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路受牛卻是對的,那就是恕,境界上差了一點,卻能弘揚起來。
這一理論也讓鄭朗繼承。
不說什麼虛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這時代很難有。
有人說儂智高是民族英雄,暈了,這時代有民族主義嗎?
得拿一些現實的東西出來,讓他們看到想到,才能保障他們的忠心。
對這個周淵不能明白的,聽了有些感動,然後又說道:“鄭公,你什麼時候回朝堂?”
去年問過,今年復問。
因爲從朝堂政局上看,形勢越來越不樂觀。幾人心中皆沒有底,鄭朗不起用,他們就難以重用。
鄭朗說道:“不用擔心。這時候乃是一夜最黑暗的時刻,四更時分,但到了四更時分,天也就快亮了。不用多長時間,一年半足矣。”
“喏,”爲什麼一年半時間足矣,周淵不敢問,但知道鄭朗肯定有所安排。心滿意足地離開鄭州。
無人知道此事。
朝堂上最黑暗時刻到來。
範純仁與呂大防合奏:“豺狼當路,擊逐宜先,奸邪在朝,彈劾敢後?伏見參知政事歐陽修首開邪議,妄引經據,以枉道悅人主,以近利負先帝,欲累濮王以不正之號,將陷陛下於過舉之譏。朝論駭聞,天下失望。政典之所不赦,人神之所共棄。……臣等及修,豈可俱進?言不足用,願從竄責,上不辜陛下之任使,下不廢朝廷之職業,臣等之志足矣。”
韓琦與歐陽修乃是豹狼當路。
所做的事,人神共棄。
臣等不願與此種人一道呆在朝堂之上,若繼續用歐陽修,請將我們黜出朝堂吧。有歐陽修,就沒有俺們範呂,要我們範呂,就不能用歐陽修。
特別是範純仁。
範氏一門,天下無雙。平時在範家吃一點肉糜都讓人驚訝了,你們一家人這麼樸素,怎麼捨得吃一絲肉星的?
其中最佳者乃是範純仁。本來資質就好,又隨鄭朗學習多年,中途偶通信往來,鄭朗對其不斷指撥。一路所來,升遷雖不快,可所過之處,皆有政績,其人又剛直不阿,隱然有當年范仲淹之風采。
名氣雖不及歐陽修,可也不遜色多少。
書上,而且用如此激烈的語氣上書的,對於範純仁來說,是罕有之事,一時風雲失色。
然不報。
再奏:“自古人君之御天下,未嘗不以人心爲本,得之則中才可免危亂,失之則賢智不能保其治安。故曰民猶水也,可以載舟,可以覆舟。人心之得失,可不慎哉?豈有備位大臣,與國同體,希合上意,內營己私,移過於人君,失望於天下?爲臣之惡,孰重於此!···…今不正濮王之禮,則無以慰衆心,不罪首惡之臣,則無以清朝政。”
趙允讓名位要定下來了,不能再拖。
定的是濮王,而不是皇考。爲什麼不定,主要就是兩個宰執希合上意,內營於私。與皇上你無關,雖有這個想法,若是宰執賢,一勸你還是能聽的,但這兩小子乃是惡人,刻意希你的心意,換取榮華富貴,故意讓你背上這個黑鍋。也就是趙曙無錯,之所以犯錯,乃是韓琦與歐陽修蠱惑的。
書上還是不報。
二人再次聯手三奏:“修備位政府,不能以古先哲王致治之術,開廣上意,發號施令,動合人心,使億兆之民,鼓舞神化。希意邀寵,倡爲邪說,違禮llL法,不顧大義,將陷陛下於有過之地,而修方揚揚得志,自以爲忠。及乎近臣集議,禮官討論,遷延經時,大議不決。而又牽合前代衰替之世所行繆跡,以飾奸言,拒塞正論,挾邪罔上,心實不忠。爲臣如此,豈可以參國論哉?琦庇惡遂非,沮抑公議。公亮及概,依違其間,曾不辨正,亦非大臣輔弼之體。伏望聖慈奮然獨斷,將臣等前後章疏,付外施行,庶分邪正,以服天下。”
直接說了歐陽修這幾年來的品行,學問好啊,用些文飾揚揚得志,掩飾其奸言。實際乃是一個大奸臣。韓琦包庇歐陽修,沮抑公議,同樣不是好東西。曾公亮與趙概雖沒有什麼惡行,身爲輔臣,不敢辨正,亦非輔弼大臣之體。
中書整個爛掉了。
按照他們的說法,不但中書幾名大佬全部要黜出去,韓琦要關進大牢,歐陽修更是要砍頭示衆。
皆是一羣渾蛋。
範純仁與呂大防對準了歐陽修,呂誨直接對準韓琦。歐陽修僅是一頭狽,失去了韓琦這匹狼什麼也不是。韓琦纔是禍害之首。上書道,觀韓琦之才,未如霍光,李德裕,丁謂,曹利用,而驕恣之色過之
範鎮僅是引了一次周公,就立即下放。周公,你作夢吧。不但不是周公,而是更壞的四個人,這四人要麼廢過皇上,要麼欺侮過太后,迫害同僚,人神共憤的主。
你才華是不如他們,但你驕恣不法,比他們更過份。
肯定有一點,假如不看文章與他們被後人俺蓋起來纔有的名氣,趙曙朝的韓琦與歐陽修稱爲奸臣過了,但不會比丁謂好上多少。
風雨欲來風滿樓。
就在大家協手同力準備替朝廷剷除“兩大奸臣”之時,中書突然降下手書:“吾聞羣臣議請皇帝封崇濮安懿王,至今未見施行。吾再閱前史,乃知自有故事。濮安懿王、譙國太夫人王氏、襄國太夫人韓氏、仙遊縣君任氏,可令皇帝稱親,仍尊濮安懿王爲濮安懿皇,譙國、襄國、仙遊並稱後。”
大臣聞聽,恍若晴天霹靂,一個個目瞪口呆。難道曹太后腦袋也壞塌不成?趁着過年這段時間,關文也算是鬆乏了繃了很久的神經,偷得幾日放鬆,好好休息了幾日功夫。不過隨着正月十五元宵節將至,關文和李欣還是得回鎮上去。不光是鋪子裡一些事情需要關文拿主意,關文還想着揚兒和悠悠也都大了,鎮上元宵燈會也該帶他們去看看,讓他們高興高興。
理了家中的賬冊,李欣將叫了陳伯和花婆婆來鄭重囑咐了兩句。
花婆婆問李欣道:“我瞧着那些個大戶人家都會在村裡邊兒起莊子什麼的,咱們村兒也有的。
我看咱們這處地方依山傍水的風水很是不錯,主家有沒有想過也找處地方起個莊子?”
李欣愣了下,花婆婆繼續道:“旁的不說,就是悠悠以後大了嫁人,陪嫁田產鋪子什麼的,主家自然是會斟酌,可要是能添個莊子,好歹也有自己一處落腳的地兒。”
李欣琢磨了,覺得花婆婆說的甚有道理。
沈四太太孩子沒了以後瘋魔了,不也是被送到莊子裡去療養了嗎?鄉下地方清靜,空氣也好,李欣起初不想搬去鎮上也是有這個原因。比起鎮上,鄉下的景色開闊多了。
青丫也在一邊兒笑道:“夫人,奴婢覺得花婆婆說得挺對的,起個小莊子,小姐沒出嫁前,老爺和夫人也可以來遊玩。”
李欣摸了摸下巴:“這倒是可行,不過莊子也分好幾種,溫泉莊子,果園莊子,還有便是一般的田產套着的田莊······咱們這邊兒沒溫泉,一般的田產套的田莊,就咱們家名下的,附近周圍也沒地方起莊子。”
李欣想了想道:“好像西南邊兒挨着李家村兒那一片果林子,是沒主兒的?”
花婆婆點頭道:“那片地方確實是沒主兒,不過坡有些陡以前一些娃子喜歡去摘那無主的果子吃,只是後來發生了蹊蹺事兒,村裡人就說那片地方邪門兒,不再讓娃子們去。久而久之的那片兒果林子便閒置起來了。這事兒李家村和荷花村的人都知道。”
李欣略感詫異“我倒是沒怎麼聽說過。”又好奇問道:“什麼蹊蹺的事兒?”
“說是有天兒五個娃子夥在一起相約去打棗子,三個娃子上了樹去勾棗子,兩個娃子就在下邊兒接,本來天氣好好的,忽然就陰雲密佈了起來,緊接着就聽到悶雷聲,過了不久就下了雨。五個娃子本來說想回家又捨不得那棗子,在樹上的三個便接着勾棗子,樹下邊兒的兩個挨着樹幹,藉着枝葉躲雨。”
李欣頓覺不對:下雨天怎麼能躲在樹下呢?
花婆婆接着道:“中間發生了什麼事兒大家也都不清楚,只是後來雨停了以後,幾家大人出來找娃子,才發現那五個娃子,三個在樹上掛着都沒聲氣兒了,下邊兒也斷氣了一個,剩下一個估計是被嚇的從此以後就傻呆呆的了。那天發生的事兒也是後來斷斷續續從他嘴裡說出來的,他說瞧見一道亮光,再往後說,他就說不明白了。”
李欣暗自惋惜,想着這幾個孩子估計是被雷電擊中了。
李欣道:“那後來呢?”
“後來大家就說那四個娃子是被雷給劈死的,他們去那片林子打棗子犯了天神的忌諱。更有那碎嘴的,就說那被雷劈死的人家做了什麼缺德虧心事,報應在了子孫身上。想想那幾家人也真是可憐····…不久後因爲流言蜚語的實在是太讓人苦惱,死了娃子的幾家就舉家搬遷了,剩下的娃子癡呆了的那家人也覺得這是個傷心地跟着也搬走了。流言平息下來以後,大家也都不敢讓孩子去那片果林子,生怕自家孩子也犯了天神忌諱。”
這實在是場悲劇······要是有常識,知道打雷閃電的時候不能躲在大樹底下,興許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也只能說那時候發生的事兒太巧合了。
“那那片果林子,村裡是什麼章程?”
“都不願意碰也沒其他的章程。”陳伯在一邊回道:“花妹子講的那都是好幾十年前的事兒了,這幾十年來,那片果林子就一直長在那兒,果子熟了卻也沒人敢去摘,都是熟透了就掉到地上去慢慢腐爛了。我也去瞧過好些次,只覺得可惜,可讓我去拿,我又不敢……”
“可那塊地總是劃出來了的吧?”
“這就得去問村長了。”花婆婆道,又有些擔心地看向李欣:“夫人該不會是對那處地方感興趣吧?可別啊,那地方我總覺得······有些個邪門兒。”
李欣笑了笑,她當然不信那些傳言。當初挖荷塘大家不也說會得罪荷花神嗎?可這些年下來,也沒見荷花神展開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