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蕭姨從來沒有養過小動物,怕是養不好它,鏘鏘和它不相干的,你還是可以養的啊。”蕭青蕤扶額輕嘆,這些毛絨絨的寵物,她看看玩玩還可以,親自撫養怕是不行,一旦養了,就對它們承擔了責任,她連自己的命運都掌握不住,輕易不敢負擔旁的生命。
福慧搖頭,小女孩兒眼神堅定,即便這隻小犬再可愛,她也一心一意想着她的鏘鏘,在她心裡,如果現在養了小犬,就是佔了鏘鏘的位置,鏘鏘是獨一無二的,誰都替代不了。
“蕭娘娘,這隻小犬有勞你了。”林政無奈的看着福慧,自上了戰場越加冷肅的臉上帶着呵寵,將提籃交給了她,這隻小犬很可愛,或許過些時間福慧就喜歡了呢。
蕭青蕤只得接過提籃,裡面小小的幼犬,奶聲奶氣的叫了一聲,圓滾滾雪團似的小身子,看得她心都快化了。
但是,這麼個萌到爆的小東西也沒能讓福慧鬆口,依然記掛着鏘鏘,今兒是哄住了她,可她心裡難受,難保不會再鬧脾氣,蕭青蕤擔憂的看向福慧,而林政也想到了這一點,兩人目光一撞,俱是無奈。
事關福慧,皇帝不會放回鏘鏘的,而福慧不開心,皇帝只會更不開心。
“福慧,你父皇......”
林政剛開口,福慧就打斷了他的話,“林舅舅,這是蕭姨做的蜜豆雙皮奶,很好喝,你嘗一嘗。”
青瓷碗被塞到手上,林政只得住口,不再勸說。
福慧前兩天熬得狠了,今天吃飽喝足後,講了些話,很快腦袋一點一點打起了瞌睡,待將她安置了,蕭青蕤拎着新得的幼犬出了重華宮。
“蕭娘娘,多謝。”
待出了重華宮,林政筆挺的站着,拱手行了個禮,朗聲道謝。
“當日蕭娘娘允政祭拜家姐,我一直記着,這些日子娘娘風風雨雨遇到諸多事,還真心記掛着福慧......宮裡人多心雜,家姐紅顏薄命,一直是父親和我心裡的憾痛,她沒有誕下一
兒半女,唯獨養了福慧一場,結下了一場母女情分,皇上疼寵福慧,但畢竟是父親,後宮裡還請娘娘多多照看。”
蕭青蕤聽過林政在北疆的手段,據說他對付韃靼人,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戰術,韃靼人劫掠宣府,來去如風,邊軍追之不及,每每望着被燒掠一空的村莊恨之不已,又沒有辦法。
林政到了北疆,麾下的將士是大楚最彪悍的,戰馬是大楚最好的,他不打防禦戰,輕車簡從,長途奔襲,一路殺人一路取糧,如一柄嘯傲長天的利劍,兵鋒所至,飲盡韃靼人熱血。
這般手段,比韃靼人更狠更辣,不止韃靼人肝膽俱裂,連朝堂上有些自詡禮儀忠義的文臣,都上摺子彈劾他,說他殘虐嗜殺。
看着輕輕折腰的少年將軍,果決堅毅,眉宇清正,蕭青蕤不得不讚嘆,林政其人或許在戰場上狠辣嗜血,但離了戰場,他身上沒有煞氣,反而有情有義。
只是,她想起匣子裡林賢妃的絕筆書,心情複雜,林政以爲他姐姐得了急病沒了,卻不知道林賢妃是心碎情傷下抑鬱而亡,聽了他這番話,蕭青蕤一陣悲涼。
“林將軍言重了。”
蕭青蕤剛開口,眼角餘光看到汪錦走了過來,“林侯爺,萬歲爺在御書房等着您,請隨老奴來。”
......
蕭青蕤去了一趟重華宮,抱了一隻番邦幼犬回去,這麼幼小嬌嫩的小東西,要怎麼養,她頗費了一番心思。
不知道林政和楊衍說了什麼,翌日一早兒,乾清宮裡來人宣口諭,要她隨駕出宮。
直到坐上馬車,出了宮門,走了小半天,她辯着方向,竟是到了上林苑,下了馬車,入目是一片皚皚白雪,地勢空曠,風勢也大,她緊了緊風帽,聽得一聲脆嫩的叫聲,“蕭姨。”
福慧坐着楊衍的御攆而來,比她要早到片刻,穿得厚厚的,圓糰子一樣的撲了過來,“蕭姨,我見到鏘鏘了,在那邊,它又長大了些,看着可威風了。”
蕭青蕤向前望了一眼,冷不丁見楊衍騎着駿馬,一身深青色罩甲,戴着頂玄狐皮帽,深邃的面孔上帶着柔和的笑,她心口噗噗跳着,竟捨不得先移開目光。
楊衍也看到她了,眸光凝了凝,再看她和福慧在一起,似乎鬆了口氣,眼裡笑意漾開,是他極少有的開懷之時。
“蕭姨,父皇說鏘鏘是獸王,天生就該讓萬獸臣服,拘在我的重華宮,反而委屈了它。”福慧雖然還有不捨,但和之前的心情大爲不同,“父皇也不把它拘在御獸監,把它放在上林苑裡,這裡有山林,林子裡有很多動物,鏘鏘在這裡既餓不着,也能施展它獸王的威風。”
“比關在重華宮陪我好。”
福慧眉目有一瞬黯然,看到不遠處巡視領地的鏘鏘,眼睛一亮,這抹黯然轉瞬即逝,“鏘鏘。”
鏘鏘吼了一聲,撒開四蹄向着福慧奔來,但它脖子上套着繩索,跑了段距離,繩索扯緊,距離福慧還有段距離,四蹄用力的踏着土地,喉間吼聲焦躁不已。
“福慧慢一點。”楊衍打馬過來,勁腰一彎,將福慧抱上了馬,打馬越過蕭青蕤時,薄脣噙笑,看了她一眼。
“父皇,我要抱抱鏘鏘。”福慧坐在楊衍身前,伸手直着鏘鏘。
“福慧,鏘鏘長大了,你不能再抱它了,來,父皇帶你看看它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風裡飄來這句話,隨着駿馬飛馳,蕭青蕤聽不到他們再說什麼,只見楊衍騎着的白蹄烏一騎絕塵,牽着鏘鏘的僕從,也騎着馬,領着鏘鏘追逐而去。
只剩下蕭青蕤帶着半夏主僕二人立在這一片荒原之中。
“主兒,風大,回馬車吧。”
蕭青蕤擺了擺手,這裡雖然風大雪厚,可天地遼闊,和宮裡那連天空都切割成一道道的逼仄不同,她感覺心頭的束縛都少了。
“半夏,讓守苑的人備個大簸籮,再拿罐麥子,咱們來捉鳥。”
好不容易出了宮,蕭青蕤來了興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