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趙萬永力排衆議

bookmark

衆人自然齊齊看向趙萬永,小趙的腦子活絡,是大夥兒都知道的。從起兵開始,小趙就做行軍長史,內掌機要,外策戎行。很多事情洪景來都是直接交給趙萬永處理的,洪景來自己主抓一個兵權而已。

所以豐山洪氏這個勢道政治,從他打頭開始,就有一小半的家實際上是趙萬永在當。等洪景來有了孩子什麼的,肯定是要和趙萬永聯姻捆綁到一塊兒的。

現在洪景來一時不表態,趙萬永要是表態的話,基本上就能左右洪景來的意思了。

“各位其實說的都有道理,開港外交確乎會擾動整個國家,一時間看來絕對是弊大於利的。”趙萬永的答案沒有出乎大家的預料,作爲大士族豐壤趙氏的子弟,趙萬永顯然也是反對這種會破壞整個封建秩序的行爲。

“趙大府說的不錯,雖然開港外交能獲得一定的財稅收入,但與天下士人的反對相比,又似乎不值一提了。”崔正基暫時主管宣惠廳,對於擴大稅收其實是很樂意的,但是他現在認爲穩固洪景來的權勢纔是第一位的。

“是啊!爲了些許關稅銀兩,就使天下士人擾動,委實不妥。”洪守榮那是希望豐山洪氏勢道政治萬萬年的,他現在禮曹判書乾的美滋滋,可不想退休。

“諸位都是這個意思嗎?”洪景來沒想到十幾個人,除了遠在仁川的李禧著是支持開港的,其他人居然全部反對。

“……”衆人點頭,表示皆是如此。

“五峰啊,萊商那邊要是說爲了貿易些個,你就讓他們去南海小島上,咱們這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當沒看見便也是了。”閔景爀認爲洪景來這都是被貧窮給遮住了眼。

朝廷的財政一直不好,連官吏和兵丁的俸祿兵餉都不能按時發出。洪景來既然當這個家,就要給大夥兒開工錢,閔景爀以爲洪景來是急於開闢新的財源,好充實漢陽朝廷的財政,以維繫整個朝廷的正常運轉。

所以他同意萊商進行走私,然後萊商再以報效之類的名義,向漢陽朝廷貢獻金錢。你好我好大家好,錢也賺到了,也不會有人鬧事。

“若是爲了些許銀錢,倒不必如此了。”別人都以爲洪景來是爲了搞錢,只有洪景來想的是和歐洲直接的交流。

別看洪景來在漢陽威風八面的,但是辦事還需要手下這一幫人一起實行。如果連自己的親信都覺得這事無法辦成,那這事情肯定是無法推動下去的。

有時候醒掌天下權,也不是這麼輕易的事情!

大夥兒看洪景來的興致不高,以爲洪景來對這事很發愁,便紛紛看向趙萬永,意思是你小趙趕緊去勸勸。當宰相做執政是這樣的,哪裡能事事都按照自己的快意來,不兼顧各方的利益,怎麼團結大多數,穩固政權。

“諸位,我等奉大王大妃之命,起兵靖難是爲了什麼!”趙萬永突然站起身。

“這……”

這怎麼回答,洪景來本人是因爲可能被牽扯進對金祖淳的謀殺中,一時驚慌之下,反出漢陽的。幾位武將,那是因爲既然洪大哥說要幹,我們就跟着您幹。純粹是因爲信任和崇拜洪景來,覺得洪景來可以。

至於在座的文官們,那就更不好說了,除了趙萬永是聽到消息就千里去投洪景來之外,其他幾位都是半路出家。崔正基是勸說李尚憲投降,閔景爀是勸說鬆都開城,韓確是做了李禧著的後勤官,洪守榮更好,他就在漢陽混日子,天降一個國舅給他做。

連金平淳這位小老弟,其實也沒想那麼多。純粹是感覺洪景來要沒命,就跑來通風報信。隨後以開城爲代價,保住自己哥哥金祖淳一家老小的性命。他只是覺得洪景來是個好人,應該跟着幹,至於幹啥,怎麼幹,都沒有明確的目標。

“我等起兵,並非是爲了爭權奪利!乃是爲了革新國政,富國強兵!”趙萬永的狀態和剛剛完全不同。

“說下去!”洪景來知道趙萬永有想法。

“現在僅僅是因爲與外國通信,會造成士人儒生之間的擾動,就要放棄。那將來改變科舉制度,修正國家田制時該如何?也放棄嗎?就爲了保證現在的權勢,一無所動嗎?”趙萬永像是憋了有段時間了,問的很大聲。

“若是爲了惠及百姓,修正田制,那我願意支持趙大府!”金平淳這時候又站出來第一個支持。

金平淳這人真是個矛盾體,爲了維護封建統治,在封建秩序內進行各階層的矛盾緩和,減輕對百姓的壓迫和剝削,他就表示同意。只要能維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在這個框架內改革,他都同意和支持。

“金都監應該知道,開港通信不過是四方擾動,修正田制那就是天下俱反!我等若是連開港通信都辦不成,怎麼辦的成修正田制!”

“石厓啊,你說的道理大夥兒都懂,可是這事終究是大事,還需從長計議。”閔景爀年歲最長,身份又高,自然是要表個態的。

“領相難道不願意看到五峰大刀闊斧的刷新國政,成爲百代流芳的名臣嗎?”趙萬永以士人所在乎的名聲,向閔景爀建議。

如果洪景來的改革成功,作爲領議政的閔景爀肯定也會在青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爲中興名臣。

趙萬永的意思就是以濟州島向漢陽進貢黃柑爲名,主上大王爲了與士人們共享如此佳果,便召集士人儒生來一同分享。儒生們心思全都在科舉上面,那就沒空來管仁川開港的事情了。

“況且我國既然與日本國同信,先例早有,現在與荷蘭夷通信,也屬平常!”

37.所謂官兵不堪樣41.若使幕府財政寬10.華陽萬人疏驚世43.驚聞荷蘭大消息13.威水廠兩案併發29.先行起復任諫臺11.此人真一筆好字31.漢陽一朝傾倒盡15.王大妃棄卒保車27.特命使日製述官21.神思不屬嘉慶帝19.江華道令李公子15.設法偷換是與非31.一語能得天子心10.所謂繼統不繼嗣31.怎爲周氏定罪名18.解脫煩惱歸家鄉28還請娘娘救性命21.婚姻豈能同兒戲45.因地制宜善民力24.忠君死國閔令監17.天平一朝換傾倒29.京仁鐵路始通車6.曹允大告老還鄉21.神思不屬嘉慶帝7.對日貿易體量豐33.是反其道而行之5.可惜不曾得署理21.各自懷揣精明意4.感慨家中有好手1.宮內家中齊有喜36.兄弟狀元世上無6.不約而同趨安州19.身在局中卻無力23.雙腳踏上清國土37.德川家齊頗不快2.天下第一關與官35.被指惡逆非道孫49.區區己身不足惜29.洪妃問我私囊豐30.萬古逆賊洪景來7.洪母教子論時僻4.丁若鏞承辦輪船8.一場造化在眼前25.惠慶宮惠嬪洪氏30.前景愈發顯光明27.似有波濤再興事37.所謂官兵不堪樣8.朱珪常明齊下力28還請娘娘救性命32.尚沃解來四十萬17.樸臺青眼委冬差35.規劃仁川大都市24.嘉慶問話似平常3.一因一果總難逃24.無本生意最好做12.御門前臣有本奏6.再逢禧著去對馬28.大監可識蒸汽機11.島津何物不敢售1.洪妃鬆口聯姻事24.可會造夾板大船25.閔屯村說金楓皋1.宮內家中齊有喜21.禮曹典客司正郎15.近思錄讀書分子14.咱也算是大舅哥11.亂局中似有良機32.小洪未加知制教28.先從廢妃尋突破5.訓練營倉促出兵29.定獎敘功正當時25.先擒後放通消息14.滿城官吏氣洶洶7.嘉慶直呼了不得40.仰借吟誦脫身成14.咱也算是大舅哥10.所謂繼統不繼嗣40.仰借吟誦脫身成7.不意前三之人選4.丁若鏞承辦輪船15.鳴炮升堂理政事18.聽聞朝議賑救災1.登壇誓師出兵去29.洪妃問我私囊豐2.滿院飄香一百兩2.韓五石利誘威逼22.龍川飄民出送來21.禮曹典客司正郎13.鄭進煥乾坤一擲6.黎民士庶皆可應20.世道不靖香教興7.洪母教子論時僻34.讚歎楓皋得賢才(爲愛吃油燜大蝦加更)11.臣有罪臣有大罪35.規劃仁川大都市33.一場機遇在眼前22.行前淘換京銀錢16.撿起一座慶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