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百十條只爲練手

歷史上洪景來起兵時兵力大約有二千人,根據後來官軍繳獲的起義軍賬簿來看,起義之初,義軍便擁有槍炮二百一十門。

這個數據是很模糊的,如果是大炮二百一十門,那洪景來早打下漢陽了,不至於被困定州,兵敗身死。這個數量應該是極少數的輕型火炮,加上大多數的火槍構成。

炮的話,大概也就是那種清軍也大量裝備的劈山炮。最輕的幾十斤,重的有三五百斤,這玩意兒移動方便,適合跟着大軍快速移動轉進。又能夠給步兵相當的火力支援,使得官軍在對陣之前就有遠程優勢。

大致上和大萌那會子的虎蹲炮一個思路,打霰彈。小的一次十幾枚鉛子,大的一次可以一兩斤上百發鉛子。據說遠的能打兩千米,但洪景來感覺和一炮過去糜爛十里是一個意思。一二百米,二三百米的距離上對着步兵集羣來上那麼一下子,纔有效用。

對於工事要塞和裝備稍微嚴整一點的盾車效果都不大,聽個響的那種。再過幾十年,基本就會被淘汰。

至於李朝的大炮實物,那倒是有不少,美國博物館裡就有,有大有小。怎麼說呢,尚未脫離那種泥模鑄炮的階段,大小規制不嚴整,炮彈裝藥也各有不同。

遠不如眼前的火槍來的靠譜。

鳥槍的話,就十分符合當時清國整體社會上槍支極度氾濫的現狀,那種用草繩把槍管系在木座上的簡便鳥槍,在部分地區甚至是家家戶戶人手一支。

以至於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甚至記載有普通的僕役手持鳥槍出門打野鴨子的事,這鳥槍還是僕役自己有的。價格據說低廉到一支只要三兩不到。

後來林.李二人一路攻打到天津靜海,好傢伙,被人組織當地打鴨子的獵戶用“鴨排”給打了回去。一則是林李的北伐軍到了強弩之末,二來是即使天子腳下民間也一樣保存有大量火槍,可以短時間內快速成軍。

而朝鮮這邊雖然有以前三韓之地,白衣騎射的傳統,但是如今也專習鳥槍,以至於清俄雅克薩尼布楚之戰還徵調上百名朝鮮鳥槍手從軍。薩爾滸之戰時,大萌也大規模徵調朝鮮鳥槍手從軍。

整個社會對於鳥槍的習以爲常,以及基層的龐大鳥槍保有量,使得鳥槍成爲了一種極易獲取且操作簡易的武器。

往後了說,三元里人民反英大起義,以及李朝本身的東學黨大起義,民衆們手中都有大量的鳥槍。而且在民衆手裡,這鳥槍就真特麼的好使。

官軍拿着一樣的鳥槍打不過外敵,民衆拿着這鳥槍偏生還敢和外敵幹一仗,不僅打了,還能弄死幾個外敵。

揭過這章!

鳥槍不提,反倒是可用的弓在洪景來起義初期數量相對很少,只有區區百張,且每張弓配屬的弓箭不超過二百支。

當然戰馬就更加不易得了,整個義軍從上到下只得十匹清馬!

起義軍的主力武備仍舊以冷兵器爲主,但也有十分之一以上的士兵裝備了熱兵器。加上後來攻州破縣,摧破官軍,可以想見起義軍中的熱兵器是一直佔據一定地位的。

隔壁的另一支起義軍不也是這樣,從土客械鬥中積累了豐富的集團作戰經驗,每到一地必定會注意收集各種軍資,尤其是大炮和火藥鉛子。

進了城以後,更是不吝惜錢財和洋人使勁買洋槍洋炮。到了戰場上,哪有一點冷兵器作戰的場面,雙方都是槍炮大鳴,打的驚天動地。

那棺材板子裡填滿了藥子,把城炸塌不也是這個當口,由他們發明出來的嘛!黑火藥能用到這地步,算是極限了。

想想也是,不管哪個時代,培養一個能披甲持劍,選鋒跳蕩的強兵太難了。漢有三河騎士,唐有折衝府兵,宋有殿前效用,往後倒也就不提了。但是培養一個會擼噴子的大頭兵那就簡單了,只需要短短的三個月。刀劍能殺人,鳥槍一樣能殺人。

只要火槍跟得上,人沒死完,這軍隊就好補充的很。

這也算時代在發展吧!

洪景來穿越過來,這一圈看下來。包括眼前富山浦的慶尚道左水營的官兵,實際上也有很多私賣盜賣的事情。刀槍棍棒什麼的肯定是賣的順手,至於鳥槍火箭,也不是沒賣過。

只不過他們的主要客戶萊商,是跑朝日航線的,這一段路太近了,基本不存在什麼海盜風險。商船的武備需求不是太高,所以倒也沒有把左水營的武庫給搬空。

其他各地的兵營大概情況也應該如此,所謂的官兵,不僅不足額,甚至可能就是沒有,至於武器裝備,真的是很不好說。

洪景來讓他們回鐵山老家打百十條槍,就算被發現,也儘可以遮掩過去。反正李在朝已經補了鐵山的捕盜從事官,手下的捕盜兵本來就應該要有武備的。

拿刀槍弓箭和拿火槍差不太多,反正手裡得有個傢伙嘛!

李在朝手下的那些捕盜兵,說白了就是當初他的那些老兄弟。再說直白一點,就是洪景來的手下。左手倒右手,自家轉自家而已。

“閣郎要這麼些個鳥槍作甚?”韓三石看李濟初帶着他那幫兄弟出去。

“倒也不特地爲了什麼,給鐵山的老家的鄉親弄點防身的火器。”洪景來隨口敷衍了一句。

“這大鼻韃子的鳥槍和咱們的也差不了多少嘛。”

“這倒是的,沒太大的差別。就是發火機改的好些,方便雨天也好使。”

“鐵山那邊是有個鐵礦在?”雖然知道,韓三石還是多嘴再問了一遍。

“是有些產業在鐵山。”

“開礦確實要手底下點子硬!難怪閣郎讓李捕盜回鐵山做官。”

韓三石很自然就開始腦補了,他老家嘉山之前發現了一座金礦,他們韓家兄弟兩個作爲鄉民代表,那可是用了非常“和平”的方式和礦主近距離激烈交涉,找補了不少大米的。

那礦主手下二百來個壯漢,明火執仗,裝備比官兵還齊全,有組織有紀律。和四千多嘉山鄉民對峙了兩個多月,最後還是敗在人太少,道路被掘斷,糧食斷盡。不然嘉山那攤子事情,一時半會子真的是解決不了。

而嘉山的官府對於礦主以及礦徒大規模武裝的事情完全不在乎,他們在乎的是每個礦爐能不能足額的上交爐金,以及能不能收到礦主的賄賂。

本身鐵山郡的事情就不是官府在管,全都操縱於金進士這個鄉班以及像之前金斗吉一樣的鄉吏手中。這都是和洪景來結好的勢力,肯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現在韓三石既然跟了洪景來就時刻以偏向洪景來的方式考慮問題。洪景來在老家鐵山有人有產業,肯定要顧及好。別說勾結官府了,連官府的捕盜校都是洪景來的人。

反正朝廷是他們老李家的,這國家也是老李家的,與我何干?我先顧好我自己這個小家就不錯了。別談什麼家國情懷、民族大義了嗷。和韓三石他們這些小老百姓的距離太遙遠,基本上一輩子都不會發生交集。

以時人的眼光,你給我頓頓飽飯吃我就可以跟你混了。你要是能給我一場富貴,腦袋系在褲腰帶上跟着你幹也不是不可以。

很樸素!

很現實!

就像電影《1942》裡的東家,他都知道要買一杆槍在家裡防備着。一場大災,官府的虛弱盡顯無疑,全縣七十二大戶悉數被搶。

他東家要是能有個二三十人的槍隊,那夥吃大戶的也進不了他這個莊子。也不至於兒子也死了,家也被燒了,全家去逃荒。

“主要還是多練幾個能辦事的人手。”洪景來把雙手背在身後,慢慢往外踱步。

“省得省得,做官的就要有手下。”

“你看現而今做官,要是京官兒還好,到外面做官,哪個不要家人?上下奔走要人,迎來送往要人,通曉事情要人。”

“這麼說弄上些槍,操練起來,以後還能有大用了?”韓三石一副原來大人你早有成算的模樣,像是深刻體悟了洪景來的想法。

“你想啊,先練上三五個月,起碼知道聽吩咐,知道辦差事,知道分輕重,對不對!”

“有點這麼個意思!”韓三石腦子比他弟弟活絡,樂意思考。

“大家跟了我,就算做不上官,但是以後做個領頭,做個管事。現在先立了規矩,學了條律,以後咱們人手多了,場面大了,立時就能操辦開不是。”

“是是是!閣郎說的有理。”

“好了好了,你把這些火帽槍都收好,過會子交給濟初,由他們帶回去。”

韓三石聽了吩咐,手腳麻利,抖開袋子就把那幾杆滑膛槍就裝了進去。帶着傷還釘着皮帶,方便攜帶。

“哎呦!這火帽槍背起來挺沉!”五條槍起碼四十來斤,背起來肯定沉。

要是一個普通步兵背上槍,再帶上其他的包裹,怕是負重不下三十斤,在朝鮮這個多山的地形,對人的耐力頗爲考驗啊。

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5.思慮己身出路途36.營外南面起煙塵24.戶牌雖失事卻濟30.金平淳開肅靖門36.不意峰迴又路轉29.南川店廢墟一片7.竟使李作說客22.昌慶宮外進士科12.楓皋說我老實人25.惠慶宮惠嬪洪氏40.仰借吟誦脫身成30.萬古逆賊洪景來6.或可援引衆同年15.鳴炮升堂理政事31.日本招待頗豐盛8.怎苦我一郡百姓11.此人真一筆好字22.行前淘換京銀錢8.漳州口似可輕取13.左右風向忽不定34.一言能決人生死16.趙萬永藉故離京31.修羅場裡有活人43.一力破開漢陽霧28.心中暗籌借洋兵27.唯有世兄大氣魄8.教導兵嚴陣以待9.一包大米如何用8.終於尋得書儈商47.下臣萬不敢受書33.一場機遇在眼前5.思慮己身出路途28.日本國王作大君26.原來也無大代差23.半推半就入廂房18.抄家八道得暴富22.水營戰船借商人17.脫出漢陽成虎豹32.世兄意有所指乎20.對半入股做生意16.趙萬永藉故離京9.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17.樸臺青眼委冬差18.敵來我往爭勝機9.京商團夕陽落幕20.世道不靖香教興22.漢陽大人尚麻木35.幸好嘉慶隨意問2.黨內意見歸一致14.咱也算是大舅哥27.財政還需再整頓17.盤算時日業已近17.天欲亡我訓練營49.區區己身不足惜25.至親骨肉五百兩10.今年貢差大操辦1.揀選誰家好女兒15.初面孽生金平淳24.可會造夾板大船31.過往從無新生意32.小洪未加知制教6.二輪競標求礦權26.再裹行囊向漢陽33.大同世界奇妙遊49.區區己身不足惜13.想宮中如何應對31.道光與我神助攻18.敵來我往爭勝機36.營外南面起煙塵1.我今穿越入朝鮮11.山戶生活不容易20.君父神宗顯皇帝21.李書久一力攪局28.布衣上而交天子17.永平地龍大翻身24.堪稱潤物細無聲10.所謂繼統不繼嗣11.神話一夕即破滅17.永平地龍大翻身30.金平淳開肅靖門6.或可援引衆同年35.幸好嘉慶隨意問5.今科我意選良民23.洗刷一新局勢穩24.狀元探花齊做賊3.鄭日煥憂懼而亡(爲THEBIRD加更)42.於寡人有何益哉4.教旨明發天下驚12.楓皋說我老實人25.先擒後放通消息27.漢陽喪鐘已敲響6.鮁魚只准京人買26.鋪裝枕木安鐵軌10.訓練營至大同江3.金益淳不戰而降18.坐觀鬥米三百錢1.東萊巡海備倭判31.日本招待頗豐盛25.旅途困頓摧人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