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江華道令李公子

京畿道,江華島!

以力服人,說服了一個老船伕帶着幾人登上江華的韓三石一行人直奔江華留守府。

他的目標自然是當年曾經考察過的,已經被守衛暗中虐待,都快要餓死的恩彥君之五子李。作爲思悼世子之孫,乃是李玜的堂兄弟。

其父顯祿大夫恩彥君兼五衛都總府都總官李因爲牽扯進入辛酉邪獄,遭到貞純王大妃無辜賜死,已經五年之久。現在這位到底還有沒有活着,韓三石都不太確定,畢竟江華這邊感受到的漢陽方面的指示,很是有一點勿留後患的意思。

如果這位死了,就要實行第二計劃,去找恩全君的嗣子。但是這位沒接觸過,韓三石也不能保證一定能“請”到。

剩下的那幾位勉強算得上宗親的男丁,要麼在漢陽城外的寒窯破洞裡,要麼在濟州島喝海帶湯。事發突然,再去找他們很不湊手。

第一選擇還是眼前江華島上的李!

江華留守府說是國家的留都,但是實際上就是個縣城罷了。只不過是由於江華島在漢江出海口的特殊水文條件,易守難攻,在王氏高麗和李氏朝鮮的歷史上多次發揮了避難的積極作用,這才升格爲都。

前任的正宗大王李祘還在此建立了外奎章閣,以保存部分圖書典章,或者說是提前打算,隨時做好跑路的準備,能夠在江華也有點打發時光的娛樂活動。

城內也沒有太多的百姓,雖然江華島可以墾種,但到底是個小島,所能提供的耕地有限,那產糧也必然有限,不可能供養多少人口。

從城外悠然進城,城內的百姓對突然出現的陌生人並不太好奇。擁有特殊政治地位的江華,漢陽的來使一年總有那麼一兩撥。再是沒見識的老百姓也是見怪不怪,看得多了。

留守府衙門,韓五石拿出漢陽議政府門郎從五品別坐的告身,城內的留守官吏立刻一副明白了的樣子。

漢陽來的官員,而且還是議政府這個中樞機構,小小的江華島,值得這樣興師動衆的也就只有李這位恩彥君之子了。其他流放江華島的罪人,不過是政治鬥爭失敗的殘次品,根本無人在意。

雙方心下了然,自然有差役官兵把韓三石引導到李的謫所,還是當年的破草屋,現在只有李一個人在此居住。他的父親母親兄弟嫂嫂等已經全部死絕,只剩四哥也被人抱走,現在是貨真價實的孤家寡人一個。

“道令,道令公子……”守衛的官兵朝破敗的院子,戲謔的叫道。

“我有罪,我有罪……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老爺饒命,老爺饒命……”院後跑出來一個年輕男子,還未見人就撲通一聲的跪倒在地,大聲的求饒。

那官兵喊他“道令公子”就是在嘲諷他,道令公子的意思乃是堂上大監家或者宗親駙馬家的嫡子的稱呼,且是一種尊稱,一般是用不太到的。

而看李的樣子,那明顯就是被“調教”的已經半帶瘋癲。他堂堂的大王從兄,居然像條搖尾乞憐的狗一樣,跪拜一個兵丁,這在封建時代乃是多麼罕見的事情。

落毛的鳳凰不如雞,便是如此了!

“你們迴避一下!”一個家人取出一大串錢,怕不是有五六兩,遞給叫門的官兵。

“去買些酒吃,本官與他有話說。”韓三石擺出一副諱莫如深的樣子。

和李的談話聽到的人越少越好,韓三石秉承洪景來的意志,就是要來“請”李出走的。有這樣一位大王的從兄在,很多事情就有了足夠的名義和正統性。

“謝大人謝大人……”官兵差役們得了錢,一副您請便的討好模樣。

他們在江華島守衛,乾的是毫無油水的活計,眼下得了那麼大一串錢,自然是千恩萬謝。何況眼前的韓大人乃是議政府派來的,指不定有什麼緊要的公幹,他們守衛這種大逆罪人,別的都缺,就是不缺政治敏感性。

估計是來敲打李的!

當然是言語敲打,還是肉體上的物理敲打,就不是他們這些小兵該管的事了。不該聽的不聽,不該看的不看,聽到了也要當自己聾子,看到了更要當自己瞎子。

怎麼會有人嫌自己命長呢?

待官兵差役走後,李從地上爬了起來,擡頭看了一眼韓三石,隨後輕輕的拍了拍布袍上的灰塵泥土。向前走了幾步,來到韓三石的面前。

韓三石讓幾個家人分散開來,四面望風,免得有人無意間闖進來或者故意前來打探些什麼東西。

“不曾想還有得見韓卿的一日。”李拱手行禮,哪裡有一點瘋癲的樣子。

“公子還記得在下,不甚感激。”韓三石也恭敬的向他行禮,並真正的尊稱他一句公子。

兩個人不過是幾年前有一面之緣罷了,那時候還是閔家要和李宷重結親了,洪景來纔想到李玜不是個長命百歲的主兒,爲將來做準備,派韓三石考察國中尚且活着的王室近支宗親。

“韓卿現任何職?”李坐到一個樹墩上,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無官無職,一概捐棄。”韓三石甩了甩袖子,哈哈笑道。

“這麼說韓卿有大機遇?”

“與其說是在下的際遇,不如說是公子的際遇。”韓三石直視李。

“哈哈哈哈,如韓卿所見,餘身無長物,兼無才智,能有何際遇?”李不接韓三石的茬,把話推卻給韓三石。

“我家閣郎將行大事!”

李聽完以後,居然面無表情,不做一聲,不置一辭。

韓三石也不催他什麼,依舊靜靜地看着他,兩個人陷入了深深的沉靜之中。午後的陽光尚顯炙熱,院中的梨樹鬱郁森森。不過稀奇的是,居然無有知了的蟬鳴,更添安靜。

“走吧!”

靜坐了約四五分鐘,李突然站起身來,風輕雲淡的說了這麼一句。

“大君先請!”韓三石也很平淡,立刻起身,跨前兩步,爲李先導。

31.難道簡在帝王心15.夕陽落幕萬東廟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20.舍科夫喚我親朋6.朝中有人好定案7.洪母教子論時僻21.日本國王立嗣君(爲柳初九加更)9.京商團夕陽落幕18.洪景來暫充大使31.男人的苦誰都懂1.風起東萊新篇章24.尚沃願做爛好人42.於寡人有何益哉23.半推半就入廂房32.王上在讀海東紀9.一包大米如何用28.命做夷船三十條13.左右風向忽不定24.可會造夾板大船2.居中作成金洪合29.京仁鐵路始通車34.朝會痛哭哀思悼7.嘉慶直呼了不得34.讚歎楓皋得賢才(爲愛吃油燜大蝦加更)7.洪母教子論時僻9.並非全然真好人31.楓皋對我換顏色1.行前先舉韓三石1.禧著演說鹿兒島3.高麗沙俄恰鄰居14.卻把桔梗做山參5.當年揀擇有情由10.協查綁架勒索案12.迂迴擇議宮莊田14.還是合作免紛爭28.四野鄉村無人煙12.迂迴擇議宮莊田15.初面孽生金平淳34.拳腳交加如雨點20.屹立四朝之洪妃10.華陽萬人疏驚世1.我今穿越入朝鮮30.金平淳開肅靖門11.不做清官做循吏27.唯有世兄大氣魄13.鄉班實在意難平11.教導兵出動驅離40.德川家慶元服禮17.天平一朝換傾倒24.樸臺插手賑災事11.大調京商出入賬14.似乎有個大烏龍(爲不一樣的純潔加更)6.不約而同趨安州6.出發吉州尋在朝31.李喜命一案情由10.先王御真付一炬36.不意峰迴又路轉3.李伸手圖金礦2.李玜問我年何歲21.李書久一力攪局56.寸步難行真無力27.暫且棲身大樹下3.院中一番口舌爭19.京仁鐵道方初興20.花住教我如何奏20.屹立四朝之洪妃5.可惜不曾得署理19.握有現銀思他處29.禮曹門前衆生急17.幕後操縱坑純王32.小洪未加知制教16.趙萬永藉故離京26.原來也無大代差16.樸鹹魚巧遇機緣1.我今穿越入朝鮮22.沉迷自我做明君34.朝會痛哭哀思悼7.官民率次投軍前26.清核書院牽連大32.收攏礦丁編行伍35.行前天下第一關29.南川店廢墟一片33.洪妃猶自不鬆口25.揀辨飄民甚輕易13.想宮中如何應對5.樸凖源病危請封19.當年善緣結善果28.古邑誠然真大勝27.清理首尾脫困境33.大同世界奇妙遊4.偏生前月興教案46.扶持新辦造船場32.爲鄭神師所裹挾38.孤身闖入漢陽府40.仰借吟誦脫身成3.高麗沙俄恰鄰居15.疑心軍中有內鬼30.逆教一案有眉目6.二輪競標求礦權23.世上從無萬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