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回人間滄海千年路秀色江山萬里遊

168回、人間滄海千年路,秀色江山萬里遊

出浩州境往西北而行,未過終南山,沿山脈腳下穿過山南道,途徑安、樑、秦諸府入黃土高原。這裡的地貌與江南一帶大不相同,平坡山地交錯,巨大的溝壑縱橫分佈。當地的百姓住的房子多以泥胚打壘爲牆,是最古老的板築之法,還有人在陡土坡上掘窯洞居住。

車馬未過黃河,又折轉向西南進入吐谷渾屬地境內,地勢漸行漸高,沿途都是綿延的大山。他們路過的很多地方都能看見陡峭的紅砂岩山壁,上面分佈着大大小小的孔洞,偶爾飄過的雲層彷彿很低,常遮擋住山頂,有時馬車甚至就在雲霧中穿行。

玉真公主與谷兒、穗兒等人從未來過這種地方,指着山壁上的孔洞問梅振衣那裡面有什麼?梅振衣笑着說是老鷹的巢穴,玉真不信,然而轉眼就看見一隻蒼鷹從遠處飛來,落在山崖上鑽入洞中不見。連梅振衣自己都吃了一驚,梅毅笑着說那就是海冬青。

梅振衣也曾隨左遊仙行遊萬里,那時離開彭澤之後就被左遊仙飛天帶到北方大漠草原中。如今這一路所遇,有很多是他有生以來前所未見。

從黃土高原再往西偏南而行,走的是當年文成公主進吐蕃的路線,穿過日月山口,前面豁然開朗,竟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極目看去只在地平線上有連綿起伏的險峻羣山。梅振衣知道此時已經進入青藏高原的範圍,卻沒想到過了日月山是這樣一番千里平原景像。

他們走的這條路,左邊是山巒,斷續的山峰像元寶、坐椅、虎豹、臥佛、筆架,千奇百怪但都是雄偉至極,右邊是大草原,一望無際的牧草大約有兩尺長,如一張巨毯鋪開十分整齊。時間已入初夏。草原上點綴着各種花,紅的、藍的、粉的、紫地、黃的。花朵都不大,有地貼地而生近處才能看見,有的有一人多高遠望一叢秀色。就像草毯上裝飾的刺繡。

高原上罕見人跡,往往走出很遠才能看見牧民地帳篷,周圍散放着牛羊。偶爾也能看見野生的飛禽走獸,在一處山腳下他們甚至還看見了幾隻純白的犛牛,長長的白毛如雲如雪,彎曲而漂亮的長犄角,長着雙眼皮眸子是粉色的,就站在道邊看車馬經過也不避人。

“好漂亮啊!”知焰、立嵐、玉真包括星雲師太等一衆女子看見白犛牛都拍手驚呼。人們在看犛牛,犛牛也瞪着好奇的眼睛看着這一羣人經過。

風景之悠遠開闊自不必多言,行遊至此彷彿也覺得胸臆開舒無限。但感覺也並非全然是美妙,別人倒沒什麼,在雙峰集帶走的那一對婢女盧紅、盧翠,未到日月山口就覺得身體不適,胸悶氣短頭疼不已。

這種症狀按現在地話說就是典型的高原反應,車馬上高原速度並不算快但也不慢,體質一般的人有這種反應也正常。別說這兩個婢女,就連拉車的四匹駿馬也連呼白氣速度比往日慢了不少。

一行人中有當世的兩位名醫,梅振衣隨手就在路過的山野中採藥,過了日月山後又在草原裡尋了幾味花花草草。煉成了數十枚紅色的丹丸,讓這兩人服下,每日一丸身體自然無恙。

玉真見兩名婢女服了藥之後又變得活蹦亂跳的,就問梅振衣:“你練的是什麼靈藥,我這幾日也覺得身子有些發軟,讓我服幾枚好不好?”

梅振衣笑道:“這藥沒有名字,是我對症所煉,功效無非是補血益氣。你用不着。三年前我教你辟穀餐霞術。又給了你一匣黃芽丹,每十二日一枚應該還沒用完吧?你雖未練成神通法力。但也有養生駐顏之效,此番上高原你幾乎沒有任何不適,就是有效啊。”

曲振聲也笑道:“梅師弟所煉補血益氣丹,是對症之猛藥,盧紅、盧翠不服此地水土風氣,用此藥正好,卻不是無症之人隨時隨地能亂服地。”

曲振聲見梅振衣煉藥,他也沒閒着,與立嵐一起沿路採藥,煉成了一種紅色的散劑,人已經讓梅振衣給治了,他就拿此散劑餵馬,張果等人笑稱他爲曲大獸醫。

這一路他們不僅僅練制了一丹一散,行走萬里山川是難得的機會,梅振衣、曲振聲、立嵐都在蒐集沿途靈藥,天下靈藥可不僅僅只是九轉紫金丹所需的三百六十五種。曲振聲隨身還帶了個小藥鼎,將所採集地靈藥簡單煉化收集保存,有很多都是尋常藥材鋪中買不到或者很難見到的。

清風給知焰的那個葫蘆也派上了用場,梅振衣蒐集了不少靈藥種苗保存其中,等回去之後可在青漪三山中鑿建地氣合適之處栽植。

要說煉藥之道,如今天下少有人能超得過梅振衣,但立嵐在東華門太牢靈境專管藥田,說起山野中採藥要比梅振衣熟絡多了。她幫着曲振聲和梅振衣比賽採集靈藥,卻發現總是輸,梅振衣找藥採藥總是更快更好,也覺得很奇怪。

後來還是知焰戳穿了梅振衣的底細——他有法器指妖針之助擅尋地氣。曲振聲想借用指妖針,但此器經過明月的煉化,動用時需要的法力以及神識境界太高,他暫時還用不了,只能等以後修爲到了再說。

鍾離權一路上還不斷指點徒弟,講解世間修行之道種種,藉着各種機緣由頭。比如藉着練藥他就提到了世間修行各派的傳承,外丹餌藥之術輔助內養練氣修行,到了孫思邈手中已經發展到極致。丹霞派擅長此道,以輔助他們傳承絕壁丹霞術,已是世間第一大派。

鍾離權傳承金丹大道,專修內丹爐鼎,偶爾用之餌藥,卻是另一種修行流派。當年東華帝君傳鍾離權金丹大道,只有簡簡單單幾卷口訣心法,但鍾離權結合自己的修行感悟,在傳東華門弟子時,成了體系完整地“九轉金丹直指”。

道家內丹法在世間大行。應該說始於鍾離權,不是說在鍾離權之前修道人不修爐鼎神氣。但鍾離權將這門道法整理成完整地門派傳承體系,師徒傳法時中的印證參照比較方便。而且有了這個體系爲根基,就算後面幾代弟子都沒鍾離權地成就。也不至於道法傳承隨人凋零。

梅振衣既是孫思邈的弟子也是鍾離權的弟子,鍾離權希望他將來在道法傳承上,能成爲承上啓下地一代開創之人——這是東華先生第一次在某些方面對弟子提出自己的期望。

除了梅振衣之外,這一路上其它人向鍾離權請教修行中地種種問題,東華先生也結合自己所悟一一給予點撥。這和教親傳弟子不太一樣,鍾離權不會主動傳授什麼心法口訣,但可以回答一些問題,讓衆人自己去印證。有仙人隨身指點。張果、梅毅等人收穫也自然極大。

總之這萬里路途,不僅玩賞各地風貌,採集天下靈藥,經歷種種奇趣軼事,還聽聞仙家妙法指點。進入高原後張果嘆道:“古人云行千裡路讀萬卷書,誠不我欺也!”

梅毅在後面說:“如果說行千里路,我也走過很多次,但那都是行軍征戰,不如今日萬里行遊這般有諸多妙趣。”

星雲師太也問道:“知焰仙子。也虧你能想出這麼一個巧妙的法子來,有此遊歷,真無憾此生了。”

張果趕緊插嘴道:“師太何必稱無憾呢,你若喜歡行遊之趣。來日方長有的是機會,我倒很樂意爲你駕車。”

知焰仙子答道:“我在崑崙仙境中清修百年,來到人世間遇見振衣,才領略世間很多未知地妙趣,所以纔會有此建議。”

梅振衣笑着說:“清修、行遊,各有奇妙,諸般妙法境界需要在定境中得,但也有很多世間事枯坐中是領略不到的。甚至包括神通妙法。我的神農百草鞭術。就是被左遊仙脅迫時自悟自成,若沒有那段經歷。我自己在家裡是想不出來的。”

www ●TTκan ●¢O

鍾離權不輕不重的給了他一扇子道:“臭小子,你也別太得意。如果沒有孫思邈的傳授,沒有我給你煉化的那支拜神鞭,你就是被人抓去一萬次在天下溜個夠,也沒神農百草鞭什麼事!”

衆人說說笑笑而行,前面出現了一條河。高原大草甸中的河流與中原見到地大不一樣,沒有河堤,河牀寬達數十丈,不少地方露出水面還生長着雜樹野花,河水很淺將將沒過馬蹄,最深處也不過沒膝。

這條河當地人稱爲倒淌河,之所以有這麼個奇怪的名字,一方面是因爲它自東向西流入西海的,與此地大部分自西向東流下高原的河流相反。另一方面這一帶的地勢是西高東低,恰恰倒淌河河谷一帶西面略低,從遠處看去有一種河水倒流的錯覺。

過了倒淌河,沿河谷前走不遠,就是煙波浩渺的西海了。

古時西海比現代的青海湖水域更廣,這是一個地處高原內陸的鹹水湖,但湖水鹹度要比海水淡多了,唐時則更淡,可供飛禽走獸飲用。尤其是有河流匯入地岸邊,也是草原中各種動物經常的飲水之地。

西海甚至比中原一帶某些小州縣都大,因此稱之爲海,高原氣候變幻莫測,常常風高浪急。這麼大的湖卻看不見地平線,因爲四周全是高原羣山。當地牧民自古的風俗不吃魚,因此這一座大湖中並無漁民,湖中特產一種湟魚,也稱裸鯉,周身上下只在胸鰭附近有不多地幾片細鱗。

形容山湖風景,人們常用“湖光山色”四個字,然而什麼纔是真正的湖光山色,到西海岸邊看一眼最有體會。

西海的水面顏色是會隨時變幻的,時青時藍,時深時淡,時明時暗,明時如鏡映羣山,暗時如翡翠凝華。水色隨天光陰晴而變,遠處羣山倒影也在湖中變幻,一湖之中左右不同,一日之間早晚不同。

梅振衣等人從蕪州出發,這一路到西海岸邊爲止,一共走了三個月。到了該分手的時候了,梅振衣與知焰將隨鍾離權飛往崑崙仙境。而張果與梅毅帶着衆人返回蕪州,臨別之時自然不捨。梅振衣決定就留在西海岸邊玩賞三日湖光山色再分手。

梅毅在湖邊搭起了兩座行軍大帳,盧紅、盧翠幫忙將馬車中的寢具器具取出來安置好,在大帳前還燃起了篝火。當晚休息。次日清晨一起看西海日出,取出攜帶的美食果品,在湖邊飲酒,採些野花野果玩的很是盡興。

第二天梅振衣教玉真公主在湖邊騎馬,這個地方地好處就是視野開闊無遮,可以撒歡地跑,有這麼多高人看着也不怕摔下來。玉真正在騎馬,遠處突然傳來低沉如滾雷之聲。雖然非常微弱,但一衆高人都聽見了。

梅振衣叫道:“玉真,快回來!”

梅毅眉頭一皺道:“這是馬羣奔過的聲音,想必是草原上地野馬。”

星雲師太問:“這片草原與漠北塞外不同,所產的是什麼馬?”

梅毅:“此地產馬名爲青海驄,個頭沒有西域馬那麼大,但卻善於長途奔襲,軍中也常用之輕騎追擊。”

時間沒過多久,只見遠處奔來了一大羣馬。果如梅毅所說,看個頭不及儀仗所用地那種高頭大馬,但奔跑的姿勢也相當駿逸。這一羣馬有上千匹,從草原上跑過聲勢不小。卻沒有衝着梅振衣等人的帳篷來,而是在離倒淌河口不遠地湖邊飲水。

梅毅指着馬羣向衆人介紹軍中的一些見聞:這一羣馬應該是草原上的野馬,被牧民拋繩套捉住可以馴服飼養,此地與漢地之間經常交易,用馴服的青海驄交換他們所需的鐵器、茶餅、鹽巴等。最後說道:“這種馬不經馴服是不好騎的,你們看,它跑起來非常顛,往往會把騎手顛下去。”

張果在一旁笑道:“以梅將軍的騎術。什麼馬對付不了?聽你這麼一說。我倒想弄一頭青海驄來騎騎了。”話剛說到這裡突然臉色一變道:“湖中有好凶險的妖氣!”

這時鐘離權一揮仙風扇,施法將衆人立足之處以及兩座大帳籠罩其中。朗聲喝道:“湖中有妖物出沒,護好公主等人!話音剛落就有一片凌厲地陰風從湖面上捲來,四周野草亂飛,如果不是鍾離權施法,連兩頂大帳都會被吹倒。這風來的好生怪異險惡,梅振衣帶來的四匹駿馬發出一陣如悲鳴般的長嘶,不由自主的連連後退前蹄一軟竟跪下了。

陰風是向着那馬羣去的,梅振衣等人所在之處僅僅是被餘勢波及,那鋒芒所向的正面可想而知。馬羣受到了驚嚇,齊聲發出長嘶轉身就跑。梅振衣等人修爲高超雖然不懼尋常妖物,但見此情景也暗暗心驚。

就在此時岸邊的水突然退了下去,露出了十幾丈潮溼的淤泥,緊接着遠處出現了一個巨大地漩渦,一道水牆涌起撲向岸邊,有一匹馬來不及跑遠被浪花撲中,緊接着就似被什麼東西咬住,在浪頭上掙扎嘶鳴,轉眼不見!

“水中是什麼東西?”梅振衣問道。

鍾離權眯着眼睛說:“應該是某條湟魚成了氣候,是相當兇惡的異類,與尋常精怪不同。”

巨浪捲走一匹馬還沒完,這怪異的浪竟然還能衝上岸,如一條水線長龍,接連卷中了兩匹四處亂跑的驚馬。這時有一聲宏亮地馬嘶傳來,一匹體形最高大的公馬在遠處高坡上站定,四下亂跑的驚馬都向它靠攏過去,那應該是這羣馬的首領。

湖水泛上來,水線長龍繞着那處高坡轉了一圈,草原上莫名泛起了處處浪花,羣馬齊聲長嘶一起奮蹄衝下了高坡。水中傳來一聲怪異的長嘯,浪花裡騰空現出一物,梅振衣眼尖,看清那是一條足有四丈長怪異的大湟魚考察唐風古蹟,然後又去了西寧,上高原一路觀覽直到青海湖邊。於是書中所寫梅振衣此番行遊,也到西海爲止:)

277 回落劍裁惆雲縹緲芳心抱憾水無痕050 回妙法因人而用器截取飛雲好裁衣011 回博學落眼收僞器廣聞不識撞真仙346 回法駕終歸羲皇殿鎮元設祭萬壽山118 回陰神煉形封護法真人辟穀習餐霞166 回鍾離立約五湖島凌虛掛榜雙峰集186 回相對已到無言處花雨紛紛送叮嚀322 回引夢如實成化境妄心亂入是魔行207 回仙家妙訣修行地也如名利試心神163 回彭澤水邊多淫祠沿路不遇五通神099 回武太后臨朝改制梅孝朗奉旨休妻002 回世間有道人自重逞術無行禍己身128 回攔路只爲求清靜逼使菩薩繞道行180 迴天刑催人別稚子臨劫敘語託離情323 回不識神君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局中276 回當年秋風未解緣今生何似初相見261 回愛己身貴爲天下何喜獲豐收寄寓255 回玄妙無邊盡方廣九幽十類已除名014 回內視山中行意氣覺來夢裡聞嘯音132 回聽琴置酒牡丹坊奪席談詩佔花魁275 回跺地脈八方不動鎖靈樞江山永固131 回寒玉異心稱祥瑞獲罪天下他山石352 回一戰善謀千秋計三規劃定兩崑崙350 回影壁留名皆觸目雲板三聲再驚心099 回武太后臨朝改制梅孝朗奉旨休妻334 回多少枯榮相倚盼何日回山又清風331 回觀通透置身事外留清淨萬壽無波182 回芳心落寞花無色身若風清追月明340 回凌霄金玉雙簪會丹臺神君鬥玄穹296 回欲上玄宮尋明月撥山截路鑿天階031 下剝取浮名留仙籙落魄遺身放凡流149 迴夢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入境如是觀166 回鍾離立約五湖島凌虛掛榜雙峰集032 回真傳萬卷心如印虛讀百年學亦休080 回熊居士凌空斷喝小仙童施法移庵014 回內視山中行意氣覺來夢裡聞嘯音298 回平步天梯青雲上不復昨日羽衣郎013 下此生亦有癡於我不獨傷心是小青224 回妖王直搗寒星陣亂拳打驚揚仙人086 回烈火刀兵身受盡美言軟語慰孤魂019 回房中少女羞兒面堂前故人似相識220 回豈因擇地而擇侶無事暗語獻殷情246 迴天堂無路悄避走地獄有門自來投220 回豈因擇地而擇侶無事暗語獻殷情347 回結善緣魔王送女謝慈悲護法離山230 迴夢回已是別離後當年初遇早知卿036 迴流連萬家杯中味仙蹤到此也徘徊216 回古今多少高壇上神語激引萬人狂341 回法所見皆有所證道自然一以貫之026 迴心居不正多作怪左道充仙也吟詩十六卷斬心猿285回靈應瑞靄漫仙霞雲霄望徑野簪花350 回影壁留名皆觸目雲板三聲再驚心139 回酒香蕪城十里外揚名萬家老春黃010 回自古命算九驚首往來皆好問綢繆188 回狹道杏花銜孽怨一怒撥劍爲誰顏068 回匹夫空憑凌雲志萬馬齊喑一時休037 回一井佳釀隨仙去滿城美酒自攜來065 回鬱郁離離原上草年年歲歲祝新榮177 回妙似藏神真如佩亦留端倪或可尋352 回一戰善謀千秋計三規劃定兩崑崙075 回將軍跪地先卸劍金仙開口莫亂求090 回含淚懷前公主訴忽聞身後仙師回145 回大殿法壇留虛座來者究竟哪位僧322 回引夢如實成化境妄心亂入是魔行034 回望盡人煙傳緣法拜罷蒼生問鬼神355 回玄光指月藐故射忘情移足凌仙山013 上此生亦有癡於我不獨傷心是小青157 回仙境千年生亂象人間自有清明時304 回人間辭別鐵柺李仙班添籙何賢姑118 回陰神煉形封護法真人辟穀習餐霞166 回鍾離立約五湖島凌虛掛榜雙峰集088 回布杖槁演練槍陣憐公主裸呈玉足332 回亂治機緣皆善用推演謀局若觀棋353 回舍利子即非枯骨省身心是名靈山355 回玄光指月藐故射忘情移足凌仙山057 迴風錦雲袍誰披髮當年亂臣左遊仙090 回含淚懷前公主訴忽聞身後仙師回110 回隨緣小築相進酒別時依依走還留101 回空門莫做留情地身在觀中何遠求263 回運銀斧鴻蒙開闢揮金矛劃筆天國271 回檻外莫談門戶見山中立足發願心133 回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243 回身言點化合師道行止修證弟子規272 回正一獨鬥三大士菩薩對愕衆天尊128 回攔路只爲求清靜逼使菩薩繞道行254 回大器難成多鑿煉世傳三十六洞天273 回展妙手三身六對造浮屠四門八方357 回當年相思如明月曾經可望不可攀005 回名士風流五石散魏晉衣冠捫蚤談345 回清風散盡青帝殞白髮銀光化羽絲022 下古樹成精張果老山人疑是呂洞賓165 回人面妖心稱異類陰邪卻號湖中仙200 回伊人粉面含嗔意梅郎何故稱呂郎212 回敬亭山仙童試法左遊仙再戰清風136 回待到金仙化形後便是人間了斷時283 回窈兮冥兮惟恍惚恍兮惚兮中有物330 回默然觀壓袖金線幾不知顛倒衣裳226 回寶鏡犧牲玉符碎妖針獻祭神劍成170 回尋訪花神求靈藥攜手仙子上崑崙352 回一戰善謀千秋計三規劃定兩崑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