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細究景來錯三連

bookmark

洪景來何許人也?李朝實錄唯有一句以做形容,那便是“萬古逆賊”。

時間?1802年,風起雲涌的時代尚未完全展開,勢道政治正在擡頭之中。世界潮流自然已經浩浩蕩蕩,無可抵擋。

在“隱士之國”的朝鮮,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尚在頑固的存活着。鄉里的兩班橫行無忌,魚肉百姓。漢陽的士族爭權奪利,互相傾軋。

至於洪景來,自然是利用各種有利因素,在不斷的發展中最終成功發動了席捲黃海道平安道多地的“兩西大亂”。

但是他起義後連續犯下了三個巨大的戰術錯誤,以至兵敗身死。

以前世淺薄的記憶來說,這三個錯誤都是致命的,完全不分先後。而且其犯錯當時的情況也根本難以理解,很是讓人困惑。

第一是在起義初期,趁着黃海道、平安道的兵力薄弱,且兵馬汰爛的先天有利因素,洪景來發動了猛烈的起義。

短時間之內就攻克了十餘個郡縣,誇張的達到了一日下三郡,三日破七郡的盛況。

人數也很快擴張到二三萬衆,獲得了廣泛的羣衆支持。破產的農民、手工業者、自耕農紛紛響應,甚至連地方上的中人小官吏也投入起義,以謀求改變殘酷的身份等級制度。

當時平安道的最重要一支機動防禦兵力,就是由義兵長徐向所帶領的由兩班家奴、行商人等烏合起來的義兵。

雖然是烏合之衆,但起義軍實際上也沒好到哪裡去。雙方你來我往的幹了幾仗,洪景來到底有幾分本事,把徐向一路碾着跑。

能做平安道義兵長的徐向自然也是有兩把刷子的,被打了兩次,受了教訓,就立刻做起縮頭烏龜來。

二話不說,大索大定江上的大小船隻,固守江上最重要的渡口,漳州口!

起義軍沒有足夠的船隻,只能投入較少的兵力,反覆和官軍搏戰。雙方在大定江上你來我往的,甚至還發生了江上的鳥槍對射。

但在起義軍猛將李在朝的強攻下,漳州口還是告破,徐向戰死。起義軍勢力大漲,羣雄呼應。

值此勝利之刻,洪景來停了!

就立刻放棄一切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停止進兵,開始修養!

不僅將河對岸義州唾手可得的鉅額財富,以及聚集在邊境口岸的龐大米糧、木材、布帛、藥材給白白浪費。還使得逃亡義州的平安道官僚及敗兵獲得了喘息的機會,使他們能夠重整旗鼓。

當然啦,即使重整旗鼓的平安道兵也不過是臭番薯爛鳥蛋一樣的東西,照樣被洪景來摁在地上打。可義州城終究就有人有糧,起義軍失去了奪取義州的時機。

第二呢,更是孟浪。在起義軍建立起了薄弱的基層統治以後,漢陽的巡撫營大軍終於開拔,向平安道和黃海道進軍。

由於官軍實在不得人心,剛出漢陽,官軍的消息就完完全全的透露給了起義軍。

每日裡,官軍行止如何,都在洪景來的掌握中。知己知彼,本應該是百戰不殆的。

可起義軍又出了一個令人無法理解的混招,面對四千漢陽巡撫營官兵和黃海道的約二千地方武裝,總計六千人的大軍。

起義軍只派了二千二百人在安州松林洞迎擊,起先由於官軍不知起義軍的底細,又被起義軍的高昂士氣所恐嚇,居然還真被起義軍原地暴打。

等雙方打了半拉月,你知我深淺,我知你長短之後,戰局急轉直下。

官軍利用人數優勢,發動猛攻,終於將起義軍擊潰。

起義軍這種東西,大家都知道,只能勝不能敗,由於沒有穩固的根據地,一旦敗了那就是萬劫不復的深淵。

而松林洞一戰之後,起義軍便毫無懸念的山崩海倒。當初打地盤多快,如今崩潰就有多快,轉瞬之間就只剩定州一座孤城。

而第三,也和定州城息息相關。進逼到定州的官軍糾集了約八千人的兵力,但是地方戰火紛飛,無力供應。

而平安道諸郡被兵,李朝的統治遭到毀滅的破壞。起義實在太突然,極大部分官吏兵丁都沒逃出來,盡數膏了刀鋒。

沒有基層官吏和地方兩班的配合,李朝在地方上根本無力籌措軍糧物資。甚至需要遙遠的鬆都運送糧食前來助軍,最危急的時侯,官軍只有二十石糧食,甚至不夠一日所需。

這時候兵力尚且有一千八百人以上,且都是親信從義的老兵,居然對城外官軍無糧的情況無動於衷。

不僅不設法截斷和騷擾官軍的糧道,反而將城外遊擊的金士用六百人撤回城內,妄圖依靠城內四個月的糧食與官軍對峙。

官軍之所以稱爲官軍,自然就是因爲他可以肆無忌憚的破壞,且披有合法的政治外衣。

在大肆勒索和幾近於抄家的“勸募”之後,官軍籌集到了數千石糧食,得以展開對定州的長期圍困和強攻。

最終起義軍在洪大守等領導人,接連三個無法理解的昏招之後,徹底失敗。不僅定州城破,起義軍的大部分領導人也都戰死或被處死。

如今的洪景來好一番回憶歷史上那位先輩的故事,不由得唏噓長嘆。

當年那麼大好的形式,居然最後還是沒有掀起巨大的浪花。僅僅是在醞釀的過程中就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胎死腹中。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的遺憾,作爲一場差點席捲李朝北方的大規模起義。從客觀上來說,他強力的打擊了李朝北部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統治,摧毀了很多附加在李朝北方人民頭上的枷鎖。

但接二連三的錯誤決策,以及對兩班大地主的清算不徹底,對小農的扶持不完全,都在起義之初註定了他的未來。

洪景來如今有些迷茫,他現在是新科探花郎,有政治資源,有貴族出身,前途可稱偉大。

可偏偏歷史上這位發動了李朝十九世紀中早期最大的農民起義,掀開了風起雲涌時代的新篇章的人,卻以“萬古逆賊”的身份永留史冊。

鬥爭還是死亡?

抑或是從未設想過的道路?

11.九人蒸汽機小組36.官授堂上副承旨6.出發吉州尋在朝7.嘉慶直呼了不得第一輪交鋒開始9.再遭鐵拳一重擊25.走馬上任無波瀾5.李家宗親頗寒酸19.野店外槍林叢叢28.先從廢妃尋突破4.辛酉大獄牽連廣22.甲第高門盡血沒8.曠野傳道洪先知21.毫無反對之聲浪8.錢囊空空赴義州27.清白人家怎談這32.榮寶齋內談盜寶15.夕陽落幕萬東廟18.攻摧驛站釋官奴14.再見連襟話家常18.半路殺出程咬金12.御門前臣有本奏9.並非全然真好人29.漢陽有使傳信來15.鳴炮升堂理政事3.李伸手圖金礦12.尚沃爲我細籌劃17.盤算時日業已近13.威水廠兩案併發19.急入宮來拜洪妃1.揀選誰家好女兒19.孔尚炫圖窮匕見第一輪交鋒開始8.衆口一致請延後7.漢江口十死無生7.對日貿易體量豐47.無名一張大揭帖31.男人的苦誰都懂31.道光與我神助攻6.二輪競標求礦權7.漢江口十死無生21.禮曹典客司正郎12.迂迴擇議宮莊田6.或可援引衆同年16.不止懈怠還魯莽6.曹允大告老還鄉34.拳腳交加如雨點18.雲裳未嫁閔紫英32.榮寶齋內談盜寶24.如今變法甚輕易22.水營戰船借商人2.天下第一關與官11.偶見漢方中成藥3.鄭日煥憂懼而亡(爲THEBIRD加更)15.聚田莊謀改田制15.夕陽落幕萬東廟44.貞純王大妃薨逝12.御門前臣有本奏34.我與尚沃論財計1.我今穿越入朝鮮28.心中暗籌借洋兵44.鷹山公可資借鑑6.二輪競標求礦權18.且讓貴秭做我姐4.韓家兄弟助鄉鄰42.守得雲開見月明(爲HappyM82加更)25.揀辨飄民甚輕易7.刑場騷亂衆驚慌32.收攏礦丁編行伍13.左右風向忽不定4.不過區區衰草爾18.三足鼎立最安穩6.鮁魚只准京人買4.韓家兄弟助鄉鄰18.解脫煩惱歸家鄉17.吃一塹能長一智20.身隕漢陽終命絕38.綏嬪樸氏不簡單23.漢陽已然有佈置34.我與尚沃論財計10.敲定來年進士科32.世兄意有所指乎28.四野鄉村無人煙42.守得雲開見月明(爲HappyM82加更)10.彩繪天地和春圖5.李家宗親頗寒酸15.聚田莊謀改田制30.原來清宮有巧匠25.閔屯村說金楓皋29.京仁鐵路始通車23.再與趙氏一狀元26.小趙明眼洞時局19.急入宮來拜洪妃11.臣有罪臣有大罪40.趙萬永力排衆議8.教導兵嚴陣以待6.不約而同趨安州24.可會造夾板大船37.德川家齊頗不快8.東闕不幸遭祝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