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閱後即焚(爲JJM盟主加更)

bookmark

越王李仁友初聞任得敬叛亂時,心中是大爲驚喜的。

自從李仁孝登基稱帝,他們其他三兄弟的處境就非常不好。

因爲西夏皇帝尚無子嗣,他們才能安然無恙。

可以想見,一旦李仁孝有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只怕他們這三個王,就得“英年早逝”。

因此,李仁友一面假意醉心於詩詞歌賦、醇酒佳人,以迷惑李仁孝。

一面暗中蓄養死士,結交各地大祖儒,以期積蓄力量以自保。

但是,他沒有力量對抗李仁孝,尤其是一個有任得敬扶持的李仁孝。

現在,任得敬和李仁孝鬧翻了。

Wшw ✿тt kдn ✿¢○

“大王,速速集結府中家丁家奴,闖宮救駕,未必沒有力挽狂瀾的機會啊!”

王府長史餘恭天宿醉未醒,卻仍手執利劍,慷慨陳辭。

李仁友沉聲問道:“府上現有多少人馬可用?”

王府大管事馬上抱拳稟報:“大王,府上有家奴五百人,家丁三百人,俱都是反覆精選的勁卒勇士,且府中還藏了鐵甲八十套。以八百勇士、八十甲士之勇,未嘗沒有一搏之力。”

長史餘恭天又驚又喜:“府上竟有如此實力?哇哈哈哈……”

“噗嗤!”

李仁友一刀就把長史餘恭天捅了個對穿。

餘恭天瞪大眼睛,驚愕地看着這位一向只是混跡於風流場中的王爺,吃力地道:“大……大王,爲……什麼?”

李仁友拔出血淋淋的長刀,沒理他,而是對着大管事道:“速速集結人馬,走青銅峽,離開興慶府,往天都山,傳檄四方,討伐不臣,號召各方大祖儒共襄義舉,募兵勤王!”

餘恭天聽的一臉茫然,皇帝就在眼前啊,爲什麼要跑那麼遠勤王?

等你彙集了勤王之師,王的墳頭草都要一尺多高了呀。

然後,他就酒醒了。

再然後,他就一頭仆倒在地,陷入了永遠的沉睡。

“轟!轟!轟!”

三顆手榴彈,把鐵片鐵釘,帶着銳嘯激射四方。

迎上去的王府侍衛立即倒了一片。

他們大多沒死,手榴彈的爆炸威力有限。

但是,他們大多受了傷,一個個倒地翻滾、慘叫、扭曲,比死了更嚇人。

然後,“同舟會”的特種作戰士兵帶着任家的死士便瘋狂地衝進了越王府。

“國難識忠臣!夫賞以酬功,爵以旌德。今日諸卿戮力,克定禍亂,異日爵賞,陛下定然不吝……”

李仁友的動員還沒說完,就已臉色蒼白。

因爲衝到大殿門口的“同舟會”特種戰士,又是三顆手榴彈扔了進來,就擁在人堆裡面。

出師未捷,越王李仁友的遠大抱負,史上無人得知,

就連知道他暗藏野心,試圖利用李仁孝之難自立篡國的事情都沒有人知道。

因爲他們還沒來得及做,也沒來得及說,就永遠失去了機會。

……

西夏皇宮布藏庫。

這是除了帝、後的寢居之處,宮裡最爲重要的所在。

宮中大戰方起,布藏庫的宮門就緊緊關上了。

力大魁梧的布藏庫太監持着弓弩和配刀站上了宮牆。

“開門!”

“宮城已經在我們手中,立即開門投降!”

布藏庫的太監們毫不理會。

他們甚至開始準備引火之物,準備把布藏庫付之一炬。

直到……

“開門,本宮在此!”

“太后?”

布藏庫首領太監驚詫不已,連忙從宮牆上探頭向外望去。

兩盞宮燈左右輝映,中間一個美麗的婦人,娉婷而立,周身上下,無處不媚。

見城牆上有人探出頭來,那任太后奪過一盞燈籠,往旁邊舉高。

宮燈之下,照亮了一張慘白的臉龐,那是……皇帝陛下?

李仁孝失魂落魄地道:“開門吧。”

布藏庫大門洞開,國璽、虎符、令箭等,控制西夏全國軍政的所有信物,就此落在任得敬和楊沅手中。

宮外廝殺仍在繼續。

任得敬和楊沅已經在重重護衛下前往皇宮。

他們要迅速利用玉璽和虎符、令箭,對西夏全力軍民發佈各種命令,進行權力移交。

西夏皇城各處,戰事仍然此起彼伏。

虎控軍官兵在戰鬥,想要勤王的王公大臣聚集了家將家丁家奴,也持械衝上了街頭。

任傢俬調入京的兵馬,還有開封府尹任得恭的捕快、民壯兵,任得聰殿前司的兵,與這些人馬一場混戰。

曉色微明時,西夏皇宮內已經完全停止了戰鬥,一片安靜。

各處宮門要道,都有兵馬守衛,宮裡的太監宮娥們已經被集中起來,開始搬運屍體,灑掃宮苑。

宮裡的管事太監們捧着自己負責管理的財產簿子、打理事務的職事簿子,畢恭畢敬地跪在皇帝的勤政殿前,等着任得敬隨時問話。

勤政殿內,任得敬和楊沅並肩上坐。

美豔無雙的任太后陪坐於一側,幫着料理宮中事務,西夏皇帝李仁孝面如土色地被四名甲士拘坐於另外一側。

楊沅和任得敬正在緊急善後。

西夏大街上,全副武裝的帶甲兵卒在奔行馳騁。

本該一早上朝的西夏大臣們,派了親信家將,小心翼翼地扒着大門縫兒,等候着事情真相的到來。

他們之中有些遲鈍的,直到此時還不知道究竟是誰反了,以及造反成沒成功。

京城已被任得敬的勢力徹底控制,現在正在進行最後的清洗。

天子五衛中的大通軍,駐地距離京城只有四十里。

此時,大通軍的五千兵馬已經得到消息,正匆匆趕往皇城。

皇城城牆之上,滾木擂石、一匣匣箭矢正在搬運上去,準備擊退大通軍的進攻。

河套地區很多地方的駐軍,早已由任家控制的,此刻都按兵不動。

仍然效忠於拔跋氏的武裝,此時還不知道京城劇變。

而時寒、郭棣等大宋兵馬,過了應理城後,便在西夏內應的配合下,分路進擊,截圍仍然忠於西夏皇帝的軍隊。

他們要搶在這些武裝獲悉消息之前,對他們實施包圍。

其中高敢、楊萬里、陸游、甘泉等一行人,率領行營和火器營、瘋魔營官兵,疾馳興慶府,以接收、掌控這座西夏皇城。

此次西夏政變,由於內應是實力還在西夏皇帝之上的大夏國相任得敬,可以說其順利程度,在西夏國的歷次政變中,都是前所未有的。

政變次日中午的時候,興慶城內就已基本恢復了平民百姓的日常活動。

雖然,很多地方多了許多持戟佩刀的官兵巡弋。

大通軍沒有什麼攻城器械,在京城已經失陷,且守城器械充足的情況下,根本無法打進城來。

他們只有五千人,如果能殺進城來尚有一番作爲。

但只是用來攻城的話,就算有攻城器械,也不足以產生威脅。

因此在留下幾百具屍體之後,就萌生了退兵之意。

可這時候,西夏皇帝李仁孝被推上了城頭。

陪在他身邊的,還有三位披頭散髮、沮喪不已的親王……

西夏皇帝和第一順位繼承人的三位親王,俱被生擒活捉。

大通軍雖然忠於西夏皇帝,可是面對這種局面,一時間也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了。

大通軍的將領們在陣前開了一個小會。

他們研究出來的應對方案分別如下:

一、北逃。前往黑山威福軍司。

不過,一旦失去河套,黑山威福軍司能幹什麼呢?

僵持對峙之後,投靠金國?

否則,糧草補給都沒得補充。

二、穿越大沙漠,前往河西走廊,投靠拓拔厚。

可是,軍中現有存糧和物資,不足以穿越沙漠。

畢竟,他們是衛戍興慶府的禁衛軍,日常補給從興慶府調撥,軍中不需要長期的儲備。

三、突圍,去匯合宣威軍、鳴沙軍和威地軍。

但三軍匯合,也不到一萬五千人。

現在已知西夏國皇帝、第一順位繼承人的三位親王、兩宮太后、皇宮,一窩蜂被抓了。

篡權政變者是國相任得敬,大部分軍司都在任得敬的直接控制或間接控制之下。

城牆上,還站着大宋四川宣撫使楊沅。

楊沅既然出現在這裡,那麼至少有十萬宋軍,應該已經挺進河套平原了。

而他們大通軍將士的家眷都在興慶城內。

所以,正確答案是……

他們是忠於皇帝的,皇帝在城頭上吩咐他們放下武器,接受國相安排,他們只能遵從聖命了。

……

洛承安、顏青羽、嶽佩盈等人連着一車車的佛像,是在好水寨被西夏官兵拘押的。

在押解前往興慶府,途經“磨臍隘”的時候,遇到了從“天都山”撤退過來的天都監軍司的人馬。

這支人馬並不算很多,他們是駐守天都山的西夏官兵,是西夏皇帝的親信部隊。

因爲天都山是西夏皇家寺院和皇家陵園所在地。

這支部隊是看墳的。

可是,時寒、郭棣他們率軍進入河套平原後,立即分路進發。

其中郭棣的人馬,就是直取天都山的。

於是,這支守陵兵馬抵敵不過,只好沿“沒煙峽”退到了“磨臍隘”。

雙方在此,又是一番大戰。

洛承安一羣人本以爲來了救兵,結果雙方打來打去,天都監軍司的西夏軍逃進兜嶺羣山中,成了遊兵散勇。

洛承安等人又落到了郭棣的宋軍當中。

押解洛承安等人的西夏兵將領趕緊表明身份。

得知他們是任得敬的人馬,又檢查到那一個個巨大的佛像肚腹之中,盡是金銀財寶。

於是,郭棣又加派了一支人馬,由慕容千羽率領,同任得敬的兵馬一起,押解洛承安等人,繼續往興慶城而去。

郭棣則率領其他人馬,按照既定目標,控制河套平原的各處城池與要隘。

洛承安等人算是徹底死了心,他們從蕭關城、賞移口、黛黛嶺,一路而去。

等他們被押送到興慶府的時候,西夏局面,已然是塵埃落定。

楊沅和任得敬,正聯手對整個西夏進行着收編與重組。

拓跋氏實控隴右近三百年,立國一百餘年,終也逃脫不了一統的命運。

不過,比起覆滅於成吉思汗手中,他們是幸運的。

在成吉思汗征服西夏之後,西夏境內的党項人幾乎被屠戮殆盡,最終導致這個民族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但是在楊沅手中,他們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

因爲楊沅的“內記室”給楊沅送來了最重要的分析報告。

爲了慎重起見,藤原多子、劉嫣然和肥玉葉,在聯手製定這一報告之後,讓姬香帶着花音和小奈,貼身護送這份報告,親自趕到興慶城,交手交給了楊沅。

誰也不知道上面寫了些什麼,楊沅閱後即焚,沒有再讓其他人看到。

第648章 五朵花第429章 走馬上任第530章 爲你一人第496章 一興一亂第526章 到底行不行第175章 門兒都沒有啊第687章 秣馬厲兵第510章 必須死一個第331章 秦相,待我助你一臂之力第494章 各懷鬼胎第138章 不識廬山真面第842章 鵝王炸了第655章 兩宮夜話第520章 一揮袖的風采第431章 下車第227章 未時一刻,後手先手變變變第546章 臣,討賞第485章 風雨天下第448章 諜影重重第738章 吳家十二少的佈局第126章 被溺愛的天才第639章 凱旋第423章 調教李鳳娘第61章 你聽說過“有求”嗎第71章 小混蛋第239章 八仙過海第374章 愛蓮說第483章 算賬第531章 雪中第756章 樂思蜀第515章 最後的任務第463章 戰鬥無處不在第551章 唐僧肉第597章 五方殺神第832章 選秀第504章 涌泉相報第622章 月暈而風礎潤雨第137章 夜半歌聲到近前第417章 移花接木(暫缺)第642章 預相第480章 軍師的軍師第443章 楊學士很高啊第52章 藏於世俗人間第101章 此情,此景第89章 一朵紅蘇旋欲融第323章 夜審第800章 嚇唬馬第111章 夫人,快蹲下第158章 慣將喜怒融粉墨第784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646章 賞功第493章 元旦前的三個任務第472章 歡喜嶺第719章 納尼?第366章 天使投資人第685章 刀把子第66章 我們一起來擡槓第811章 謀劃(爲吹泡泡的老虎SL加更)第635章 武曲疊文曲第642章 預相第393章 風波亭第836章 趙愭的三板斧第242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579章 選擇第436章 他見古時月第612章 楊家惡虎第167章 明月春風與共第224章 午時三刻,寧輸數子,勿失一先第719章 納尼?第23章 去年今日此門中第414章 我也曾打馬御街前第72章 水晶薑糖第635章 武曲疊文曲第8章 秀色可餐的小廚娘第683章 吳淵的風投第389章 香積寺第629章 霸主之姿第358章 傳統美食第796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188章 牽絲戲第292章 師父畢竟是師父第322章 地宮第221章 巳時,大荒落,萬物伺機第69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369章 宰執天下的第一步?第732章 接風、洗塵第777章 不一樣的腦回路第833章 自晦第791章 寶雞在握第209章 獵場第170章 南風作秋聲第373章 東西廚總長第708章 試刀第619章 一尺鱸魚新釣第118章 帶刺的玫瑰第678章 各事其主第387章 上元狂歡夜(1)第312章 金玉其外第766章 殺雞第68章 師師生不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