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

若乃紫微晨曀[39],彤墀夜明[40],雲薄萬栱[41],風交四榮[42]。冬止其陽,則釋裘而燠[43];夏休其陰,則捐以清[44]。旗獵風而振響[45],葉墜露而成聲[46]。懸櫨駢湊[47],竦柱奔列[48],復檻罾綴[49],高窗景爇[50]。黭日翳而罘連[51],曤天開而中絕[52]。形持神而欲離[53],足僂步而將跌[54]。貯昭訓之崇崇[55],瞵光範之揭揭[56]。

[1]崇高之制:殿堂崇高的規模。

[2]靈丘:城名,山東省滕縣東。《孟子·公孫丑下》:“子之辭靈丘。”又疑爲仙山名。上盤:山名。

[3]斗極光耀:指北斗星的光輝。

[4]邇:近。天漢:銀河。

[5]鑿枘(ruì):木材上的孔穴和插入孔穴的柄。《周禮·考工記》:“調其鑿枘而合之。”《集韻》:“枘,刻木端以入鑿。”吞吐:出入。

[6]攢:聚集。

[7]升龍之大旆:高舉飛龍的大旗。

[8]邈:遠。

[9]孱顏:山高峻貌。孱,通巉。顏,山額。

[10]南山:即終南山,又名中南山。秦嶺的主峰之一。

[11]照燭:照耀。

[12]七耀:即七曜,北斗七星。

[13](hǎn)欱(hē):吸納。赫:盛大貌。突兀:高聳突出。

[14]攇(xiǎn):《廣雅·釋詁四》:“攇,擬也。”閌(kàng):門高貌。蕭(sà):斜移。

[15]帝座:星名。在天帝垣中。《星經》:“帝座一星,在市中,神農所貴。”三辰:日、月、星。《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天有三辰,地有五行。”

[16]天街:星名,在昴星和畢星之間。《史記·天官書》:“昴畢間爲天街。”

[17]騫:取。龍首:東方蒼龍七宿星座之首。鳳翼:朱雀七宿的翼翅。

[18]岌:山高貌。崒:山高貌。雲末:山顛之高及雲之處。

[19]嶷(yí):高貌。峩(é)峩:峩同峨,高聳。

[20]“巨鰲”句:如大海龜揹負五仙山,在大海中游。《列子·湯問》:“渤海之東……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而五山之根無所連着,常隨潮波上下往返……帝恐流於西極,失羣仙、聖之居……使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五山始峙而不動。”

[21]劃:割裂,分開。煌煌:光輝貌。

[22]燭龍:神名。《山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23]層城:山名,崑崙山的最高處。帝居:太帝的居室。《水經·河水》:“崑崙之山三級,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閬風;上曰層城,一名天庭,是爲太帝之居。”

[24]豁,開。閶闔:天門。《楚辭·離騷》:“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餘。”王逸注:“閶闔,天門也。”洪興祖補註:“天門,上帝所居紫徽宮門也。”蒼蒼:深青色,指天。《莊子·逍遙遊:》:“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25]翔鸞。翔飛的鸞鳥。

[26]兩闕:兩旁的門觀。

[27]阿閣:有四檐的高屋。《古詩十九首》五:“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周墀:階墀的周圍。

[28]龍行之曲直:如龍宛曲而行,有時曲,有時直。

[29]雙壺:仙山名,蓬壺、瀛壺。鴻洞:相連貌。《文選》王褒《洞簫賦》:“風鴻洞而不絕兮。”李善注:“鴻洞,相連貌。”

[30]重閨:深門。張衡《西京賦》:“重閨幽闥,轉相逾延。”呀赩(xì):空而赤色。

[31]堂塗:階前磚路。

[32]宸居:天子所居。任昉《王文憲集序》:“是以宸居膺列宿之表。”累息:頻頻喘息。劉向《九嘆·離世》:“愁哀哀而累息。”

[33]上聖:上代的聖人。《晉書·幹寶傳》:“至德大勳,等蹤上聖。”

[34]爰:及。聽政:處理政務,執政。

[35]雕幾:雕璣。在器具的緣邊雕刻嵌璣。金玉:金與玉的裝飾。

[36]絀:黜,貶。漢京:漢代的京都。文飾:文彩裝飾。

[37]丹雘(huò):硃色鮮土,辰砂之類。崚(línɡ)嶒(cénɡ):山高峻重疊貌。沈約《鐘山詩》:“崚嶒起青嶂。”

[38]抗:高。重霄:高空。左思《吳都喊》:“披重霄而高狩。”競色:以彩色相比。

[39]紫微:紫微垣,星座名。《宋史·天文志:》:“紫微垣在北斗北,左右環列,翊衛天象也。”天帝所居爲紫微宮,天子所居爲紫微庭。此指天子所居。晨曀(yì):早上天氣陰沉。《說文》:“曀,天陰沉也。”

[40]彤墀:紅色的階墀。宮中之庭。墀是敷石之階,天子階墀紅色,故稱。

[41]雲薄:雲霞籠罩。薄,近。萬栱:衆多的斗栱。《正字通》:“栱,柱頭斗栱。”

[42]風交四榮:風吹在殿四面的屋翼。《漢書·揚雄傳上》:“列宿乃施於上榮兮。”顏師古注:“榮,屋翼也。”

[43]釋裘而燠(yù):脫去皮衣也覺得暖和。燠,暖。

[44]捐:脫掉葛布衣。《呂氏春秋·孟夏》:“天子始。”高誘注:“,細葛也。”

[45]旗獵風:旗幟爲風吹動發出獵獵的聲音。

[46]葉墜露:葉上墜下露珠。

[47]懸櫨(lú):高懸的斗栱。《釋名·釋宮室》:“櫨,在柱端,如都櫨,負屋之重也。”駢湊:並列湊聚。

[48]竦柱:高聳的殿柱。奔列:連續如奔馳,整齊排列着。

[49]復檻:重複環繞的欄干。罾(zēnɡ)綴:網緣連接。《說文》:“罾,魚網也。”《楚辭·招魂》:“網戶朱綴。”王逸注:“綴,緣也。”

[50]景爇(ruò):陽光照射如燒 ,燒。

[51]黭(yǎn):《玉篇》:“黭:深黑色也。”日翳:日被遮。罘(fú)連:網連接。《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罘罔彌山。”裴駰《集解》:“罘,罝也。”

[52]曤(huò):明,光明貌。

[53]持神而欲離:以神脈相持續似要離絕。

[54]足:指建築物的地基。僂步:曲背而行。將跌:將要跌倒。

[55]貯:儲存。

[56]瞵(lín):視貌。《集韻》:“瞵,一曰視貌。”光範:風範。揭揭:高貌。劉向《九嘆·遠遊》:“貌揭揭以巍巍。”

其南則丹鳳啓塗[1],遐矚荊吳[2],十扇開閉[3],陰陽睢盱[4]。容鼎九扃[5],方駕五車[6],示王者之無外[7],不樹屏於清都[8]。望仙闢於巽維[9],建福敞於坤隅[10],偃朱旗而橐玄甲[11],屯仡仡之驍夫[12]。

其後則深闈秘殿[13],曼宇疏楹[14],瑞木交陰[15],玄墀砥平[16]。鮮風歷廡[17],凌霰飄英[18],蔭藹武闈[19],增華穆清[20]。玉燭內融[21],則嘉盛豐備[22];太陽臨照,而天下文明[23]。古有六寢[24],御茲一人[25],今也三朝[26],繇古是因[27]。布大命於宣政[28],澹玄心於紫宸[29]。羲和弭節於通乾[30],望舒停景於觀象[31]。密勿旒扆[32],臣人是仰[33]。左黃閣而右紫微[34],命伊皋以爲長[35]。

其下則鶡冠魚服[36],良家茂族[37]。厲禁非宜[38],金吾領之[39]。其前則置兩石以恤刑[40],張三侯以興武[41]。告善之旌[42],登聞之鼓[43],節晷漏於鐘律[44],架危樓之筍簴[45]。以辨內外之差[46],以正東西之序[47]。天光流於紫庭[48],倒景入於朱戶[49]。騰祥雲之鬱靄[50],映旭日之蔥蘢[51],清渠導於元氣[52],玉樹生於景風[53]。夷坦數裡[54],徘徊無窮[55],羅千乘與萬騎[56],曾不得半乎其中[57]。

厥初經營,天下既乂[58],文物未周[59],孤其壯麗[60]。蓋重於施勞[61],非不懷也[62]。乃眷睿孫[63],睿孫開元[64],萬物晏清而太和[65],掩書契之所論[66]。既克廣於崇構[67],聲明備而益尊[68]。蓋聖皇之孝也[69]。揮綽變化兮動搖乾坤[70]。

其東於是弘文教而開館[71],對日華之清[72],蓋左學之遺制[73],協前王之講德[74]。其西於是延載筆之良史[75],俯月華之峻扉[76],集賢人於別殿[77],朝命婦於中闈[78]。王風闡而成化[79],陰教備而不虧[80]。加以詠周詩而展親[81],睦魯衛而敦敘[82],因合族之來宴[83],置更衣之豐宇[84]。至於殿內諸曹[85],則左右有局[86],通軒並廡[87],物有恆司[88],供無廢舉[89]。又有銀璫珥貂[90],寺人巷伯[91],奉宣出納之令[92],更踐宮中之役[93]。熊羆之旅[94],董以龍武[95]。矛戟森森[96],材官羽林[97]。聲破丘山[98],氣讋飛沈[99],爪抉千鈞[100],跟騰百尋[101]。克壯皇威[102],協比其心[103]。

其外則校人掌馬[104],天駟在閒[105],以備順遊[106],放牧其間。望我鑾和[107],陟彼高山[108]。猶慮憲章或遺[109],國容未備[110],乃立掌匭之司[111],館通事之吏[112]。職在達下情於上天[113],儆王言於有位[114]。

[1]丹鳳:鸞的一種。此指丹鳳門,大明宮的正南門。

[2]遐矚:遠瞻。

[3]十扇開閉:十個門戶輪流開閉。

[4]睢(suī)盱(xū):張目仰視貌。張衡《西京賦》:“睢盱拔扈。”

[5]容鼎九扃:容納貫鼎耳的橫木九支,形容門戶之闊大。扃,貫鼎耳的橫木。

[6]方駕:並列而行。

[7]無外:廣大。《公羊傳·隱公元年》:“王者無外,言奔則有外之辭也。”何休注:“王者以天下爲家,無絕義。”

[8]樹屏:樹立藩屏。《尚書·康王之誥》:“乃命建侯樹屏,在我後之人。”清都:帝都。

[9]望仙:望仙門。大明宮南面三門:東爲望仙門,中間爲丹鳳門,西爲建福門。闢:開。巽(xùn)維:東南方。《周易·說卦》:“巽,東南也。”

[10]建福:門名。敞:開。坤隅:西南方位。《周易乾鑿度》:“陰始於巳,形於未,據正立位,故坤位在西南,陰之正也。”

[11]偃:收藏,臥。《儀禮·鄉射禮》:“東面偃旌。”鄭玄注:“偃,猶僕也。”橐:韜,包藏。玄甲:黑色的戰甲。

[12]屯:駐紮。仡(yì)仡:勇壯貌。《尚書·秦誓》:“仡仡勇夫,射御不違。”釋文:“仡仡,強狀。”驍夫:勇夫。

[13]深闈:幽深的宮闈。秘殿:幽深的宮殿。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乃立靈光之秘殿,配紫微而爲輔。”

[14]曼宇:長殿。《詩經·魯頌·宮》:“孔曼且碩。”毛亨傳:“曼,長也。”

[15]瑞木交陰:瑞祥的樹木枝葉交覆。鮑照《河清頌》:“瑞木朋生,祥禽輩作。”

[16]玄墀:塗黑漆的階陛。班固《西都賦》:“玄墀金砌,玉階彤庭。”砥平:平坦如砥石。左思《魏都賦》:“長庭砥平。”

[17]鮮風:春風,好風。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寤春風兮發鮮榮。”歷廡:吹過走廊。《說文》:“廡,堂周屋也。”

[18]凌霰:飛霰。凌,飛。霰,小雪粒。飄英:如飄落的花。

[19]蔭藹:樹木茂盛。武闈(wéi):宮中小門。

[20]穆清:清和。《三國志·吳志·陸抗傳》:“庶政所以倫敘,四門所以穆清也。”

[21]玉燭:四時氣候調和,萬物溫潤明朗,似玉之燭。《爾雅·釋天》:“四氣和謂之玉燭。”內融:心中光明。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士元弘長,雅性內融。”

[22]嘉盛豐備:農作物美善豐富。

[23]文明:文采光明,文德輝耀。

[24]六寢:天子宮中路寢一,小寢五,合爲六寢。《周禮·天官·宮人》:“宮人掌王之六寢之修。”

[25]御茲一人:養此一人,庇此一人。一人指天子。《尚書·太甲》:“一人元良,萬邦以貞。”孔安國傳:“一人,天子。”

[26]三朝:天子的內朝、治朝、燕朝。《禮記·玉藻》:“朝服以日視朝於內朝。”鄭玄注:“天子諸侯皆三朝。”

[27]繇(yóu)古是因:依襲古制。

[28]大命:天子詔命。《周禮·夏官·太僕》:“出入王之大命。”宣政:宣政殿,在含元殿之後,是行朔望、任官、試製、外國使臣拜謁等朝儀之所。

[29]玄心:聖天子的心。紫宸:紫宸殿,在宣政殿之後。《唐六典》卷三〇:“大明宮北曰紫宸門,其內紫宸殿。殿之南門紫宸門。”

[30]羲和弭節:日神駕車。弭節,按節徐步。通乾:通天。

[31]望舒停景:月神停止運行。《廣雅·釋天》:“日御謂羲和,月御謂之望舒。”屈原《離騷》:“日忽忽其將暮,吾令羲和弭節兮。”停景,停止光景而徘徊。觀象:觀察天文及自然現象。

[32]密勿:黽勉從事。《漢書·劉向傳》:“密勿從事,不敢告勞。”又接近之意。旒扆(yǐ):天子冕前後垂玉和聽政屏風。《正字通》:“旒,以絲繩貫玉,垂冕前後也。”《禮記·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

[33]仰:仰望,仰慕。

[34]黃閣:宰相聽事門。《漢舊儀》:“丞相聽事門曰黃閣。不敢洞開朱門,以別於人主,故以黃塗之,謂之黃閣。”紫微:紫微省,唐開元五年,改中書省爲紫微省。

[35]伊皋:伊尹和皋繇(陶)。均爲古代賢臣。

[36]其下:令長以下。鶡(hé)冠:武官帽。《後漢書:輿服志下》:“五官、左、右虎賁、羽林五中郎將,羽林左右監,皆冠鶡冠。”魚服:武官服,有魚彩紋。

[37]良家:良家子,家世優良的青年。茂族:世族,大族子弟。

[38]厲禁:嚴禁。非宜:不法。

[39]金吾:官名,執金吾,領天子衛士的軍官。崔豹《古今注·輿服》:“漢朝執金吾,金吾亦棒也,以銅爲之,黃金塗兩末,謂爲金吾。”

[40]兩石:兩個銘石,上刻恤刑警語。恤刑:體恤受刑人。《尚書·舜典》:“欽哉欽哉!惟刑是恤哉!”

[41]三侯:射箭的三個靶。《周禮·夏官·射人》:“射三侯。”鄭玄注:“三侯:熊、虎、豹也。”興武:興尚武事。

[42]告善之旌:表揚善人的旌旗。《南史·劉穆之傳》:“臣聞崇賢旌善,王教所先。”《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且旌善人。”

[43]登聞之鼓:懸鼓朝廷,臣民諫上述情,擊鼓報知天子。《晉書·武帝紀》:“泰始五年六月,西平人曲路伐登聞鼓。”

[44]節:調節。晷(ɡuǐ)漏:立竿測日影曰晷,日時計和水時計曰漏,指時刻。左思《魏都賦》:“晷漏肅唱,明宵有程。”

[45]架:張設。危樓:高樓。筍簴:懸鐘磬等樂器的架子。筍是架上橫木,上刻龍蛇。簴是架兩邊的柱子,刻鳥獸爲飾。

[46]辨:分別。差:等第。

[47]序:次序。

[48]天光:日光。紫庭:天子宮殿之庭。《後漢書·皇甫規傳》:“臣生長邊遠,希涉紫庭。”

[49]倒景:反射的日月之光。朱戶:天子宮殿的紅色門戶。

[50]騰:飛。祥雲:吉祥的雲霞。鬱靄:雲盛貌。

[51]映:照射。蔥蘢:青色之光明而盛貌。

[52]清渠:清澈的溝渠之水。元氣:天地之氣。《後漢書·明帝紀》:“升靈臺,望元氣。”

[53]玉樹:美樹,仙樹。景風:四時和惠之風。《列子·湯問》:“景風翔,慶雲浮。”

[54]夷坦:平坦。

[55]徘徊:延伸。

[56]羅:列。

[57]曾(zēnɡ):怎麼。

[58]厥初;當初。既乂(yì):已經平治。

[59]文物:指文化事物。《左傳·桓公二年》:“文物以記之。”未周:未備。

[60]孤其壯麗:不以壯麗爲尚。《史記·高祖紀》:“非壯麗,無以重威。”

[61]施勞:誇功。《論語·公冶長》:“無施勞。”

[62]懷:緬懷。

[63]睿孫:賢孫,指唐玄宗李隆基,爲高宗之孫。

[64]開元:開國肇基。班固《東都賦》:“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帝位。”

[65]萬物:萬民。晏清:晏靜清平。太和:太平。

[66]掩:蓋,超過。書契之所論:文字典籍所述。《周易·繫辭下》:“聖人易之以書契。”

[67]克廣:能廣大。崇構:高殿。

[68]聲明:聲譽之明。

[69]聖皇:天子。

[70]揮綽:聲動而寬綽。《莊子·天運》:“其聲揮綽。”成玄英疏:揮,動也。綽,寬也。動搖乾坤:震動天地。

[71]弘:弘揚。文教:文事之教,以禮樂法度教化民俗。《尚書·禹貢》:“三百里揆文教。”開館:開設館舍。大明宮西有弘文館、集賢院等。

[72]日華:大明宮宣政殿之東門。杜甫《奉答岑參補闕見贈詩》:“君趨丞相後,我往日華東。”清(bì):清淨幽邃。

[73]左學:殷代小學。《禮記·王制》:“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鄭玄注:“左學,小學也,在國中王宮之東。”遺制:遺留下的規制。

[74]講德:修學德性。庾信《周大將軍義興公蕭太墓誌銘》:“文林講德,武帳參戎。”

[75]延:請。載筆之良史:攜筆記事的好史官。《禮記·曲禮上》:“史載筆,士載言。”

[76]月華:大明宮宣政殿之西門。峻扉:高戶。

[77]集賢人:召集賢士。大明宮之西有集賢院。別殿:另設之殿。

[78]命婦:有天子封號的婦人。《周禮·天官·內宰》:“使治內外命婦。”中闈:宮中。

[79]王風:天子的教化。闡:開放,散佈。成化:完成化民的效果。

[80]陰教:后妃的教化,女教。不虧:不失。

[81]“詠周詩”句:詠歌周代的詩,以親愛周姓之國。《尚書·旅獒》:“分寶玉於伯叔之國,時庸展親。”孔安國傳:“以寶玉分同姓之國,是用誠信其親親之道。”

[82]睦:親睦。魯衛:兄弟同姓之國,魯、衛兩國都姓姬。敦敘;篤厚情感以敘親情。

[83]合族:古代宗法社會,宗主集同姓同宗之國,以敘同族親情。

[84]更衣之豐宇:賓客更換衣服的廣屋。《漢書·王莽傳》:“見王路堂者,張於西廂及後閣更衣中。”

[85]曹:官衙。

[86]局:官廳。

[87]通軒:長廊相通。軒,長廊。並廡:廊屋並列。廡,廊屋。

[88]物有恆司:事有專人管理。

[89]供無廢舉:有人負責供應,無廢棄不辦之事。

[90]銀璫珥貂:銀的耳璫以及貂尾爲飾的帽子。此指着此冠飾之官。《後漢書·宦者傳》:“銀璫左貂。”漢代侍中常侍之冠插貂尾和金璫並附蟬爲飾。

[91]寺人巷伯:內小臣、宦官,掌宮內事。《詩經·小雅·巷伯序》箋:“巷伯,奄官。寺人,內小巨也。”

[92]奉宣出納之令:奉旨宣讀出令或呈上獻表。《詩經·大雅·烝民》:“出納王命,王之喉舌。”

[93]更踐:經手處理。宮中之役:宮中之事。

[94]熊羆之旅:武勇的軍隊。《尚書·康王之誥》:“則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旅,軍隊,或其長官。

[95]董:督。龍武:龍武軍之略稱。唐代禁軍有左右龍武軍。

[96]森森:矛戟林立森嚴貌。

[97]材官:武卒。羽林:禁衛之名。《新唐書·兵志》:“惟羽林、神武、龍武、神策、神威最盛。”

[98]破丘山:形容聲壯,可震撼山嶽。

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73章 幽懷賦並序第60章 蒙泉賦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87章 晚晴賦並序第73章 幽懷賦並序第92章 大明宮賦第9章 麥秋賦應制第89章 蝨賦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28章 汝州薛家竹亭賦第51章 愚公移山賦第97章 夢舞鍾馗賦第40章 紙鳶賦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39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2)第32章 奉和鶻賦並序第31章 白鸚鵡賦第42章 晴皋鶴唳賦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16章 蟾蜍賦第10章 窮魚賦並序第1章 唐五代賦概述(1)第53章 渥窪馬賦第86章 阿房宮賦第35章 夜聞山寺鐘賦第61章 閔己賦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42章 晴皋鶴唳賦第95章 江南春賦第107章 館娃宮賦第91章 湖南觀雙柘枝舞賦第105章 春愁賦第2章 唐五代賦概述(2)第62章 別知賦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59章 墨池賦第80章 牡丹賦並序第71章 夢歸賦第70章 瓶賦第26章 石賦並序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52章 林表吳岫微賦第26章 石賦並序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35章 夜聞山寺鐘賦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20章 登長城賦(2)第103章 霍山賦並序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110章 煉石補天賦第94章 玄宗幸西涼府觀燈賦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101章 杞菊賦並序第28章 汝州薛家竹亭賦第62章 別知賦第30章 吊軹道賦並序第100章 後雪賦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89章 蝨賦第5章 遊北山賦並序(3)第32章 奉和鶻賦並序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110章 煉石補天賦第73章 幽懷賦並序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49章 茶賦第37章 溫湯御毬賦第98章 漁父歌滄浪賦第45章 含元殿賦並序(3)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7章 塵賦並序第35章 夜聞山寺鐘賦第5章 遊北山賦並序(3)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69章 寒鬆賦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51章 愚公移山賦第73章 幽懷賦並序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76章 秋雲似羅賦第109章 水輪賦第10章 窮魚賦並序第1章 唐五代賦概述(1)第15章 麈尾賦並序第17章 靈臺賦(1)第28章 汝州薛家竹亭賦第56章 出門賦第17章 靈臺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