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因地制宜善民力

bookmark

洪景來也是說的興起,倒也不在意那中年人坐到自己的身邊。

“譬如這武藏一國,得天獨厚,水網交匯,地平八闊,稻麥相宜。請問什麼適合發展呢?”

“這………”

“哈哈哈哈,那我更簡單一些問,武州盛產的是什麼?”

“大米、麥、生絲、柴火!”

“很好,且先記下,我們再來看江戶需要什麼。”洪景來正在狀態。

“譬如砂糖!全部乃是從長崎以及薩摩島津氏進口,貨少且貴。但是即使昂貴,在江戶仍舊供不應求。”

“這老夫也知道,砂糖俏貨,四方爭購。”因爲說的是這中年人親眼所見的東西,自然能夠引起這人的共鳴。

“那若果幕府也有糖呢?”

“何來!”喜色毫不遮掩,那人就差握着洪景來的手了。

“我們再回到武州的物產上來,除去不可食用的生絲,其他的物產,正好可以製作米糖!”

“米糖(米飴)?”

所謂的米糖自然就是用米制作的糖,這不需要太多的解釋。

武藏國或者說整個幕府直領的關東大平原,在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土地開發以及水利治理之後,已經成爲富有盛名的稻米產區。

這就成爲發展米糖業的先決條件,同時種植大麥,又擁有無邊無沿的蘆葦蕩作爲燃料來源,真是得天獨厚的條件。

這年頭就算是林業資源豐富的日本也出現了燃料不足的問題,尤其是江戶這種大都市,周圍的土地開發殆盡,十幾公里見不到一片林子。你就是想砍柴來燒都不行,沒有!

不太經燒,但是生長迅速,又極爲繁盛的蘆葦這時候真就是不無小補了。

把大米上鍋蒸熟,這一步簡單,蒸米飯誰不會啊。次後開鍋,觀察大米的情況。米飯膨脹度適中,沒有太多的鍋巴的情況下,開始攪拌。

在攪拌的過程中反覆增加冷水和熱水,使得米飯粒粒分明,不粘結。

這時候加入一定量的發芽大麥磨成的粉,作爲促進發酵的添加劑。

不停的攪拌,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超過一小時,使之充分融合。最後蓋上鍋蓋,用溼布蓋住,靜置一日夜。

發酵大致完成,開鍋,將已經充滿糖的液體水取出。飯也不能放過,需要壓榨一遍。把水都榨出來,這可都是米糖的來源。

這個剩下來的飯,雖然發酵了一夜,但是又沒有壞,滋味肯定不行了,飯粒也碎了。可他還是飯啊。正好拿去給僱工們當伙食,一點兒不浪費。

就算拿去當乾飯賣,也有的是人搶着買。只要便宜一點,飯總歸比吃地瓜香!這年頭糟踐糧食那可是要遭天打雷劈的,餿飯都有人吃,何況是蒸米糖剩下來的飯?

而那些水上鍋開火,不停的攪拌,煮四個小時之後,就會形成和蜂蜜一樣的米糖。

香甜似蜜,醇厚勝糖!

重點是,米一點兒不浪費!蒸出來的飯照吃不誤,還能出產大量的糖。

僅此一項就能活民數千戶,爲幕府每年增收超過五萬兩的現金。

等於武藏一國的所有農村農業農民問題全部解決,封建統治必然大爲穩固。既安定廣大鄉村,又繁榮市場。

“哎呀,先生之大才,勝我十倍百倍,只可惜非我國人,惜哉甚哉!”

那中年男子竟然聽的熱淚盈眶,緊緊的抓着洪景來的手,說話都有些語無倫次了。

“談不上談不上,不過是歷任地方,久見生民疾苦,日常思之而已。”

“那別處呢?他國百姓如何呢?”急迫之情,溢於言表。

“閣下着相了,以鄙人一己之力,哪裡能救天下之百姓?”

“欸………是老夫孟浪了!”

“因地制宜,善用民力!這八個字贈與閣下!”

那中年男子慢慢鬆開洪景來的手,往後退了三步,跪在榻榻米上,恭恭敬敬的向洪景來行了一個大禮。

“我今日既然受閣下這一拜,那也不保留什麼了。”

“貴國曆年來輸入洋貨,除享保左近五十年以紅銅輸出不致金銀流出外,金銀日益流出,據估算總值不下黃金一千萬兩吧。”

“此事白石公(新井白石)早有預見,幕府多次下令禁止貴貨流出,然無可阻擋。”

“教民稼穡之外,亦當出產可輸出於外之物。譬如荷蘭,據在下所知,去年一年便自清國購買茶葉二十萬斤,且猶自稱不足。”

“茶葉嗎?”

“貴國茶葉栽培亦久,且種茶佔山地,不佔良田,百姓熟練。”

“其實生絲亦是如此,不過貴國所產之生絲,雖然數量不小,但品質稍差,遠遜於清國所產。既不如第一等南潯湖絲,亦遜於第二等杭嘉麻黃絲,僅與三等粗絲差相彷彿。”

“這般嗎………”

其實這時候以中國爲代表的東亞特產,茶葉、生絲、瓷器、棉布等貨物,尚且還有一定的競爭力,再過約八十年到一百年,就基本集體完蛋了。

歷史教科書上那段大英帝國的紡織業繁榮是踩着三百萬印度紡織工人的白骨而誕生的,可不是什麼假話。

工業葛名最先展開的紡織行業,大大的搶佔了世界的紡織物市場。機器生產的工業方式遠勝於手工業家庭紡織的小戶經營模式,既能保證一定的質量,又能極大地提高效率。想不超出都難。

隨後印度阿薩姆、斯里蘭卡(錫蘭)等地的茶葉種植園發展,英國人直接在當地加大對茶葉產業的投資,制定了細化的標準,隨即逐步接管了東亞的茶葉出口。

歐洲本土的制瓷業又逐步的建立和發展起來,不再完全依賴於東亞的瓷器進口。

生絲嘛也就不提了,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日本生絲業的發展。

這是一個西進東退的年代,但是也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年代!

“先生所言,老夫勘行之後,便會代爲上奏御様!”

“不知閣下是?”

“在下村上因幡守島之丞!”

“這位可是三千石幕府大身旗本,源出清和源氏滿快流,代代相傳的天下名門。”間宮倫宗也幫着介紹。

“閣下既有布衣之上的身份,想必在幕府有所任職吧。”

“忝任幕府御勘定方,武藏國普請奉行!”

嚯!

25.慶興大捷奏凱功24.樸臺插手賑災事6.議政府學習行走32.洪大爾來何其遲14.卻把桔梗做山參16.撿起一座慶興城22.行前淘換京銀錢24.可會造夾板大船17.天平一朝換傾倒25.惠慶宮惠嬪洪氏1.各有職守定大局7.刑場騷亂衆驚慌33.是反其道而行之8.怎苦我一郡百姓15.大明恩情說不完3.金益淳不戰而降33.天下第一好生意6.出發吉州尋在朝14.還是合作免紛爭24.樸臺插手賑災事32.走馬上任常平司20.雲川裡決戰開場21.外軍入城止兵戈24.樸臺插手賑災事22.昌慶宮外進士科1.禧著演說鹿兒島20.君父神宗顯皇帝45.調虎離山拆僻派18.洪景來暫充大使10.先王御真付一炬10.李朝漂民來坊津18.半路殺出程咬金44.英吉利不好相與11.神話一夕即破滅2.李玜問我年何歲4.年輕人還需努力12.發展眼光看問題28.前路艱難孤身行13.豆板倭銀新出爐20.泮宮舉發大事件15.聚田莊謀改田制22.搖身一變全州金33.黃帶子欺上門來13.萬古逆賊洪景來20.對半入股做生意10.江原一道盡慘白12.金芝淳三路進兵23.半推半就入廂房25.退而其次巡防艦21.日本國王立嗣君(爲柳初九加更)18.敵來我往爭勝機32.尚沃解來四十萬46.語激村上島之丞6.韓三石一語中的4.辛酉大獄牽連廣18.異變陡生宮門外27.王師飛檄復南北28.恰有文學清華缺11.神話一夕即破滅25.揀辨飄民甚輕易24.義理二字勢如山25.何策可使民知法18.洪景來暫充大使21.只需請來今帝師25.四方同慶祝大婚46.語激村上島之丞17.幕後操縱坑純王36.官授堂上副承旨18.半路殺出程咬金13.論理你我是叔侄3.金益淳不戰而降42.一身輕鬆反家鄉18.在下調所右衛門11.軍心正是可用時27.孃舅猛打老岳父6.黎民士庶皆可應15.竟爲盜賊所欺騙16.結親王室以緩和21.八大胡同找樂子20.趙萬永千里來投8.天字第一號欽案4.年輕人還需努力13.鄉班實在意難平7.漢江口十死無生39.平山之事行跡露11.九人蒸汽機小組15.初面孽生金平淳18.殿上因紙起爭鬥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1.行前先舉韓三石31.修羅場裡有活人2.天下何處不吃人46.語激村上島之丞50.趙大府明斷堂審12.世有如意天寶丸24.洪景來好事將近6.拯天救命大神師9.安州城不戰自潰12.平靜下暗流激涌34.堂堂正正用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