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弟子誠心求學

bookmark

皇子和權貴子弟們還是太年輕啊。

被李欽載一通忽悠,他們居然真的乖乖回去了,也不想想,天子親自下旨讓皇子來求學,對朝堂那些老狐狸來說,是個多麼明顯的信號。

同時派出兩位皇子,其中一位還是武皇后親生的,根正苗紅的大唐順位繼承人之一。

皇子都來向李欽載求學,先不說李欽載的學問如何,反正老狐狸們不懂,但擺在明面上的事實是,李欽載顯然深受天子器重,而且學問深不可測,否則天子不會下這道旨意。

可以預見,未來的李欽載必將受天子重用,沒準將來連皇太子都會被送去讓李欽載教。

這等於是宮學之外的第二課堂,跟皇子們一同讀書,多大的榮耀,多好的機會,被李欽載那小兒忽悠幾句,你個混賬居然真的敢回長安?

所以,權貴子弟們捱揍之後再次出現在李家別院外,自然是合情合理的。

李欽載站在門外,見一衆皇子和權貴子弟們神色頹喪,有的連眼淚都沒擦乾,望向他的目光充滿了幽怨。

什麼仇什麼怨,竟把我忽悠回長安,害我挨頓揍……

“哎呀,這多不好意思,連累各位受皮肉之苦,李某之罪也。”李欽載搓着手乾笑。

隨即面色一板,李欽載正色道:“你們昨日回家定是沒跟長輩們說清楚,李某真的沒有半分本事,你們看,我沒過什麼報效家國的偉大事業,也沒說過經天緯地的至理名言,說起學問更是一塌糊塗,比你們還無知……”

“回去跟長輩們好好說,就說李欽載真的是個沒本事只會糊弄世人的傢伙,你們慧眼識妖識破了我的真面目,回去告訴長輩後,他們一定會誇你們的。”

“聽話,都回去吧。”

衆人沒動,李欽載這番話根本泛不起他們心中一絲波瀾。

良久,李顯緩緩伸出一隻手掌,做了個爬行動物的手勢,表情複雜地幽幽道:“我若再信你,我就是這個……”

“英王殿下,快收回去,多不雅觀。我不准你如此侮辱自己!”李欽載嗔道。

事情有點難辦,這些子弟裡最小的才五六歲。五六歲的孩子都不相信他的忽悠了,對李欽載的個人魅力是一大打擊。

昨日在村口搭帳篷的李素節赫然也在列。

相比一衆孩子的頹然,李素節的精神狀態明顯好多了,顯然昨天沒回長安是個明智的選擇,說不定還有宦官轉達了李治對他的表揚。

畢竟論求學的態度,一衆子弟裡李素節是做得最出色的。堂堂皇子寧肯在野外搭帳篷也不肯走,這端正的態度,不當個大師兄都委屈了他。

站在李家別院門口,年紀最長的李素節帶頭朝李欽載躬身長揖。

“弟子誠心求學,請李先生教授學問。”

李素節帶了頭,其他的子弟們紛紛躬身長揖,異口同聲附和。

李欽載的臉色微沉,不是他矯情,他是真不願意當鄉村教師,這嚴重破壞了他的廢物人生計劃。

明明無所事事毫無壓力的過着悠閒日子,如果莫名多了一羣學生,每天睜眼第一個念頭便是,昨天的作業批改了沒,今天要教什麼,明天要不要寫教案……

這日子怎麼過?又成社畜了。

努力擠出一絲微笑,李欽載道:“諸位找個地方先休息,我去一趟長安城。”

將蕎兒暫時託付給吃齋唸佛的祖姑母,李欽載吩咐宋管事備馬車。

說走就走,李欽載竄上馬車便朝長安城風急火燎地奔去。

…………

長安城,太極宮。

今日請求覲見天顏的朝臣不少,而且大多是三朝老臣,也有新晉的功臣。

朝臣們事先都沒約好,暗戳戳地來到宮門前求見,於是許多朝臣們就在宮門前碰了頭,錯愕之後紛紛會意一笑。

大家覲見李治的目的彼此心知肚明,昨日揍自家孩子時都沒少用力氣。

孩子倒是揍了,也把他們趕回甘井莊了,那麼接下來問題來了。

英國公那個孫子究竟有何高深學問,竟能讓天子同時派出兩位皇子向他求學?

朝臣們並不清楚,事前沒有任何徵兆,天子就突然把兩位皇子送過去了。

朝臣們揍孩子也好,把孩子趕回甘井莊也好,都只憑着事情的表象做出的下意識反應,皇子都被派去求學了,一定是好事,自家的孩子必須跟着去。

總之,先把熱鬧湊上,再研究熱鬧的真相。

至於李欽載究竟有何學問,天子爲何如此看重,更重要的是,派皇子求學的背後,有什麼不爲人知的政治風向,說實話,他們不明白。

不明白就要問,這便是今日朝臣們齊聚宮門的原因。

兩儀殿內,君臣談笑風生,氣氛融洽。

李治登基後,對貞觀朝的老臣向來敬重,而且和他的父皇一樣善納諫,胸懷寬仁,有太宗遺風,故老臣們亦非常樂意與李治商討國事。

不僅是國事,李治還經常將老臣們召進宮,家長裡短聊些閒話,臨了再贈一些不值錢但心意足的某地貢品。

今日兩儀殿內,君臣見面後先聊閒話,話題卻離不開自家那不爭氣的兒孫。

單論年齡,李治在這羣老臣中算是晚輩,但提起兒孫,李治也忍不住嘆氣。

兒孫這個話題讓人既愛又恨,明明是親生的,又恨不得不是親生的。

聊了不過片刻,君臣的兒孫們種種劣跡被抖落出來,氣氛頓時陷入僵滯,可見聊起兒孫比聊國事更沉重。

當中書侍郎上官儀試探着問起李欽載其人,並好奇李治爲何送兩位皇子求學時,殿內衆臣精神一振。

終於說到正題了,聊了半天兒孫,不就是爲正題鋪墊嗎。

見老臣們一臉好奇,李治笑了,緩緩道:“諸位可是認爲,英國公之孫仍是當年那紈絝混賬的模樣?如此名聲惡劣的人,朕爲何要讓皇子向他求學?”

上官儀笑了笑,捋須道:“李欽載此子,老臣倒也聽說過他昔日的一些事蹟,說實話,確實有些不堪。”

“但自從數月前,軍中一個名叫‘神臂弓’的東西橫空出世,而造出此物者,便是李欽載,老夫便覺得,或許該重新認識一下他了。”

衆臣互相交換眼神,無聲中透着迷茫。

李欽載最近幾月的表現,其實並未到人盡皆知的地步。

就像後世很多歌星一樣,歌紅人不紅。李欽載造出的神臂弓,馬蹄鐵,滑輪組,乃至百家姓等等,已經由尚書省和兵部頒行全國全軍。

他發明的東西大家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東西全部出自李欽載之手。

第910章 霹靂手段第四百九十六章 獨一無二的大唐第九百六十五章 再添把火(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佈局設套(下)第581章 驚險突圍第一百二十三章 水溝裡的血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我可以告訴我爹呀第702章 滕王回京第841章 風雲又變第四百一十三章 請了個活祖宗第三百六十一章 又加錢第852章 掌櫃與僱工第三百三十五章 紈絝對紈絝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初見神醫第九百四十九章 棒子野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餘波不息第一百二十二章 這,就是我的學問第九百五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三十九章 敵蹤現,皇長女第724章 武后急召第706章 賓至如歸第一百一十一章 詐騙勒索第一千零一十章 登陸熊津第814章 收成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情急拼命第547章 殿下不要戳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躲個清靜第843章 孽障第878章 兄妹第586章 大義與私怨第七十五章 睿智的世家小姐第二百二十五章 當面廢刑第873章 道賀第627章 李家妾室第九百二十三章 百年方略第三百九十章 厭勝之術第一百八十八章 囂張的棒子第790章 文章傳世第四百三十三章 收老兵第762章 賓至如歸第634章 又是個新玩意兒第三十六章 我當時害怕極了第652章 景教水深第869章 不求上進第一百二十八章 親爹與後媽第九百七十五章 點將開拔第869章 不求上進第三百八十七章 宮闈江湖第912章 糊弄,推拒第671章 末日前的狂歡第877章 親情薄如紙第二百六十二章 求學的姿態第552章 舞姿優美否?第736章 回京第九百五十七章 弗取反咎第三百九十七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孽株連第一千零七章 另立新主第一百零五章 紅傘傘白杆杆第四百章 孤家寡人第664章 景教的分量第774章 親痛仇快第九百八十五章 登陸倭國第619章 探究往事第三十六章 我當時害怕極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收老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躲個清靜第841章 風雲又變第一百三十七章 身陷囹圄第二百六十九章 苦難總會過去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要消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一千零四十章 初戰告捷第644章 爲情所苦,愛者無懼第579章 如約而遇第720章 完美交接第四百三十三章 收老兵第635章 三代搓麻第911章 一號丈人駕到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屠戮,問罪第六十七章 真*上房揭瓦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獄面君第四百七十四章 震驚的真相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國會談(下)第四百九十章 薄如蟬翼的鐵片第910章 霹靂手段第三百四十五章 又想出了一個好東西第三百五十九章 秀夫秀一臉第一百四十三章 要不我還是從了吧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騎司業務能力不行啊第三百六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659章 掌教登門第四百一十三章 請了個活祖宗第674章 攻心第五百四十章 殺機暗伏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錯付忠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莊戶老兵第二百八十章 翁婿初見第906章 清洗後黨第二百六十七章 原來童年不曾被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