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下旨

bookmark

半個時辰後。

臨江王神色難看地進了移清殿,上前行禮:“臣見過皇上。”

正批閱奏摺的建安帝擡起頭,目光一掃:“此行如何?”

殿內除了羅公公外,其餘內侍都退了出去。

臨江王這才張口,硬着頭皮將此行經過道來……當然,那些過分辱及建安帝的話俱要改頭換面。說得既委婉又含蓄。有一些不堪入耳的,直接就略去。

饒是如此,建安帝也聽得面色陰沉,啪地一聲,將奏摺扔到了地上:“好一個寧王!死到臨頭了,還敢這般嘴硬!”

“好!好!好!”

“朕這就成全他,今夜就要了他的命!”

建安帝大發雷霆,臨江王和河間王沒有辯駁,心裡卻齊齊翻了個白眼。

是啊!想殺人就殺,偏偏還想要這一層遮羞布,想維持一個仁厚天子的假象!也太貪心了!

寧王又不是紙糊泥搓的,哪有這般好擺佈?

建安帝又用力一拍桌案,目中噴射出的怒火落在河間王身上:“河間王,你對朕是否忠心?”

河間王渾身打了個激靈,忙應道:“臣對皇上一百個一千個忠心。”

“好,”建安帝冷冷道:“你今夜就動手,殺了寧王。”

河間王:“……”

河間王雙膝一軟,跪了下來,一臉苦相:“皇上饒了我吧!”

他哪有這等膽量?

上一回淮南王府女眷皆死在宗人府之事,御史們紛紛上奏摺彈劾,弄得他狼狽萬分。若不是俞太后暗中出手保下了他,這宗人府宗正一職,早就被擼得一乾二淨。

若是寧王“猝死”在宗人府的大牢裡,朝中的寧王黨羽焉肯放過他?

看着一臉畏縮的河間王,建安帝氣不打一處來,隨手扔了個紙鎮過去。重重砸在河間王的肩膀上。

河間王疼得直抽涼氣,卻不敢動彈,繼續跪着告罪:“臣無能!”

臨江王眉頭微微一皺,心裡頗爲不快。

他們也是正經的親王,論輩分,皆比年輕的建安帝長了兩輩。建文帝在世時,對他們都頗爲敬重。哪怕是兒孫犯下大錯的淮南王,建文帝也只是怒斥一頓,並未刻意折辱。

建安帝這等舉動,顯然根本沒將他們放在眼底。

一朝天子,既無胸襟也無氣度,實在令人失望。

臨江王上前一步,拱手道:“請皇上息怒!”

“寧王雖不肯認罪。不過,刺殺蜀王之事人證物證俱全,容不得他不認。今日朝上,陸閣老方閣老等人都已上了奏摺。待過數日,臣會和宗親們一起上奏摺,奏請皇上給寧王定罪!”

想寧王主動認罪是不可能了。倒不如應羣臣和宗親們所請,直接下旨定了他的罪!

有羣臣奏摺在先,再有宗親們奏請在後,他這個天子是不得已而爲之。無奈又痛心地給胞弟定罪。

倒也說得過去了。

便是史書上要留一筆,也不至於太過難看。

建安帝怒氣稍斂,略一點頭:“也可!”

臨江王心中哂然,面上露出感激涕零的神色:“謝過皇上。”

……

片刻後,臨江王河間王一起告退出了移清殿。

酷暑已過去,早晚開始轉涼。河間王愣是出了滿頭的冷汗,揮着袖子擦了一回,很快,又有冷汗滲了出來。

臨江王瞥了河間王一眼,輕哼一聲:“瞧你那點出息!”

河間王無奈苦笑:“是是是,我沒出息行了吧!剛纔那等情形,我不認慫,可就真的要……”話沒說完,便嚥了回去,目光警惕地掃了一圈。

誰知道這黑暗中藏了多少雙眼睛,又隱藏了多少隻耳朵?

臨江王爲人精明老道,自然更謹慎仔細,並不多說,只道:“我送你回府。”

出了宮去了河間王府再商議如何行事。

河間王點頭應下。

……

又過七八日,宗親們以臨江王河間王爲首,一起聯名上了奏摺。奏摺裡滿是慷慨激昂的指責寧王之詞,言辭之激烈,遠勝陸閣老等人的奏摺。

這一波奏請天子下旨處置寧王的呼聲,也愈發跌宕起伏。

朝中當然也有爲寧王辯駁說話之人,只可惜聲音微弱,很快就被壓了下去。

陸閣老從不會錯失良機,從容上前,拱手道:“皇上仁厚,手足情深,待寧王之心,日月可鑑。”

“只是,蜀王亦是皇上手足。當日若不是蜀王警覺,便會爲寧王所乘。絕不可因蜀王安然無事,便饒了寧王。”

“若不嚴懲寧王,他日再有人效仿寧王惡行,或刺殺皇上或刺殺藩王,甚或衝朝中重臣下毒手。到那時,朝綱敗壞,人心動盪,纔是真得悔之遲矣!”

“老臣懇請皇上下旨,嚴懲寧王!”

方閣老也上前一步,朗聲道:“老臣附議,懇請皇上下旨!”

謝鈞等人也紛紛慷慨陳詞。

建安帝長嘆一聲,目中閃過水光:“先帝駕崩前,曾叮囑過朕,要敬愛太后,善待皇姐,善待兄弟。朕皆一一應下,自問也都做到了。”

“卻未想到,寧王竟在暗中做出這等事。也陷朕於兩難境地。嚴懲寧王,朕愧對先帝。不嚴懲寧王,朕愧對蜀王,更愧對衆臣。”

“寧王鑄成大錯,朕心痛如割,猶勝寧王啊!”

一邊說,一邊潸然淚下。

“重情重義”的天子當朝落淚,羣臣們不得不陪着演戲,一個個出言勸慰。

建安帝情緒稍稍平靜以後,深呼吸一口氣,目中閃過決然:“寧王暗中謀害蜀王,人證物證確鑿。蜀王雖安然無事,寧王不可不罰!”

“朕即刻命人擬旨,削去寧王封號,改封寧夏王。”

“寧夏王被關在宗人府中,依舊執迷不悟,不肯認罪。朕罰寧夏王去爲先帝守三年皇陵。”

這等責罰,乍一聽不算什麼。細細一想,便會知曉其中利害之處。

削了封號,降做寧夏王。日後子嗣承襲爵位時,便也低了一等。

去守三年皇陵,便無力再沾手朝堂之事。有這三年時間,天子儘可從容收拾寧王黨羽。

www ¸тTk án ¸co

最重要的是,寧王能否受得了這等羞辱,熬過這三年?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安王(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鋒芒(二)第七十一章 重逢(二)第一千零八十章 窺破(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白榜第三十三章 有負第四百六十章 情淺第五百零九章 喜事(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婚(一)第一千零七十章 嚇唬第四百五十四章 嚴懲(三)第六百三十七章 封王(一)第二十九章 辭鋒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兵(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處置(三)第四百五十九章 情深第九十三章 失言第一百二十九章 抵京第八百八十二章 歸來(二)第八百九十八章 離心(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處番外之父子(三)番外之兩年(一)番外之遠行(四)番外之滇南(二)第九百三十三章 牆倒(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新寵(一)第六十章 風光(一)第八百五十六章 後續(二)第九百二十八章 共死番外之遠行(二)第七百八十六章 改天(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坑人(二)番外之遠行(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母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變天(一)第七百零三章 野心(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裂第九百零八章 鬧騰(一)第五十九章 鋒芒(三)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教導(一)第四百零三章 飲宴(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持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快第七百九十五章 夫妻(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出手(二)第四百章 同窗(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夜話第五百四十一章 待嫁第三百一十五章 鳳旨(二)第三百九十章 定親(一)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低頭番外之遠行(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生子第五百四十一章 待嫁第三百六十九章 賜婚(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生女(二)第三十二章 翻臉第九百六十七章 同窗(一)第六百八十章 好友第九百一十一章 教導(二)第八百零五章 出招第九百五十二章 求情(二)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心願(二)第七百零二章 野心(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嚴懲(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苛待(二)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定親(四)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進言第七百六十八章 圖窮(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緣由第五百四十三章 求婚第六百一十九章 權勢(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唐突第六百六十五章 心軟第一百六十三章 家宅(二)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安王(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武藝(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鄙夷第七百二十八章 私兵(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喜事(三)第一千零三十章 大敗(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情深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收拾(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和離(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羞辱第九百七十二章 討嫌(二)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裂(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松竹(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偶遇第二百一十章 決裂第三百八十九章 親近第一百三十一章 徐氏(二)第六十八章 同窗(一)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頓(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生辰第二百五十二章 獎賞?第六百零七章 認輸?第八百六十五章 棋子(一)第四百九十章 兄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