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

聽到完顏阿骨打如此問,趙良嗣彎腰答道:“回大皇帝的話。我朝乃是中原古國,自秦統一以來,朝代變遷已上千年,從來都是正宗正派,是諸國中心。我朝與貴國結盟,本來是可以居以上位的,但考慮到兩國初次合作,也無意託大。”

趙良嗣的話讓完顏阿骨打疑慮,心想這個趙良嗣,難道又持着他國皇帝的詔書來的?若是那樣的話,這聯盟之事該咋辦?不相談吧,宋國的確是繁華錦繡之邦;相談吧,明顯地是把我大金至於附庸的地位。

完顏阿骨打因此猶豫起來。

趙良嗣仔細觀察着完顏阿骨打的面部表情,知道完顏阿骨打因自己是否持有正式國書而煩悶。爲了創造良好的談判氛圍,在略微壓制了完顏阿骨打一下後,趙良嗣接着說道:“宋金兩國締結盟約,自然是要公平公正的。基於此,我朝聖上專門給大皇帝寫了親筆信,同時讓本使攜帶了我朝正式國書而來的。”

完顏阿骨打聞聽到趙良嗣乃是攜帶了正式國書前來的,大喜,高興地說道:“貴使既是攜帶了正式國書而來的,那就是真心視我女真爲友邦,至於事情談得如何且不說,僅能與貴國有所聯絡,便是俺大金的榮耀。”

聽到完顏阿骨打如此看重大宋,趙良嗣心裡也欣慰了許多,覺得兩國締結盟約的事情,大體上不會有多大問題。

等完顏阿骨打說完此番話後,趙良嗣遞上了徽宗皇帝的親筆信及正式國書。

完顏阿骨打不認識漢字,故此將徽宗皇帝的親筆信和大宋的正式國書遞給高慶裔,讓高慶裔念給自己聽。

當時,在完顏阿骨打身邊擔任翻譯的乃是渤海人高慶裔,此人做過遼國地方官吏,通契丹、漢及女真語,是大金立國之初的重要文臣。

高慶裔擔任遼臣時,曾在朝廷見過趙良嗣;不過那時候趙良嗣還不叫趙良嗣,叫個漢民契丹化後非常普通的名字馬植。高慶裔在見到趙良嗣後,心裡也很疑慮,他搞不明白,這個遼國的光祿卿,何以成了宋國的使臣,還姓了皇姓,改叫趙良嗣了。

高慶裔禮節性地衝趙良嗣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轉回首,給完顏阿骨打弓腰施禮,然後接過完顏阿骨打遞過來的書信,展開一份念道:“宋國皇帝特致書金國皇帝,欽派我朝秘書丞趙良嗣出使貴國,協議宋金兩國聯盟之事。雙方約定事宜,均由我朝趙良嗣作爲朝廷代表予以確認。望貴國予以接洽爲是。”

完顏阿骨打聽畢,問高慶裔道:“這便是國書了?”

高慶裔答道:“非也,大皇帝,此乃宋國皇帝致我國大皇帝的親筆信。”

完顏阿骨打道:“宋國大皇帝的親筆信說的倒也清楚。”

高慶裔答道:“是的,基本上等同於國書了。”

完顏阿骨打點了點頭,續問道:“那國書上又如何說?”

高慶裔遂又拿起國書念道:“茲有我國朝廷三品秘書承、右文殿編撰趙良嗣前往貴國,商討兩國締結盟約,共行伐遼事宜。我國朝廷授權趙良嗣全權代表朝廷,可相機定奪有關事宜。”

“好!”聞聽了高慶裔念畢的宋朝國書,完顏阿骨打高聲說道:“既是有宋國正式國書,所有的事情都好說。”

完顏阿骨打因趙良嗣攜帶了正式國書前來,對待趙良嗣態度更恭。

趙良嗣遂提議商討聯盟之事。

完顏阿骨打聞言道:“不急,既是貴使已經來到大金中軍大帳,談判是早晚的事情,貴使且與契丹使臣習泥烈一同,看俺如何攻伐中京大定府,待俺攻下中京大定府後,再談不遲。”

完顏阿骨打欲向趙良嗣及遼國使臣習泥烈顯示金人之強盛,好在談判時佔據更加主動的地位。

當夜,完顏阿骨打設宴招待趙良嗣及契丹使臣習泥烈。

第二日一大早,完顏阿骨打便帶着趙良嗣、習泥烈,觀看他如何攻伐遼國中京大定府。

原野間,數路金國兵馬,旌旗招展,刀槍林立,策馬疾馳,向遼國中京挺進。

趙良嗣、習尼烈隨着完顏阿骨打的統帥部行軍。

在戰馬奔騰中,金軍圍困住了遼國中京大定府。

中京大定府城外,完顏阿骨打對趙良嗣和習泥烈說道:“你們可觀我用兵,待我攻下中京後,你們自己決定是留下談判還是離開回國。”

金軍羣情激奮,完顏阿骨打親臨城下,靠前指揮,督促諸軍將士擊鼓、吶喊、打衝鋒。

金軍自早晨開始攻城,臨近中午時,完顏闍母已經率麾下登上中京外城。

把守中京的乃是遼國名將耶律撻不野,見金軍攻城勢猛,情知守城不住,遂率城中兵士,竟出城投降了。

趙良嗣知道金兵勇猛,但未想到會勇猛到如此程度,竟然在半日內就攻下了遼國中京大定府,逼迫着遼國名將耶律撻不野獻城投降,心中不免膽寒,開始對聯金滅遼之策產生懷疑。

趙良嗣心裡暗自思量到,聯金滅遼,乃是我首倡的。俺之所以首倡聯金滅遼,的確是想利用女真的力量,牽制契丹,好讓朝廷奪回燕雲十六州之疆域。然而,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女真的力量較幾年前更加強大了。如此強大的女真,在將來攻陷契丹後,會不會得寸進尺,竊視大宋?若如此,將來宋金之間,一旦發生戰爭,鹿死誰手,真的是不好說了。

趙良嗣心裡甚是憂慮,然而,事情已經進展到這一步了,總不能退回去吧!再說了,若兩國締結了盟約,互不背約,也算是一件大好事。就目前情形來看,也只有聯金滅遼了,無非是儘可能地爲朝廷爭取最大利益。

此時,趙良嗣心裡雖然犯着嘀咕,臉上卻不敢表露出來。

攻下遼國中京後,完顏阿骨打與宋使趙良嗣一同來到龍崗,商議聯盟之事。

雙方分主客坐定後,完顏阿骨打問趙良嗣道:“剛纔,你觀我用兵,我女真健將奮勇破城,半日即拿下了契丹中京;以上使之見,我國可否單獨征伐得下契丹?”

完顏阿骨打的話很有挑釁性。

完顏阿骨打原本想問的是女真與宋國誰更強一些?但考慮到該給趙良嗣留點面子,故此換作是與契丹相比較。

趙良嗣聞言笑道:“回大皇帝的話。我觀此戰,契丹將無戰心,兵無鬥志,貴國兵鋒所向,契丹並無像樣的抵抗,便獻城投降,只能說明契丹衰弱;然而,契丹疆域廣闊,貴國即使攻得下契丹,將來能否守得住契丹,也是未知之事。”

趙良嗣只承認遼國衰弱,並不承認金國強大,自然等於是不承認宋國不如金國善戰的現實。

完顏阿骨打見說,不再說契丹的事,轉問趙良嗣道:“關於聯盟之事,貴國是如何一個想法?可有具體意見?”

趙良嗣道:“回大皇帝的話。我朝的意見,貴國由東北往西南打,我朝由南向北征討燕京。我朝別無他意,唯燕京是圖。那燕京一帶,本是舊漢地,今欲與貴國相約,夾擊契丹,貴國直取中京以南,本朝取幽燕一帶。”

完顏阿骨打聞言,想起徽宗皇帝親筆信中說:“燕京並所管州城,原是漢地”,即知宋國並無大志,只是想取幽燕十六州而已。

因爲剛剛打下了遼國中京,完顏阿骨打口氣強硬了許多,對趙良嗣說:“契丹無道,我已將其殺敗,按理說,契丹所有州城,全該是我國疆土。但念在南朝皇帝對我大金有好意,況且幽燕本是漢地,所以,我現在就可答覆你,將來打下幽燕後,可以歸還給你國。”

趙良嗣見完顏阿骨打答應了主要事項,心裡高興,接口說道:“契丹無道,運盡數窮,宋金兩國,南北夾擊,它焉有不亡之理?!只是,貴國既與我朝聯盟,還留着契丹使臣在此作甚?當一以貫之,不可再與契丹講和。”

完顏阿骨打聞言,爽快地說道:“金宋兩國既已通好,跟契丹還怎麼講和?扣留契丹使臣,乃是因契丹藐視我國。你既然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那我就直接給契丹使臣講,讓他回去告訴阿古,我已經和南朝使臣約定了,要將燕京給南朝;除非他將燕京給南朝,否則斷無兩國講和之事。”

完顏阿骨打所言的“阿古”,指的乃是遼國天祚帝耶律延禧。那耶律延禧小名叫“阿果”,完顏阿骨打在說“阿果”時,發出的音爲“阿古”。

趙良嗣聞言,還是不放心,又追加了一句說:“今日口頭之約既定,雖未設盟誓,天地鬼神實皆照臨下,不可改也!”

那趙良嗣畢竟擔任過遼國光祿卿,諳熟契丹、女真的精神崇尚、價值崇尚,因此把話說得非常懇切、鄭重、莊嚴,且直中要害。

完顏阿骨打自然沒有異議,爽然答應。

談判已近午時,完顏阿骨打設宴招待趙良嗣。

宴畢,完顏阿骨打邀請趙良嗣至上京,繼續宋金之間的聯盟談判。

兩人騎在馬上,並轡而行,從西偏門進城,經過五鑾殿、宣政殿,而又後置酒於延和樓,又把酒歡談。

趙良嗣乃燕京文人士子,免不了犯酸,當即賦詩一首:

建國舊碑胡日暗,興王故地野風乾。

回頭笑謂王公子,騎馬隨軍上五鑾。

一番詩酒笑談後,雙方又協商起歲幣之事。

趙良嗣答應,待宋金聯盟後,宋朝每年進貢給契丹的歲幣將轉納與金國,具體數量爲三十萬匹兩。這個數額是宋國和遼國於澶淵之盟時談定的;後來又追加到了五十萬兩。

完顏阿骨打聞言道:“契丹時,燕京不屬於南朝,南朝尚且要輸與契丹五十萬兩,如今大金將燕京與了南朝,何以歲幣反倒少了二十萬匹兩?此議不妥,若燕京歸於南朝,南朝每年當輸與大金歲幣一百萬匹兩。”

趙良嗣聞言吃了一大驚,完顏阿骨打的開價,大大超乎他的預期。

趙良嗣道:“燕京歸於我朝,乃是靠雙方聯盟之力,我朝也將夾擊契丹,非是大金一家滅了契丹而將燕京送與我朝;故此,歲幣之事,不可太過懸殊,我朝最多可向大金每年輸送四十萬匹兩。”

“七十萬匹兩吧!”完顏阿骨打道:“畢竟大金首先發難,且已佔據了契丹大量土地,消滅了契丹有生力量,南朝即使是奪去了燕京,也是借了俺大金的力量。”

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一百九十章 藥師投宋(4)第一百〇六章 歸順朝廷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議事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一百〇三章 征剿梁山 (2)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比武招親 (2)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爲驚慌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一百章 方臘起義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三十六章 調停族爭 (2)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遼 (7)第一百六十章 大禹山中 (1)第八十六章 再議聯金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一百三十九章 雲壁救難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遇卦師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亂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爲驚慌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二百五十章 良嗣斃命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九十一章 二次使金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一百四十五章 逃離汴京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一百八十四章 鴆殺宋江 (2)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四十九章 結識世忠 (1)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一百九十章 藥師投宋(4)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一百三十章 醉仙樓上 (3)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