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 回行到終南攜明月遙望風雲起蕪城

018回、行到終南攜明月,遙望風雲起蕪城

梅振衣渾渾噩噩十二年,終於醒了,一醒來就開口能言,把菁蕪山莊的管家張果樂的一蹦多高,腦袋差點沒撞到房樑,趕緊派人往長安城南魯候府報信。古時的交通狀況不像現在這麼便利,梅孝朗得到消息已經是近十天之後了。南魯候接到這封家書,也是喜不自禁,一手拿着信,另一手捻着鬍鬚,捻鬚的手指不自覺也在輕輕發顫。

讓梅安自己去領二十貫賞錢,吩咐也賞蕪州來的送信人二十貫,把管家打發走了。二十貫在唐代可是不小的一筆了,梅安衝撞到書房門前不僅沒受到責怪反而發了一筆小財,看來候爺的心情真的很不錯。梅安剛走,就聽見一陣悅耳的釵環脆響,然後一陣香風撲面,有一華服女子走進了書房,手裡還端着一張漆案,上面放着一壺酒和兩個杯子。

能夠不經通報就走進梅孝朗的書房,全府中只有他的夫人裴氏了。梅孝朗笑道:“夫人怎麼還不安歇,把酒端到書房來了?”

裴氏盈盈一笑:“聽說蕪州來了家信,騰兒的病好了,相公一定高興,妾身特意燙了一壺酒來爲相公祝幸,天氣涼了,夜讀也要注意暖暖身子。”古人嫁得早,裴玉娥雖然已有一子一女,但年紀也不過二十四、五,仍然容顏嬌麗儀態媚人,在梅孝朗面前露出溫柔體態,怎麼看怎麼讓人愛惜。

裴氏將漆案放在書案上,給梅孝朗斟上一杯酒,自己也倒了一杯,雙手奉上道:“妾身恭喜相公!這也是整個梅家的喜事。”梅孝朗笑眯眯的喝了這杯酒,端杯道:“多虧了孫仙人,這麼多年了,一直沒有忘記我兒,我不知該怎樣謝他!”

裴玉娥又問:“騰兒的病治好了,相公打算如何安置?什麼時候把他接回長安,孤身一人長留蕪州總歸不好。”

梅孝朗搖了搖頭:“孫仙人在信中說的明白,騰兒積弱多年,失魂症雖已愈,但形骸氣血生髮頗爲不足,若不細心調養比往日更加危急,至少要待到寒暑交替、春秋輪迴之後方知能否無虞。看形勢至少要留在蕪州調治一年,眼下不可能回長安。”

除了管家張果的信之外,孫思邈也給梅孝朗寫了一封信,指出梅振衣的身體並沒有完全恢復。他雖然交代了一套完整的方法從小給梅振衣做保健,但梅振衣畢竟是個生長髮育中的孩子,這十二年來能活着不死掉就很不錯了,要想身強體壯那是不可能的。他沒醒來還好維持,一旦醒來之後人知道自主活動,生長髮育中的缺陷問題就會集中暴露,此時的身體素質和抵抗能力都是極差的,稍不小心就可能得一場要命的大病。

裴氏聞言也露出一臉關切之色:“原來騰兒還有這一番兇險,幸虧老神仙在側定能保他無恙,相公也不必太擔憂了。要好好安排蕪州之事,莫要怠慢了老神仙,也一定要照顧好騰兒周全。……還有,振衣年已十二,既然心智已復,是否要考慮請師授學?我父家在長安城多識博學鴻儒,可以爲他推介。”

梅孝朗點了點頭:“夫人費心了,孫老神仙還要在蕪州停留一年,有他提點幾句,是振衣幾世修來的福份,暫時不必請別的老師了,況且以振衣的狀況,也不適合勞心勞力。至於其它的事,我會安排的。……夫人,天色不早,你且去安歇吧。……梅毅,你進來!”

裴氏着急要派老師去蕪州“教導”梅振衣,被梅孝朗阻止了,理由是有孫思邈在不必另請高人。後代人談孫思邈,往往只知道他是寫過《千金方》的一代神醫,可是在大唐年間孫思邈不僅僅是個醫生,還是名揚天下的博學鴻儒與散修高人。此人七歲讀書日誦千言,到二十歲時就已經匯通儒、釋、道三家之學。

前朝隋文帝楊堅,徵孫思邈爲國子監博士,未受。唐太宗李世民曾賜爵銀青光祿大夫,孫思邈也固辭不受。當今聖上李治想拜他爲諫議大夫,孫思邈仍然沒有接受。兩朝三代君王都曾賜爵,品階一次比一次高,而孫思邈一次也沒有接受,這不止是一位名醫能享受的待遇和胸襟做爲。

唐代皇室姓李,自稱老子之後,立國後尊崇道教,到當朝武皇后掌權,又大肆崇佛,而地方士子又尊崇儒家正統,三教之爭在朝堂上也十分激烈。龍朔二年(公元662年),皇上曾組織了一次三教大辯論,讓諸派各展其說,孫思邈發表了《會三教論》,力主相互取長補短勿再爭執攻訐,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和稱讚,影響十分深遠。至於孫思邈本人,是修道煉丹的高人。

唐代的科舉制度與後世特別是明清兩朝不同,不侷限於四書五經那麼古板教條,而是以雜科取士,對人才的判斷標準體現了相當大的包容性。當時的取士之科分爲秀才、進士、俊士、明經、明法、明書、明算等科,其它如醫、卜、相、琴、棋、書、畫均可登科,如孫思邈這種博學之人,那是最好不過的老師,只是這種人請都請不到,他能待在梅振衣的身邊一年是天賜的福緣。

梅孝朗讓夫人且去,把心腹梅毅叫了進來,梅毅進門時裴氏正好擦肩而過,香風飄處有意無意笑着瞄了他一眼。這眼神讓梅毅心裡有點發毛,在他印像中這位夫人就沒衝下人這麼笑過,心裡發毛臉上可不敢改色,來到案前垂首問道:“老爺叫我,有什麼吩咐?”

梅孝朗:“你明日就出發,快馬趕到蕪州,帶着我給老神仙與張管家的親筆信,到了之後不要回來,暫且就留在那裡。”

梅毅感到有些奇怪,他們兄弟倆是候爺最信任的貼身近衛,大哥已經派到裴行儉將軍的軍營裡去了,現在把自己派到蕪州,可見候爺對蕪州之事的重視程度。但他已經習慣於服從命令,只是微感訝異的答道:“知道了,明天就啓程。請問老爺讓我在蕪州待多久,有什麼別的安排嗎?”

梅孝朗:“當然還有別的安排,你的劍術不俗,我兒如果還有空閒,希望你能教他防身自保之術。”

梅毅想了想道:“我這一身粗淺功夫,本就爲候爺效力,教授小候爺自然不敢藏私,可是小候爺的身體,恐怕還不能……”他的疑問很對,梅振衣現在的狀況連門都不能出,怎麼還能學武?

梅孝朗打斷了他的話:“你去,未必一定教會他什麼,一切看狀況吧,但有一點要注意,老神仙千萬不能在我家出半點意外,我兒也不能受半點驚擾,你明白了嗎?……等到我兒有自保之力,我自會召你回來,你大哥現在是行軍校尉,到時候,我會爲你謀一門更好的前程。”

wωω•ttКan•¢ O

梅毅單膝下跪道:“跟隨候爺效命便已知足,如今已不想再求聞達,我一定會竭力保護好公子周全!”此時他已經明白梅孝朗的意思,是讓他到蕪州去專門保護梅振衣的,這份差事要等到梅振衣有自保之能纔算完成。誰會去加害一個遠離長安的十二歲少年呢?梅毅心裡隱約猜到了什麼,卻不敢多說話。

梅孝朗擺手道:“你不求聞達,那就給你兒子謀一份好前程吧。你先下去吧,明天還要趕遠路,需要準備什麼東西自己去找管家。”

梅毅走後,梅孝朗一個人獨坐書房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兒子的病治好了當然高興,他能有今天不能忘了柳氏一家的恩情,而梅振衣是柳氏留在梅家的唯一骨血。如果他能脫得開身,真想去親眼看看那多年未見的長子,可惜現在根本不能,就算梅振衣能來長安,他也不打算讓兒子來這個是非之地。

如今陛下李治春秋已高體弱多病,上次在巡遊東都的歸途中就突然暈倒了,據宮中傳來的秘密消息恐怕繼續享國的時間不久了。武皇后有四個兒子,長子李弘已亡,如今的太子李賢也不受寵,這嗣位時的朝堂震盪不得而知。他與宰相裴炎聯姻共同進退,擁護新皇之事可得好好掂量,現在甚至沒有精力去多想別的。

他的夫人裴氏別的還好,就是氣量狹小婦人之見太深,恐怕也容不下前妻留下的嫡長子,這一點梅孝朗是心知肚明,但是他也不認爲裴氏會有那個膽子去加害梅振衣。派心腹梅毅去蕪州保護兒子,更多的是防備如果朝堂震盪梅家不保,那麼梅振衣還可以設法避禍。這種結果當然不是梅孝朗所希望的,但不怕一萬隻怕萬一,還是考慮的周全些好。

……

裴玉娥離開丈夫的書房後,盈盈笑意陡然化作滿臉寒霜,心中暗罵道:“老不死的孫思邈,聽說都一百好幾十歲了,怎麼還不進棺材?就在太白山修你的道煉你的丹好了,爲什麼要管我們梅家的閒事?這麼多年像一塊臭膏藥粘着梅振衣不放,到底把他給救醒了!”

裴玉娥不高興當然有原因,梅振衣就算生母已死,那也是南魯候的嫡傳長子。大唐開國王候後人到這一代多已凋零,但南魯王梅氏這一支依然聖眷更濃,與她孃家裴氏如今是同氣連枝權鎮朝野。這梅家的基業本來是要落到她兒子梅振庭手上的,偏偏那位白癡大少爺竟然醒了。

梅孝朗是朝中文官,俸祿不算少那也僅僅是日用不愁而已,真正在京交遊依仗的家底還是柳氏陪嫁的產業,可是這一份產業早已有言在先那是要歸梅振衣的。如果梅振衣是個白癡沒什麼關係,他自己也不會經營動用,繼承家業的實際上仍然是次嫡子梅振庭。除了家業之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南魯候爵位,只要梅振衣沒什麼大毛病,做爲嫡傳長子將來理所當然是要襲爵的,那麼裴玉娥母憑子貴的一切盤算恐怕要落空。

她若是尋常女子也就罷了,偏偏又是宰相裴炎的女兒,自幼耳濡目染那是心比天高。她嫁入梅家多少也是一樁政治婚姻,孃家勢力雖然大但子侄衆多,對於一個嫁出去的女兒來說要想借力還得看夫家的權勢,將來還是要靠兒子的地位。說實話,這個女人的心胸、眼光也不怎麼樣,但她的想法不能說沒有理由。裴玉娥甚至在心中恨恨的想――那個白癡,怎麼沒早死掉?

……

次日,梅孝朗上朝,梅毅整裝待發,他只有一人一騎,沒有帶隨從。牽馬正往外走,管家梅安攔住了他:“梅毅,夫人有請。”

裴氏這個時候找他幹什麼?梅毅隨管家來到前廳東廂房,也是梅府來客的等候之處。侯爺夫人坐在那裡,右手邊的高几上放着一把鯊魚皮鞘、鏤金劍柄的長劍,見梅毅到來揮退管家指着劍說道:“梅將軍,聽說你要遠行蕪州,遠離長安路途坎坷,照顧小公子責任重大,我先替相公謝謝你了。這把鏤金劍是我孃家之物,雖不算仙家至寶但也也不是凡品,自古寶劍贈壯士,梅將軍的劍術出神入化,此劍就送給你了。”

梅毅趕緊推辭道:“謝主母厚恩,但無功不受祿,不敢受這麼貴重的賞賜。”他心裡有點打鼓,侯爺夫人竟然稱他爲將軍,不知是讚譽還是在暗示什麼。

裴氏見他不收,粉臉微微一沉:“將軍何必如此謙虛呢?你此去就是爲梅府立功,去保護柳氏之子,難道就不能接受我們裴家的東西?我且問你,在你心中蕪州柳家比我們裴家又如何?”這話問的,如今柳家最大的官就是已故柳巧孃的哥哥柳直,任寧國縣倉督,是個芝麻粒大小的官,就算柳家再有錢怎麼可能與當朝首輔裴炎家相比?

“家奴不敢擅談主母家事,既然主母賞賜,梅毅就叩謝了!”梅毅沒有答裴氏的問題,但也不好再推辭,叩謝接過了鏤金劍,裴氏的神色這才滿意。

出門之後梅毅暗自嘆道:“候爺夫人真是多事,何必讓我這樣一個下人爲難呢?就算我收了裴家的寶劍,敢怠慢梅府大少爺嗎?其實二少爺如果真有出息,用不着介意大少爺如何。……唉,這女人的目光就是短淺,老爺怎麼娶了她?也難怪,她是裴相的女兒,看來大人有大人的難處,小人有小人的自在,我就不必要這樣的老婆。”

梅毅收拾行裝離開長安,從浮津橋過黃河,穿過終南山,策馬向南而去。

……

秦嶺高聳,自西向東綿延數千裡,自古是關中一帶南方的天然屏障,古稱南山。上古中原野民不知天下大小,行遊至南山受阻,故南山也稱終南山。廣義的終南山指的就是秦嶺山脈,狹義的終南山指的是長安以南的一座大山,方位恰恰在長安與蕪州的路途之間,而整個南山山脈的最高峰在長安以西,就是孫思邈隱居的太白山。

將時間倒退回十天前,就是梅振衣剛剛“醒”來的那一天,終南山的半山腰,一塊向外突出的巨石上,站着一男一女。男的看上去只有十三、四歲,濃眉星目模樣十分俊秀,眉宇之間還是個稚氣未脫的童子,卻身披一件絲光鶴氅。女的只有七、八歲,小小年紀卻長的是秀美出塵,更兼粉雕玉琢煞是可愛。

兩人正在向南遙望,一陣南風吹來,童子一側身伸手虛抓,似乎攝住了無形的風尾,沉吟道:“明月,我遙看南方雲氣突變,天下靈樞匯聚於斯地,不知有何方神聖現世,卻隱約有好重的殺伐之氣,似帝星又似殺星,卻都似是而非,好生玄妙啊。”

那叫明月的女童說話時一臉天真爛漫:“清風哥哥,我沒有你那麼高的修爲,一點都看不出來,既然你說天下靈樞匯聚,那我們就去那裡修行好了。”

那名叫清風的童子伸手,旁邊的山上有一根樹枝折斷凌空飛到他手中,他以枝畫地好像在衍算什麼,一邊畫一邊說道:“這世上的妖魔鬼怪被驚動,恐怕也會趕去那裡。那個人的處境,只怕比當年西行求法的玄奘還要兇險,你我現在若去了,那個地方也不會太平。”

明月眨眼道:“我們管他什麼妖魔鬼怪還是一方神聖呢,找個地方清修罷了,去就去唄。”

清風搖了搖頭苦笑道:“我怕那些宵小妖魔找不到真神,卻碰到了你我,會起誤會的。”

明月一撅嘴:“清風哥哥怕妖魔誤會嗎?當初隨鎮元子去五觀莊,迎接玄奘之事已了,鎮元大仙不打個招呼就上天界了,聞醉山仙府的弟子要侵吞我們的藥田,那麼大的誤會你不也沒怕嗎?現在我們被逼出崑崙仙境,正好要找個地方清修呢。”

清風淡然道:“我不是怕什麼,而是不願意被滋擾,聞醉山已不適合你我清修,所以我乾脆帶你走了。現在明知麻煩,又何必去呢?但你也不必煩惱,我已算定,我們不去,那人自會來此相見,就在這裡等着吧,到時再謀他一處洞天福地。”

明月:“你不是說那人兇險嗎?現在又沒事了?還會到終南山來?”

清風皺眉道:“頗爲玄妙,我也不能盡解,但風中感應確實如此,應該不會錯的,你我就暫居此地等着罷。”

他們所說的南方雲氣突變之處,就是蕪州一帶,梅振衣醒而人鬼神驚,有不少妖魔與高人帶着不同的目的前往南方一帶查探,卻一律沒有結果。有一個意外的誤會幫了梅振衣,這些人找的都是在那幾天蕪州一帶出生的孩童,而梅振衣不是,他已經十二歲了,一開始其它人就找錯了方向。

說到這裡,這梅振衣是誰呀?他就是莫名穿越而來的梅溪。

公元2008年11月14日下午,北京中醫藥大學二年級本科生梅溪,莫名其妙的在大街上就那麼“消失”了。當他摘下句芒之心聽見風公子的警告但已經晚了,他能清楚的感覺到自己的身體骨肉在瞬間消散於無形,眼前的世界全部消失。這種感覺很怪,不應該是世界消失了,而是梅溪的聽覺、視覺、觸覺等等感知隨着身體的消散而消失,相對而言眼前的世界也就不存在了。

更奇怪的是,那奇異的神識還在,只是孤零零的在虛空當中感知不到任何東西,如同寂滅。怎麼了,自己這是死了嗎?就在下一個瞬間,梅溪突然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又回來了,眉心一涼如同針刺一般,他順勢睜開了眼睛。這睜眼的動作好艱難,擡起眼皮就像舉起一座大山,幾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他覺得眉心有針刺感,睜開眼睛發現是真的捱了一針。他莫名躺在一張很奇怪的牀上,枕頭後面還立着面短屏風。面前坐了一個人,那人指間金光一閃突然收回不見,他見梅溪睜開眼睛也面露震驚之色。梅溪畢竟是學中醫的,恍惚知道面前人剛纔是在給自己施針,但這麼神奇的收針法從來沒見過。

183 回金光洞元聖開講乾元山振衣解惑006 回五氣朝元真境界出神入化只聞說080 回熊居士凌空斷喝小仙童施法移庵308 回山河如舊人間亂烽煙望盡無長安312 回百年身一朝殞盡福祿壽齊赴黃泉022 上古樹成精張果老山人疑是呂洞賓228 回呂純陽拍門叫陣龍隱姑神力提山326 上拋卻三寶三摩地斬盡心猿成悟空107 回穿越光陰追百代凝情一刻此芳華127 回般若波羅聞皆笑朝堂猶自誦心經239 回無相空門迎地藏呂祖江畔笑黃龍108 回三山五湖始足下雲端漫步莫忘形013 下此生亦有癡於我不獨傷心是小青179 回燦爛生蓮毒舌嶺佛光寂滅龍空山030 回佔盡風光合有忌挑燈照夜應垂簾167 回訪仙友路遇不認龍隱姑結緣胡春241 回返照人心即地獄世界十方無量光336 回煉仙家各派神器做天人普照之觀036 迴流連萬家杯中味仙蹤到此也徘徊181 回如此緣鏗消不得辛苦今生數百年312 回百年身一朝殞盡福祿壽齊赴黃泉302 迴游說萬乘苦不早着鞭跨馬涉遠道135 回月下佳人體如酥淺酌沉醉似當初147 迴天國淨土皆化轉譏妄合修閉口禪309 回龍吟長空一聲嘯天雲飄顫海動搖022 上古樹成精張果老山人疑是呂洞賓216 回古今多少高壇上神語激引萬人狂229 回斬雙龍神君祭劍觀緣法自在衆仙107 回穿越光陰追百代凝情一刻此芳華096 回旗上芳號非名將玉人登城退千軍074 回此山靈藥是我栽天道無私論通財282 回忘卻風流真化潤矯意無情枉修仙074 回此山靈藥是我栽天道無私論通財022 上古樹成精張果老山人疑是呂洞賓079 回梅公子半山設宴神樹精當衆顯靈030 回佔盡風光合有忌挑燈照夜應垂簾183 回金光洞元聖開講乾元山振衣解惑076 回手中仗劍心入妄神通難憑落真空221 回楊仙人作餐芳譜徐妖王制瑞玫蜜227 回秋水遠遁沖天隕魚躍傷心龍騰哭264 回飛揚白髮三千丈描印齊眉一指禪242 回五五化身人皆有世世修行不虛談034 回望盡人煙傳緣法拜罷蒼生問鬼神077 回盤扣金珠心何重指山相贈以還情273 回展妙手三身六對造浮屠四門八方118 回陰神煉形封護法真人辟穀習餐霞040 回吹落桃花又蓼花更番芳信飄天涯347 回結善緣魔王送女謝慈悲護法離山266 回遠求寶山尋萬里辭別寒潭不思歸062 回虛實變幻捆仙索攔關打滅六根賊211 回寂寞紅塵結仙侶人間慰語忒多情220 回豈因擇地而擇侶無事暗語獻殷情十三卷菩薩行232回成就金仙知化轉再隨輪迴閱衆生297 回張果奉詔入京師武妃毒計再陷王297 回張果奉詔入京師武妃毒計再陷王137 回定坐山中方數月苦海不知幾世劫193 回腥風箭雨騰戾浪飛雪寒澤命催絕156 回身後塵埃已踏落仙家動念自尋煩049 回癡兒加封雲騎尉孝朗進爵南魯公291 回誰知姑射真仙子把酒醉彈眼前人117 回超脫何懼勾牽事隨緣不嫌煩惱多177 回妙似藏神真如佩亦留端倪或可尋011 回博學落眼收僞器廣聞不識撞真仙162 回新宅碧瓦門庭換幼姑猶待故人回十六卷斬心猿286回玉女藏針仙霞刺玄皇妙手善解緣253 回空桑山立玲瓏塔安法座琢芙蓉玉009 回華佗落難扁鵲走無奈揮鞭耍人猴166 回鍾離立約五湖島凌虛掛榜雙峰集088 回布杖槁演練槍陣憐公主裸呈玉足069 回愣將軍揮拳擊案南魯公陣前射子174 回精誠心證四念處回頭路憶奈何橋121 回窈窕化身沾襟透心猿揮棒襲洞賓十六卷斬心猿286回玉女藏針仙霞刺玄皇妙手善解緣099 回武太后臨朝改制梅孝朗奉旨休妻330 回默然觀壓袖金線幾不知顛倒衣裳035 回一陰一陽之謂道蒞臨天下神不傷211 回寂寞紅塵結仙侶人間慰語忒多情222 回須知園中花有主潔身莫入牡丹叢058 回千般機巧皆小技真人隨遇而行遊274 回神君獲勝嘆三聲一笑頓足攬陰神284 回主家責問衣何在可知此心非彼芯132 回聽琴置酒牡丹坊奪席談詩佔花魁十三卷菩薩行232回成就金仙知化轉再隨輪迴閱衆生289 回入名山藏舟於壑穿瞿塘逆水遊峽208 回傳書紅塵留三戒端午約戰大孤山108 回三山五湖始足下雲端漫步莫忘形十三卷菩薩行232回成就金仙知化轉再隨輪迴閱衆生174 回精誠心證四念處回頭路憶奈何橋162 回新宅碧瓦門庭換幼姑猶待故人回205 回小神君揚言蕪州狄樑公外放彭澤270 回不動明王硃筆落金身化樹難逃情015 回蓮臺不見觀自在誰家小妹賣秋梨197 回洞天成訣二十四亂象未雨先綢繆185 回昨夜漫山花夢綻可憐春來人未還150 迴天長地久有時盡守望一千二百年258 回稚趣機靈添可愛最是頑皮小孩兒282 回忘卻風流真化潤矯意無情枉修仙223 回相銜旖旎胸懷護仙侶溫情盡歡柔080 回熊居士凌空斷喝小仙童施法移庵003 回尊卑百行皆機妙取捨一念善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