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漢陽喚京亦如何

bookmark

熊津繁榮而熱鬧,雖然在穿越過來的洪大守看來不過是和鎮上大集差不多的水平,但此時此刻,卻也是漢陽以南的一大港口了。

洪大守不是頭回穿越了,道理他都懂,世故也都明白。貿貿然就上街拉人問話,人家以爲他神經病呢。

所以啊,洪大守很乖覺的在熱鬧的集鎮上找了一件旅所。店主人是個看着五六十的婦女,她的一雙兒女似乎也在這裡幫忙。

這對兒女都沒結婚的樣子,兒子看着頂天也就十八九,女兒更小,看來店主更大的可能是因爲操勞太多,顯得如此老態。

不過勞動人民嘛,幹活爽利得很,瞅了一眼洪大守的戶牌,以她多年開店的經驗就認定洪大守這個兩班肯定是個窮鬼,不然肯定進城裡住大店去了。

雖然認定是窮鬼了,態度卻也沒有一點怠慢。一邊讓自己的兒子去取棉被,一邊找了一間空屋,把洪大守安置了進去。

“湯飯什麼的燒廚房隨時都有,吱個聲就能送來,夜裡冷也可以加棉被。”

店主說完,等了一會兒,待洪大守點頭確認以後,這才把房門攏上。

洪大守把店裡的蕎麥枕頭拽過來,人枕着棉被,腳枕着枕頭,一副極其不優雅的姿態掃視着房間內的一切。

首先是隔音不好,院裡喝酒吃飯的小商小販,過往的旅客,大呼小叫,聊天打屁的聲音聽的清清楚楚。只能希望他們晚上不會把酒夜談,甚至舉火高會。

其次是屋子陳舊了些,雖然大可能是因爲面臨大海,海風吹起來,加速了木質房屋的老化。但還是讓人覺得這般破舊,不是什麼好住處。

可是便宜啊!

一夜才七八個錢,不夠暖和可以添被子,雖然沒得洗澡,但起碼提供熱水燙腳。吃飯也方便的很,隨叫隨到。

這住宿條件也不錯了,十九世紀的熊津感覺和一百年前,兩百年前,甚至五百年前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胡思亂想了一會兒,洪大守感覺餓了,除了把兌票塞進鞋裡之外,包裹裡就些廉價的紙筆硯臺和兩件衣服。草蓆一裹而已,真心沒啥太值錢的東西。

“店家,店家。”院子裡沒啥人了,可能吃飽喝足都繼續上路幹活去了吧。

“在呢在呢,有什麼事?”店主從另一間房跑出來,雙手在圍裙上擦了擦。

“大嬸,給些熱飯菜吧。”

“行嘞,端屋裡去,還是就在這院裡?”

“就院裡吧。”屋裡不透光,還不如外面有些太陽,感覺人開朗些。

端上來的熱湯飯,是真的字面意義上的熱湯飯。鹽巴菜葉煮一鍋,再把糙米飯加進去煮一煮,沒有任何油腥。至於配菜嘛,到不同於後世裡的醃大白菜泡菜,如今是水蘿蔔泡菜。

是那種不大個,橢圓球型的小一些的蘿蔔,醃的泡菜。一菜兩吃,水蘿蔔拿出來切吧切吧做鹹菜,那個湯還可以夏天兌水了拿來做冷麪吃。

至於醃白菜,這時候還沒有成爲他們的國粹呢。《大長今》裡面長今還拿白菜葉子包餃子給王大妃吃,因爲太新奇而大受讚賞。縱使那是中宗大王年間的事,過了二百來年,這大白菜在朝鮮也是沒有完全變成國民蔬菜。

另外還有一小碟子蝦醬,用海邊捕撈起來的蝦子醃製,地域的不同會造成蝦醬味道的不同。熊津地方的蝦醬就是鹹口的,大約是海港居民經常下海,重勞力,需要足夠的鹽分。

相對而言更南一些的慶尚道地區,有些地方盛產大水梨。在醃蝦醬的時候會加入水梨絲以及水梨汁,吃起來就別有一番風味了。

沒肉吃固然是非常難受,可這時代能吃飽就不錯了。洪大守也不挑剔,加上一路趕來,實在是餓了,稀里嘩啦一陣猛扒。

“大嬸,我想買些魚帶走,是去集市裡,還是去津口?”洪大守邊吃邊問。

“魚?什麼魚?你要吃我讓人直接給你拿兩條,不用錢。在熊津啊,別的都要錢,就魚不值錢。”店主大嬸倒是實誠人,也不瞞洪大守,一邊洗着中午客人用下的碗,一邊說着。

“這怎麼好意思,那我倒是想嚐嚐看熊津的魚。”穿越過來就沒沾着葷腥的洪大守嘴裡都淡出鳥兒來了。

“行,晚上給你烤上兩條。不過炭火要算錢的呀。”老闆娘把刷碗的老絲瓜瓤子丟下,喊自己女兒去討兩條魚來。【注1】

“吃好了嗎?”大嬸回來,看洪大守把碗都舔乾淨了。

“吃好了吃好了。”洪大守也自覺,把碗筷都端起來,放進洗碗的大木盆裡。

“大嬸,我要是想買很多魚呢?能買到嗎?”

“你是要鮮魚還是魚乾?”

“鮮魚啊?怎麼了?”

難不成買魚還分活的死的,乾的溼的?這算什麼奇怪的問題?

“鮮魚?”大嬸好像聽到了很奇怪的問話,停下了手裡的活,上下打量起了洪大守。

“你是漢陽人?或者京畿道的?”

“不是啊,在下出身平安道鐵山。”洪大守愣了一下,買魚需要查戶口的嘛。

“那你是哪個商團的行商?”問完話,店主立刻又連稱不對,哪有帶着寬檐紗帽的行商。

“如果你要買魚乾的話就去集市裡的店鋪,什麼乾貨都能買到。如果你要買鮮魚……”

店主大娘很是充滿深意的朝洪大守微笑了一下,露出那種呵呵的表情。

“如果買鮮魚怎麼樣呢?”洪大守趕忙追問上去,他也察覺了店主大嬸話裡有話。

“你是要拿去漢陽販賣吧?你想想漢陽又叫什麼?”說完店主大嬸把碗筷都取到另一個盆裡,站起身,把髒水往外一倒,徑直端着碗筷就去了燒廚房。

留下了完全搞不明白,一頭霧水的洪大守。

“漢陽又叫京城啊,京城怎麼了?”

【注1】:以前沒有洗碗布的時候,就種顆絲瓜,讓他一直生長,最後長老了不能食用,也不管他,只等他枯萎了曬乾了,把絲瓜的表皮拍拍掉,用沒得瓜肉的瓤子刷碗。

30.林尚沃攜款來投1.我今穿越入朝鮮19.身在局中卻無力3.高麗沙俄恰鄰居15.鳴炮升堂理政事6.鮁魚只准京人買28.心中暗籌借洋兵11.大調京商出入賬1.家鄉鐵山煤鐵全45.遣歐少年留學團22.官督民辦不可行2.巧遇故人選吏曹28.協濟上官得美評23.漢陽已然有佈置14.蒸汽機萬難推廣27.洪聰珏調修城司11.誰叫小說掙錢多34.拳腳交加如雨點8.請老爺暫借幾個17.脫出漢陽成虎豹38.綏嬪樸氏不簡單28.日本國王作大君5.江原被災亂事起22.漢陽大人尚麻木14.卻把桔梗做山參36.兄弟狀元世上無41.金在昌用力一擊18.在下調所右衛門17.一步千鈞行難重2.天下何處不吃人32.世兄意有所指乎50.東洋市場尚可爲20.舍科夫喚我親朋9.我當盛禮祀皇明10.先王御真付一炬10.華陽萬人疏驚世12.迂迴擇議宮莊田36.不意峰迴又路轉31.漢陽一朝傾倒盡50.東洋市場尚可爲9.安州城不戰自潰19.握有現銀思他處10.口蘑一斤同白銀18.洪景來暫充大使13.韃騎一萬破慶興29.五峰山火併六孫31.道光與我神助攻29.紅頂皇商富貴傳36.營外南面起煙塵10.李朝漂民來坊津33.黃帶子欺上門來22.甲第高門盡血沒4.不過區區衰草爾16.結親王室以緩和9.一番話動兩人心34.堂堂正正用陽謀24.可會造夾板大船26.主上可願決死戰39.平山之事行跡露49.區區己身不足惜22.龍川飄民出送來33.東南萬里波濤涌37.所謂官兵不堪樣13.黃海苦旱民難存47.無名一張大揭帖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25.何策可使民知法17.盤算時日業已近39.出乎意料全反對42.一身輕鬆反家鄉8.一場造化在眼前22.龍川飄民出送來2.鐵山有人伸手來26.一哭能解萬般難13.洪弼周難耐酷刑18.殿上因紙起爭鬥41.金在昌用力一擊30.林尚沃攜款來投15.近思錄讀書分子23.半推半就入廂房31.道光與我神助攻22.趙萬永察訪江原31.楓皋對我換顏色56.寸步難行真無力56.寸步難行真無力11.教導兵出動驅離16.李禧著揚帆漢水22.行前淘換京銀錢10.延攬吉州契兄弟34.拳腳交加如雨點8.終於尋得書儈商5.當年揀擇有情由22.搖身一變全州金36.官授堂上副承旨20.對半入股做生意7.漢江口十死無生35.幕府尚有有識士9.我當盛禮祀皇明16.無人可得自由生17.鍊鐵亦有萬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