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回金光洞元聖開講乾元山振衣解惑

般若羅摩花能不能生長的更快?風清搖頭道:“這已是極限,不僅乾元山藥田的地氣盡爲所用,而且憑藉花神的法力才得如此迅速,否則還不知要過多少年呢。般若羅摩已經紮根破土,就算是當年的聞醉山清風、明月二位金仙在此,也沒有別的辦法。”

“說的不錯,你們想要般若羅摩花,至少得等兩年,確實沒有沒有別的辦法。……嗯,這小崽子挺可愛,這一對蹄環,我看着好眼熟啊?”

衆人身後突然傳來一說話聲,梅振衣與知焰吃了一驚,以他們的修爲竟然沒有察覺有人來到。急轉身看去,來人是位魁梧壯碩的大漢,披着棕黃色捲曲的長髮,竟酷似梅振衣穿越前在電視劇裡看見的某個人徐錦江版的金毛獅王的扮相,只是此人眼眸是淡藍色的。

大漢身高足有一丈,提着阿斑後脖子上的毛皮,就像拎小雞一般將它提到面前,饒有興致的打量着。阿斑懸空扭着身子很不高興的掙扎,一邊還伸出爪子掏大漢的鼻尖,可是怎麼樣也夠不着。大漢用另一手敲了它一下,在它耳邊悄聲說了幾句話,阿斑就老實了。

“拜見元聖大老爺!您怎麼來了?”風清與月明一見這大漢,皆露出驚喜之色,同時倒身跪拜。

元聖大老爺?好奇怪的稱呼!知焰不解,梅振衣卻突然反應過來,以神念道:“他就是太乙天尊的坐騎九靈元聖,來自天庭東極妙巖宮。我們也上前拜見吧。”兩人單膝點地抱拳道:“晚輩見過九靈元聖前輩!”

梅振衣從來沒見過他,怎能認出來?一是因爲“元聖大老爺”這個稱呼,二是那大漢說阿斑前腿上的妖王扣很眼熟,這件神器曾經就太乙天尊用來鎖坐騎九靈元聖地。

梅振衣猜得一點不錯。來者就是九靈元聖。可不要小看這隻獅子精,他如今已是天庭東極妙巖宮的第三號人物,太乙門弟子都稱他爲元聖大老爺。九靈元聖不是一頭坐騎嗎?爲什麼地位如此之高?仙家高人坐騎的概念與是一般人理解是不一樣的。他是祖師地護法,而且如今已有金仙修爲。

梅振衣的見識閱歷遠勝他此時的修爲。這當然是好事,但也有小小地弊端,那就是他對仙家高人沒有太多驚奇感與敬畏心,因爲見過的高人已經太多,比如他還會在清風這樣地金仙面前嬉皮笑臉討價還價,見到張妖王那樣的真仙還起了收服之心。

但對於其他修行弟子而言,天庭金仙絕對是敬畏與仰望的存在,有這種修爲。大多早已是一派祖師,就算不是一派祖師,也有與仙界各派祖師平起平坐的地位。清風曾說過,整個天庭仙界,金仙也不足百人。

太乙天尊是最早在天庭開闢洞府的道家十二金仙之一,地位十分之尊崇,而且太乙門除了祖師之外,還有兩大金仙,一位是太乙天尊座下大弟子靈珠子,另一位就是他的坐騎九靈元聖。

一門三金仙。“天尊”的名號不是隨便叫的。這一點就連當年地地仙之祖鎮元子也比不了,清風與明月有金仙修爲,卻不是鎮元弟子。鎮元子本人的修爲雖不在太乙天尊之下,親傳弟子中飛昇成仙者過百人,但卻無人成就金仙。

九靈元聖見衆人行禮,把阿斑報抱入懷中呵呵笑道:“不必多禮,我奉天尊之命而來,一入乾元山神識有感。於是先到藥田來看看。卻發現這個小東西戴着我當年之物。……你們正擺着酒菜?那就一起喝兩杯吧。”

衆人連忙迎九靈元聖入席,輪番端杯敬酒。席間閒聊才得知九靈元聖下界原因,事情始末竟要從六十年前清風、明月出走五觀莊說起。

當年的事,梅振衣在入境觀中都經歷過,但他只是一個不存在的旁觀者,不瞭解其中玄機內情。現在聽一位金仙面對面的解釋,才明白事情遠比自己親眼所見要複雜的多

大乘天爲什麼要發宏願下界爲玄奘?鎮元大仙爲什麼要留客五觀莊?清風爲什麼會打出崑崙仙境?太乙天尊爲什麼會恰好在六十年前下界現身乾元山?九靈元聖爲什麼會在西行路上當妖王與玄奘師徒起了衝突?

這一切都環環相扣互爲因果,各位金仙、菩薩極擅推演,卻又不能盡數推演其餘高人的變數,順勢而爲紛紛插手其中,僅看表面,一般人根本搞不清楚他們都在做什麼。

首先要從大乘天發宏願轉世下界說起。先介紹一下佛門菩薩果與道家金仙成就的區別,兩者不好說誰高誰低,但是證菩果過比求證金仙條件更特殊。

修爲到了,發願心歷化形天劫,有了靈臺開闢之功,就似道家所謂的金仙成就,簡單明瞭。但是求證佛門菩薩果,鬚髮度已度人的宏願心,修行圓滿之後才能成功。勉強說區別地話,金仙成就可能只是自己的修行,而證菩薩果位卻不是一個人的事。

大乘天的修爲已有類似金仙的成就,所謂“大乘天”,就是他在佛國淨土延伸開闢的一片仙界,既是道場也是法號。但是這種修爲畢竟與道家金仙不一樣,大乘天仙界只是他的專屬靈臺道場,別人可以進入卻無法鑿建修行地,更無法一起延伸開闢。這種果位在佛門叫做“各乘天”,想當年的韋馱天與如今地熊居士,也是這種修爲境界。大乘天欲證菩薩果,所發宏願心就是佛法大行於中土,對佛門修士來說當然無可挑剔。他選擇地時機非常巧,正好是李唐立國,追封道祖爲先祖。||||道家大行於中土之時。這就埋下了各派門戶之爭的種子,但當時還沒有引起衆人地注意。

仙界高人諸如金仙、菩薩,很難簡單地說有沒有門戶爭鬥之心,但門戶分別心肯定是有的。一方面彼此可以成爲好友印證修行相通之處,另一方面修行的最終去向確有分別。世間人信奉什麼看似對仙界沒什麼影響,但實際上的牽扯還是挺大地。

修行人超脫生死輪迴之後去的是已經開闢的仙界。比如天庭。有金仙成就還可以自行開闢一片仙界,以靈臺願心化轉而成。但金仙開闢仙界。同樣也受法力與“見知”之限,絕大多數金仙並不是孤闢天地,而是來到早已開闢地廣袤仙界中,在此基礎上延伸開闢仙家洞天,與原有仙界連成一片。

前文說過,這麼做有兩個極大的好處:一是能領略仙界中各位仙家地造化之功,彌補自身修行中見知的不足,二是能廣結仙緣。同享仙界中自己無法造化之物。原先的仙界主人也很樂意,仙界本是他靈臺中化轉而出,別人以法力在此基礎上延伸開闢,所造化出的一切也印入仙界之主的靈臺之中,等於延伸了他的神識與見知,互相都有益處。

無邊玄妙方廣世界最大的一片仙界就是天庭,天庭是在凌霄聖境的基礎上,多位大德金仙靈臺造化之功而成,除了各金仙各自開闢地洞府之外,還有廣袤的空間。正適合仙人們在仙界修行。沒有金仙境界的仙人們雖無開闢之功,但可以在既有仙界中建立洞天與各類仙家景象,對人對己都有好處。

假如這些仙家高人在人間的道統傳承式微,就意味着飛昇來此共同鑿建仙家景象的門下弟子越來越少。假如修證金仙的人越來越少或者各金仙不再來此,也意味着這一片共享仙界繼續開闢延伸的範圍越來越有限。

道統傳承與否,要看道法是否適合世人,也看世間是否有可造之材,這本應順其自然勉強不得。人世間衆生輪迴。你度化你的弟子。我點化我的傳人,通常情況下沒什麼好爭。但如果出現一教大盛。欺奪世間之信,排擠他門傳承的情況,就會影響到仙界。

兩教都欲“大行”,爭奪類似“國信”地地位,必有潛在的衝突,甚至牽扯到天庭與佛國。

佛教傳入中土流行,有各種客觀原因,但還有一片地方佛教始終無法流行,就是各派修士散落分佈的崑崙仙境。

崑崙仙境是自古出世清修之地,衆人無紅塵俗務之擾,佛家“衆生皆苦”的修行發願在這裡流行不起來。就算有守望這種僧人在龍空山立寺一千六百多年,引萬人過奈何淵,但是崑崙仙境中佛門傳承一直式微,佛家修士很少。

可是在崑崙仙境之中,偏偏出現了一個異數,就是地仙之祖鎮元子,他也注意到了玄奘西行求法將來的影響之廣,覺得這是個可以利用的機會。

鎮元子是崑崙仙境中自洪荒之時最早成就地仙之人,飛昇成仙猶在西王母之前。成就金仙之後,他留在聞醉山沒有去天庭開闢仙家洞府,在一千二百多年前鎮元子開闢了萬壽山仙界,獨立於天庭與佛國之外。

鎮元子身爲地仙之祖,當然希望萬壽山能與天庭平起平坐成爲另一片仙家飛昇之所。但是萬壽山千年經營,僅是他自己門下的弟子飛昇之所,並無其它的金仙來合力開闢,也無仙人飛昇至此安置洞府,遠不能與天庭相比。這是歷史傳承積累地原因。

鎮元子當年在五觀莊一番人身果法會,用盡推演心機結交佛道兩家,盛事傳遍崑崙仙境與仙界,特別是藉此機會結交了佛門,吸引不少佛家高人去萬壽山作客,也吸引了許多不願意去天庭地飛昇散仙去了萬壽山。五觀莊法會,得益最大的當然是鎮元子,只有一個變數,那就是清風與鎮元子鬧掰了。清風從聞醉山出走,一路打出崑崙仙境,鬧了那麼大地動靜,恐另有用意。崑崙仙境中的晚輩弟子不知底細,處處與二人爲難,清風也不在意,仙界中的諸金仙獲悉後怎會不清楚內情?

清風以這種方式離開聞醉山。多餘的話沒說一句,卻等於將玄奘西行地伏筆以及鎮元子的如意算盤公開了,所有的“包袱”都抖了出來,引起了整個仙界的注意。至於今後地變數。各人自去推演吧。

清風當年經過乾元山,驚動了太乙天尊親自下界,卻恰好聽見太乙門兩位藥園童子在議論六十年一度的聞醉山地仙之祖法會。言語之中竟對本門師長隱約有了怨望之心。太乙天尊意識到鎮元子在崑崙仙境的動靜不小,有廣收世間散修爲萬壽山所用。凌駕於崑崙仙境各派之上地用意。

於是太乙天尊也在乾元山招集法會開講,恰好在聞醉山法會之後,六十年過去了,地仙之祖法會又要召開,這一次太乙天尊沒有親自下界,卻派了門中另一位金仙九靈元聖來到乾元山,與當年一樣,也在聞醉山法會之後招集乾元山法會。這便是九靈元聖的來意。

聽說了這些。梅振衣有恍然大悟之感,也想通了當初很多莫名其妙地事情爲什麼會發生?他笑道:“我們來的真巧,恰好趕上九靈元聖前輩開講法會,一定要藉此福緣聽聞仙家妙法。”

九靈元聖卻哈哈大笑道:“其實以二位的修爲身份,這種金仙法會,聽不聽都無所謂。”

梅振衣不解道:“前輩此話何意?難得金仙講法,怎麼聽不聽都無所謂嗎?”九靈元聖接下來的解釋,卻讓他茅塞頓開

金仙在仙界開法會,主要是指點那些自悟修行飛昇的散仙,這些人沒有祖師傳承。或者祖師修爲有限無法指點成仙之後的修行。開講的內容無非是仙界修行與人間異趣,如何鑿建仙家景象與修行之地,高深一些的內容可能還涉及化形天劫與金仙成就。

這種大範圍地公開講法,不可能是一對一的點化傳授,也不會公然傳授本門秘法,只是一種修行感悟上的點撥。對有些人可能很有用,對另外一些人可能毫無意義。

跑到人世間來開講金仙法會,上述內容就不合適了。因爲聽衆不是散仙。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你對一羣字都不認識的人,講解詩詞格律幾乎沒有意義。那麼講什麼呢。只能講“識字的好處”,具體到眼前這種情況,那就是“成仙的妙處”,堅定衆人的修仙之願而已。

對於那些沒有仙師指引,也沒有完整道法傳承的江湖散修和山野妖王來說,聽一聽也很有好處,因爲他們以前可能並不瞭解,只是自己在迷霧中摸索看不清方向,聽聞這種法會,修行所追求的前景變得清晰了。但是對於梅振衣與知焰而言,確實沒什麼必要。

公開地法會,不會傳授本門秘法,涉及到高深的內容,只是一些修行上的感悟心得,如能與自己的修行相印證,聽一聽也有好處,尤其是本門弟子或修煉類似法門之人。

對於崑崙仙境衆散修而言,鎮元大仙親自跑到聞醉山開法會沒什麼必要,掌門喬散人開講就足夠了。既然沒必要,爲什麼鎮元子還要來,而且六十年一度堅持不懈呢?還有其他的目的。

借地仙之祖法會的名頭與影響,吸引崑崙仙境衆散修甚至其他門派的弟子來到聞醉山,不僅能傳揚萬壽宗地聲望,還能吸引儘量多地修士拜入萬壽宗門下。譬如今天的萬壽宗掌門喬散人,四百多年前就是這麼來地。這樣做對壯大萬壽山仙界有好處,但另一方面,後世的萬壽宗弟子難免良莠不齊。

“振衣,你若想在青漪三山自立門戶,未嘗不可效仿鎮元大仙的手段,邀請各位前輩高人開講法會,引天下修士前來善結福緣。只要不謀一門獨私、不濫收弟子傳法,也是揚長避短之舉。”知焰一邊聽九靈元聖說話,一邊以無語觀音術與梅振衣交流。雨,我家這一片晚上七點多停電了,直到十點半纔來電,好不容易纔搶出今天的章節,因此更新的很晚,讓許多書友久等了!本回字句可能有些粗糙,我先上傳發布,然後再修訂。

027 回純陽弄徒行詭計崇儼依樣畫葫輪096 回旗上芳號非名將玉人登城退千軍242 回五五化身人皆有世世修行不虛談154 回淨瓶甘露活枯樹金仙童子拜觀音304 回人間辭別鐵柺李仙班添籙何賢姑202 回三十六翼梅丹佐火雲騰空氣焰洶十八卷天人亂321回佛即非佛何如佛唯我無我自問我085 回意馬驅馳繮不住取死之道豈無辜242 回五五化身人皆有世世修行不虛談312 回百年身一朝殞盡福祿壽齊赴黃泉052 回太乙曾鎖妖王扣今朝結腕護法身344 回登臺此宣當自斬妄擬天心爲己心059 回袖裡銀光隨聚散閒看劉海戲金蟾036 迴流連萬家杯中味仙蹤到此也徘徊009 回華佗落難扁鵲走無奈揮鞭耍人猴016 回當年尚無風公子只道神君梅振衣159 回老聃陪坐三清末牡丹遭貶出洛陽187 回老國師勸客回頭大天尊謀願未遂011 回博學落眼收僞器廣聞不識撞真仙161 回方正峰上談大夢忽如脫枷好輕鬆268 回善無畏龍行虎步張妖仙畫地成江110 回隨緣小築相進酒別時依依走還留179 回燦爛生蓮毒舌嶺佛光寂滅龍空山238 回舊物新成回仙夢無慾何處論修求036 迴流連萬家杯中味仙蹤到此也徘徊116 迴風搖竹影空掃雪杯斟清泉妙成茗222 回須知園中花有主潔身莫入牡丹叢090 回含淚懷前公主訴忽聞身後仙師回108 回三山五湖始足下雲端漫步莫忘形064 回慧根緣起菩提樹映照往來明鏡臺031 上剝取浮名留仙籙落魄遺身放凡流016 回當年尚無風公子只道神君梅振衣323 回不識神君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局中202 回三十六翼梅丹佐火雲騰空氣焰洶210 回興風作浪成災易行雲布雨潤物難037 回一井佳釀隨仙去滿城美酒自攜來十六卷斬心猿285回靈應瑞靄漫仙霞雲霄望徑野簪花084 回一諾千金還三命小人得意逃生天273 回展妙手三身六對造浮屠四門八方146 回鞭落枯井清泉涌抽轉靈樞造化功218 回仙府門前談異教請入洞天論神靈153 回清風忿揮金擊子大乘天奴滅金身310 回長空嘆神山遠阻歸同去天上人間033 回百歲情懷長濟世一生精誠大醫心058 回千般機巧皆小技真人隨遇而行遊133 回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310 回長空嘆神山遠阻歸同去天上人間231 回行人車馬三山外茶肆依稀喚重遊337 回寶山傾頹洞天毀成敗青丘一長纓276 回當年秋風未解緣今生何似初相見198 回憶君迢迢隔青天尋來看取明鏡前237 回偏指他人欺奪信名稱善意實惡行130 回攜與千金訪靈境慕歲終南太牢峰116 迴風搖竹影空掃雪杯斟清泉妙成茗275 回跺地脈八方不動鎖靈樞江山永固316 回壯士箭穿臨淮塔不滅賀蘭恨未完173 回奈何淵穿音波障苦海劫無前世身十二卷觀自在213回泠泠習習來何處飄落雲行自誰家210 回興風作浪成災易行雲布雨潤物難103 回寸心牽袖掌中暖阿郎身着舊衣裳127 回般若波羅聞皆笑朝堂猶自誦心經165 回人面妖心稱異類陰邪卻號湖中仙092 回酒家幌旗題玉帝紋銀十兩賭江山347 回結善緣魔王送女謝慈悲護法離山128 回攔路只爲求清靜逼使菩薩繞道行297 回張果奉詔入京師武妃毒計再陷王052 回太乙曾鎖妖王扣今朝結腕護法身145 回大殿法壇留虛座來者究竟哪位僧319 回臨行安撫身後事誅魔不必顯宗名253 回空桑山立玲瓏塔安法座琢芙蓉玉130 回攜與千金訪靈境慕歲終南太牢峰082 回兒時夢得白蓮法漾動春心思至尊279 回求福地雲胡不喜辭君子畢竟難惜336 回煉仙家各派神器做天人普照之觀212 回敬亭山仙童試法左遊仙再戰清風199 回彼岸穿行花溪谷情歌只伴流水聲220 回豈因擇地而擇侶無事暗語獻殷情114 回仙子不復崑崙命純陽九煉已知心第十二卷觀自在214回 有情無情何牽絆直言無忌問童心276 回當年秋風未解緣今生何似初相見172 回十妖王圍幻法寺守望僧捧金瓶梅第十二卷觀自在215回 菩薩聽評書打賞壇上半吊子福音136 回待到金仙化形後便是人間了斷時197 回洞天成訣二十四亂象未雨先綢繆255 回玄妙無邊盡方廣九幽十類已除名259 回此生撫膝無餘憾皓首慈眉享天年091 回霞光瑞彩無多用天刑雷劫師不言294 回甫證如炬通明眼演印他化自在天098 回一世盡死不瞑目談天劫仙道無偏280 回雲川懸孤疑宗祖青城暗夜失仙燈120 回妝成菩薩戲春水灑落明珠奉娥眉261 回愛己身貴爲天下何喜獲豐收寄寓084 回一諾千金還三命小人得意逃生天002 回世間有道人自重逞術無行禍己身十四卷阿羅訶249回山神不與伽藍便國師登門化善緣122 回關小姐許身遭拒梅振衣初斬心猿275 回跺地脈八方不動鎖靈樞江山永固149 迴夢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入境如是觀169 回張果相救青驄馬道侶雙戰西海湟330 回默然觀壓袖金線幾不知顛倒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