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剪春撿起,遞與我。展開後,只見紙上用毛筆小楷寫着: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節,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識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語,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再仔細看看,下排字的墨汁還粘上了紙團的捲起處,應該是紙墨未乾時就被匆忙揉起一團塞入袖中導致的。
我想起來,今日太后是突然決定喊忠國夫人來檢閱我的禮儀的,想來是忠國夫人那時正在寫詞,突然被太后使人喚之,猶不及防,又不願被太后所使之人看見自己的心情,匆忙之中就一把將紙張揉起,塞於衣袖之中了。
看着這詞,又想一想忠國夫人剛纔所說的話,想必她在這深宮之中,尚未到雙十年華,身爲前朝太子妃,身份尷尬,無兒無女,不知爲誰而活,心中必定是十分孤獨和愁苦的了。
想到此,我也同樣爲她感到心有悽悽然。到底是我嫡親的姐姐,我決定以後如若有空閒時間,便多去陪伴陪伴她,解解她心中的孤獨吧。
打那以後,只要得空,我便經常讓人喚她過來或去她的宮中,和她官方帥哥四菜一躺上傳敘敘家常。
礙着太后,不好說話,我去她宮中的日子反而更多些。
只是因爲我的身份還不便於讓宮中的更多人知曉,每次去時,我便作宮女裝扮,低眉順眼的。
因爲忠國夫人是太后的嫡親侄女,順寧宮和賢秀宮的宮女相互之間走動頻繁也是很正常的事,所以我到賢秀宮走動倒也沒有引起什麼注意。
雖然忠國夫人只是前朝太子妃,但是她畢竟也是當今皇太后的嫡親侄女,再加上爹爹身居宰相之位,所以宮中也無人敢怠慢於她,她的吃穿用度全比照皇后的來。
賢秀宮雖不及順寧宮奢華,但是也是宮中數一數二的宮殿了,不過可能是性格原因導致,賢秀宮看上去比順寧宮淡雅了很多。
忠國夫人見我主動與她親熱,心下也很歡喜,也待我愈親厚起來,會將一些心事傾訴於我。
在她的傾訴和我的旁敲側擊中,竟然得知,在她嫁來皇宮後,和前朝太子做了兩年夫妻,但是因爲太子體弱,他們從未圓過房,所以未能留下一子半女。
從而也壞了太后的計劃:待先帝過世後,扶幼孫即位,自己垂簾聽政。
而貞德帝在早年,本應按照長幼有序,可以成爲前朝太子,在順寧皇太后的阻撓下,失去這個機會,已經對順寧皇太后懷恨在心。而他本可以立梅香爲後,又被順寧皇太后以出身不夠顯貴而阻止,更是對順寧皇太后怨恨不已,只是礙着先帝的那道聖旨,終是對順寧皇太后有所忌憚,而不敢對她有所動作,並每月都按照祖制來請安。
因我是順寧皇太后的嫡親侄女,如若想得皇帝寵愛,估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在皇帝的後宮中,淑妃梅香是貞德帝的表妹,從小青梅竹馬,與貞德帝感情最深,能夠左右一些貞德帝的決定。婕妤趙沾雨,人長得嬌俏,說話又討喜,深得貞德帝寵愛。貞德帝本意是將她們二人一立爲後,一立爲貴妃。後皆被順寧皇太后以出身不夠顯貴爲由,進行阻擾。她們必定會將對順寧皇太后的怨恨泄到我身上,這就使我的後宮路變得更加艱難。
聽完忠國夫人的分析,我付之一笑。我本就無意入宮爭寵,後宮紛爭,關我何事,我只需獨善己身即可。
不過忠國夫人也是好意一片,爲了感激於她,我將幼年養病時,師父教於我的打禪和內功吐納心法教於她,這樣她感覺孤獨和愁苦時,便可進行打禪,這樣既可以安定心神,解除心中憂愁苦悶,又可以強身健體。
這樣幾日下來,忠國夫人慢慢變得淡定起來,心情也開朗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