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趙桓

完顏宗望的東路軍緣何進展迅速?原來,徽宗皇帝過於信任郭藥師,聽信童貫一面之詞,覺得有郭藥師把守燕京地區就足夠了,遂將燕京地區除了郭藥師的武泰軍外的其他禁軍都給裁減了,是剩下一些老弱病殘的廂軍,根本抵擋不住金國兵馬的進軍。再加上郭藥師熟悉內地情況,親自給完顏宗望的東路軍做嚮導,以至於金國完顏宗望的東路軍迅速地達到黃河渡口。

金軍進軍途中,沿途的廂軍也抵抗了一陣,但力量太弱,不是被擊敗,就是被衝散,沿途州府遂不停地向汴京報送情報。汴京城裡,徽宗皇帝不斷收到各地報來的奏報,言金軍攻陷定州、攻陷大名、攻陷澶州、攻陷安陽、攻陷浚州,已至黃河渡口。

壞消息不宣傳來,徽宗皇帝已經失去了莊重,驚恐萬分。徽宗皇帝爲鼓舞沿途軍民抵抗金軍,先是下了罪己詔,反思自己的過錯,隨即又在衆大臣面前哭天抹淚的,求告衆大臣、將軍設法抵抗住金軍的進攻,確保汴京無恙。除此之外,徽宗暗中做好了南逃準備。

衆大臣也亂作一團,沒有人出來替徽宗分憂。徽宗見狀,竟拉住了鄭居中的手,哭着說道:“朕對女真人一向不錯,念他們地處邊寒,貧瘠困苦,故與其結盟,助其滅遼,朝廷藉此收復燕雲失地。如今,遼亡了,女真人該感謝朕纔是,怎麼能如何對待朕呢?!”

鄭居中乃鄭貴妃的堂哥,也算是徽宗皇帝的大舅哥了。徽宗皇帝的這個大舅哥,從一開始就反對聯金滅遼,前不久還主張召回被貶湖南的趙良嗣,讓趙良嗣修復朝廷與金國的關係,結果被徽宗皇帝大罵一頓,說不看在親戚的份上,把你也貶到湖南,和趙良嗣作伴去。當時把鄭居中訓得羞憤不堪。現在,徽宗皇帝拉了鄭居中的手,連哭帶說的,搞得鄭居中很不自在,遂說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聯金滅遼之事,大臣中反對者甚多,聖上偏聽偏信,一意孤行,終於釀成今日之禍,現在還有什麼好說的!”

鄭居中的語氣很粗魯,徽宗皇帝竟然也沒生氣,反倒是低聲下氣地說道:“事情的確搞錯了,朕已經下了罪己詔。”鄭居中道:“下個罪己詔管什麼用?我聽說郭藥師專門爲金國寫了伐宋檄文,說什麼‘玩物尚志’、‘聲色犬馬’、‘昏庸無能’、‘民不聊生’人家是‘弔民伐罪’你看看,成什麼體統了!”宋徽宗正欲說什麼,誰知一口痰塞住了喉嚨,搞得氣都喘不上來,當殿昏倒在地上。衆大臣大驚,七手八腳地擡起徽宗皇帝往龍坐上放。大殿中,猛然衝過高俅,競對鄭居中拳打腳踢,大罵鄭居中道:“藐視聖上,不知尊卑,該打!”

高俅是武官,除了能舞文弄墨外,自小就好槍棒,練了一身的好本領。鄭居中是文官,再加上他那幾句話把徽宗皇帝給氣昏過去,當時也嚇蒙了,就紮紮實實地捱了高俅一頓拳腳,愣是沒敢反抗。蔡京、王黼、楊戩、李邦彥等奸臣佞賊也大罵鄭居中。其他大臣見大殿中亂得不成體統,遂魚貫而出,躲事情去了。

好大半天,徽宗皇帝纔在一幫人連捶帶揉下,咳出了那團痰,臉色由白轉紅。

蔡京、王黼等奸臣佞賊見徽宗皇帝喘過一口氣來,心裡大慰,七嘴八舌說道:“聖上龍體安康就是爲臣們最大的幸事。身上暫且安歇,待龍體無恙後,再議事不遲。”

幾個奸臣佞賊令宮人將徽宗皇帝扶入宮中休息,然後也各自回府。

在回府的路途上,蔡京心裡忐忑不安。蔡京已經預感到事情不好了。在聯金滅遼上,蔡京最初也是不看好的,只是爲了不讓王黼、童貫獨受徽宗皇帝寵幸,才熱衷起聯金滅遼之事。如今,事態的發展,正應了他以前的看法,這讓蔡京驚惶不安起來。假如金兵攻陷汴京,聖上就無保了;假如聖上無保,自己也就無保了。蔡京心裡太清楚了,他是所以受寵近三十年,正是因爲有了徽宗皇帝,自己真是在徽宗皇帝手裡四次爲相的,假如沒了徽宗皇帝,自己什麼都不是,說不定會被清算的。因爲有這個想法,蔡京的心裡忐忑不安起來。

更讓蔡京憂慮的是,徽宗皇帝似乎有意產位於太子趙恆。這個跡象,其他人尚未看出,老奸巨猾的蔡京看出來了。

前幾日,不斷有金軍攻陷燕京至汴京沿途一些州府的消息傳來,徽宗皇帝就任命太子趙桓爲開封牧,主持京師的軍政事務。對於當時的京師而言,最大的軍政事務就是準備防禦正在南下並逼近汴京的金國兵馬。徽宗皇帝這個時候任命太子趙桓爲開封牧,顯然是把抗金的重任交給了太子趙桓,徽宗皇帝顯然已經有了‘南巡’的想法。最爲關鍵的是,徽宗皇帝還賜予太子趙桓排方玉帶。這個排方玉帶並不是人人都可以佩戴的,只有君主才能佩戴,很顯然,徽宗皇帝心裡已經有了讓太子趙桓繼位的想法。

皇太子本來就是繼承皇位的嘛,這有什麼奇怪?其實還真的是有點奇怪,一來徽宗皇帝和太子趙桓關係相處的不好;二來這時候徽宗皇帝還在世。天無二日,朝廷上怎麼可以有同時佩戴排方玉帶的兩個人?情況顯然不正常。

這個情況讓老奸巨猾的蔡京給捕捉到了,心裡便憂愁起來。蔡京憂愁徽宗皇帝有可能會禪位給皇太子趙桓,同時還憂愁皇太子趙桓在繼位後,有可能會清算他。

蔡京憂愁徽宗皇帝禪位給皇太子可以理解,因爲徽宗皇帝是他的天嘛!沒徽宗皇帝那個天了,哪還有他蔡京的日?蔡京憂愁皇太子趙桓在繼位後會清算他,又是出於什麼原因?

原來,深受徽宗皇帝寵幸的蔡京還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徽宗皇帝並不屬意皇太子趙桓,反倒是更喜歡三兒子趙楷。

徽宗趙佶共有三十二個兒子,趙桓既是長子,又是嫡子,是徽宗皇帝三十二個兒子中唯一一個由正宮娘娘生下的兒子,是法定的皇位接班人。故此,趙桓的人生之路順當的不要不要的,一路從韓國公、京兆郡王、定王升到被正式確定爲太子。

按正常情況,徽宗趙佶不在了,承繼皇位的自然是皇太子趙桓,但趙桓和他歡天酒地、極富藝術才華的父親趙佶關係非常不好,存在許多隔閡和矛盾。

那宋徽宗是一個愛好廣泛的皇帝。除了不會治國,其他諸如琴棋歌賦、吹拉彈唱、騎馬蹴鞠、品茶飲食,甚至鑑賞古玩等等的,無所不知,無所不會,在行的不一般,而且造詣很高,堪稱“大師級”的水準。譬如,畫鳥時,宋徽宗觀察得細緻入微,竟然知道,孔雀上臺階時,必先邁左腳!徽宗的這個發現,至今仍在美術院校的課堂上,被津津樂道地傳說着。

雖然老子很喜歡喜歡這些東西,但對這些東西,太子趙桓卻毫無興趣。性格孤僻的太子趙桓就喜歡一個人躲在屋子裡,欣賞魚缸裡的魚,一看就是一整天,對其他的事情全不關心,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可見這是一個無趣乏味、沒有什麼情商的兒子,故此,趙佶就很不喜歡趙桓這個皇太子兒子。

更讓徽宗趙佶反感的是,太子趙桓與自己愛好不同也就罷了,有時候還固執的不一般,常常與自己唱對臺戲。

那徽宗皇帝喜歡奢華,天天酒醉金迷。太子趙桓則喜歡清靜,不喜歡這種奢華的宴會。除了必須出席的皇家宴會、祭典活動、節日酒宴外,其餘的宴會,趙佶能推就推,即使勉強參加,太子也端着一張臉,不與宋徽宗等人爲伍,使興高采烈的徽宗及蔡靖之類的寵臣,大爲掃興。徽宗覺得很沒面子,時間一長,就不讓太子趙桓參加宴會了。螞蟻上樹,趙桓也反感於好大喜功的這一套,反倒安於獨自躲在東宮賞魚觀花。

那徽宗皇帝還有個最大的愛好就是喜歡女色,皇宮裡到處都是美女,這讓徽宗皇帝天天賞心悅目,玩得不亦樂乎。與此相反,太子趙桓尤其不喜歡女色,討厭宮中到處都是花枝招展的美女,顯得亂哄哄的。

那徽宗皇帝還喜歡虛妄的道教,被稱之爲‘道君’,天天就想長生不老;相反,太子趙桓則喜歡佛教,天天清心寡慾,還痛罵那些異想天開、想長生不老的人。當然,雖然太子罵的是那些騙錢的假道士,但在無形之中,也把自己的老子趙佶給得罪了。假若道士是一羣騙子,那麼相信他們這套理論的皇帝,又是一個什麼人呢?這不是在罵朕嘛!

就這樣,不經意間,太子趙桓與皇徽宗帝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越來越深。這種隔閡和矛盾被蔡京、王黼等奸臣佞賊發現了,就開始投徽宗皇帝之好,竟然鼓動着徽宗皇帝廢了太子。

做臣子的,一旦參與了皇室繼廢之事,就犯了大忌。

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十二章 算命先生 (2)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一章 引子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封府尹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見馬植 (2)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佶南逃 (2)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一百六十章 大禹山中 (1)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禪位 (1)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〇四章 征剿梁山 (3)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二百三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四十九章 結識世忠 (1)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三十六章 調停族爭 (2)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二百章 二次伐遼 (3)第一百四十五章 逃離汴京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七十九章 宋江殺惜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一十八章 幫源峒中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八十六章 再議聯金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一百〇四章 征剿梁山 (3)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燕京 (4)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十九章 結識朱衝第二百二〇四章 張覺降宋 (1)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二百四十八章 趙構顯技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一百四十五章 逃離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