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閔廷爀立刻出列向李玜諫阻,現在要是這麼做,擺明了就是加速漢陽李玜政權的滅亡,根本就不是什麼良策。
“閔卿有何策獻於寡人?”李玜是個還算明智的君主,他也知道金芝淳那是毒計,可是眼下到了這地步,還能怎麼辦呢?
“眼下逆賊已過黃州,不肖十日便能進入畿輔。試問京城官私眷屬不下三十萬,何以能十日便遷至鬆都!”
自從訓練營兵敗雲川裡以來,漢陽一日三驚,而洪景來則是高歌猛進。說一句實在的話就是洪景來最多十天就將到達他忠誠的京畿道!
在如此內外交困的局面之下,把漢陽的數十萬百姓向北遷移到鬆都開城,表面上看確實可以將城內的人口包袱給一下子甩掉,也可以給洪景來南下漢陽增加難度。但是數十萬人口,在短短的十日以內,是根本不可能完成這般“宏偉”的目標。
漢陽距離開城一百二十里,既沒有鐵路也沒有公路,全靠兩條腿走,就是正經的官軍,也要走三到四天才能到達,遑論是幾十萬毫無組織的百姓。
而且現在漢陽的百姓已經知道了訓練營兵敗,人心惶惶,你要是在漢陽死守,可能還不會出什麼太大的問題。你要是現在來這麼一出幺蛾子,保準第二天漢陽就會大亂。別說在漢陽抵抗洪景來的進攻了,不攻自破纔是最有可能的情況。
別看漢陽還有七八千烏合之衆,這些人馬就真的可以完全依靠?你要遷移走百姓,這七八千人身後起碼有三四萬家屬,要是七大姑八大姨都算上,十萬人都不止。你把士兵的家屬丟給洪景來,那簡直就是在把士兵往洪景來那邊推!
最後的結果只有可能是民心盡失,在萬衆唾罵之中,走向滅亡!
閔廷爀的話說的已經是極爲含蓄,但是還是把李玜和金芝淳說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金芝淳正待反駁,金祖淳站出來做和事佬了。
“都是希望能擊敗洪逆,尚可商量的嘛!”
“主上,先王在時修建水原,城池堅備,召集南道兵馬,屯集駐守,尚有一戰之力!”樸宗慶對於漢陽這坨爛攤子已經放棄了。
這一個多月來,爲了保證漢陽的糧食供應,不使漢陽百姓恐慌,樸宗慶的頭髮都被他自己給揪下來一大把。太難了,真的太難了,不走水運運輸糧食,全靠車馬人力,那不僅成本極其高昂,數量還完全不足以應付漢陽的需求。
現在擺明就是漢陽維持不下去了,不如舍了漢陽這一大幫百姓,去往水原。不僅能把包袱丟給洪景來,還能更接近南方的產糧區,獲取尚且屬於朝廷控制的南道兵馬錢糧的援助。南道的水營確實被李禧著摧毀了,但是國家一直重點關注的水兵沒有被殺完啊!
把這些原本用來防禦倭寇的殘餘水兵集合起來,再徵召在地的軍丁軍吏前往水原從軍,上萬大軍還是可以拉起來的。有糧食有軍隊有堅城,總比困守在漢陽要好。
“一旦退出漢陽,人心盡失,到時候欲戰亦戰不得了!”閔廷爀反正已經駁了金芝淳,也不差駁一個樸宗慶了。
漢陽乃是國家的京城,所謂居中央而做天子,居漢陽才能算是李朝的正統。現在名義上是李玜和李的正統之對決。一旦李玜離開漢陽,李入主漢陽。那麼李玜對南道的正統大義將自行失去,你連李朝歷代先王所在的宗廟和陵寢都不守,有什麼面目和資格號稱正統呢。
更不要說現在一走,原本還支持李玜的兩班士族就將徹底看清局面,毫不猶豫的倒向洪景來一邊。連你李玜自己都準備跑路了,我們兩班怎麼可能還會來支持你呢?
“何言其多!可有退敵之策?”李玜現在只想要一個能取勝的辦法。
不論這個辦法有多不靠譜,有多不現實,只要能有半分的取勝可能,那他李玜就願意去試一試。反正走到今天這一步,局面已經不可能變得更壞。
“請殿下恕臣無能,臣無有良策……”閔廷爀把烏紗帽一脫,向後連退三步,大禮向李玜告罪。
“……”李玜默然。
國事敗壞到今天這一步,可以閃轉騰挪的地方已經很小了。現在還願意上殿和李玜議論的,也就是那些洪景來入城後一定會處置的家族。雖然不是說和李玜徹底捆綁在一塊兒,但也差不了太多。
要不是他們開了城門,洪景來也要拿他們開刀,誰還在這兒和李玜比比啊,早就去黃海道迎接李的車架了。眼下這棵歪脖子樹就要倒了,猢猻們卻只能吊死在這棵樹上,沒辦法橫跳去另一棵樹。
“閔參贊反正從女已經許了洪逆,風大浪大,也淹覆不了你這條大船……”樸宗慶因爲此前閔廷爀的策略,本身就已經不太滿意閔廷爀,現在閔廷爀又駁他的面子,說話也難聽起來。
“樸臺何故含血噴人!”這話說出來,那真就是誰都沒有臉面了,閔廷爀以手直指樸宗慶。
“我含血噴人?貴昆仲早就告罪回鄉,現在怕不是已經帶着千金投了洪逆吧!”樸宗慶反正話已經說出口了,也沒有什麼好再顧及,直接毫無憑據的猜測攻擊。
“主上!臣下之忠悃,日月可昭啊!”閔廷爀哪裡肯這般認輸,這要是默認了,今天走不出這座明政殿。
“閔卿還是有功於社稷的……”李玜知道,這時候還肯上殿的,確實算是和他上了一條船,想下船都很難。
一場召對,無疾而終!
什麼都沒有議出來,漢陽朝廷的末日又近了一天,出殿的諸大臣儘管殿內吵得兇,但是出殿來無不滿臉愁容。
洪景來要是進了漢陽城,他們如果現在不投降,到那時候免不了項上吃一刀。不把他們清理了,洪景來也安置不了新的利益集團。
可是現在向洪景來投降?怕是來不及了……
衆人回望了一眼身後高大的昌慶宮明政殿,有些晦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