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出門賦

歐陽詹

歐陽詹(757?—801?),字從周,泉州晉江(今福建晉江市)人。德宗建中元年(780)自閩入京,貞元八年(792)二月,與韓愈等二十三人進士擢第,時稱“龍虎榜”。秋歸覲。十一年(795)秋往太原,十三年(797)七月遊蜀,十四年(798)授國子監四門助教,十五年(799)獻書宰相鄭餘慶,“論大事,風韻清雅,詞旨切直”(孟簡《詠歐陽行周事詩序》,《全唐詩》卷四七三),未果,遂再遊太原。十七年(801)十月,自太原歸長安,未幾卒。韓愈稱其“志在古文”(《題歐陽生哀辭後》)。有《歐陽行周文集》十卷。《全唐文》錄其文四卷,收其賦十三篇。

根據此賦內容,《出門賦》爲歐陽詹辭親遠遊,離別家鄉赴京都時作。

出門辭家兮,人有志而思逞[1],予紛然以遠遊[2]。別天性之至慈[3],去人情之好仇[4]。儼訓誡予以勿久[5],指蒲柳以傷秋[6];弱室諮予以遄歸[7],目女蘿而起愁[8]。心眷眷以纏綿[9],淚浪浪而共流[10],惕懷安以敗名[11],曾何可以少留[12]?

於是驅忠信以爲車[13],執藝業以爲贄[14]。越三江,逾五嶺,望堯旌而求試[15]。庶亦呈功取爵[16],建德揚名,獲甘旨而報勤[17],光晝錦以回衡[18]。如弧斯張[19],如鳥斯徵,射百步而期中[20],飛三年而必鳴。蕭瑟天寒,崢嶸歲晚[21],鵲聯翩以不定[22],蓬悠揚而自轉[23]。逮前程之尚遙,顧所離而日遠。事紛挐以爭校[24],情交戾而不和[25],退藩籬則弱羽戀於雲路[26],激龍門則纖鱗限乎尺波[27]。身違日日之晨昏[28],懷戀戀而莫遣;親益年年之羸老[29],思搖搖而若何[30]?

慜靈輒於困窮[31],舉冀缺於壟畝[32],一仁聲之永大[33],一孝德之茲久[34]。伊錫類以拯窮[35],豈今無而昔有?爾乃循否泰以俟命[36],默風塵以愴艱[37]。苟疏滇以納流[38],願覆簣以成山[39]。路實多歧,絲無定色,任玄黃之濡染[40],信疆理之南北[41]。管因媒而解縛[42],越自遇而升車[43],虞先榮而後悴[44],姜始卷而終舒[45]。傷哉數子之稅駕[46],吾未知其所如[47]!

(《歐陽行周文集》卷一,《四部叢刊》影印刊本)

[1]逞:實現。

[2]紛然:忙忙亂亂。

[3]至慈:至親。

[4]去:拋開。

[5]儼:宛然。

[6]蒲柳:蒲和柳,即水楊和柳樹。二者均早落葉。《世說新語·言語》:“顧悅與簡文同年而發蚤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

[7]弱室:指柔弱的妻子。諮:提醒。遄(chuān):疾速。

[8]女蘿:即松蘿,地衣類植物。《詩經·小雅·弁》:“蔦與女蘿,施於松柏。”《古詩十九首》:“與君爲新婚,兔絲附女蘿。”

[9]眷眷:依戀嚮往貌。

[10]浪浪(lánɡ):形容流淚。

[11]惕:憂慮。敗名:失去名譽。

[12]曾(zēnɡ):反詰語氣,怎麼,哪裡。少留:暫住。

[13]忠信:忠誠與信用。

[14]藝業:學到的各種技能,包括儒家所倡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贄:見尊長時所贈的禮品。

[15]堯旌:指帝王聖明的旗幟。

[16]庶:庶幾,也許可以。希冀之詞。呈功:顯功。

[17]甘旨:美味。勤:憂慮,擔心。此謂家人的掛懷。

[18]晝錦:《史記·項羽本紀》載:秦末項羽入關,屠咸陽,或勸其留居關中。羽見秦宮已毀,思歸江東,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後因稱富貴還鄉爲晝錦。回衡:衡指衡門,橫木爲門,喻簡陋的房屋。《詩經·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故回衡指回家。

[19]弧:弓箭。

[20]射百步:《史記·周本紀》:“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此藉以比擬科舉中第。期:希望。

[21]崢嶸:形容凜冽。

[22]鵲:喜鵲。聯翩:同連翩,鳥飛貌,指鳥前後相接、連續不斷地飛。

[23]蓬:飛蓬。秋季乾枯,隨飛飄轉。常以喻生活的不安定。

[24]紛挐(rú):紛亂。校(jiào):較量。

[25]交戾(lì):交情乖背。

[26]藩籬:以竹木編成的籬笆,常作房舍的外蔽。弱羽:細嫩的羽毛。雲路:猶言青雲之路。比宦途。

[27]激:奮發。龍門:《藝文類聚》卷九六引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大魚積龍門數千不得上。上者爲龍。”後以比喻科舉登第。纖鱗:細小的鱗片。此指小魚。

[28]違:違背。晨昏:《禮記·曲禮上》:“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後以晨昏指對父母的侍奉。

[29]羸(léi)老:瘦弱衰老。

[30]搖搖:心神不定。

[31]慜:同愍,憂傷,哀憐。靈輒:《左傳·宣公二年》:“初,宣子田於首山,舍於翳桑,見靈輒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問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遺之。’使盡之,而爲之簞食與肉,置諸橐以與之。既而與爲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

[32]冀缺:即郤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賓。與之歸,言諸文公……(文公)以一命命郤缺爲卿,復與之冀,亦未有軍行。”

[33]仁聲:郄缺與妻相敬如賓是仁者愛人的表現。

[34]孝德:靈輒念母是孝敬的美德。

[35]錫類:謂以善施及衆人。錫,通賜。

[36]否(pǐ)泰:本爲《周易》中兩卦名。後來言命運的好壞、事情的順逆,皆曰否泰。俟(sì)命:等待命運的改變。

[37]風塵:行旅艱辛。

[38]滇:池名。

[39]覆簣(kuì):謂積小成大。《論語·子罕》:“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簣,盛土的竹器。

[40]玄黃:黑色和黃色。濡染:沾染。《淮南子·說林訓》:“楊子見歧路而哭之,爲其可以南可以北;墨子見練絲而泣之,爲其可以黃可以黑。”

[41]信:相信。疆理:劃分地理界限。

[42]管:指管仲。《史記·管晏列傳》:“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遊,鮑叔知其賢。……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爲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媒:介紹,引薦。

[43]越:爲越石父。《史記·管晏列傳》:“越石父賢,在縲紲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驂贖之,載歸。”升:登。

[44]虞:指虞卿。《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虞卿者,遊說之士也。躡蹺檐簦,說趙孝成王。一見,賜黃金百鎰,白璧一雙;再見,爲趙上卿,故號爲虞卿……卒去趙,困於樑。魏齊已死,不得意,乃著書……”

[45]姜:指太公望呂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於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爲師。……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

[46]數子:同行的幾個人。稅(tuì)駕:猶解駕、停車。謂休息或歸宿。

[47]所如:到什麼地方去。

韓愈《歐陽生哀辭》:“詹事父母盡孝道,仁於妻子,於朋友義以誠。”“父母老矣,舍朝夕之養以來京師,其心將以有得於是而歸爲父母榮也。”此賦的中心即在表現盡孝與求仕的矛盾心情。但終以逞志爲先,毅然離家,上京赴舉,求取功名。第一次出門遠遊,離親別故,印象深刻,歐陽詹還有詩云:“天長地闊多歧路,身即飛蓬共水萍。匹馬將驅豈容易,弟兄親故滿離亭。”(《泉州赴上都留別舍弟及故人》)韓愈哀辭論詹“其文章切深,喜往復,喜自道”。蓋謂其文多抒己情志,且情感抒發得委婉深切。葛立方評其詩也說:“皆賦情不薄。”(《韻語陽秋》卷一九)情深確爲詹文一大特色,此賦及《懷歸》《將歸》《懷忠》等,皆情深筆長,切實感人。只是此篇文辭,駢驪色彩較濃,不同於其學古文後的平易簡潔。

(楊曉靄)

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82章 欹器賦並序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91章 湖南觀雙柘枝舞賦第15章 麈尾賦並序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69章 寒鬆賦第57章 鑄劍戟爲農器賦第85章 息夫人不言第9章 麥秋賦應制第47章 感舊賦並序第25章 美人賦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26章 石賦並序第45章 含元殿賦並序(3)第19章 登長城賦(1)第22章 江上愁心賦贈趙侍郎第5章 遊北山賦並序(3)第76章 秋雲似羅賦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10章 窮魚賦並序第48章 夢遠遊賦並序第20章 登長城賦(2)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103章 霍山賦並序第101章 杞菊賦並序第97章 夢舞鍾馗賦第19章 登長城賦(1)第27章 荔枝賦並序第9章 麥秋賦應制第75章 醉賦並序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105章 春愁賦第25章 美人賦第49章 茶賦第48章 夢遠遊賦並序第56章 出門賦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70章 瓶賦第36章 拔河賦第61章 閔己賦第2章 唐五代賦概述(2)第17章 靈臺賦(1)第22章 江上愁心賦贈趙侍郎第19章 登長城賦(1)第89章 蝨賦第95章 江南春賦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101章 杞菊賦並序第39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2)第67章 雞距筆賦第94章 玄宗幸西涼府觀燈賦第111章 七夕賦第34章 劍閣賦第45章 含元殿賦並序(3)第57章 鑄劍戟爲農器賦第89章 蝨賦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18章 靈臺賦(2)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62章 別知賦第46章 含元殿賦並序(4)第38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1)第96章 登吳嶽賦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100章 後雪賦第27章 荔枝賦並序第32章 奉和鶻賦並序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88章 越裳獻白雉賦第19章 登長城賦(1)第97章 夢舞鍾馗賦第87章 晚晴賦並序第1章 唐五代賦概述(1)第106章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第27章 荔枝賦並序第104章 桃花賦並序第91章 湖南觀雙柘枝舞賦第38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1)第111章 七夕賦第85章 息夫人不言第75章 醉賦並序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62章 別知賦第77章 觀兵部馬射賦第89章 蝨賦第38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1)第40章 紙鳶賦第1章 唐五代賦概述(1)第40章 紙鳶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