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海接到消息之後,就趕忙來到了城牆出事的地方,原本渾然一體的城牆上出現了不少細小的裂痕,而城牆的正中出現了一個駭人的大口子。
張同海瞠目結舌的看着城牆,連忙詢問道:“這是怎麼搞的?出什麼事了?”
衙役們紛紛搖了搖頭說道:“大人,今天早上小的們一來就成這個樣了,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弄的。”
如果說水泥真的有質量問題的話,恐怕張同海就會首當其衝,知府什麼的就不用想了,能不被砍了就阿彌陀佛了。
孫毅不知道的是,就在送走了孫毅之後,王直就乾脆的把那兩個徽州來的故友也送上了快船,王直裝出一副無辜的樣子來對他們說孫毅昨天晚上不知道收到了什麼消息連夜已經走了。
而安仁這邊,還沒等張同海反應,城牆下的百姓就去了親戚家借住了,一時之間流言四起,到處都在傳這水泥只是妖法,只能用幾天時間,過了幾天之後就會化爲塵埃,到時候房倒屋塌家破人亡。
水泥的價格一度就跌到了冰點,而錢串兒也亂了手腳,張同海還在城牆下發呆的時候,一個衙役匆忙的跑過來對張同海說道:“大人,大人,大事不好了。”
張同海皺着眉頭冷眼瞅着衙役問道:“怎麼了?又怎麼了?”
“大人,昨天來衙門告狀的那家,也就是被砸死的老爺子,是禮部給事中王昶汲王大人家的老爺子,王大人正打算彈劾大人呢。”如果孫毅現在在張同海面前,張同海都恨不得把孫毅給生撕了。
孫毅此時剛剛趕到了張家莊,此時張大小姐已經帶着劉小姐躲回莊子來了,孫毅帶着高強四人回來了。
孫毅四人連夜趕路,這幾天幾乎就沒怎麼睡覺,聽說孫毅回來了,張大小姐趕緊就帶着夥計找到了孫毅。
“孫毅這幾天你跑到哪去了?”張大小姐已經徹底亂了手腳了,今天早上剛剛給水泥廠的工人放了個短假,讓工人們歇着。
不過工人們也或多或少的收到了消息,現在不止縣城裡,連張家莊都在傳其實榮昌已經連工人的工資都發不出來了。
“怎麼了?出什麼事了?”雖然一路上舟車勞頓,但是孫毅還是趕緊問道。
張大小姐說道:“水泥出了事了,在外面砸死一個老爺子,現在人家家人都在城裡堵着鬧呢,現在安仁的縣城也出事了,都快塌了,你說怎麼辦啊。”張大小姐說完之後。
孫毅皺着眉頭,想了想怎麼看都覺得這件事跟自己之前在山西乾的事像極了,孫毅皺着眉頭說道:“我先歇會,趕了好幾天路了,你們四個也趕緊回去歇歇吧,有事明天再說。”
孫毅擺了擺手說道:“天塌不了,有我呢先睡覺!”其實不是孫毅太過於自信,其實也是孫毅知道這幾個人太累了,這幾天幾乎是用最原始的工具趕了近一千里路,怎麼能不累。
孫毅總算是睡了一個舒坦覺,第二天中午的時候,孫毅就趕緊爬了起來,到目前來看,孫毅發現這些人也不過是在學自己之前在山西的動作。
孫毅進了縣城之後,就直接來到了縣衙,這次衙役們並沒有跟以前一樣連通秉都不通秉就放孫毅進去。
而是在門口大喊了一句:“大人,孫老闆來了!”
原本在裡面已經焦頭爛額的張同海一聽說孫毅來了,直接就蹦了起來,猛地衝了出來。
張同海雙眼通紅的瞅着孫毅問道:“好你個孫毅,你可把本官坑苦了啊。”
“張大人,您先彆着急,聽我說,先把這個事情跟我說一下。”孫毅必須得了解清楚事情的完整經過,所以孫毅先把李狗剩派回了鋪子裡,高強則是抓緊催着孫毅之前在張家莊開的新產業生產,打算用最短的時間讓這些新東西上市,而王柱子則是帶着幾個親兵和施工隊的工人去城牆那邊勘察城牆上的裂痕了。
張同海強忍着沒把孫毅給撕了,對孫毅說道:“這是案子的卷宗你自己看吧。”
而在安仁的縣城股東們,一聽說孫毅回來了,安仁縣衙外面很快就圍滿了人,孫毅剛看完案子的卷宗離開了縣衙,縣衙的人就把孫毅給圍了起來。
“孫老闆,我家主人請您過府一敘。”秦家的總管在人羣裡擠出來拉着孫毅上了馬車。
在馬車上,孫毅問道:“秦管家,這幾天的情況您可知曉?”
秦管家皺着眉頭對孫毅說道:“這幾天我們家三老爺可是爲您這事是操碎了心了。”
孫毅嘆了口氣,對秦總管說道:“這幾天也是難爲你家老爺了,這是有小人要害我,等見了你家老爺之後,我會親自給他賠禮道歉的。”
到了秦家之後,秦佔山正在偏廳等着孫毅,孫毅一到秦家,趕緊找到秦佔山說道:“秦叔,這幾天真的是麻煩你了。”
秦佔山嘆了口氣說道:“沒什麼麻煩不麻煩的,你小子的人品我還是信得過的,而且這些事來的太蹊蹺,絕對是有問題。”
孫毅嘆了口氣說道:“這是小子之前在京城的時候結下的樑子,沒想到現在竟然找上門來了。”
秦佔山問道:“那邊是什麼來頭清楚了嗎?”
孫毅嘆了口氣說道:“現在還不清楚,但是好像是跟徽州的幾個鹽商有關係。”
秦佔山問道:“你惹上了鹽幫的人?”秦佔山有點驚訝,因爲孫毅在這方面辦事就是很靠譜的,實在是想不通孫毅爲什麼會去招惹鹽幫的人。
孫毅嘆了口氣說道:“但是我也不清楚具體是怎麼惹到了他們,其實也不是什麼關鍵的事情。”孫毅皺着眉頭瞅着秦佔山,秦佔山的臉色也不怎麼好看,應該是好幾天沒睡好覺了。
孫毅嘆了口氣,秦佔山說道:“我們秦家在外面跟鹽幫的人也有點關係,我會派人出去幫你打聽一下。”
孫毅感動的看着秦佔山說道:“秦叔,這件事過去之後,小侄必有重禮相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