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撿起一座慶興城

李在朝大概明白洪景來的意思,在看到洪景來揮筆疾書,讓某位貴人趕緊擔任招討大使之後就明白了。

洪景來有十成十的把握能夠驅除韃兵,而洪景來招徠他們也是爲了去會一會韃兵。

一個幾歲開始就住在山中,十幾歲就開弓射箭,捕獵猛虎白豹的敏銳獵手,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緣故。當然他也不會多說,也不會多問。這一點也是洪景來感覺李在朝得用的地方,多幹少說不問。

既然要的是忠心的打手,要那麼多張嘴幹嘛?

所以他抓起百姓來毫無感情,因爲他也知道抓百姓估計也是做雜役充人數。真要打起來,肯定是他們這三十幾個人上陣,輪不上這幫哭的都沒聲兒的百姓。

這麼一來二去,分派佈劃,倒是天黑了。這樣的烏合之衆是絕對不能走夜路的,只要往驛站外那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裡一拉,天亮以後保準四百人一個不剩!爲今之計,只能就地駐紮,於是德明驛站就成了將來“咸鏡南北招討大使”的臨時行營。

吩咐韓驛丞把驛站儲存的糧食拿出來,開大鍋煮粥給抓來的壯丁喝。順便那些不願意捨棄家人的老弱也一道安置在站外,反正大夏天七月裡,根本不用考慮什麼夜冷風大的事情。

只在站內升起篝火,然後用草繩把抓來的四百個壯丁串上手。等一人一大碗厚粥喝下去,起碼之前嚎的死去活來的人都不嚎了。在家未必能吃飽,在這兒起碼一大海碗厚粥。

膽大的本來想着天黑抽空跑,如今想的是哪天要打仗了再跑,誰叫這裡管飯!

膽小的本來就不敢跑,現在阿Q精神爆發,這兒還有粥喝,跑了還要餓肚子,不如就喝着吧。大不了要打的話就去降賊,韃兵肯定也要農奴幹活的,燕京城裡做了正一品大員的朝鮮包衣都是他們的榜樣。

而且圍聚在站外的百姓洪景來也讓鋪兵去煮了粥,只不過這個粥就是清湯寡水喝不飽的了。到是也讓百姓安定下來,甚至有明明家人沒有被抓,只看到此處人多勢衆,還有官員和官兵守護,甚至發粥喝,而自動留下來的百姓。

“崔執掌,你雄武執掌的官印帶着沒有?”

“帶了帶了,這肯定帶了!”崔正基從懷裡掏出一個錦袋,裡面是一方小小的銅印,甚至稱得上迷你,因爲不過區區三釐米長寬,真的很小。沒有獸紐,只有一個銅柄,印文自然就是“雄武執掌”。

“安民告示會寫嗎?”誰叫整個慶興郡只剩下這一個還沒跑掉的地方官,洪景來只能借他的身份安定百姓。

別看如今所有人都以爲洪景來是鹹境道暗行御史,可實際上洪景來真的就是一個陵園郎,有上書的權力,卻沒有發佈告的權力。

“這是小事!閣郎稍等!”崔正基大概是覺得既然已經上了洪景來的賊船,又走不脫。而且洪景來這幫人一看就是很能打,也許還真能免罪甚至立功。

很快,印着那枚三釐米“大印”的告示就貼了出來。大體上就是告知圍攏過來的百姓,不用跑了,官軍就來,明天就去收復慶興云云。

百姓無人識字,但是逃亡的人裡總有些書吏,軍丁是識字的。口口相傳,加上剛剛如狼似虎的抓捕壯丁,到讓百姓確定可能真有官軍要前去迎敵了。

站外百姓總有千把口子,這下算是安定下來。可是自己這個草臺班子還沒搭起來,軍官到是不怕,李在朝他們完全控制得住區區四百百姓,可是旗幟、金鼓、戰馬、車輛、糧秣等等等等,那真是一概俱無。

看着又恢復步履蹣跚,老眼昏花狀態的韓確韓驛丞,洪景來只能從他那裡打秋風了。

“韓驛丞,站內還有多少糧食啊?有沒有旗鼓?驛馬還有幾匹?”露出魔鬼般微笑的洪景來看的韓確直發毛。

韓確很想說我真的一滴都沒有了!求求了!求求了!

可惜洪景來的微笑實在讓人害怕,韓確不敢隱瞞。

“米麥豆子還有四十多石,旗鼓是沒有的。德明不是大站,驛馬一共只有十六匹,最好的四匹剛剛被您派出去了,剩下的您也都看在眼裡。”

“兵器呢?有沒有鳥槍?有沒有弓箭?”

“就十幾支長槍,腰刀都沒有一柄,弓到是有一張,但是弦早就鬆了。”

洪景來心內啞然一笑,真是自己孟浪了,這不過是一個驛站,怎麼可能有什麼武備。

“有沒有紅布?起碼弄一幅紅布來,行不行?”

“下官想想辦法。”

現在就是洪景來即使帶了錢也買不着東西,有錢無處使。不然錢掏出來,旗幟買不到?鑼鼓買不到?牛馬買不到?還不是慶興全郡大潰,根本買不到了嘛。

熬了一夜,把事情捋順,這隻“義軍”就上路了。

韓確騎着一匹老馬,揹着一個不知道哪裡弄來的銅鑼,鐺鐺一敲,倒也算是一個響兒。

崔正基也很聽話,坐在隊伍後面拉着驛站裡全部糧食的大車上,好好做他的後勤官。

至於那幅可能是從某個被面上拆下來的紅布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帥”字,交給李在朝扛着,這就是大軍的旗牌官啦。

還別說,像那麼一回事兒!

除了隊伍的“兵”們還都捆着手,拖拖拉拉,隊伍後面跟着上千扶老攜幼的百姓之外。

這也導致了原本只要三個小時就能走到的慶興郡城,足足走到中午纔算到。

眼前的慶興真的就是一座小小的土城,很符合洪景來的預想。城門洞開,無有人聲。城上也沒有任何一個武備,連風聲都沒有,就是寂靜。

派了幾個人進去查看,全城空無一人,官衙裡除了一片狼藉之外,也是一樣。街面上丟棄了不少亂七八糟的傢伙事兒,大家跑的真的很匆忙。

四千口子的邊境郡城,居然這般模樣,真不知道內地的那些城池,會是什麼景象。難怪將來東學起義,幾十個人也能打下官廳。

得了,進城把慶興“撿”起來吧!

31.男人的苦誰都懂23.竟有神仙來助我26.驟然發難夜混戰19.身在局中卻無力11.九人蒸汽機小組13.磨坊產業大升級11.亂局中似有良機1.我今穿越入朝鮮29.五峰山火併六孫24.狀元探花齊做賊36.營外南面起煙塵6.曹允大告老還鄉20.對半入股做生意24.尚沃願做爛好人7.不意前三之人選27.百十條只爲練手10.殿上爭鋒憑口舌2.滿院飄香一百兩24.忠君死國閔令監11.山戶生活不容易9.京商團夕陽落幕24.戶牌雖失事卻濟9.並非全然真好人1.禧著演說鹿兒島10.江原一道盡慘白39.平山之事行跡露24.無本生意最好做25.揀辨飄民甚輕易28.前路艱難孤身行24.無本生意最好做32.收攏礦丁編行伍9.昌德宮毀於一旦8.萬折必東思皇明48.此功當賞錢一枚18.坐觀鬥米三百錢15.夕陽落幕萬東廟33.大同世界奇妙遊30.宣惠廳常平僉正47.無名一張大揭帖30.原來清宮有巧匠37.德川家齊頗不快28.布衣上而交天子21.只需請來今帝師8.一場造化在眼前25.漫長一日琢磨度17.樸臺青眼委冬差17.吃一塹能長一智26.檢看大船驚一場13.萬古逆賊洪景來19.雄武真有義士守20.繼位禮成大業定11.偶見漢方中成藥8.萬折必東思皇明33.沈西平舉郡來投41.金在昌用力一擊14.還要振奮思前路7.鐘匠說打發條簧5.若問武藝有故人30.難得一見李書久18.何言火繩勝燧發12.迂迴擇議宮莊田27.百十條只爲練手14.大災之年豐收年2.洪妙妊一語得中14.四處林林請託來2.黨內意見歸一致4.何必定要服六孫13.鄭進煥乾坤一擲15.初面孽生金平淳14.卻把桔梗做山參21.只需請來今帝師1.禧著演說鹿兒島16.結親王室以緩和5.漢陽喚京亦如何3.鮁魚有利十六倍8.曠野傳道洪先知1.揀選誰家好女兒6.曹允大告老還鄉10.先王御真付一炬13.黃海苦旱民難存3.鄭日煥憂懼而亡(爲THEBIRD加更)9.園中鬆植修剪來11.亂局中似有良機34.裹挾民壯謀瑞興24.如今變法甚輕易19.野店外槍林叢叢9.李氏如願得中標21.只需請來今帝師4.感慨家中有好手14.卻把桔梗做山參7.刑場騷亂衆驚慌28.古邑誠然真大勝40.仰借吟誦脫身成7.今日一步何對錯17.天欲亡我訓練營7.有司衙門大比責10.延攬吉州契兄弟17.吃一塹能長一智10.所謂繼統不繼嗣20.舍科夫喚我親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