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生辰

陳湛離京去蜀地赴任做官,算不得什麼大事。

只是,引發出的一連串波動後續,誰也意料不到。

陳湛謀實差去蜀地,是自己的主意。將親爹氣了個半死。可在別人眼中看來,便成了陳侍郎“深思熟慮城府頗深爲陳家謀求後路”之舉措。

京城暗流涌動,宮中爭鬥不息。年輕力盛各有勢力的藩王們被留在京城,建安帝龍椅不穩猶不自知洋洋自得。

心思活絡的官宦勳貴們,眼看着京城大亂將起,俱都暗暗動起了心思。

不說給自家謀條後路,哪怕是爲了安全考慮,也該挑一兩個精明能幹的兒孫離開京城了。說句不好聽的,哪怕京城出了變故殃及衆人,自家也有子孫能逃過一劫不是?

偏隅一地易守難攻的蜀地,頓時成了衆人眼裡的香餑餑。

一時間,暗中去找陳侍郎的人多了起來。

關係平平的,想着法子送禮。私交好一些的,便張口直言。如果蜀地官職出缺,可得打聲招呼,別被人搶走。

若是陳侍郎言辭推脫,少不得要被人揶揄幾句。諸如“令郎謀實缺去了蜀地可見蜀地是個好地方”“我想讓幼子也去蜀地謀個官職還請陳侍郎幫着打點”之類。

陳侍郎:“……”

便連建安帝,也在小朝會後,半開玩笑地詢問陳侍郎:“朕聽聞陳侍郎的長子亦在年初去了蜀地做知縣?真沒想到,蜀王去了蜀地之後,蜀地便成了令人嚮往之地。”

對着小心眼的建安帝,陳侍郎只得陪笑道:“皇上見笑了。這個孽障,自己謀的官缺。臣一時疏忽不察,知道時已經遲了。”

建安帝呵呵一笑:“陳侍郎真會說笑。”

陳侍郎憋了一肚子悶氣無處可訴。一連寫了三封家書怒罵坑爹的逆子!

……

被罵得狗血淋頭的陳湛,此時在威遠縣忙得焦頭爛額,壓根顧不上回信。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此話真是半點不假。滿期雄心壯志的陳湛上任爲知縣後,便開始了勞心勞力忙得腳不沾地的生活。

初來乍到,要摸清任上所有情形。上一任知縣留下的所有爛攤子,先得一一收拾。要迅速熟悉縣衙裡的上下情形,要摸清其中彎彎繞繞的門道,要處理各種瑣事,還要給百姓斷案申冤等等諸如此類。

好在陳湛和陸遲趙奇一樣,出身名門,背靠大樹,本地官員無人敢相欺,大大縮短了適應的過程和時間。

更令人慶幸的是,身爲蜀王的同窗好友兼親信,不管做什麼舉措,都無懼引來誤會或隔閡。

陳侍郎連着寫來的三封信,陳湛匆匆看上一回,便拋諸腦後。

山高皇帝都遠了,親爹在信上罵得再兇也奈何他不得。

忙碌了兩個月後,陳湛纔算稍稍理順了手中事務。

一轉眼,便是五月初。

щщщ▪Tтká n▪C○

陳湛騰出三日閒空,快馬疾馳去了蜀王府。

蜀王盛鴻生辰已至,特意設了生辰宴,命人送了帖子給所有心腹親信。衆人齊聚蜀王府,一是給蜀王慶祝生辰,二來也有藉機相聚聯絡感情之意。

蜀地大小官員,也紛紛前來赴宴送禮道賀。

蜀王府設下數十席宴席,整整熱鬧了一日。待到晚上,蜀地官員皆散去,剩下的,皆是隨盛鴻前來蜀地之人。

盛鴻特意命人設了一張大圓桌,命衆人圍桌而坐。謝元舟和梅氏兄弟頗有些誠惶誠恐,自覺無顏入席。

他們都是佔了姻親的光,這才得以追隨蜀王。其餘人都是才學出衆的新科進士,陸遲等人,更是出身名門。他們哪有資格平起平坐?

盛鴻似看穿了三人的顧慮,笑着說道:“這裡又無外人,不必講究這些俗禮。今晚,你們也別將我當做什麼蜀王。今日是我生辰,你們一起來替我慶賀生辰,我心中高興得很。來來來,都坐下。”

謝元舟心中滾燙,梅氏兄弟亦是滿面感動。

這也是盛鴻獨有的隨意親和的魅力了。

其餘諸藩王,便是再禮賢下士,也少不得端些架子。已經坐上龍椅的建安帝,更是漸漸露出了心胸狹隘的真實面目,哪裡還有昔日“溫潤謙和”的風采?

盛鴻的平易隨和,絕不是裝出來的。你和他在一起,總是格外的舒適自在。你可以和他平起平坐,隨意說笑,掏心置腹。

這種平等和尊重,纔是最打動人心之處。

不然,何以陸遲等人甘心追隨蜀王來蜀地?

……

如此酒宴,想不熱鬧都不行。

衆人中,尤以趙奇和陳湛最是鬧騰。他們兩人皆是盛鴻的同窗好友,彼此熟稔,耍嘴皮子亦是常事。

盛鴻更是笑罵噎人,一時間熱鬧之極,氣氛亦格外融洽。

酒過三巡,陳湛便發起了牢騷:“我爹連着寫了三封家書,罵得我狗血噴頭。”

趙奇笑着揶揄:“不罵你罵誰?誰讓你偷偷跑來蜀地,還令陳侍郎背了黑鍋?”

提起背黑鍋,衆人一起會心而笑。

這幾個月來,蜀地官員莫名被調任了幾個,所有出缺的官職,都在最短的時間內補上。前來赴任的,多是官宦世家或勳貴名門的子弟。甚至連小心眼的建安帝也被驚動了。

陳侍郎正是因此事煩惱頭疼。

想多面下注或給自家謀求後路的,便是捨不得派最出衆的兒孫,來的至少也是中等偏上的資質。

蜀地的官員,也逐步被替換了一些。想來,這樣的情形,在未來的一段時日裡還會延續。

這對蜀王來說,無疑是件好事。

他現在最愁的,就是手中人手不夠。巴不得多來些可造之才。

後來之人,自要觀察許久,想正式歸入蜀王麾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便如今晚這一席中所坐之人,纔是盛鴻真正的親信嫡系。後來蜀地的,一個都未能前來。

由此也可見,盛鴻行事之謹慎仔細。

酒宴散後,已是子時光景。

盛鴻今晚興致高昂,心情極佳,喝了不少酒。乘着酒興,拉着謝明曦的手出了屋子,在園子裡閒轉賞月。

第六百二十章 權勢(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流言(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岳父(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出氣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定親(一)第八十八章 門生(一)第四十七章 帝后第三百八十六章 責罰(一)第三百零七章 事露第四百零九章 冤家(一)第八百八十八章 病重(二)第一百四十章 面具第九百八十二章 第一(二)第二十六章 前夫第七百一十九章 安頓(二)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長大(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夫子(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消息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驚濤(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夫妻第十章 嫡姐番外之父子(二)第七百八十六章 改天(一)番外之滇南(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定親(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坦誠(一)第八百八十二章 歸來(二)第一百四十章 面具第三百五十四章 落花第一百九十一章 告狀(一)番外之重逢(四)第五百八十三章 密信(二)第八百四十一章 高風第八百三十章 演武(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絃斷(二)第三章 哀求第六百五十章 月子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收拾(二)第三十二章 翻臉第八百四十二章 亮節第九百八十七章 時光(二)第九百七十章 同窗(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夜會(二)第八百一十六章 中宮(四)第三百七十四章 坦誠(一)第五百章 相送(一)第一百五十章 是誰(二)第八百七十章 懷柔(二)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收拾(三)第九百二十章 新婦(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求娶(二)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長大(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師徒(一)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母女第六百五十七章 爭權(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父子(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刁難(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決裂第七十三章 舍長(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佳偶(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傻瓜第四百二十七章 沾光(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變天(二)第四百零七章 分歧第九百一十二章 教導(三)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用心(一)第九百八十五章 道歉第一百六十一章 挑釁第六百八十章 好友第一百三十三章 父子(二)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憂思第十四章 進府第七百七十一章 出兵(一)番外之滇南(一)第八百八十四章 彈劾第九百零二章 歸京(二)第六十一章 風光(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兄妹(一)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戲(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困境第三百六十九章 賜婚(三)番外之兩年(三)第八十七章 無情(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少女(二)第三十六章 考試(一)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驚喜”第二百二十二章 考驗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立儲(三)第八百八十九章 病重(三)第二十八章 風頭第七百二十五章 下旨第十八章 隱秘第七百七十九章 託孤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代?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怒叱第一百四十章 面具第六百零二章 高中(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投誠(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抵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