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這段時間見過不少的名貴古玩,就連秦始皇他老人家的物件也曾經入手擺弄過。..但說到底,我也還是一個門外漢,只知道一些皮毛,於是就正襟危坐,準備趁着這個機會好好學學東西。
這時一陣腳步聲傳來,孫國輔急忙對我使了個眼色,就當什麼都沒見到過,靜坐着等候。
請我們來談生意的這位老闆,聽聲音是一位地道的北京人,五十歲出頭,長得不怎麼起眼,但是身上卻有一股讓我感覺非常不自在的氣息,他一站在我面前,就讓我莫名其妙的產生了一種想要低頭的情緒。
孫國輔見得世面比我多,此時雖然也感覺到不對勁,但是很快就恢復了過來,起身抱拳:“有禮了!不知怎麼稱呼?”
那老闆笑了一笑,緊跟着回了一禮,說道:“鄙人姓楊,是此間的老闆。這一次請九爺還有這位周小哥一起來,主要是想談談那黃金窨子木棺材的事情。”
我聞言心中一動,暗罵一句:“老狐狸!”
這人城府一看就非常深,一上來就開門見山,看樣子是不想讓我們知道他太多的事情。
孫國輔也是混跡世間幾十年的老手了,自然也是輕易就看出了端倪。這人來路不明,而且一上來就想要套他的話,他自然不會答應。
於是孫國輔擺擺手,“咦”了一聲,說道:“楊老闆,咱可不帶這樣的,您這是折我地壽啊。..這聲九爺要是年輕一輩喊我,我倒也好應了,要是從您口中喊出來,那可不就打我的臉麼?”
那楊老闆微微一笑,再次說道:“從我爺爺那輩兒起,九爺你就在這北京城內外出名了。何況我年歲大輩份低,見了您不稱九爺稱呼什麼?長幼之序可不敢亂,九爺不要見外。”
他這句話一出口,孫國輔頓時臉色就變了。
要知道,孫國輔此時的真實年齡少說也是九十開外了,要不是服食了龍氣變幻成了年輕的模樣,誰也不知道這個看起來四十歲左右的漢子,竟然已經是一個將近百歲的老人。不過,這件事情只有我們極少幾個人知道,外人根本不可能瞭解。
這楊老闆剛剛那幾句話,擺明了就是一個意思,那就是:我知道你的底細,你不用再裝了。
那楊老闆一見孫國輔臉色有異,頓時就轉移了話題:“怪我,怪我,剛剛就當我嘴欠,咱們就此打住,還是細細說一些有關於黃金窨子木棺材的事情吧!”
孫國輔臉色非常難看,因爲他一上來就相當於輸了一局。不過好在他見過世面,心中只是一動,臉色就恢復了正常:“哎呀,不是我不給您面子。說實話,這黃金窨子木棺材是王凱旋他的東西,我就算有心賣給你,也得聽聽他的意見不是?”
那楊老闆一聽這話,就點了點頭,右手一揮,四合院旁邊立即走過兩名穿着西裝的漢子,看樣子是要出門,估計是想去找王胖子。
我一看那兩個穿着西裝的人,頓時就吃了一驚。因爲從他們走路的舉動以及體型上來看,那百分之百就是見過血的軍人。而且他們年紀不大,應該還不到退伍的年齡,如此看來,這楊老闆應該是官場上面的某一號人物,而且位置不低。
那兩名軍人走後,楊老闆再次發話:“九爺您說得對,是我疏忽了。不過我聽說您也是搞這一行當的,不知道有沒有隨身攜帶幾件上眼的寶貝?”
這是在暗中套話啊?我心中一動,轉頭想孫國輔怎麼應對。
孫國輔微微一笑,隨即從懷裡摸出一顆珠子,說道:“我只是個在江湖上混話吃的閒人,祖上八代沒吃過飽飯,說起古董玩器來,可跟您這專門倒騰古玩的比不了。但我祖上代代善男信女,積了八輩子陰德,哪能沒留下一兩件壓箱底鎮宅的寶貝呢?如今傳到我這,家裡還真有這麼幾樣拿得出手的東西,原本我是打算傳給後世子孫的,但誰讓咱們有緣呢,您要瞧着好您就給出個價,咱只當是交個朋友,我情願忍痛割愛了。”
那楊老闆聞言眼前一亮,問道:“這顆珠子還有傳承?還請九爺賜教!”
孫國輔擺擺手,說道:“這珠子可是來歷不凡啊,真要講起來也夠催人淚下的!當年我家裡人都是鄉下種地的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沒別的追求,就是積德行善做好事。有一回看外鄉來了一個要飯的老太太,懷裡抱着一花枕頭。我爹媽一看,這老太太在世上沒有半個親人,無依無靠的,真可憐,就動了惻隱之心,將她收留下來,當成自己的親孃一樣伺候孝敬。可這老太太始終不說自己是從哪來的,她身邊別無一物,只有個枕頭形影不離。就這樣過了好幾年,老太太病重,臨終之前,對我爹媽兩口子說,你們收留我這孤老婆子這麼多年,此生無以爲報,就把這個枕頭裡的東西留給你們,好好收着,可千萬別丟了。說完就與世長辭了。我爹媽就納悶了,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我們家積善的人家,做好事從來不求回報,怎麼老太太非要留給我們一個枕頭呢?等發送完了老太太,到了晚上,兩口子回家把枕頭拆開,一看這繡花枕頭裡面除了蕎麥皮,就只有滴溜滾圓的一顆珠子,一拿出來,頓時滿室放光,才知是件寶貝,但誰也說不清它的來歷。直到後來有機會,把珠子拿到故宮博物院,請鑑定專家一鑑定,總算是搞清楚了來龍去脈,想當初八國聯軍打進了北京,慈禧太后逃出北京,派使臣前去跟洋人議和的時候,洋人們不肯輕易承認那使臣能代表老佛爺。八國聯軍裡頭有個曾經見過慈禧太后的將領,他還記得慈禧頭上戴有霞披珠冠,珠冠上有二十四顆夜光明珠,顆顆渾圓,都是一般大小,號稱二十四橋明月。他們就向清庭提出要求,讓前來議和的使臣攜帶一顆明珠作爲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