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溫湯御毬賦

閻寬

閻寬,廣平(今河北雞澤東南)人。玄宗天寶初任醴泉尉,後轉太子正字。與李白交遊,開元天寶間有詩名。文僅存《溫湯御毬賦》一篇。

溫湯即溫泉。驪山華清池,貞觀十八年置,咸亨十二年名溫泉宮。天寶六年大加擴建,更名華清宮。關於打毬,《宋史·禮志二十四》打毬條說:“打毬本軍中戲,太宗命有司詳定其儀,三月,會鞠大明殿。有司除地,豎木東西爲毬門,高丈餘,首刻金龍,下施石蓮花坐,加以採繢。左右分朋主之,以承旨二人守門,衛士二人持小紅旗唱籌,御龍官錦繡衣持哥舒棒,周衛毬場。殿階下,東西建日月旗,教坊設龜茲部鼓樂於兩廊,鼓各五。又於東西毬門旗下各設鼓五,閣門豫定份朋狀取裁。”雖說的是宋代的規則,與唐代應差別不大。閻寬此賦所寫爲天寶六載(747)十月唐玄宗於驪山打毬之事。

天寶六載[1],孟冬十月,霜清東野,鬥指北闕[2]。已畢三農[3],亦休百工[4],皇帝思溫湯而順動[5],幸會昌之離宮[6]。越三日,下明詔,伊蹵踘之戲者[7],蓋用兵之技也。武由是存,義不可舍,頃徒習於禁中[8],今將示於天下。

廣場惟新[9],掃除克淨[10],平望若砥[11],下看猶鏡。微露滴而必聞,纖塵飛而不映。欲觀乎天子之入,先受乎將軍之令。宛駒驥駿[12],體佶心閒[13],銀鞍月上[14],華勒星還[15]。細尾促結[16],高鬐難攀[17],儼齊足以禳首[18],待馳鶩乎其間[19]。羽林孤兒[20],力壯身勇,蓋稷門而未健[21],攀秦鼎而非重[22]。積習爲常,成規親奉,鹹技癢而碩勁[23],望鳴鑾而跂踵[24]。

雲開紫殿[25],日臨丹墀[26],無譁衆士[27],其局各司[28]。聖神之主,於是乎帥師,君前決死,且不敢辭。珠毬忽擲[29],月仗爭擊[30],並驅分鑣[31],交臂疊跡[32]。或目留而形往[33],或出羣而受敵,稟王命以周旋,去天威兮咫尺。有騁材[34],專工接來,未拂地而還起,乍從空而倒回。密陰林而自卻,堅石壁而迎開。百發百中,如電如雷。更生奇絕,能出慮表[35],善學都盧[36],仍騎褭[37]。輕劇騰沉[38],迅拚鷙鳥[39],梢虛而訝人手長[40],攢角而疑馬身小[41]。分都驟蒲[42],別部行收,哮噉則破山蕩谷[43],踊躍則跳巒簸丘。爭靡違於君子[44],中寧謝於諸侯。況賞罰之必信,旌君國之大猷[45]。其中志氣超神,眉目勝畫,地祇衛蹕[46],山靈捧靶。衆沸渭以紛紜[47],獨雍容而閒暇[48],俄冠而云散五色[49],揮策而日回三舍[50]。狀威鳳之飛翔[51],等神龍之變化[52],此神人兮有作,豈臣子之齊駕。

是時也,天宇闢[53],睿情歡[54],命京尹[55],將屬官,美斯場之寵麗[56],成今日之遊盤[57]。詳其指揮,雅標幹事之首[58];察其任使,孰爲知人之難?遂賞功而褒德,何縑縞之戔戔[59]。尹乃拜手稽首[60],逡巡不受[61]。曰:“子來之功,臣何力之有?夫稱物以平施,則可大而可久,故職司與役徒[62],亦恩加其賜厚。且稱茲藝精煉,古來罕見,寓今斯成,伐謀足擅[63]。可以震疊戎狄[64],康寧縣[65]。漢祖未悞,果有白登之圍[66];唐堯闕修,載勞丹浦之戰[67]。然明者睹於未兆,戒者圖於不見。城誠狹,頗積往來之勤;馬雖調[68],恐生銜橛之變[69]。憑覽則至樂,躬親則非便。”帝曰:“俞[70],忠哉!真知言之選。”

(《文苑英華》卷五九,中華書局影印本)

[1]天寶:唐玄宗年號。

[2]霜清:《禮記·月令》季秋之月:“是月也,霜始降,則百工休。”《古微書》卷二七引《孝經援神契》:“(寒露)後十五日,鬥指戌,爲霜降。”東野:東郊野外。北闕:北方。

[3]三農:春、夏、秋三個農時。

[4]百工:製作器具的工匠。

[5]順動:順從帝願往溫泉。

[6]會昌:即驪山。《舊唐書·玄宗紀下》:“(天寶元年)冬十月丁酉,幸溫泉宮。辛丑,改驪山爲會昌山。”離宮:帝王於正式宮殿之外別築宮室,以便隨時遊處,謂之離宮。

[7]伊:彼。蹵(cù)踘(jū):亦作蹴鞠。古代軍中習武之戲。起源甚早。《後漢書·樑冀傳》:“性嗜酒,能挽滿、彈棋、格五、六博、蹴鞠之戲。”李賢等注引劉向《別錄》:“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之時。”唐變古蹴鞠爲打毬。王讜《唐語林》卷五:“打毬,古之蹵踘也。”

[8]頃:過去。禁中:皇帝宮中。言門戶有禁,非侍臣及通籍之臣不得入內。

[9]廣場:毬場。

[10]克淨:乾淨。

[11]砥:磨刀石。喻毬場平坦無礙。

[12]宛駒:大宛名馬。古西域國大宛盛產名馬。驥駿:千里良馬。

[13]佶(jí):壯健貌。

[14]月上:指馬鞍前後翹起如新月狀的部分。

[15]勒:有嚼口的馬絡頭。此句寫馬絡頭裝飾美麗,周圍的飾物似星星般閃亮。

[16]細尾:指馬尾。促結:緊緊地綰起。

[17]鬐(qí):馬鬃。

[18]齊足:馬匹排列整齊。禳首:即攘首,揚首。

[19]馳鶩:奔馳,馳騁。

[20]羽林:羽林軍。

[21]稷(jì)門:《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圉人犖自牆外與之戲……犖有力焉,能投蓋於稷門。”杜預注:“蓋,覆也。稷門,魯南城門。”

[22]秦鼎:《史記·秦本紀》:“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

[23]技癢:擅長的技藝急欲表現。

[24]鳴鑾:馬鈴響。跂(qǐ)踵(zhǒng):踮着腳後跟。

[25]紫殿:帝王的宮殿。

[26]丹墀(chí):宮殿前的石階,漆成紅色。

[27]譁(huá):喧鬧。

[28]局:部分。毬士分作兩部,各有統帥。

[29]珠毬:圓毬。

[30]月仗:當爲“月杖”,毬杖前端彎曲如月形。

[31]分鑣(biāo):馬分開跑。

[32]交臂:兩人胳膊碰在一起。

[33]目留:眼盯毬。

[34](qiáo)材:也作才,輕捷勇健之士。

[35]慮表:意料之外。

[36]都盧:西域傳入的一種雜技。

[37](yǎo)褭(niǎo):良馬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上林賦》:“罥褭,射封豕。”裴駰《集解》引郭璞曰:“褭,神馬,日行萬里。”

[38]輕:輕捷。劇:勝過。

[39]拚:判,若。鷙鳥:猛禽。

[40]梢:擊。訝:驚奇。

[41]攢角:馬蹄聚在一起。

[42]分都:分壘,分隊。驟:奔馳。蒲:通匍。

[43]哮(xiāo)噉(dàn):張大嘴巴呼喊。

[44]爭靡:過分爭搶。

[45]旌:表彰。猷(yǒu):謀劃。

[46]地祇(qí):地神。蹕(bì):禁止人行。

[47]沸渭:喧騰貌。紛紜:雜亂。

[48]雍容:容儀溫文。閒暇:神情安閒。

[49]俄冠:傾側的高冠。《詩經·小雅·賓之初筵》:“側弁之俄,屢舞傞傞。”五色:祥雲。

[50]三舍:《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NFDEA之,日爲之返三舍。”此喻帝力迴天。

[51]威鳳:傳說中的祥瑞之物。

[52]等:相同。

[53]闢(pì):開。

[54]睿(ruì):稱頌皇帝碉。

[55]京尹:京兆尹。

[56]寵:榮耀。

[57]遊盤:遊戲之局。

[58]幹事:圓滿地辦好事情的才能。

[59]縑(jiān):雙絲的黃色細絹。縞(gǎo):細白的生絹。戔(jiān)戔:衆多貌。

[60]稽(qǐ)首:跪拜。

[61]逡(qūn)巡:遲疑徘徊,欲行又止。

[62]職司:此指負責毬賽的官員。役徒:打毬的軍士。

[63]伐謀:破壞對方的進攻技巧。

[64]震疊:驚懼。

[65](yǔ)縣:猶言天下。同宇。

[66]白登:《漢書·匈奴傳》載高祖擊匈奴,冒頓單于敗走,誘漢兵至平城,冒頓縱精兵三十餘萬騎圍高帝於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東南。

[67]丹浦:《呂氏春秋·恃君·召數》:“堯戰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蠻。……三王以上,固皆用兵也。亂則用,治則止。治而攻之,不祥莫大焉。”

[68]調(tiáo):畜養訓練。

[69]銜橛(jué):言車馬馳驟,常恐有傾覆之禍。銜,馬嚼子。在馬口中,用以制馭馬之行止。橛,馬口所銜的橫木,即馬銜。《史記》載司馬相如《諫獵書》:“且夫清道而後行,中路而後馳,猶時有銜橛之變。”

[70]俞:是,應答之詞。

打毬,即打馬毬,在唐代深受皇帝士大夫喜愛。唐人描寫打毬之詩有多首,而賦打毬,僅此一篇。玄宗打毬,早負盛名,據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載:景雲中,吐蕃遣使迎金城公主,蕃漢毬手角逐,時爲臨淄王的李隆基與嗣虢王李邕、駙馬楊慎交、武延秀等四人敵吐蕃十人,“玄宗東西驅突,風回電激,所向無前”,大勝吐蕃善毬者。由此賦則更見唐玄宗打毬風采及當時打毬盛況。賦分四段,中間二部分重敘毬戰,筆墨圍繞天子,卻不正面描摹,寫毬場、戰馬、羽林健兒、毬場上的激烈爭奪,最後在沸騰紛紜的中推出皇帝:志氣超神、眉目勝畫、雍容閒暇,俄冠威儀,揮策變神龍。寥寥數筆,點化自然。以賓襯主,烘雲托月,匠心獨具。但觀全篇,語言稍欠暢達,故李調元評“梢虛而訝人手長,攢角而疑馬身小”兩句說:“造語非不新穎,但失之鑿矣。”(《賦話》卷一)

(楊曉靄)

第71章 夢歸賦第18章 靈臺賦(2)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22章 江上愁心賦贈趙侍郎第17章 靈臺賦(1)第11章 蕩子從軍賦第67章 雞距筆賦第53章 渥窪馬賦第61章 閔己賦第9章 麥秋賦應制第77章 觀兵部馬射賦第71章 夢歸賦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111章 七夕賦第75章 醉賦並序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26章 石賦並序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47章 感舊賦並序第85章 息夫人不言第31章 白鸚鵡賦第72章 囚山賦第69章 寒鬆賦第60章 蒙泉賦第105章 春愁賦第40章 紙鳶賦第68章 賦賦第54章 傷望思臺賦第86章 阿房宮賦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34章 劍閣賦第30章 吊軹道賦並序第48章 夢遠遊賦並序第106章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第71章 夢歸賦第87章 晚晴賦並序第62章 別知賦第27章 荔枝賦並序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92章 大明宮賦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61章 閔己賦第4章 遊北山賦並序(2)第5章 遊北山賦並序(3)第96章 登吳嶽賦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2章 唐五代賦概述(2)第111章 七夕賦第85章 息夫人不言第68章 賦賦第35章 夜聞山寺鐘賦第62章 別知賦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39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2)第68章 賦賦第109章 水輪賦第87章 晚晴賦並序第37章 溫湯御毬賦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26章 石賦並序第5章 遊北山賦並序(3)第107章 館娃宮賦第96章 登吳嶽賦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46章 含元殿賦並序(4)第61章 閔己賦第61章 閔己賦第111章 七夕賦第110章 煉石補天賦第49章 茶賦第61章 閔己賦第92章 大明宮賦第86章 阿房宮賦第54章 傷望思臺賦第84章 夢遊仙賦並序第47章 感舊賦並序第70章 瓶賦第85章 息夫人不言第76章 秋雲似羅賦第76章 秋雲似羅賦第53章 渥窪馬賦第94章 玄宗幸西涼府觀燈賦第73章 幽懷賦並序第107章 館娃宮賦第77章 觀兵部馬射賦第77章 觀兵部馬射賦第22章 江上愁心賦贈趙侍郎第4章 遊北山賦並序(2)第40章 紙鳶賦第2章 唐五代賦概述(2)第76章 秋雲似羅賦第51章 愚公移山賦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103章 霍山賦並序第17章 靈臺賦(1)第110章 煉石補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