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見父皇,我要見父皇,你們這些奴才,爲什麼不讓本王見父皇,等本王見到了父皇,和父皇將事情給說出清楚,你們這些奴才都會死,一個都不會剩...!”
李泰拍着自己院子中的大門,圓胖的身軀靠在大門上,眼淚從自己的臉上不間斷的流下,誰又見過此時悽慘的魏王,可是,成王敗寇,你失敗了,那你就是失敗者。
李泰失敗了,他就會失去所有的榮光,有人說李泰在長安經營了這麼多年,難道就這麼輕易的被李世民解決了,說真的,這個問題不用想。
李世民對大唐的掌控度,還有此時大唐對李世民的擁護,別說你是皇子,你就是皇弟都不行,別以爲自己是一個穿越者,你就可以怎麼樣,千萬不要小看古人,他們的智慧,可不是可以小覷的。
都知道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可是你以爲打贏了就真的贏了,錯...面上李世民已經獲得成功了,但是實際上的政治狀況並沒有想象中簡單,等待着李世民的是一大堆的危機因素以及善後工作,要是處理不好,很有可能就會面臨非常窘迫的困境。
李世民的智慧,讓李世民對這些事都進行了妥善的處理。
我們知道,玄武門事變事件過去之後,雖然李淵有下詔書,極力爲李世民正名,但是李世民依舊對弒兄殺弟的行爲感到非常的痛心,也非常的愧疚。
李世民太清楚了,不管他當時的政績有多好,但是在道德上他都永遠遺留着這一個污點。所以在後來的日子裡,李世民爲了鞏固政治,作出了一系列彌補的行爲。
首先,他繼位沒多久就開始下詔書,不僅分別追封李建成、李元吉成爲息隱王和海陵刺王,而且還下令以皇家喪葬禮給他們改葬,安排東宮以及衆多相關幕僚給他們送葬。
然後,李世民還把自己的十三皇子李福過繼給李建成,作爲他的血脈。最重要的是,在送葬當天,李世民在宜秋門失聲痛哭,更是很好地向世人表達了他對失去兄弟手足的悲痛之情,這給他後面的維護政權統治奠定了基礎。
李世民對於李建成和李元吉這一系列的處理,使他化解了他繼位以後與太子集團之間的矛盾。
在李建成和李元吉去世之後,也並不是處理完他們的後事就完了,因爲太子集團那邊還留有一些餘黨勢力正在逃亡,比如廬江王、燕郡王羅藝等人。
他們都是有着重兵,如果不對這些勢力加以遏制,那日後必將會形成一股巨大的勢力,所以就很多人也勸諫李世民要儘快把他們扼殺在搖籃之中,永絕後患。
但是此時的李世民卻並沒有聽從他人的,而是轉而用寬容大度的形式,儘量用感化去解決問題,而並不是以暴力解決。
他下令嚴禁濫殺濫捕,改用以感化的方針,並且他明令指出李建成與李元吉之事,並不會怪罪於與之相關的餘黨們,這就使得很多餘黨們紛紛被他感化。
就連之前對李建成忠心耿耿的太子黨羽馮立也被李世民感化,直接向李世民請求問罪。
當然,除了馮立之外,李世民的寬容大度也感化了薛萬徹,他因爲李世民的誠意感動,於是毅然決定要永遠追隨李世民。
不得不說,李世民的這一寬容大度的政策不僅很好地安撫了太子的餘黨,而且也確實是給他收穫了一定的人心。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不僅赦免太子的餘黨們的罪證,同時還繼續留他們在身邊任用,對他們給予厚望,從不把他們當作罪人,特別是馮立、薛萬徹以及魏徵。
所以這幾人後來都是對李世民非常衷心的,爲李世民掃除了許多的障礙。李世民的這種做法就很好地減少了黨政反叛的危機,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當時的政局。
上面李世民做的事情,每一件都不能有絲毫的差距,只要稍微偏差一點,那麼就會有巨大的隱患,可是李世民卻做到了,可見李世民的心思有多縝密,誰也不會想和這樣的人爲敵,李佑僅僅是一個穿越過來的普通人,確實他知道一些大唐前所未有的知識。
但是你想憑着這些和李世民鬥,那就太天真了,所以李佑現在只能苟,他要成爲一個優秀的演員,他要讓李世民不將自己當成假想敵,他要告訴李世民自己是李世民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孝順兒子。
..........................
“陛下...!”
夜晚的甘露殿燈火通明,徐慧,陰妃兩人坐在甘露殿中和李世民說着話,兩人下午就已經來了,一直都在和李世民說着那些前來招選駙馬的少年,陰妃這次帶着徐慧和李明達看了很多的少年郎,不過,陰妃也知道李明達對那些少年郎都不喜歡。
陰妃就將李明達說那些少年郎的壞話和徐慧一起說給李世民聽,惹得李世民哈哈大笑,李明達的小嘴巴很毒,她說一位印尼那邊的一位世子長得很像猴子。
還說一位有些胖胖的世家子弟,是不是將家中的好吃的,都給吃完了。
這些有趣的吐糟,讓李世民哈哈大笑,一下午過的也就很快,李世民也喜歡陰妃對徐慧的態度,陰妃一直帶着徐慧,這讓寵愛徐慧的李世民也是放心不少,有了陰妃的關照,徐慧至少不會在宮中受欺侮。
忽然,殿外走進一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張敬。
看到張敬過來,一邊的徐慧和陰妃立即起身,躬身離開...兩人都是識大體的妃子,所以有的時候也不需要李世民出聲。
張敬對徐慧和陰妃躬身行禮之後,目送兩人離開,就在兩人離開之後,李世民就有些心痛的問道:“事情都辦妥了?”
張敬連忙回答:“已經辦妥了,魏王殿下已經被囚禁在魏王府...。”
“好...!”李世民點點頭:“那些魏王的心腹都解決了,還有魏王請的刺客,也不能留,朕不想看見他們。”
“是...!”張敬點頭。
但是李世民卻並不知道,張敬已經不再是那麼純潔的張敬了,其實張敬知道,那名叫餘嫦嫦的刺客被李佑的人給弄走了,但是張敬卻沒有說,而是選擇直接袒護了過去。
一是因爲張敬認爲事情並沒有那麼大,他需要賣李佑的一個面子,畢竟李佑是自己的妹夫,其次就是張敬的心已經慢慢的歪了,這樣的歪曲,讓張敬不至於一條道走到黑。
這是一件好事,至少對張敬和李佑都是好事。
很輕而易舉的,李治最大的對手就被拔除了,而剩下的事情,就是要將李治立爲太子了,就在李治要被李世民立爲太子的前夕。
李佑將李治這個弟弟給招到了自己的家中,跟着兩人單獨的在房中說了足足兩個多時辰的話語,這些話語,無一人知道,曜宇被安排守在門外,就連李明達都無法靠近。
說得這些話語,就是李佑告訴李治,如果突然有一天李世民要立他爲太子,他要做些什麼。
就這樣過了幾天,日常的早朝之後,李世民遣散了所有朝臣,將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褚遂良和晉王李治等人叫到跟前。
李世民首先開腔:“各位臣僚,近來發生了許多事情,朕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弟弟的作爲,朕的心裡實在是鬱悶之極啊!”
李世民話音剛落,就將腦袋向牀頭撞去,長孫無忌眼疾手快,立馬將李世民緊緊抱住。李世民緊接着又抽出隨身攜帶的佩刀,打算自殺明志,褚遂良趕緊奪下佩刀,交給晉王李治保管。
後宮之內,君臣亂作一團。長孫無忌等人徹底蒙了,這還是那位殺伐果斷、雄韜偉略的皇帝嗎,怎麼會有如此兒女姿態啊?
長孫無忌這個時候連忙擔心的問道:“陛下,您有什麼懊惱的事情,可以說出來,臣等願意爲您分憂解難,何必行此極端呢?”
李世民這個時候嘆了一口氣微微的道:“朕想要立晉王爲太子。”
“啊...!”長孫無忌一聽樂壞了,趕緊匍匐在地上說道:“陛下...臣等謹奉詔令,如有異議者,臣等請求將其斬首示衆!”
李世民看向一邊的李治道:“稚奴,你舅舅許諾你爲太子,還不趕快拜謝他!”
晉王李治聽完之後,也是連忙對着在場的衆人長跪不起,這就是李佑教給李治的手段,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直接下跪。
看到自己的兒子,李世民點點頭問道:“你們和朕的意見相同,不知道外朝議論如何?”
別人沒有說話,跟着長孫無忌連忙道:“陛下,晉王殿下仁義寬厚,又孝敬陛下,天下的百姓心儀已久啊。希望陛下可以召見文武百官前來問問,如果有不同意見的,那就是臣等有負陛下,罪該萬死!”
就這樣,長孫無忌的話直接將其他人的話給堵死,你說,其他人還說什麼,只能捏着鼻子默認。
不可否認,這就是一場李世民精心準備的政治博弈。
沒辦法...李世民決定立李治爲太子,就要讓長孫無忌帶頭承諾,讓所有人都願意爲他保駕護航。如果再發生其他的擁立爭端,李世民恐怕也會承受不起。
歷史證明,最高級別的政治妥協,永遠是在少數派當中。
君臣達成一致後,李世民便親臨太極殿,召見六品以上的文武大臣:“各位愛卿,李承乾大逆不道,魏王李泰居心險惡,他們都沒有資格做太子。朕想從衆位皇子當中選一位繼承人,誰可以爲太子?你們需當面明講。”
衆人不假思索,像是事先都已經溝通好的一樣,非常默契地高聲說道:“晉王殿下仁義孝敬,應當做太子!”
隨後第二天,李世民下詔:封晉王李治爲皇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