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女想了想,忽然腦海中有靈光閃過,同時她身軀顫抖起來,看着陳緣:“你.....不會說想要......”
陳緣搖搖頭,示意越女不要再說,同時目光迴轉,看向遠方的阿青。
既然這方春秋衆生矇昧,衆聖未誕,那便以鬼谷之名,一人化春秋!
...........
阿青很鬱悶。
因爲姐姐和鬼谷要出去遠遊,而且還要把她也帶上。
可她只想好好放羊。
“一定是又在琢磨着怎麼讓我練武,我纔不練呢,麻煩死了。”
阿青哼哼着,心中想着對策,這幾天來她算是明白了鬼谷和白姐姐的想法,那就是想要讓他練劍,而且還時不時的蹦出一句,世界安危系在你一人身上的鬼話來。
開什麼玩笑,自己只是個放羊的,這世界上的強者多着呢,拯救與世界誒,這種重大的事情就算是排隊排到天涯海角也不會輪到自己的,阿青對這種話當然是嗤之以鼻,心中嘀咕就算騙人也不找個靠譜的理由,說這種話,誰會相信啊。
阿青又轉頭,王小瓜整個人飄飄然的跟在她身邊,腳步虛浮,看上去馬上就要羽化成仙了。
“我說.....你沒事吧?”
王小瓜聽見阿青叫他,頓時醒過來,連連擺手,笑道:“沒事沒事!謝謝你阿青。”
“爲什麼要謝我.....”
阿青有些無言,她似乎什麼也沒說吧,只是問一句話,所以爲什麼要謝謝她?搞不懂啊搞不懂.......
四人走了很久,阿青的羊暫時放在了鄰居家,那戶人家是小門小戶,當越女掏出一塊斗大的黃金時,他們便頓時直了眼睛,趕忙收下了,並且滿口答應。
陳緣扮演着諸子的角色,他先到一處,宣揚孔子的仁義道德,於是有大批的人想要追隨他,陳緣沒有同意,在宣講完孔子教義之後,他繼續遠行。
一路上不斷有人聽聞仁義的教誨,前來尋找答案,在他們聽完陳緣的講述後,每一個都若有所思,得到了啓發。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漸漸地,儒家的教義開始傳播,陳緣將這個儒字傳播出去,曾經聽過教義的人爭相傳頌,並且發佈浩大的講義活動,宣揚仁、義、禮、智等儒家道德觀。
推道會受到阻力,也有許多人來找麻煩,其中不乏天下的好手,但在陳緣面前,都走不過一招便慘敗在地。
陳緣繼續行走,千里之後,仁義之演化成了兼愛非攻,這是墨子的理論,陳緣到達一處正在征戰的城池,帶着三人登上城牆,在守城將領驚駭的目光中構築出防禦的器械,遠方的軍隊中有先天強者出現,踏步凌空而來,陳緣扯動八牛弩,砰的一聲,那粗大的三根弩箭破空而去,帶上無邊威力,剎那間便洞穿了那尊先天強者的頭顱。
這是陳緣製造的東西,自然不會是平常的凡物。
將領對陳緣敬若天人,單膝跪下,並且接受了墨子的教義。
兼愛非攻,天下大同,讓世間永無戰爭。
自這個城池開始,所有人聆聽了墨家的教義,並且造了反,並不稱王,只是以墨者自居,一城五萬百姓,八千鐵甲俱都自稱墨者,而他們把墨道教義帶來的陳緣,稱呼爲墨子,視爲沉睡的巨人,偉大的聖者,故此墨者中又將陳緣稱呼爲鉅子。
數日的行走,陳緣拉起了兩個教派,這讓越女不由地震驚,私底下常常對陳緣驚歎,一人化春秋,眼下已經顯化了兩個,諸子百家,有名號的能夠影響歷史的不過一十二家罷了。
“儒家、墨家已經起來,接下來,應該是法家了。”
陳緣緩緩說着:“仁義誕生的便是禮與俠,一者爲大仁,一者爲大義,在這之後,仁義化兼愛,包容一切,希冀天下人人如龍,自強不息,再無紛爭戰鬥。”
“但漸漸地,你會發現,這種烏托邦式的理想情況幾乎不可能實現,我們是情感文明,是擁有自己思維的,不是機械人,輸入一個程序就能夠讓所有人在某件事情上保持一致,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你看一粒沙,它就只是一粒沙子,而佛祖看了一粒沙子,他就知道了,這沙子裡裝着一個世界。”
“如果真的想要天下人人自律,那麼在當前的社會形式下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法。”
“有法可依,有法可斷,天下公道自然有人幫你判決,所謂心如明鏡照亮清天,正是這麼個道理。”
陳緣侃侃而談,越女則是目瞪口呆,好半響才緩緩吐出一口氣:“確實是......我從沒有想過儒、墨、法三家居然會是這種關係,環環相扣,從儒中演變墨道,從墨中演變法道。”
“生生不息,那這麼說,法道還能繼續變化?”
陳緣點點頭:“可以,只不過,時機未到罷了。”
他又轉向阿青:“阿青,你跟着我佈道,如今也有百日,有什麼想法沒有?”
“想法?你想讓我練武嗎,哼哼,我可不會練的!”
阿青搖搖頭:“就像這百日的佈道,我看你一張嘴巴就能說遍天下,既然有嘴就行,還要武力做什麼呢?”
陳緣搖搖頭:“你還是沒明白,你看我佈道時,也有人來找我麻煩,若我不是高手,那是不是當場就被幹掉,何談佈道?”
阿青指了指越女,又指了指自己:“你有我們爲你保駕護航啊!”
“若是你們都不在呢?”
陳緣笑起來,見到阿青語塞,心中不免嘆道終究是個少女孩子,與越女還是比不得。
兩人是同一個身份,同一個人,但卻不是同一個魂,不是同一個身體。
阿青是越女,越女是阿青,但阿青又不是越女,越女也不是阿青。
“武力是一切的根本,其實不論我說的天花亂墜,對方就是不爲所動,鐵了心就要來殺我,到時候你又能怎麼辦呢?”
陳緣對阿青談着,越女若有所思,笑道:“我記得佛祖.....曾經也動過手打人的,而且差點把人打死。”
“不錯,羣魔皆倒的故事,你也聽說過。”
陳緣點頭:“佛祖要傳播教義,一樣不是靠着嘴巴和善行就能辦到的,遇到打賊要人命的劫匪,佛祖一樣會動用雷霆手段。”
“穆罕默德傳教時,一手持古蘭經,一手持聖書,信我者生,抗我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