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去漁場最好,可是你的政審能過關嗎?”丁海杏擔心地看着他道,想法是好的,就怕到最後事與願違。
國營尤其說兵團農場,那也是要政審合格的才行,狗崽子可進不去,又紅又專的才行。
他的出身就限制了他的出路,只有插隊一條。
“我跟漁場領導商量好的,只要我開出手續,他們就接收。”應新華笑容燦爛地說道,“而且漁場不是軍事化的兵團,相對政審沒那麼嚴格。”
“看來你們跟人家的關係打的很好嗎?”丁海杏笑着說道,都會爲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了。
“那還是借了戰媽媽的光。”應新華唏噓道,“漁場對我們很友好,那是因爲朝裡有人好辦事。”
丁海杏瞭然的點點頭,姑姑是縣上的人,就是不墊話,只要透漏兩人是舊識,就不會太爲難應太行他們。
“那哥哥這次說徹底的紮根漁場了,那學業怎麼辦?”應新新不由得的擔心道。
“以咱們現在的成分,上高中也輪不到咱們。”應新華清醒的認識道,“誰說不上學,就放棄學業了,你忘了咱爸想當年也是留蘇回來的,加上景老師家的書,足夠我學習了。”目光轉向丁海杏道,“那書我可以借閱嗎?”
“當然。”丁海杏欣然應允道,書只有被人讀纔有意義,不然留着接灰嗎?
“那我也去,咱們就兩份工資了。”應新新立馬書道,本來還擔心自己政審不過關,被刷下來,沒想到這般簡單,“我如果申請的話,學校是巴不得的,那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這件事現在不商量了。”應新華板着一張臉說道,伸手摸摸她的頭道,“乖,聽話。”想了想道,“想要來看我們的話,也近,可以隨時來。”傾身上前在她耳邊小聲地嘀咕,“以後漁場發工資,除了還戰媽媽的,你跟着紅纓姐也去城裡的逛逛。”他朝應新新使使眼色坦坦蕩蕩地說道,“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應新新秒明白,這兩年與古玩字畫爲伍,他們可不是白學的,亂石藏黃金,盛世藏古董。
再說了,生活中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樣都離不開錢。
以前被爸媽保護好的嬌嬌女,嬌嬌兒,從來沒有爲錢發過愁。
短短兩年讓他們迅速的成長,對古玩字畫越認識越知道他們價值幾何。
以前囊中羞澀,看着眼饞,這一次有機會當然要爲以後考慮了。
“明白。”應新新忙不迭地點頭道。
丁海杏看着他們倆在自己眼前眉來眼去,一個個小人精,正大光明的算計她。
不過要是下鄉能到了漁場,還真是好事情,一舉兩得的事情。
與幹校同時進行的就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滾一身泥巴,磨一手老繭,練一顆紅心……
“好了,不跟你們聊了,我去學校辦手續。”應新華直接起身道。
“回來吃飯。”丁海杏看着他說道。
“嗯!”應新華點點頭道。
“我陪你去。”應新新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和圍巾跟着他一起出了門。
紅纓嘆聲道,“這下子又少了一個。”
“很正常。”丁海杏看着她,拍拍她的肩頭道,“等回來你長大來了也要離開的。”
“我纔不要離開。”紅纓搖頭如撥浪鼓道,一臉依戀地看着丁海杏。
“明年夏天就要上高中了,到時候你只能進城住校。”丁海杏看着她無奈地說道,一臉正色地說道,“如果讓你下鄉的話,千萬不許被熱血衝昏了頭,插隊的地方也得給我填寫杏花坡。”
紅纓抿脣輕笑着點頭道,“知道!”輕蹙了下眉頭,黑眸輕轉,“不是就這一批嗎?怎麼不會每年畢業後的學生都讓插隊去吧!”
“這很難說!”丁海杏努努嘴道,不是很難說,是一定,要持續近九年,整整耽誤了一代人,雖然暫時緩解了城鎮的就業壓力,高層也藉此達到了解散他們的目的,但是幾千萬年輕人的青春被荒廢,無數家庭被強行拆散,這場運動也造成了各個層面的社會混亂。
由於無數本應成爲學者專家的年輕人莫名其妙地在鄉間長期務農,到了改開以後出現了知識斷代,學術研究後繼乏人的現象。
唉……真是一言難盡。
丁海杏琢磨着能不能儘量的將紅纓留在城裡,現在無比討厭戰常勝不在身邊。
有他在也能想辦法,又撓撓頭,還是不在身邊的好,以他鐵面無私的性格,說不定敲鑼打鼓的將紅纓給送走。
這麼算起來,還是不回來的好。
“媽,想什麼呢?”紅纓看着沉思中丁海杏,伸手在她眼前搖搖。
“嗯!”丁海杏回過神來,看着她道,“在想你畢業後該從事什麼工作,明年可就畢業了。”
復課後,原本三年制初中、高中,統統給改成了兩年制了。結果她家紅纓,剛上一年學就成了高中生了。
“工作,就我這耳朵,找工作就是坎兒。”紅纓捏捏自己的耳垂道,沒有絲毫的不自在,“現在的工作不是當兵就是進工廠,我就不給人家增加負擔呢!”
“看來只能安排個閒職了。”丁海杏撓頭道,現在擇業真是選擇不多,向以後可以做一個自由職業者。
“媽,別想那麼多,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紅纓非常看得開道,“大不了我下鄉插隊去,反正從小也在農村長大的。”
丁海杏上下打量着她問道,“喜歡古玩字畫嗎?”
紅纓黑眸輕輕晃了晃道,“媽想讓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不好吧!現在的大環境,不合適吧!”
“沒有什麼不合適,不是還有文化館兒,清水衙門,也不耽誤你繼續收藏。”丁海杏琢磨道。
“媽,我才十七歲,您現在就想着讓我養老啊!”紅纓搖頭失笑道,“清水衙門?”
丁海杏咋咋嘴,還真不好辦?自身的限制,外加上環境的限制,還真沒有合適她的工作。
不過這年代城鄉固化,大部分人都是擇一城終老,擇一份工作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