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本國王立嗣君(爲柳初九加更)

bookmark

(嗯,又有了萬賞。)

馬上過年了,居然還有勤勤懇懇工作的官員,向遠在邊疆的東萊府發送公文。

洪景來不由得老臉一紅,漢陽中央的官員還在上班,自己居然放寒假了。瞧人家多麼的實心任事,爲國分憂嗷。

兵曹發文來,這應該是個慣例。因爲日本也是農耕文明,就算是九州的倭寇,那也要秋天收完了家裡的水稻,才操船揚帆前來襲擊全羅道和慶尚道的沿岸。

作爲備倭判官,每年秋冬季節號召在籍軍丁良丁操練,防備可能存在的倭寇侵襲,在一百多年前很重要。不過如今嘛,早就沒人做了。

倒是禮曹發文來幹嘛?

東萊這麼一個窮鄉僻壤,吹海風的小郡,還有禮儀教化的事情?勞煩漢陽的朝廷中央親自發文過來督促?

檢看了一下公文的封袋是否完整,洪景來取過一柄小小的裁紙刀。細細的勾破封口,然後把封袋劃開,取出公文。

展開一看,字數倒是不太多,一共也就兩份。

兵曹的文書上是要求他去檢查慶尚道右水營的出洋戰船如何情況,兵員是否齊整。以及在冊的板屋大船,英字號大銃能否使用。

禮曹的文書更簡單,只有幾句話,不過消息量很大。

日本國王立嗣君!

簡而言之就是江戶幕府徵夷大將軍德川家齊已經決定冊立嗣君,他們自然是不叫太子的。

按照公文上的說法,日本國王源家齊將在明年的三月正一日日上,爲他的兒子源某舉辦元服以及任官典禮。

半年前,也就是洪景來還在和舍科夫演戲的時候,德川幕府就已經指派對馬府中藩向朝鮮朝廷知會此事,並傳遞了國書。

朝鮮和日本作爲友好鄰邦,日方通知朝鮮的意思就是我要立太子了,你們派個人過來,做個見證,以後他就是日本國王了!

所以禮曹指派洪景來在東萊,勾選身家清白,忠悃王事,派譜源流清晰,且日語精熟的中人子弟六名,擔任對日通信使團的通事。明年一月中旬,隨同使團一道去往江戶。

“日本國王是哪個啊?閣郎。”韓五石蹲在地上,仰着頭。

“源家齊,日本國的徵夷大將軍。”

“怎麼將軍還能叫國王?”

“不是國王,勝似國王!說了你也不懂!”洪景來張了張嘴,剛想賣弄一番,但想想韓五石又不是趙萬永這樣的知識分子,對牛彈琴。

“去請萊商柳大房明日過來,讓他指六個日語精熟的老實行商出來。”

“又要坐船去日本?”一直蒙着頭烤火的李濟初突然渾身一抖,小臉發白。

“不去,咱們又不是使臣,又不是通事,去什麼去。”

“不去就好,不去就好……”三個暈船,吐的死去活來,兩腳發軟的男人異口同聲。

“拿我的天鵝大氅來!咱們去一趟右水營。”白了一眼三個旱鴨子,朝廷下公文,洪景來總不能拖着不辦吧。

好在右水營就在富山浦出城四五里的一處港灣內,也不甚遠。就算走路去,也用不了一個小時。何況幾個人有馬代步。

朝鮮是東亞文明體系內的一員,臨戰時洪景來可以以從五品文官的身份指揮正四品的水軍萬戶,四品武官甚至可能要跪在洪景來面前聽令。

但是平時,這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兩個衙門。文官是不允許插手官軍內部的大小事宜的,水營的萬戶是誰文官說了算,水營裡面的事就是萬戶說了算。

人家連造船修船都是內部的船工在做,除了糧餉軍資需要朝廷文官來協濟,平素還真不想理那些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的文官。

更何況如今這位水軍萬戶李尚憲大人還是王族!

想來這位應該也收到了兵曹公文,知道朝廷要派遣對日通信使團,需要當初在倭亂時給日本水軍展現過優勢的板屋大船給使團護航。

原本想的營門前通報,官兵阻攔上差,堅守紀律的小說情節一概沒有發生。

慶尚道右水營根本沒有圍牆!沒有壕溝!沒有箭塔!

是個菜市場!

“我就說他們哪裡是當兵的嘛,還不都是和萊商一同做生意了。”韓五石也不知從哪裡扯了一塊布,當圍巾使。

“軍紀居然如此渙散……”洪景來不是質問,而是感嘆。

雖然早就有所認識,但沒想到李朝一直相對重視的水軍居然都已經變成了這副模樣。

不過李尚憲好歹是個武官,知道些條例,在集鎮的街口還有四個拿着刀牌的士兵在站街!

人家看到洪景來的大帽就迎了上來,等問清楚是東萊判官奉命來檢視大船之後,很是小心翼翼的把洪景來一行人引入水軍衙門。

一路上,這個右水營鎮,姑且這麼叫他吧,還真是繁榮。不僅有萊商的店鋪,還有鬆商和京商的店鋪,本地人的店鋪也有。街道雖然顯得雜亂,但是很有生活氣息。

這些水兵也有很多是子承父業,當兵吃餉,而且還不用納稅,雖然沒有田地,但可以出洋做生意,也不會餓着。

等一路進衙門,門口圍着不少婦孺,挺熱鬧的模樣。

“怎麼這麼多老幼在衙門口?”洪景來隨意的問那個領路的水兵。

“稟報大人,今天發餉啊!”那個兵喜滋滋的。

發餉?

不可能啊!

洪景來回頭看了眼韓五石,他昨天在東萊府城看得清楚。李尚憲只領了十包米,怎麼可能有糧食來發餉呢?

進了衙門,穿過前堂,水兵們正在排隊領取用草袋分裝的大米。洪景來瞥了一眼,米不算好,但也沒有摻砂石,大概是普通的陳米。

進了後堂花廳,李尚憲站出來到廳門口迎接。他畢竟是王族,雖然關係很遠,還是個武官,但能門口相迎也算懂規矩了。

兩個人見禮,李尚憲把洪景來迎進屋內,洪景來把兵曹的公文出示,說明來意,要檢看右水營的板屋大船和英字大銃。

李尚憲略看了看公文,把自己收到的公文拿出來覈對文目。洪景來等的無聊,隨意地打量了一眼屋內,書案上有個函。

慶尚道右水營萬戶李移文平安道平京監營坐營主簿崔!

31.一語能得天子心13.左右風向忽不定26.唯獨百姓不能食13.磨坊產業大升級23.清欠虧空真能吏30.難得一見李書久31.過往從無新生意34.如此一部豆漿機56.寸步難行真無力25.旅途困頓摧人折9.大索漢陽城內外21.八大胡同找樂子20.繼位禮成大業定22.水營戰船借商人44.鷹山公可資借鑑33.是反其道而行之14.大災之年豐收年13.金斗吉精明會算28.坐館成均好出路1.禧著演說鹿兒島32.尚沃解來四十萬32.一言顛倒黑白間17.鍊鐵亦有萬般難18.洪景來暫充大使10.時代已變望周知4.教旨明發天下驚29.五峰山火併六孫45.遣歐少年留學團10.口蘑一斤同白銀16.大事臨頭終決意20.繼位禮成大業定4.年輕人還需努力1.家鄉鐵山煤鐵全6.洪大守再回漢陽23.東西兩廂難聯絡12.開足馬力磨細面4.教旨明發天下驚2.可願文資轉武資12.世有如意天寶丸18.雲裳未嫁閔紫英12.對半來投小聰明38.三輪火銃全軍潰16.通盤清算殺千人48.自大狂遇小肚腸15.終究再世何爲人50.趙大府明斷堂審22.僱得韃兵做好戲47.下臣萬不敢受書27.羅禪國先使一步37.沈煥改判敦寧府39.金錢至此不足惜18.雲裳未嫁閔紫英17.盤算時日業已近27.似有波濤再興事23.清欠虧空真能吏24.樸臺插手賑災事29.我爲宗親不修學29.思慮前行第一步13.論理你我是叔侄5.恢復鄉校選儒官31.怎爲周氏定罪名28.命做夷船三十條12.方面兼顧不遺漏33.沈西平舉郡來投19.孔尚炫圖窮匕見12.方面兼顧不遺漏4.韓家兄弟助鄉鄰21.毫無反對之聲浪30.難得一見李書久33.是反其道而行之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17.永平地龍大翻身3.夜中有人求請來28.先從廢妃尋突破33.大同世界奇妙遊1.禧著演說鹿兒島19.身在局中卻無力13.論理你我是叔侄11.燕行之路不輕鬆8.錢囊空空赴義州4.不過區區衰草爾34.如此一部豆漿機19.林尚沃居中斡旋9.原來小趙亦國戚6.二輪競標求礦權19.舍科夫率兵來援14.卻把桔梗做山參37.德川家齊頗不快23.再與趙氏一狀元10.華陽萬人疏驚世27.特命使日製述官14.四處林林請託來10.協查綁架勒索案22.漢陽大人尚麻木12.尚沃爲我細籌劃11.不做清官做循吏15.竟爲盜賊所欺騙21.一場謀劃似成空1.行前先舉韓三石3.高麗沙俄恰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