了很久但也是這人物誕生之初就決定了的。他的身世是個謎,高大英俊,武功超羣,傻的可愛,又什麼都瞭然於心。我該拿他怎麼辦呢?讓他來到現代?什麼都想寫清來龍去脈的我寫不出。讓他留在明朝?沒有了樑崢的烏力吉沒有意義。所以還是讓他死得其所,爲主人徹底盡忠了吧。

他跟樑崢的感情,我沒想以腐的角度去寫。他們跟樑庸與夏紀、朱棣與平安不同。那兩對是曖昧的,含混不清的。歷史上、生活中這樣的CP很多,會讓人不想去YY都不行。可樑崢和烏力吉,我只想表達一種不是親人、不是兄弟、不是主僕,卻又都更勝一籌的純粹的關係。注意:是純粹,不是純潔。畢竟烏力吉可以爲樑崢的一句話立刻去死,還毫無怨言。而在樑崢或者說樑泊雨的心裡,烏力吉也是無人能夠替代的。

然後是朱棣和平安。他們真的是悲劇。平安的結局令我感到驚訝,也許有人會說他是忠心。可我不能同意。如果他是在朱棣剛一當上皇帝的時候就自殺了,那麼我可能會覺得他真的是追隨朱允炆而去了。可他不是,他是在永樂七年,在給朱棣當了那麼多年北平都指揮使還又進了五軍都督府之後,在朱棣想要見他的時候自殺的。如此扭曲的情感,我無論如何也不相信其中沒有什麼別的隱情。當然也可能是我資料查得不夠,以後會繼續蒐集跟他們相關的正史及野史。

總之,我對他們的總結就是:佛語云,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積盛。縱是皇上也難以避免,而且偏偏還是苦中之苦的求不得。

再來是樑庸和夏紀,這兩個是虛構的人物,友情已滿,愛情未達型。一言蔽之: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最後是兩位男主,要說的都在文裡了。人物設定的起因很簡單:制服控。四個詞概括:上天註定,陰差陽錯,幾經磨難,終成正果。

關於參考資料。一開坑就有人說想起那個什麼《穿越時 空的愛戀》──是這個名字吧?我不記得。後來查了一下,那個電視劇熱播的時候我正在上大學,而且我那個年代是大學後期了才興起跑到網吧去看電視劇的,所以那個劇我沒看過。大學畢業之後有聽說,但也不知道是講什麼,只知道是徐 崢演的。我對那個演員無感,自然也就沒有找來看。所以本文的誕生跟那個電視劇沒有半點關係。

我寫文喜歡查資料,這個看過我其它文的親一定知道。這個文自然也是沒少查,更多我就不說了。說說涉及靖難之戰我主要用到的兩本──《中 國叛亂實錄》和《明朝 那些事兒》。

很多人都跟我說“那些事”好看的時候,那書還沒有出實體,而且爆紅網絡。怎奈我天生頑固,又不愛湊熱鬧,所以就偏偏不想去看。於是我錯過了最清閒的那個時期,等到後來想看的時候就沒有時間了。這回會用到,是因爲那時人設想好之後,需要找一段史實做背景。我拿着“叛亂實錄”瞎翻,然後被朱棣萌到,便決定寫靖難。後來大綱和開頭都有了,一個朋友提議讓我去看看“那些事”。這樣我纔在一次逛書店的時候順便買了一本,因爲知道自己沒時間看,也不能確定我一定會喜歡,所以只買了一本,就是第一部。拿回家看了,頓覺相見恨晚。

啊!跑題了。我想說的是:文裡跟靖難相關的內容差不多全都來自這兩本書。因爲是史實,我也沒有做更多的加工,只是儘量少寫戰爭並避免引用原文,但可能也還是難免讓人看了會覺得有相同之處,大家見諒吧。

另外,鄭重地向這兩本書的兩位作者致敬!

不過一路看下來,發現這兩本書裡有一些對於史實的描寫不盡相同的地方,想來是兩位作者大人所查資料不同的緣故。於是用到這樣的內容時我就會再在網上找找相關的佐證,如果網上找不到,就只好挑我感興趣的用了。

其實按照我本來的意願,是想買一套《明史》來查的,但是那一套實在是太多了,我家裡已經有很多快成了擺設的歷史書籍,而且摳古文着實是讓人頭痛。所以最後決定還是等以後再寫明代的故事時再說吧。

不知不覺又囉嗦了這麼多,唉──無明真真是個話嘮。不說了,出去裸奔慶祝完結了!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一百三十五章 第四十八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第十一章 第六十三章 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第一百零四章 第五十四章 第一章 第一百零九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九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八十九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一百三十章 第十八章 第四十五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第七十九章 第十章 第九十九章 第九十九章 第九十九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十三章 第一百一十章 第六十八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九十四章 第五十七章 第一百五十章 第八十四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四十七章 第五十六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第五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二十七章 第三十五章 第六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六十五章 第三十九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四十八章 第一百三十章 第九十章 第十二章 第六十五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第十八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第六十二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第二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第十九章 第四十四章 第九十章 第八十八章 第八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六章 第一章 第五十七章 第一百二十章 第七章 第二十章 第六十五章 第五十五章 第七十三章 第四十五章 第八十七章 第八十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七十三章 第九十四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九十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