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可憐白髮生

bookmark

薛仁貴帶了頭,旁邊一衆老將亦如夢初醒,急忙附和。

唯獨李勣淡定狀捋須不言不動,彷彿睡着了似的。

這個可以理解,內舉避親嘛,幫孫子向天子要賞賜,未免太不要臉了。

別的老將可就不避諱了,紛紛向天子請功,請求天子封賞李欽載。

在一片請功聲裡,李治含笑看着李欽載,武后的目光也頗爲讚許。

“陛下,人才難得,李欽載爲國獻神臂弓在前,獻馬蹄鐵在後,兩樁事皆對大唐社稷有莫大的功勞,不封賞說不過去呢。”武后看了李欽載一眼,笑吟吟地道。

李治點頭,笑道:“皇后所言甚是,有功不賞,非明君所爲也。”

李欽載暗暗皺眉。

當官什麼的,可不是他的本意。

家族已經夠顯赫了,只要李家以後不作死,李欽載完全可以躺在大樹底下乘涼,沒必要弄個官職在自己身上,沒來由地多了許多官場束縛。

明明是一隻自由自在奔馳在草原上的二哈,何必給自己套上繮繩?做一隻脫繮的野狗不香嗎?

而且,當了官便算入了官場,官場便難免捲入各種大大小小的是非裡,李欽載可不覺得自己的智商能跟那些史書上留名的老狐狸們比。

總的來說,當官是弊大於利的,必須推辭掉。

正在暗暗着急時,李勣卻忽然道:“陛下,孫兒無狀,行止荒唐,偶有正當之舉亦是本分,只能說以微末之功抵以往劣跡而已,此子不該封賞。”

以李勣的立場,說這番話倒也合適,而且此時此景,他只能這麼說。

李欽載頓時感激地看了他一眼,急忙道:“陛下,爺爺所言有理,臣多年荒唐,劣跡斑斑,長安城裡臭名昭著,實不能委以官職,敗壞天家名聲,損壞皇家威儀。”

話音剛落,周圍一片鬨笑聲。

蘇定方笑得直抽抽:“小子倒是實在人,難得對自己瞭解如此清楚,所言更是句句實話。”

李勣氣得臉都綠了,情不自禁一腳踹去。

你特麼自謙就自謙,也不必自謙得如此過分吧。

天家夫妻二人也笑得不可自抑,武后扶着李治的胳膊,笑得淚花兒都出來了。

李治笑過後,搖頭嘆道:“李卿縱是推辭做官,也不必將自己說得如此不堪。”

李勣羞愧道:“陛下恕罪,老臣家門不幸……”

李治沉吟片刻,道:“看得出李卿不願爲官,性子嘛,確待磨練,然有功不可不賞,可任致果校尉,算是朝中先留個名吧。”

李欽載眨眼,沒弄清楚這個“致果校尉”是啥官兒。

李勣卻突然拍了他一下,怒道:“還不謝恩!”

李欽載只好長揖拜謝:“臣謝天恩。”

武后含笑看着李欽載,道:“李家麒麟兒果然不凡,今日算是親眼見識了。往後若有什麼新念頭新物事,定要拿出來,不可遮掩,天家不會虧待你的。”

李欽載尷尬地連連應了。

…………

天子點兵不過是個形式,北大營將士按流程走了一遍後,李治和武后心滿意足地離開。

回城的馬車,李欽載終於忍不住問道:“爺爺,致果校尉是幹啥的?每天要應卯嗎?”

李勣哼了一聲,道:“不學無術的東西,連朝中的官制都弄不清楚。”

“致果校尉是七品武官,而且是個武散官,不必應卯入軍,只是給你掛了個七品官的虛銜,陛下說過了,先給你在朝中留個名,大約也是看出了你不願爲官的想法,沒有勉強你。”

李欽載長舒了口氣。

武散官啊,還好還好,自己扛得住。

李勣瞥了他一眼,道:“老夫倒是奇怪,你爲何不願爲官?”

李欽載苦笑道:“孫兒胸無大志,只想做個廢物……”

李勣兩眼怒睜,李欽載立馬改口:“孫兒志不在廟堂,志在山水,欲效魏晉雅士,隱於山野,一生淡泊,只問天道。”

李勣冷冷道:“這不還是個廢物麼?”

“爺爺此言差矣,孫兒至少能做個文雅點的廢物。”

李欽載好奇地看着他,道:“孫兒剛剛看出來了,爺爺似乎也不願孫兒做官,爲何?”

李勣沉聲一嘆,道:“李家已經夠顯赫了,若欲家族百年不衰,當知‘藏拙’,風頭太顯,對李家,對你,都未必是好事。”

猶豫了一下,李勣又道:“今年開春後,老夫聽說陛下患了風眩之疾,常常目不能視,夜不能寐,三省奏疏常由武皇后代爲執筆行批……”

沉沉一嘆,李勣擔憂地道:“說是‘代筆’,誰知奏疏行批究竟是陛下的意思,還是武皇后的意思?婦人若當政,何異牝雞司晨,長此以往,朝中恐有大變故。”

“李家三朝功勳,難免樹大招風。在這風急浪驟的關口,更須謹慎藏拙,免生事端,所以,老夫實不願你當官出風頭,陛下若頑疾難愈,朝堂怕是不安生了。”

李勣看着他,忽然讚許地笑了:“不過你有巧思造出神臂弓和馬蹄鐵,是好事,大丈夫當報效家國,老夫不介意你出此風頭,可以不當官,但不可不報國,明白老夫的意思嗎?”

“孫兒明白。”

李欽載沉默半晌,道:“爺爺,藏拙謹慎非萬全之策,麻煩來了是躲不過去的。”

李勣點頭,不覺露出遲暮之色,疲累地嘆道:“老夫老矣……”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李欽載定定看着李勣,心中不由黯然。

這位戎馬一生的名將,確實老了,家族興衰扛在肩上,扛了一輩子,他已扛不動了。

一位快七十歲的老人,應該做些什麼?

應該在下棋,應該在帶孫兒,應該打太極拳遛彎兒,應該嚐遍世間美食。

可以做很多事,唯獨不該再苛求他揹負家族興衰的責任,那是後輩該做的事。

良久,李欽載忽然道:“爺爺,孫兒除了神臂弓和馬蹄鐵,其實更厲害的是自創了幾道不錯的菜,明日孫兒做給爺爺吃,好不好?”

李勣一愣,然後展顏笑了:“好,好。”

…………

回到國公府已是掌燈時分。

人剛進門,府裡管家下人都迎了上來,紛紛朝李欽載道賀。

北大營校場李欽載今日大出風頭,爲大唐立下大功,人還沒進門,消息便已傳回了李家。

管家吳通殷勤地爲李欽載撣着灰塵,一臉喜意連聲絮叨:“老朽早說過,五少郎非凡人,當初那些不好聽的事,都是貴體上火而致……”

這位奇葩管家,啥事都喜歡往上火的方向牽扯,李欽載看不下去了。

“管家,我今日的貴尿還是黃得很……”

第871章 臨盆即產第710章 長安消息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的規矩就是規矩第858章 朝會之爭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大軍橫掃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士座師第794章 除爵去號第675章 紈絝進村第820章 丈人登門第875章 不分嫡庶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熱血中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第三百一十四章 佈局挖坑第二十一章 配藥報仇第四十二章 沙場秋點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準再騙我父王的錢!第四百零九章 把天捅個窟窿第667章 不怍天地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情急拼命第四百六十三章 佈局設套(下)第683章 賞功賜地第700章 封禪議定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明德,興邦第九百二十九章 歲月可駐第606章 名臣裴行儉第653章 啓程,遇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聲望漸隆第四百二十七章 只見眼前人第二百三十章 世家儀態第758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二十六章 新生第851章 立龍門,憑魚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矛盾奇正第一千零一十章 登陸熊津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如己出第三百八十七章 宮闈江湖第911章 一號丈人駕到第584章 襲擾狙擊第三百六十章 輾轉求人第570章 星夜佳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可疑的破綻第四百零四章 失控蔓延第851章 立龍門,憑魚躍第六十四章 悲歡離合第630章 師生情深第678章 發現,遇襲第五十四章 不看本事看人心第八章 天家夫妻第849章 做人要有骨氣第670章 報復來了第四百零三章 臣爲大唐流過血第一百二十三章 水溝裡的血人第758章 東窗事發第724章 武后急召第871章 臨盆即產第一百零四章 採蘑菇的小姑娘第726章 邀獵於野第八章 天家夫妻第九百九十七章 你想得美第一百零二章 等你慢慢長大第745章 聖眷不復第840章 談判破裂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婚(上)第633章 妥協第622章 無人與歸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大索名醫第四百四十五章 下黑手與悲憫不衝突第二百二十四章 麻煩不解決如何成親?第635章 三代搓麻第四百七十章 會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令歸京第九百四十七章 兩國世仇第二百九十章 該殺則殺第814章 收成第627章 李家妾室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機立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這,就是我的學問第四百章 孤家寡人第四百零三章 臣爲大唐流過血第一百九十四章 犟驢脾氣第一百五十八章 縣子歸京第三十九章 婆娘跑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堅不可摧第五百三十六章 暗藏殺機第三百零七章 鴻門夜宴(下)第686章 傾覆,報應第547章 殿下不要戳了第十九章 長安未央第767章 突生變故第805章 好漢姓唐,虐到憂傷第622章 無人與歸第九十七章 莊外有客第四十二章 沙場秋點兵第六十二章 又闖禍了?第一千零四十章 初戰告捷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人心難收第四百八十二章 三個臭皮匠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統兵之道