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 錦州之戰
錦州戰役是1948年10月在遼瀋戰役第一階段中,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主力對據守遼寧省錦州國民黨軍進行的攻堅戰役。錦州之戰是國共內戰中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革命軍之間的一場戰役,它是在東北的其中一場決定性戰役,是遼瀋戰役的一個組成部分。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10月,在遼瀋戰役第一階段中,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主力對據守遼寧省錦州國民黨軍進行的攻堅戰役。
錦州西距山海關近200公里,東距瀋陽230公里,是國民黨軍東北“剿總”與華北“剿總”連接的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範漢傑指揮第6兵團部及2個軍部、7個師及其他部隊共10萬餘入,固守該市待援。爲增援錦州,蔣介石從關內急調第39、第62軍,第92軍第21師,獨立第95師,海運至葫蘆島,連同原駐守錦西的第54軍共11個師,組成“東進兵團”;從瀋陽調新1、新3、新6軍,第49、第71軍等共11個師又3個騎兵旅,組成“西進兵團”,實行東西對進,夾擊進攻錦州的東北野戰軍。
遵照中共中央*委關於集中主力,首先攻佔錦州的指示,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飈、政治委員羅榮桓決定以5個縱隊16個師和炮兵縱隊主力奪取錦州,以2個縱隊8個師在錦西以北塔山、虹螺山一線組織堅守防禦,阻擊“東進兵團”,以3個縱隊11個師置於彰武、新立屯地區,組織運動防禦,節節阻擊“西進兵團”,以1個縱隊主力位於高橋地區,爲戰役預備隊。錦州攻堅戰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掃清錦州外圍據點。
9日,外圍作戰開始,經過激烈爭奪,至13日,由第2、第3縱隊和第6縱隊第17師、炮兵縱隊主力組成的北集團攻佔錦州城西北的合成燃料廠及黑山師、團管區,城北的配水池、亮馬山;由第7、第9縱隊和炮兵縱隊一部組成的南集團攻佔罕王山,前出至女兒河北岸;東面第它縱隊攻佔大、小紫荊山、百官屯、北大營。防守上述據點的國民黨軍一部被殲,大部退守城內。在外圍作戰的同時,攻錦各縱隊進行了攻城準備,將交通壕一直挖到守軍的陣地前沿。第二階段,總攻錦州城垣。
14日10時,東北野戰軍集中火炮360餘門,向錦州城發動猛烈轟擊,爲步兵突擊掃除障礙。11時左右,突擊部隊迅速突入城內,在打退守軍的多次反撲後,繼續向縱深發展。後梯隊及時投入巷戰。15日拂曉,攻城部隊勝利會師,殲滅範漢傑指揮所和第6兵團部。此時,殘餘守軍約1。6萬餘人退守錦州老城,企圖憑堅頑抗。東北野戰軍第7縱隊由南門和城東南角突破,第2縱隊由城西北角突破,並迅速攻克該城,至18時戰鬥結束。
此戰,東北野戰軍傷亡24548人,殲滅國民黨軍10萬餘人,其中俘範漢傑以下官兵8萬餘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和其他軍用物資。解放軍迅速攻佔錦州,使東北戰局急轉直下,對國民黨軍形成了“關門打狗”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