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烈跟段可法的談話,從下午兩點一直持續到了晚上下班以後。期間,段可法的秘書好幾次來辦公室提醒,都被段可法擺手打發出去。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段可法邀請楊烈體驗一下縣政府機關食堂的伙食,楊烈欣然答應,大大方方的跟在段可法的身後,進了食堂。
錫縣政府機關的食堂其實也沒什麼不同,真要說硬件條件,也就比財大的學生食堂好一點,不過吃的倒是不錯,雖然只是四菜一湯,但葷素搭配齊全,菜的味道也不錯。
段可法之所以邀請楊烈一起來食堂吃飯,其實是一種無聲的宣示,而楊烈欣然前往,同樣也是表明一種態度。
在食堂裡面,縣長和研究生不再圍繞重要的談話內容進行,只是偶爾談幾句無關痛癢的事情。比如,段可法問了一下楊烈專業課程學習方面的事情,楊烈則說了一下村裡修路的進展情況。
吃過晚飯,段可法在食堂門口跟楊烈握手道別,楊烈面色淡然邁着大步從縣政府的大院裡走了出來。一輛白色的豐田霸道就停在縣政府門口一側,見楊烈出來,駕駛員馬上跳下車,替楊烈拉開副駕駛後面的車門。
等到豐田霸道平穩的離開之後,縣政府大院裡面某些人已經暗中開始打聽楊烈的來頭。
楊烈沒有馬上趕回秦陽鎮,而是讓楊多智把車開進了位於錫縣城郊的那處大宅院。
車進院子裡的時候,楊烈無意間發現院子大門橫眉上掛了一塊桃木色的匾額,上面用黑色的油漆寫着“明誠至道”四個行楷大字。字寫的很有風骨,頗有幾分飄逸出塵的味道。
楊烈問楊多智:“這是誰的主意,在院門口弄出這麼一塊大匾來?”
楊多智猶豫了一下,回答說:“是程小姐聽說了這處院子的來歷後,覺得不吉利,特意請了一位隱居在山中的道長前來做法辟邪,然後留下了這塊道長親手所書的匾額。”
楊烈擡頭又仔細的看了看匾額,發現這四個字
無論從左往右看,還是從右往左讀,似乎都蘊含着深意。
“你覺得那位道長是真正的修道之人,還是裝模作樣的假把式?”楊烈問。
楊多智仔細回想了一下,回答說:“那位道長頭髮和鬍子全都白得像雪,不過腰桿挺的很直,走路的時候看上去輕飄飄的,眼睛特別明亮有神采,說話的時候不緊不慢,中氣十足。他到了這個院子後,到處看了一遍,嘀咕了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話,然後就讓我們把各個屋子的窗戶都打開,還有就是準備了門頭這塊不染漆的桃木牌匾。我覺得,那位道長不像是跑江湖的假把式。”
楊烈點點頭,心中暗將此事記下。
進了院子,楊烈感覺視線比以前敞亮了不少,仔細觀察後發現原來載在前院裡面的那兩柱根深葉茂的老槐樹已經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兩株桂樹。
不等楊烈追問,楊多智就解釋說:“按照老道長的吩咐,兩顆老槐樹被我用電鋸鋸成一截一截的木頭,拉到秦陽鎮上去打樁護河道了,老槐樹的根也被我們幾個全刨了,然後去村子周圍挑了兩株高矮差不多的桂花樹,移栽了下來。”
“你們可真是有力氣啊!”楊烈感慨了一句。
“嘿嘿,這不是覺得老道長厲害嘛。原來我們也不覺得院子前面載的兩棵老槐樹有什麼不好,可老道長說陰氣過重,容易造成氣流阻塞,換成桂花樹不僅便於採光和通風,而且寓意吉祥,能讓住在裡面的人身心舒暢。我們都覺着他說的挺有道理,於是就抓緊時間把事情給辦了。”
“嗯,這事你們辦的挺好。砍了就砍了吧,權當是把趙強和趙山狗父子倆的根徹底刨掉,以後再住人進來,也不覺得膈應。”
楊多智想了想那兩棵被他連根刨了的老槐樹,再想一想已經吃了槍子的趙強父子倆,不由得打了一個哆嗦。
程安娜不在房子裡面,她去青河市辦事了,據說是跟青河那邊的一家大銀行的行長談長期合作的事情。以後楊
烈在國外賺的那些錢,如果要轉回國內投資運作,差不多都要打着程紹輝的名頭,從境外轉賬進來。程安娜作爲程紹輝的女兒,出面跟銀行談長期合作的事情,最合適不過。
趙強留下的這處院子佔地面積很大,主體建築修的跟四合院有些相似,如果從空中往下俯視,連同圍牆一起,就像一個大大的“回”字。去掉廚房、柴房、衛生間和洗浴房,能住人的房間足有十間,楊烈叔侄雖然很少在這裡落腳住宿,但負責這個點的民兵還是給楊烈保留了一間書房和臥室。
書房裡面大大的三面書櫥內真有不少的新書,凡是住在院子裡的人,都可以進來取閱,但楊烈的臥室卻是一直不讓人住的。
按照村裡流傳下來的傳統,男主人所睡的牀,除了自己家人可以往上面躺,外人絕對不能挨,防止帶走了主人的好運,把黴運留下來。
楊烈在各個房間裡溜達一遍,最後停在書房裡面。他問楊多智:“你們平時都看些什麼書?”
楊多智回答說:“我比較喜歡看中外那些歷史名人的傳記,楊青他們幾個喜歡看金庸和古龍寫的武俠小說,還有幾個喜歡看如何發家致富的書。”
“你告訴楊青他們幾個,以後少看點武俠小說,把空閒時間用在讀有用的書上,可以多看看歷史和戰爭小說,世界名著也可以。你自己看書的範圍也可以適當開闊一些,讀一點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書籍,這對你以後的發展會有幫助。”
“我記住了,回頭一定監督大家認真讀書學習。”
“嗯,以後要時常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把大好的時間都用在打牌和喝酒上頭。我不是說不讓大家娛樂放鬆,而是要適可有度,不能玩物喪志。咱們以後的事業會越來越大,需要既有能力、又有品行的人承擔重任,擺在大家面前的機會是一樣的,誰能抓住,誰就可以脫穎而出。”
楊烈對楊多智說完這些話,拿起一本《資治通鑑》,坐在藤椅上專心閱讀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