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咱們景來到東萊

bookmark

吩咐韓三石找來一杆小秤,細細的給那位金主簿稱上了二百兩銀子。

其他的人洪景來勾搭不上,但是這位和閔景爀有一段年誼的金主簿洪景來還是準備多走動走動的。畢竟吏曹文選司,就憑這個部門,那就值得大力深交。

足足稱了二百十兩纔算完,既然是送人,總不能短了人家的。這些銀子不知道改鑄過多少次,指不定已經往裡面兌了多少鉛,不足額送人就很過分了。

“五石!”把銀子包好,和韓五石說明了地址,寫了一封回帖,上面只寫“二百賢人”。

“送完就回來,如果人家叫你帶回信你就多等一會兒!”

“對了,外頭有人遞了一封信進來,說是去了平京的崔老爺送來的。”韓五石還兼職給洪景來做門房,所以也收發信件。

崔正基應該是到任了,平京監營坐營主簿,雖然聽說是個肥差,但是要孝敬的人也多,過來伸手的人也多。

他信裡還說了不少可笑的事情,以前倭亂,八道盡喪,國家沒有糧餉支援南部全羅道慶尚道的水軍活動。等到李如鬆幫助朝鮮攻克平京,就算是有一道的根基了。

於是平京監營被命令向南方的全羅道左右水營,還有慶尚道水軍都萬戶府供應軍糧米。

這在戰爭時期屬於無可奈何的舉措,因爲李朝政府只有這麼一塊地盤了。結果後來倭寇都退兵了,八道都光復了,平京監營還要協餉。

起先是南部久經戰火,根本無力供應,這是真的,也就算了。結果這都二百年過去了,還是這個理由,那就開玩笑了。

這也導致崔正基去接手的時候,前任和他交接有一萬多的虧空!

人家也很光棍,反正就是虧空了,你有本事就查辦我,沒本事就交接。崔正基氣的想打人,結果一問,人家這虧空就是故意的。這位是潘南樸氏的同鄉,上頭有人,愛咋咋地。

只能把這口氣嚥下去,先把帳做平了,再慢慢設法彌補虧空。

這個官兒真的是到任了才知道錢多事也多,除開協餉全羅慶尚水軍,還要支應平京地方官府的日常辦公開銷,平京地方官兵的糧餉,維護平京的行宮和驛站。

最後就是問洪景來再借一千兩,等弄着錢就還給他。

官老爺看着威風,難過的地方還是不少!

…………

這些事情處理完,該辭別的辭別了,改交往的也交往了。連宮內的“姐姐們”也都聯繫上,各自送了些土儀特產,把姐弟名分定下。

雖然人家尚宮娘娘不能出來和洪景來見面,但是傳遞消息還是很輕鬆的,以後宮裡有個大事小情,洪景來就不會兩眼一抹黑了。

如此這般,打包好了行禮,契兄弟裡的老三李濟初過來跟着洪景來聽吩咐,或者說李在朝感覺他們老三跟着洪景來也能混個一官半職。

韓家兄弟照樣跟上,其餘人等就不用了。帶多了也沒必要,他這個判官說是要巡海,但是水軍在慶尚右道水軍都萬戶麾下,不打仗人家根本不鳥你。

至於備倭,富山浦是有“恆居倭”(就是定居)數百上千人,但是這些人自己管自己,日本的對馬府中藩還在此特派了一個代官。

人家大事小情基本都自己內部解決,只有每年納年貢米的時候纔會主動和李朝官府接觸。

平時和他們打交道的都是萊商的商人,以及富山浦當地的百姓。人家也主要是過來做生意的,德川幕府閉關鎖國的政策,不允許這些人在外邊兒生事。

洪景來這趟官,就是去了解了解情況。反正也沒有收稅權,說起來好聽的很,是個判官,實際上也就是個點頭老爺。

不過有一個好,這個官不駐東萊府,駐富山浦,雖然有上司,但實際上等於沒有。

全富山浦,洪景來最大!

這一點最讓洪景來滿意,畢竟不是各個上官都像閔廷爀那樣好相處,要是碰上個不好相與的,隨便什麼都指手畫腳,頤指氣使,那天天和吃蒼蠅一樣難受。

而且沒有收稅權,就沒有向上級解遞年貢的責任,無責一身輕,還能拿俸祿。

雖然分駐富山浦,但實際上能管整個慶尚外海的幾十個浦的巡海備倭事宜。劃條船出去,一月兩月不回衙都沒事。

問就是我巡海去了!

現在日韓擱那裡爭的竹島(獨島),距離鬱陵就有一百公里,隨便轉一圈島,可不就要十天半個月嘛。

而且更完美的是,這個當口兒,東萊府使暫缺,本來是早就該有人補上去的,可最近不是趙鎮寬和金祖淳在表演“三挽留”嘛。

吏曹判書這個職位沒有確定下來,東萊府使這樣一個要職怎麼可能確定下來呢?

那可是日朝如果發生戰爭,第一個就要吃槍子的東萊府啊!怎麼着也要找一個“鹹明吏理,通曉兵革”的幹員吧。

等挑好人選,洪景來早漂了,大不了四百兩銀子土儀奉上,再去漂嘛。

至於慶尚右道水軍都萬戶,名叫李尚憲,很難得,姓李。

沒猜錯,全溪李氏,王族宗室!

不過這位跟今上大王的血緣關係已經疏遠的很了,論理都不在五服以內。只不過確實是李氏宗親罷了。

爲人耿介,說白了就是不會來事兒,不然頭頂着大大的宗親,至於在慶尚道喝苦鹹水嘛。

按照閔廷爀的話就是,你給他節禮他也會收,但除此之外就不會和你有任何瓜葛了。

他也不會來管你,也不想你去煩他!

說難聽一點就是庸吏一個,雖然不懶政,但也沒作爲。糊裱匠都稱不上,就是個混子。

不用和他認真打什麼交道,以禮相待即可。真要是打仗了,也不用指望這位李萬戶能拒敵於國門之外。

最後就是慶尚道暗行御史,巧了,是閔景爀的同年。閔景爀已經親筆寫了一封信,只要遇着交給這位,保證三年內不會找茬生事。

這官倒也做的痛快!

總之一句話,東萊府,咱們洪景來到了!

33.大同世界奇妙遊34.露西亞試圖南下38.一字避諱生煩惱1.爭相投效門下犬9.再遭鐵拳一重擊29.五峰山火併六孫23.竟有神仙來助我33.天下第一好生意27.特命使日製述官41.大監戲言願通榜31.怎爲周氏定罪名33.東南萬里波濤涌17.暗忖已身患風寒19.當年善緣結善果30.萬古逆賊洪景來25.鳳凰巡檢有女兒6.再逢禧著去對馬44.鷹山公可資借鑑36.營外南面起煙塵31.過往從無新生意10.華陽萬人疏驚世34.拳腳交加如雨點23.廣開土王大碑拓4.偏生前月興教案46.扶持新辦造船場10.華陽萬人疏驚世19.巧遇故人有眉目7.先生教我莫輕動26.添頭搭腳合六百4.不過區區衰草爾13.鄭進煥乾坤一擲10.訓練營至大同江42.菱刈金山可續命22.漢陽大人尚麻木3.鄭日煥憂懼而亡(爲THEBIRD加更)27.漢陽喪鐘已敲響6.或可援引衆同年19.身在局中卻無力17.暗忖已身患風寒12.薩摩雖大卻窮困50.東洋市場尚可爲12.驚聞常明褫爵祿8.萬折必東思皇明9.再遭鐵拳一重擊17.一步千鈞行難重47.下臣萬不敢受書15.終究再世何爲人21.李尚憲剋期會師25.揀辨飄民甚輕易37.沈煥改判敦寧府21.苛暴催人化做鬼2.先行發現多砂金20.對半入股做生意3.高麗沙俄恰鄰居12.方面兼顧不遺漏10.敲定來年進士科25.至親骨肉五百兩26.添頭搭腳合六百7.有司衙門大比責29.洪妃傳遞密信來24.堪稱潤物細無聲23.可獻韃酋於宗廟43.一力破開漢陽霧17.盤算時日業已近21.所謂臉面價十兩33.是反其道而行之18.攻摧驛站釋官奴21.禮曹典客司正郎5.趙萬永不可小覷30.今上大王稱善之21.只需請來今帝師1.宮內家中齊有喜44.貞純王大妃薨逝13.豆板倭銀新出爐39.金錢至此不足惜32.王上在讀海東紀11.誰叫小說掙錢多19.也有人情留燕京34.堂堂正正用陽謀22.昌慶宮外進士科28.古邑誠然真大勝31.一語能得天子心30.借清使整頓市容33.本官奉命發餉俸18.解脫煩惱歸家鄉11.臣有罪臣有大罪31.細究景來錯三連35.幕府尚有有識士12.對半來投小聰明15.竟爲盜賊所欺騙8.漳州口似可輕取32.爲鄭神師所裹挾21.各自懷揣精明意1.揀選誰家好女兒42.菱刈金山可續命31.日本招待頗豐盛27.特命使日製述官17.幕後操縱坑純王14.公開對立無可救12.開足馬力磨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